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综艺不能这么搞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综艺不能这么搞电影

本质上,这就是把导演“概念化”的选秀类综艺。

文|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庞宏波

导演真的可以和“练习生”一样来进行竞技吗?

随着曾赠拿下“年度价值导演”,4.0分的《导演请指教》终于结束。从结果来看,曾赠绝对配得上这一称号。曾赠虽然是一名新人导演,但此前也已经有过成熟的电影长片并且同文牧野、路阳、沙漠等人都属于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扶持导演。

疫情后,对于新人导演来说的确面临着更严峻的产业生态。所以借助综艺的形式,让更多青年导演获得被大众关注的曝光机会并无坏处。然而开播前打出“年度导演扶持计划”的《导演请指教》,实际上是把导演“概念化”的选秀类综艺。

节目里基本上浓缩了电影产业的完整生态,然而从16位导演的阵容再到影评人同普通观众以及制片人的争锋相对,都处处充满了极大的争议。这种争议,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年度导演扶持计划”,更多的是一种舆论至上的噱头。

节目自第一期开始,就以“吵架”出圈,随后的导演发言、抄袭争议让不少人惊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电影行业会有那么多烂片。虽然从最终突围的“人选”上尚且能够服众,但在整个节目的周期里实际上对电影却是一次“过曝式”的伤害。

1、吵架和评论不是一回事

凭借着吵架出圈。

整个节目在第一期就奠定了明确的基调:吵架。这个基调基本上伴随着节目的整个周期,而“吵架”并不是不可行,但吵架不是评论,这是两码事。

在《导演请指教》里,除了四位制片人,节目还邀请了专业影评人和大众评审以及李诚儒和后半程加入节目的冉高鸣、傅首尔等所谓的“意见领袖”。节目就是希望浓缩一个完整的产业形态,电影行业里有什么节目里就也有什么。

但是一档以导演为核心的综艺要知道核心目的究竟是什么?某种程度上,节目浓缩一个电影产业的完整形态,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从而让节目外的普通“吃瓜”观众逐渐明白以及理解“电影”,起码是有自己评价电影的标准,这是在节目里建立评价体系最根本也是最紧缺的。

真实的电影生态里,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评价标准的环境。从早期的票房和口碑倒挂到现在,真实的电影生态基本上形成了“口碑驱动”,这种驱动并不完全是影评人和意见领袖所主宰的,是媒体渠道逐渐多元化所必然形成的趋势。

但是在节目里,硬生生将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那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吵架”,因为观众凭借本能感受短片做出最直观的判断和评价然后直面影评人的评价规则,中间缺乏了所谓的票房带动口碑的“发酵过程”,是一种硬碰硬的直接对抗。这放在任何一部电影或者市场上,都是会吵架大于评价。

但《导演请指教》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吵架”是被营造出来的。例如节目的初期,专业评审就将矛头指向制片人,然后将“你是要做王家卫还是王晶”抛给了一位青年导演。这种更多是人身攻击式的“评价”,需要在节目里浓缩吗?

另外专业影评人在节目里,某种程度上是观众和导演的“桥梁”。一方面是帮助导演“降维”,通过通俗的语言企图让观众理解电影艺术。另一方面是帮助观众“升维”,通过专业视角让观众对电影的评价更深度。

一档长达三小时一期的综艺节目,观众必然是有选择性的“看”。而第一期就通过吵架出圈,那么所谓“吵架”就成为了节目的精华,导演和短片都是为吵架提供炮火的“工具”。而吵完架之后,节目外的普通观众并没有因为吵架对电影有理解,反而对影评人、导演、制片人和大众评审以及“意见领袖”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了更多的曲解。

2、原创才是电影的生命力

节目模式就完全的“本末倒置”。

节目在一个赛段,是让导演根据经典IP进行改编,这是最无法理解的一点。首先,对于有过成熟电影长片制作经验的导演来说,在节目里首先要展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的“独特性”,而对于没有经验的“跨界”导演来说,一上来就入手经典IP本身就注定会是灾难。

改编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来做支撑,而且所谓“经典IP”,即便是放在大银幕上都是败多胜少,更何况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作为新人导演的“起步”?在节目的第一期,毕志飞改编《小城之春》被集体“攻击”,但让毕志飞选择任何一个IP难道就不会被攻击吗?而梁龙上手就改编《疯狂的外星人》,但完全是先锋性极强的实验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本身是宁浩在春节档上映的国民度极高的科幻喜剧,对于有很强心理预期的普通观众真的能接受这样的“魔改”吗?

