记者 |
12月27日,展锐宣布其第二代5G芯片平台唐古拉T770、唐古拉T760实现客户产品量产,即搭载芯片的终端产品进入生产环节。据展锐方面介绍,第二代5G芯片平台相比第一代性能最高提升100%以上,集成度提升超过100%,将为下一代产品切入更先进的半导体技术铺设坚实的基石。
今年2月,展锐5G芯片T770完成流片和测试。在终端方面,搭载T770的中国电信云手机天翼1号2022即将上市,中兴、海信都将会推出搭载展锐第二代5G芯片平台的手机产品。
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周晨称,第二代5G芯片平台客户产品量产,代表着手机芯片平台获得了功能、性能、功耗、质量等各方面的认可,达到了设计落地的目标。
2019年8月,基于春藤V510和虎贲T710应用处理器,紫光展锐打造旗下首款5G SoC芯片——虎贲T7510,由海信手机率先使用。
“从最早2G领域,展锐跟一线厂商的差距是在15年以上,3G差距缩短至8年,4G又倒退回10年,”展锐CEO楚庆说。他表示,通过在2020年出货首款5G芯片,展锐与一线厂商在5G时代的差距已经缩小到约半年。
目前,展锐旗下的芯片产品线分为6、7、8、9系四个产品系列,其中,6系定位于5G普惠型产品,7系强调产品体验升级,8系主打性能,9系定位高端旗舰产品。
随着高通、联发科、展锐纷纷发布新一代5G芯片,手机芯片市场竞争已进入新一轮周期。过去一年,展锐业绩以三位数高速增长。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12月发布的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应用处理器)/SoC(系统级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6%,其中联发科以40%的份额领衔智能手机SoC市场,高通以2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而展锐的出货量则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市场份额在三季度首次突破10%。
楚庆提到,展锐目前面对两大挑战。首先,随着资本涌入中国芯片行业,半导体行业出现数以千计的初创企业,甚至oppo、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造芯。其次,展锐必须改变打法,聚焦重量级的出拳,以稳准狠的方式,使每个产品更加精准。
楚庆认为,现在造芯的企业多数是盲目的,但这笔钱扔下去对整个产业有好处,比如有利于人才培养。随着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加入这个赛道,更多的资本带来更大可能性,对整个赛道来说是向上的力量,更给这个行业留下了更多的基石。
“最近50年内,硬科技是最好的时代,全民造芯是中国目前客观的情况,我一直对这个事保持乐观,表明大家开始重视硬科技了,但是否每家都会成功?”楚庆认为,跨界造芯与当前火热的跨界造车不一样。汽车产业架构正在发生巨变,但在芯片领域,目前尚未出现颠覆性因素,大家做芯片或许出于意识形态的追求,认为芯片代表了领先、先进、指向;或者为了降低成本,而这两种因素都不足以促使一家企业对自己进行革命性改造。
“手机芯片行业可能是我们在历史上遇到的搏杀最激烈的行业,倒推20年前,有接近20家供应商,现在公开市场包括展锐只剩3家。”楚庆称,手机芯片投资甚巨,能玩得起的玩家也越来越少。
对于贯穿今年的缺芯问题,楚庆判断,随着前期投资的产能逐步落地,明年二三季度,行业或将迎来拐点,从缺货变为供应充足。
“在供过于求的局面里面,大家都可以获得丰富的上游资源。这个时候你作为供应商,如果不能利用好机会,给自己添满燃料、全速前进,别人就将超过你,你将失去这次机会。无论是紧缺时代还是供应充足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赛道,而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优胜劣汰。”楚庆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