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桂林三金,吃不到中药股红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桂林三金,吃不到中药股红利

目标用户为所谓“高端人士”的片仔癀们在涨,而平价西瓜霜就没这么好命。

文|蓝莓财经

如果说,国货品牌崛起的大潮本质上是国家的崛起,而非货的崛起。那么,中药的一时火热,靠的也不是疗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改变不了中药的疗效,但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中药的信心。片仔癀靠着独家秘方,市值一度直逼3000亿。

虽然医学价值尚不确定,但经济价值确实见者有份。

去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披露:中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90%以上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官方数据背书更是让受众沸腾,周边产品不断延伸,片仔癀牙膏,王老吉牙膏,两面针牙膏,西瓜霜牙膏,加上点中药疗效好。

然而,不是中药在涨,而是消费性中药涨。是单价高,目标用户为所谓“高端人士”的片仔癀们在涨,而平价西瓜霜就没这么好命。

原地踏步的西瓜霜

从2014年到2021年,桂林三金的营收一直原地踏步,7年间仅有1亿增幅,近3年净利润也持续下降。

在今年年中药股大涨的势头下,中药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8%和20.77%。相比之下,2021年前三季度,桂林三金实现营收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下降3.98%。

根据官方介绍,桂林三金主营中成药、天然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较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业务过于单一,且主营业务增长乏力。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中成药和其他合计占比近97%,营收同比降幅分别为3.39%和25.19%。

集团寄予厚望的“一体两翼”尚未见效。“以中药制药为核心,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相关产业为辅”。

2013年,桂林三金收购了专注研发和生产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宝船生物,并在2016年成立了全资孙公司白帆生物,由此形成宝船侧重于项目立项和早期研究,白帆专注于工艺开发和生产运营的战略布局。

官方回应称股民时称:白帆生物现阶段主要以调试生产、认证为主,在保证宝船生物临床样品生产的前提下,承接委托加工,力争盈亏平衡。

白帆生物受益于宝船平台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立足于于生物药产业化,可同时为生物药行业提供专业的单抗CDMO/CMO服务。基地总投资6.9亿元,总规模可达6*2000L,是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单抗生产工厂之一。

生物制药业务尚处于烧钱阶段,尚未盈利,在营收占比中可忽略不计。

此外,大健康板块的转型也长路漫漫。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桂林三金则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桂林三金日化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三金日化)、桂林三金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三金大健康)布局。

公司目前在日化健康各领域都有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口罩、牙膏、面膜、漱口水等等。目前产品覆盖医用面膜和保健品。2020年,桂林三金的子公司三金日化和三金大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298.88万元和140.78万元。

一般而言,企业长期回报会向净资产收益率(ROE)靠拢。数据显示,桂林三金ROE(摊薄)已从2014年度的19.17%一路下滑至2020年度的9.6%,这也侧面反映了回报率逐年趋弱。

从医药到消费?

2020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超过49亿元,预计2021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徘徊在50亿元关口。其中,根据2021年中国咽喉中成药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桂林三金位列第二。

咽喉中成药市场增长缓慢,上升空间有限。仅靠卖咽喉中成药,桂林三金难以实现快速增长。这也是桂林三金不断拓边,涉足日化和大健康领域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中飞升的中药,表面是医药,其实是消费。

医药股一直是A股的长青板块。过去几年,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都被轮番炒作,至疫情时,医药股更是估值大涨。

但医药股高估值下,市场高处不胜寒,开始寻找低估值的洼地。这个时候,相对低估值的中药股就受到了青睐。

药能不能治病是客观的,但保健品能不能保健是主观的。

各路分析把中药的未来寄托在国运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上,文化自信改变不了中药的疗效,但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中药的信心。

云南白药和片仔癀是国家中药绝密级配方,然后第二级是保密级配方,只有五个,分别是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广州奇星药业的华佗再造丸、杭州雷允上的六神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山西广誉远国药的龟龄集。

绝密配方意味着稀缺和壁垒,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长期的护城河。然而,没人炒桂林三金,平价产品,不是国家秘方,也不能包治百病。

稀缺还会影响竞争格局和提价能力。片仔癀线上售价一度由590元/粒涨至1500元/粒,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涨价10%,从780元提到860元,华润三九安宫牛黄丸出厂价也顺势上涨。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上调12%……

