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文 | 小北
豆瓣上,一位女儿写下母亲45岁考研上岸的事,引发小组里的很多讨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应该完成的事项。45岁,大众普遍认为这个年纪应该担忧事业和子女教育,此时重回学校,称得上是个大胆的决定。
“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这种期待在学术上称为“社会时钟”。学者纽加滕和黑捷斯塔德在1976年提出,“社会时钟”一词用于界定生命中某个阶段的文化规范,以及人们所期待的社会行为。和生物钟不同,社会时钟主要取决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我们会把社会时钟内化,并与自己的同类进行比较,以确定我们在“预期的生命周期”中处于什么位置。比如在中国当前的文化中,二十出头应该上大学,二十七八应该有对象,三十岁后便应该思考成家与立业问题。
对个人而言,社会时钟是一种生命规划还是一种社会束缚?不按社会期待的时间表行动,逆社会时钟而行,会导向怎样的人生?我们围绕读研这个话题,与几位大龄研究生聊了聊。关于逆社会时钟,关于人生的规划与错位,关于如何掌控自己的生命节奏,请听她们的想法和抉择。(应受访者要求,以下人名均为化名)
“年轻才有选择权”是一种政治正确?
24岁的核桃,是大人眼中的“乖小孩”。
她从小到大都是按部就班,学习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有一个父母认可的男朋友,一切都是父母期待的样子。尽管如此,她依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周围环境对年龄过分重视。
常有同学在24、25岁就感慨自己老了,好像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尽头。一些亲戚告诫她:别想着读博了,等读博出来你都多少岁了。还有人因为年纪比她小,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优越感。有一次,她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业和工作规划,一位同学说起打算再去国外读个二硕。这位同学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末了补充了一句:“我年纪比你们都小,我还有很多机会,我的人生还有希望。”核桃的第一反应是懵,更令她吃惊的是,其他好些同学都认可这话,感慨自己年龄大了,并感到焦虑。
那一刻核桃感到强烈的荒谬,她后来认为,可能在那样的场景里,大家需要一些“政治正确”的话语来让聊天继续。但为什么“年轻才具备选择的权利,年纪大就只能焦虑”会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这不只是一种心理和文化压力,核桃在社会上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龄“标识牌”:有些岗位不要35岁以上的人,有些科研项目不要40岁以上的人。她必须时刻督促自己:我必须在多少岁以前取得怎样的成绩,必须在多少岁以前完成多少事项,这样我才能挤进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的现在必须为未来铺路。她无法改变外界的社会时钟所带来的年龄焦虑。
“我们的社会缺乏一种容错机制。背后有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期待:获得体面的工作、不错的薪水,匹配且合拍的恋人、教养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必须去完成其中的一些事项,用完成的这件事去为另一件事打下基础,一旦这件事没有完成好,那另一件事也就毁了。就像有些妈妈鸡娃,小学一定要选好的,要取得好成绩,不然初中去不了好学校,高中去不了好学校,大学也去不了好学校,人生就毁了。”
不过,读研究生后,她发现了另一种可能。她原以为,同学们会和自己年龄差不多,没想到好几个超过35岁,甚至有一位50岁的。他们穿着和大家差不多的T恤牛仔,精神状态和适龄青年差不多,甚至更好,充满了生命力。这些大龄研究生,有的从行业TOP的企业里辞职,脱产读研;有的早年拿了硕士学位,只因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所以又跑来读二硕;有的想深入了解这个专业,并想把专业和自己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他们对当下、未来都非常坚定,内在和外在也都非常自由。那是一种核桃羡慕的状态。
