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是一类在精准手术过程中为医生提供辅助的医疗器械系统。由于需要集成机器人本体设计、控制算法、电气工程、影像导航及精准成像5大底层技术,手术机器人开发难度较大,是医疗器械领域金字塔尖。
2021年,手术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期。10月27日,威高机器人开发的“威高妙手-S”正式获批,成为首款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11月2日,医疗器械集团微创医疗(00853.HK)旗下微创机器人(02252.HK)港股上市。
目前看,政策对手术机器人这类高端医疗器械仍频吹暖风,2022年的表现值得期待。
政策吹风
手术机器人市场发展需要审评审批机制、医院采购、医保报销等多方位政策支持。近期出台的政策多为鼓励行业发展。
审评审批环节是医疗器械获得认证上市的重要环节,该机制有效运作可以加快相关产品推向市场的节奏,利好开发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中就提出,要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完善创新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等。
威高机器人开发的首款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威高妙手-S”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向市场。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最大细分市场,未来也将有更多新品。微创机器人开发的腔镜机器人“图迈”也临近上市,目前已提交国家药监局注册申请。
医院采购是手术机器人面市的第一道门槛,目前手术机器人仍可能受“配额”的制约。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调整2018年~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则的通知》,于2018年至2020年期间,计划向中国医疗机构销售合计225个腔镜手术机器人。但由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定价高达2500万元,如果完全满足医疗机构需求,则会超出医保承受能力。2016年9月,复星医药(600196.SH)与Intuitive Surgical成立合资公司直观复星上海代理销售达芬奇系列。截至目前,卫健委并未公布2021年及以后的分配计划。
医保报销可以覆盖患者支出,对降低就医成本、提高市场接受度有较大影响。2021年2月,工信部颁布“十四五”发展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已有多个地方政府落实了相关政策。4月,上海将部分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纳入合资格获得医疗保险报销对手术中,并可报销80%对医疗费用。8月,北京医保局网站更新相关通知,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作为辅助操作获得政府定价,并与“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共同纳入北京医保支付目录。
商业模式
手术机器人生意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在完成系统销售以后,耗材和服务收入将随之而来。实际上,后者的利润率更为可观。2020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市场中耗材及服务的占比达到74.7%。
这里的耗材收入可能包括手术相关器械,如镊子、剪刀、超声手术刀等,以及相关配件如无菌保护罩等产品的销售。服务收入则包括提供维护、培训及其他售后服务的收入。可以预见,当一款产品面市后,系统销售收入占比达到最高,未来耗材及服务收入占比将逐渐提高。
在手术机器人提供的服务中,术前规划是最必不可少的。以微创医疗正在开发阶段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鸿鹄”为例,其术前规划软件基于电脑断层扫描构建三位虚拟骨骼模型,外科医生可根据三维影像确定植入物的尺寸、适用性、位置及校正。
此外,导航定位技术可以根据术前规划精准切骨和植入,降低术前规划与手术结果之间对差异。在传统此类手术中,由于植入物相关参数无法准确量化,极度依赖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而无法避免的误差可能对患者预后以及植入物寿命产生影响。
事实上,一些提供精准手术解决方案的企业已率先实现商业化。2019年1月,医达健康在国内推出IQQA云平台,这套3D精准手术解决方案可以让医生事实远程协作智能手术规划。目前医达健康已提交港股招股书。
医达健康开发的IQQA-Guide 1.0 (MII)系统已分别于2015年11月和2020年1月获得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批准。IQQA-Guide是医达健康开发的经皮手术机器人系统,可在手术中为外科医生提供基于3D的术中导航。该系统可以提供3D透视的实时导航,精确显示手术针相对病人器官的精确所在、角度和位置;全量化资料已提升操纵准确度,降低医生学习曲线;最重要的是相较传统手术,可大大降低风险。作为手术机器人的子行业,经皮手术机器人市场容量不及腔镜手术机器人,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国产VS进口
行业政策和商业模式决定了手术机器人是一个先发优势明显、强者恒强的市场。现阶段,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是Intuitive Surgical开发的“达芬奇”系列为代表的进口系统与一众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国产系统的较量。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早2011年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目前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外科领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初国内代理商是曾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中互利。2009年复星医药完成对美中互利的私有化并购,2011年双方业务合并后成立合资公司——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代理商主体。
在获取代理权后,双方的合作逐渐深化。2019年1月,复星医药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代理权腾挪至两家子公司——直观复星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直观复星(香港)有限公司。其中直观复星上海已在上海投资建设了达芬奇创新中心,集成了机器人研发、生产、临床教育多个方面,是Intuitive Surgical本土化的重要一步。
达芬奇的追随者不少。除了前述提到的“威高妙手-S”、微创机器人开发的腔镜机器人“图迈”之外,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康多系统”目前也处于注册申请阶段。
天眼查显示,上市公司博实股份(002698.SZ)通过参股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间接投资与康多机器人。值得注意的是,“威高妙手-S”、“图迈”和“康多系统”都获得国家药监局绿色通道资质,这是评价产品技术含量的重要参考。
手术机器人在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手术等领域都有较大空间。骨科机器人是仅次于腔镜机器人第二大市场,在关节置换子领域,微创医疗开发的“鸿鹄”已提交了药监局注册申请,复星医药参投的键嘉机器人所开发的“ARTHROBOT”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两款产品同样都获得国家药监局绿色通道资质。国产和进口的较量一触即发。
相关个股方面,微创医疗、威高骨科都在手术机器人赛道有所布局。一旦市场打开,它们或迎来投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