被炒上天的“神药”们,在作为保健消费品的同时,兼具金融产品性质。一边是市场炒作接盘,一边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厂家掌控供给侧,每个人都想低价抄底。

然而,西瓜霜不行。

非“网红”不吃香

中药元素,一边炒得火热,但事实上市场规模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有存量,无增量。网红吃香,但非网红,必然不会太景气。

真正走通消费转型的是广药。广药白云山旗下拥有陈李济、王老吉、中一药业、敬修堂、采芝林、星群药业、奇星药业、潘高寿、明兴制药,等1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仅王老吉10年来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8.97%,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89%。王老吉年销量达到200多亿,占据凉茶市场70%份额。

一个爆款的打造,有产品自身的原因,更有机遇的成分。西瓜霜涉足漱口水、牙膏等领域,但却迟迟难以打造出自己的畅销款。

不瘟不火,正是桂林三金产品的现状。

这也是大多数所谓的老字号产品的现状。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只有10%在蓬勃发展,40%能维持盈亏平衡,其余50%都处于惨淡经营或持续亏损状态。

老字号,炒的不过是个秘制,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这也是一种难以改变的消费者认知。

根源固然在于所谓的老字号产品没有与时俱进,但价格上却紧跟通货膨胀,这必然给消费者带来被割韭菜的不爽感受。是品牌,想溢价,但消费者却不一定买账。

尤其是年轻人掌握话语权的消费市场,老字号不成网红很难生存。没有老字号,只有流量运营和套现工具。南有片仔癀、北有同仁堂,片仔癀炒的火热,同仁堂却落得贴牌。

老字号品牌值钱,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南周一篇《医药界的“南极人” :疑难杂症,南京同仁堂几乎都能治》揭开了老字号中药的牟利之道。

即便一时成为网红,也要面临潮退后的不良反应。咽喉肿痛,请用三金牌桂林西瓜霜含片。西瓜霜广告无人不知,西瓜霜自身面临的品牌老化问题难以解决。

12月22日午间,桂林三金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邹节明于12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

桂林三金,活下去很容易。即便原地踏步,依靠存量市场,桂林三金也能保持一定的营收。

但之后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桂林三金

  • 机构风向标 | 桂林三金(002275)2024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4家
  • 桂林三金(002275.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3.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7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桂林三金,吃不到中药股红利

目标用户为所谓“高端人士”的片仔癀们在涨,而平价西瓜霜就没这么好命。

文|蓝莓财经

如果说,国货品牌崛起的大潮本质上是国家的崛起,而非货的崛起。那么,中药的一时火热,靠的也不是疗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改变不了中药的疗效,但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中药的信心。片仔癀靠着独家秘方,市值一度直逼3000亿。

虽然医学价值尚不确定,但经济价值确实见者有份。

去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披露:中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90%以上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官方数据背书更是让受众沸腾,周边产品不断延伸,片仔癀牙膏,王老吉牙膏,两面针牙膏,西瓜霜牙膏,加上点中药疗效好。

然而,不是中药在涨,而是消费性中药涨。是单价高,目标用户为所谓“高端人士”的片仔癀们在涨,而平价西瓜霜就没这么好命。

原地踏步的西瓜霜

从2014年到2021年,桂林三金的营收一直原地踏步,7年间仅有1亿增幅,近3年净利润也持续下降。

在今年年中药股大涨的势头下,中药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8%和20.77%。相比之下,2021年前三季度,桂林三金实现营收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下降3.98%。

根据官方介绍,桂林三金主营中成药、天然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较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业务过于单一,且主营业务增长乏力。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中成药和其他合计占比近97%,营收同比降幅分别为3.39%和25.19%。

集团寄予厚望的“一体两翼”尚未见效。“以中药制药为核心,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相关产业为辅”。

2013年,桂林三金收购了专注研发和生产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宝船生物,并在2016年成立了全资孙公司白帆生物,由此形成宝船侧重于项目立项和早期研究,白帆专注于工艺开发和生产运营的战略布局。

官方回应称股民时称:白帆生物现阶段主要以调试生产、认证为主,在保证宝船生物临床样品生产的前提下,承接委托加工,力争盈亏平衡。

白帆生物受益于宝船平台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立足于于生物药产业化,可同时为生物药行业提供专业的单抗CDMO/CMO服务。基地总投资6.9亿元,总规模可达6*2000L,是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单抗生产工厂之一。