这些同学的存在让她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按社会时钟却依然活得很好的人,人生具备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只要她想,她可以读很多个硕士学位,可以50岁了依然去住学生宿舍,也可以从行业TOP的企业直接辞职回归校园……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很好的掌控力,能够脱离社会时钟的影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核桃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如此。
“纽约比加州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赵又思对时间的感知,一直就比同龄人慢一拍。
高中毕业时,同学们开始考虑未来的工作方向,并据此填报志愿,而赵又思的想法是,终于迎来一个大长假呀。她兴高采烈地出去玩了一圈,选了个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便算完成任务。大学毕业后,同学都开始思考读研还是工作,并快速做出决定,而赵又思还是没想清楚,半年之后她才去找了一份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二十五六岁时,同龄人慢慢步入婚姻,她却仍在思索未来的人生该是怎样,并在26岁这一年决定去读研。
“说不焦虑是假的,周围的人结婚生子,好像生命都有了定下来的船锚,而我还在四处漂浮,寻找自己的归处。”
在本科毕业后的好几年里,赵又思都在随波逐流:因为与专业相关而投递某份工作,因为朋友说某地好而前往某个城市(毕业4年,她换了3个城市),她很少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她列了一个想做的事情的清单,读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她对研究生生活有一些很美好的想象: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可以聊一些形而上的话题,重回校园环境……
而且,申请港澳台的研究生,她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脱产准备考试。
不过,当她做出决定,父母立马提出好几个现实问题。在他们看来,已经工作5年,这时候去读研,读了有什么用?赵又思不是学霸型的人才,读研究生也不能为以后的深造铺路,终究还是要回到职场。而职场看重的是工作的连续性,读研显然会打断这种连续。另外,都27岁的年纪了,别人家的姑娘早就在考虑结婚生子,甚至已经生小孩了,只有赵又思还没有着落,生活工作想一出是一出。父母的潜台词是,赵又思已经过了随意、任性做选择的年纪,她应该为成家立业做准备了。而且,港澳台研究生的学费较贵,父母也不乐意出这笔钱,觉得这个学历对未来涨工资没用,是在打水漂。
赵又思费了好大的心力去说服父母。说起来,毕业后这五年,她也对自己有新的审视。或许是因为尝试了多个工作,在多个城市与环境生活,她认定自己确实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她想在读研结束后去考公,进入稳定的环境,寻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让父母安心。
父母最终答应了资助她去读研,而赵又思回到学校才发现,现实和预想之间,横亘着巨大的差距。
她曾经预想会遇到一群优秀的同学,大家可以畅谈学术问题,但读研后才发现,班上大多数同学比她年纪小,看问题的视角还颇有书生气,聊天并不愉快。同学关系也不像大学时那样深厚,除了上课,大家忙于各自课业,很少约出来一起玩。她预期的饱含热情的同学、友好相处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同专业里,也有和她差不多经历、在工作四五年后回到学校的人,但她与他们的关系也并不亲近。赵又思了解到,有位同学是怀孕后申请来读研,两件同样想做的人生大事在一段时间同时完成;另一位同学是停薪留职,研究生毕业后还会回到原公司上班。赵又思和他们不一样,她对未来感到迷茫。
除了迷茫,她最常感受到的,还有孤独。年轻的学弟学妹们,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对未来抱有绝对的希望。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同学,大多已经对未来有了明确预期,心中充满阳光,读研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只有她,对未来感到强烈的不确定。
学习本身也让她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专业老师很负责,但她所学专业包含的课程较多,每一科的讲解都是浅尝辄止,赵又思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学。她有时候会想:既然都是自学,那我花这么多钱来读研,为了什么呢?父母的话开始在她脑中转悠: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花费了那么多精力与时间,不见得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对抗社会时钟,是不是错了?