生物制药业务尚处于烧钱阶段,尚未盈利,在营收占比中可忽略不计。

此外,大健康板块的转型也长路漫漫。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桂林三金则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桂林三金日化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三金日化)、桂林三金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三金大健康)布局。

公司目前在日化健康各领域都有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口罩、牙膏、面膜、漱口水等等。目前产品覆盖医用面膜和保健品。2020年,桂林三金的子公司三金日化和三金大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298.88万元和140.78万元。

一般而言,企业长期回报会向净资产收益率(ROE)靠拢。数据显示,桂林三金ROE(摊薄)已从2014年度的19.17%一路下滑至2020年度的9.6%,这也侧面反映了回报率逐年趋弱。

从医药到消费?

2020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超过49亿元,预计2021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徘徊在50亿元关口。其中,根据2021年中国咽喉中成药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桂林三金位列第二。

咽喉中成药市场增长缓慢,上升空间有限。仅靠卖咽喉中成药,桂林三金难以实现快速增长。这也是桂林三金不断拓边,涉足日化和大健康领域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中飞升的中药,表面是医药,其实是消费。

医药股一直是A股的长青板块。过去几年,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都被轮番炒作,至疫情时,医药股更是估值大涨。

但医药股高估值下,市场高处不胜寒,开始寻找低估值的洼地。这个时候,相对低估值的中药股就受到了青睐。

药能不能治病是客观的,但保健品能不能保健是主观的。

各路分析把中药的未来寄托在国运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上,文化自信改变不了中药的疗效,但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中药的信心。

云南白药和片仔癀是国家中药绝密级配方,然后第二级是保密级配方,只有五个,分别是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广州奇星药业的华佗再造丸、杭州雷允上的六神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山西广誉远国药的龟龄集。

绝密配方意味着稀缺和壁垒,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长期的护城河。然而,没人炒桂林三金,平价产品,不是国家秘方,也不能包治百病。

稀缺还会影响竞争格局和提价能力。片仔癀线上售价一度由590元/粒涨至1500元/粒,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涨价10%,从780元提到860元,华润三九安宫牛黄丸出厂价也顺势上涨。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上调12%……

被炒上天的“神药”们,在作为保健消费品的同时,兼具金融产品性质。一边是市场炒作接盘,一边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厂家掌控供给侧,每个人都想低价抄底。

然而,西瓜霜不行。

非“网红”不吃香

中药元素,一边炒得火热,但事实上市场规模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有存量,无增量。网红吃香,但非网红,必然不会太景气。

真正走通消费转型的是广药。广药白云山旗下拥有陈李济、王老吉、中一药业、敬修堂、采芝林、星群药业、奇星药业、潘高寿、明兴制药,等1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仅王老吉10年来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8.97%,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89%。王老吉年销量达到200多亿,占据凉茶市场70%份额。

一个爆款的打造,有产品自身的原因,更有机遇的成分。西瓜霜涉足漱口水、牙膏等领域,但却迟迟难以打造出自己的畅销款。

不瘟不火,正是桂林三金产品的现状。

这也是大多数所谓的老字号产品的现状。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只有10%在蓬勃发展,40%能维持盈亏平衡,其余50%都处于惨淡经营或持续亏损状态。

老字号,炒的不过是个秘制,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这也是一种难以改变的消费者认知。

根源固然在于所谓的老字号产品没有与时俱进,但价格上却紧跟通货膨胀,这必然给消费者带来被割韭菜的不爽感受。是品牌,想溢价,但消费者却不一定买账。

尤其是年轻人掌握话语权的消费市场,老字号不成网红很难生存。没有老字号,只有流量运营和套现工具。南有片仔癀、北有同仁堂,片仔癀炒的火热,同仁堂却落得贴牌。

老字号品牌值钱,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南周一篇《医药界的“南极人” :疑难杂症,南京同仁堂几乎都能治》揭开了老字号中药的牟利之道。

即便一时成为网红,也要面临潮退后的不良反应。咽喉肿痛,请用三金牌桂林西瓜霜含片。西瓜霜广告无人不知,西瓜霜自身面临的品牌老化问题难以解决。

12月22日午间,桂林三金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邹节明于12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

桂林三金,活下去很容易。即便原地踏步,依靠存量市场,桂林三金也能保持一定的营收。

但之后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