当然,一种反抗情绪也在她心中滋生:父母总说我做不到,那我就偏要做到让他们看看。她想完成学业,梳理好过去、当下与未来,向着理想的未来趋近。现在的她,专注于当下,做好每一天的功课,与老师和同学谈论每一个有趣的话题,为自己的未来继续沉淀和筹划。
她记得这样一段话: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每个人的时钟都是不同的,当她焦虑时,她会把这段话再看一遍,然后告诉自己:你正走在拨正自己的社会时钟的路上,不要急,慢慢来,未来终会到达彼岸。
读研不是目的,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谢峤是一个主动与社会时钟对抗的人。
和赵又思一样,她在毕业5年之后重回学校,但在选择回去读硕这件事上,她比赵又思有更强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谢峤大三时本来应该保研,因一些突发状况而放弃,读研成了她心中的一道坎。毕业后她去了广告公司,连轴转的工作节奏让她没有心思再去思考读研的问题,但在压力大到濒临崩溃的时候,她会想:如果当时去读研,现在会怎样?会不会更好一点?谢峤也明白,这种假设只是在面对挫折时产生的一种逃避心态。读研不是万灵药,并不是读研以后,一切都会顺当起来。
在被加班压倒、遭遇职场PUA时,她和朋友抱怨:我真的不想工作了,想回去读研。朋友提醒她:“读研不是目的,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你要想清楚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再看读研对这个目标有没有帮助。”
这句话让谢峤记了很久,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界定想要做的事,以及想达成的未来。她不算一个有野心的人,想要的生活只是看书与写作,以及有时候为了找到灵感玩一些有故事性、设定有趣的游戏。她不喜欢追时事热点,对不感兴趣的电视剧敬而远之,也不喜欢小视频,她甚至在玩手机持续超过5小时后会自发产生“手机厌恶症”,会通过关闭流量、Wi-Fi,关机,来重新获得生活的宁静和平衡。
但这些办法只在没什么项目的时候有点用,项目来临时,她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一有消息提醒,她就要查看是什么事,避免漏看、晚回客户消息。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转折发生在她工作后的第四年。工作的间歇,谢峤也会利用空闲接一些私单,在没有项目的时候培养自己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也赚点外快。这些外快最初并不多,可能一年的钱只够买一个包,但随着和她合作的团队的增加,谢峤逐渐发现,自己私单对接的频次和收入逐渐稳定下来,而且,因为谢峤从不接急单,到手的往往是大项目,或多个小项目的打包,整体时间可以由自己规划。
在计算过工作时长和工作收入之后,她辞了职,开始自由职业。用了一年时间将工作状态梳理清楚,并获得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后,她的脑海重新浮现读研的想法。她对社科开始感兴趣,想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于是申请了香港某大学的研究生。
父母小有微词:哪有这个年纪还去读研的?而且你现在连男朋友都没有,读完书又怎么样?对工作不会有帮助,也不能帮你创建家庭。
这种埋怨并不能阻碍谢峤的决心。她一条一条的分析和反驳:工作?我不需要回到公司上班,现在的收入已经足以养活我了。伴侣?阻碍我谈恋爱的是因为我宅,没准去学校遇到合适的小哥哥,就在一起了呢(当然,谢峤表示,这只是她当时在给父母画饼)。至于学费,谢峤早已攒够了。总之,她想弥补当年没有保研的遗憾。
父母拧不过她,最终还是答应了。虽然明面上扭扭捏捏,但最终还是给她打了学费。
读研究生时,谢峤一边读书,一边和老师讨论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结构性问题,一边继续接私单,把时间掰成三瓣来用。得益于她自由职业者的经历,她把每件事都按照半小时、一小时的单位来分配,写一份paper预计时间多长,最终完成花了多少时间,如何提升速度,她会在心里做一个复盘。在这样极限用时的状态下,读研的这一年她收获颇大。
和她一起回到学校读研的还有另一个同学,她向谢峤抱怨:读研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像大学时玩得那么开心,同学关系冷漠,对未来的裨益也不大,她有些后悔做出这个决定。
谢峤听着她的抱怨,没有说话。她庆幸自己的状态,她回想起那位职场朋友的点醒:“读研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在读研前她想得很清楚,通过读研到底想得到什么,只要这个增益的目的达成,那么读研就是值得的。
读研期间谢峤也因为某次沟通而对大健康产生兴趣,并较为系统地了解了这一领域。研究生毕业后,她收到了一份相关领域的offer,居家办公,只在有需要的时候出差,每月的工作时长也比较固定。综合考虑之后,她接下了这份offer,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接受完全不同的挑战,而她的世界也因此拓展开来。
提起“逆社会时钟”,谢峤的感受是:“ ‘逆’给人一种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感觉,有人会因为这件事很酷而去做,但是,我们不需要去做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事来证明自己的独特性,而是要首先回到自己,想好自己的人生,确定大的人生目标和期许,然后再基于这些picture(图景)去反推当下自己有哪些不足,再通过一些办法去补足自己。这个补足的过程,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时钟的过程。”
与社会时钟相顺,或相逆,并不重要。谢峤追求的是成为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大众理想中的“值得赞赏的女性”。
——完——
作者小北,永远学习进行时,抱着好奇观察大时代下的个体。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