到了第二个阶段,节目又通过“风格”来框定导演。四位制片人每人手握210万,然后自主分配给合作导演,导演从“真实改编、脑洞大开、喜剧之王”三种主题中选择一个。在这个阶段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导演“我不是那种风格的”。

况且在综艺节目里的大多是都是有一两部甚至完全没有电影制作经验的新人导演,在本就单一的“技能”上再给其套上“更单一”的枷锁。

所以,无论是曾赠还是王一淳,在这一赛段一开始都极度犯难,因为需要根据主题调整剧本甚至是拍摄风格。这等同于让导演成为彻彻底底的“工具人”,成为所谓竞技的“筹码”。这已经不是让新人导演走出舒适区的问题,而是让一部分导演走入盲区。

另外放在更真实的电影生态里,既然要选择改编经典或者是“重类型”,那为什么不选择有更多同类经验丰富的成熟导演,而放任给新人导演呢?这完全是一个悖论,新人导演除非在某一类型上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机会。本质上,新人导演需要展现自己的“强项”来争取机会,而不是暴露自己的“弱项”来服务于导演“一对一”。

另外,“疑似抄袭”实际上是整个电影的大忌。但是伴随着整个节目,有几位导演的作品都传出了疑似抄袭的负面舆论。实际上整个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如果第一赛段是16位导演原创作品的比拼,第二赛段是经典IP改编,第三赛段是根据导演自报的优选类型进行主题赛,是否更符合产业逻辑也让争议更小一点呢?

3、什么样的导演值得扶持?

需要的是16位“曾赠”,而不是一个。

如果《导演请指教》的目的是希望成为“年度导演扶持计划”,首先是需要对参与节目的导演进行更严格的“把控”。即便是在真实的电影生态里,导演扶持计划也是需要有一个统一标准的。

在这档节目里,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有过电影长片经验的。例如曾赠、王一淳、包贝尔、毕志飞都是有过电影长片经验的;另外一类则是“跨界导演”,比如蔡康永、吴镇宇、梁龙、韩雪等,还有一类是“学院派”,比如钱宁黄、王文也、宁元元等。

现在的电影市场“出身”早就不再是重点,但对于电影的理解、对于市场的敏锐依旧是重点,甚至是“拐点”。从2018年开始,内地电影市场对于优秀的青年导演就极度渴求,而真正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青年导演大多数是凭借类型片成为“黑马”。

然而在综艺节目里,节目给了经典IP,也给出了“主题赛道”,但是对于导演的制作过程过于放任。所以,有一些导演在节目里就借助短片进行“实验”,这本身就是离院线电影市场越来越远的做法。

疫情之后,全球的商业电影市场都被严重冲击,中国电影市场是唯独可以迅速恢复的单一票仓,目前票房规模恢复也只是在七成左右。而艺术电影则因为疫情的影响,不仅新片数量锐减,甚至都无法按时举办。与此同时,华语电影这几年在艺术电影市场就难有所收获。

那么在综艺节目上,既然是“年度导演扶持计划”,那么扶持什么样的导演,服务于什么样的市场难道没有标准吗?

虽然最终胜出的曾赠已经是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的扶持导演,但腾讯视频并没有意向在节目之外扶持青年导演拍摄院线长片。所以,本质上节目就是为导演提供“曝光”,那类似于曾赠、德格娜,有过电影长片制作经验但缺乏商业院线电影市场经验,可能才是真正需要扶持的对象。

而包贝尔在参加节目之前,导演的《阳光姐妹淘》就刚刚在院线电影市场上映。从过往经历来看,包贝尔缺乏的不是“导演扶持”,而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导演才华去改编风评,这不是通过一个节目就能彻底扭转的。

所以,节目16位导演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服务于“综艺”本身,而不是电影本身。而人、剧本、评价体系的多维“错位”,就造成了大众对于电影更大的误解,但这本身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综艺不能这么搞电影

本质上,这就是把导演“概念化”的选秀类综艺。

文|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庞宏波

导演真的可以和“练习生”一样来进行竞技吗?

随着曾赠拿下“年度价值导演”,4.0分的《导演请指教》终于结束。从结果来看,曾赠绝对配得上这一称号。曾赠虽然是一名新人导演,但此前也已经有过成熟的电影长片并且同文牧野、路阳、沙漠等人都属于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扶持导演。

疫情后,对于新人导演来说的确面临着更严峻的产业生态。所以借助综艺的形式,让更多青年导演获得被大众关注的曝光机会并无坏处。然而开播前打出“年度导演扶持计划”的《导演请指教》,实际上是把导演“概念化”的选秀类综艺。

节目里基本上浓缩了电影产业的完整生态,然而从16位导演的阵容再到影评人同普通观众以及制片人的争锋相对,都处处充满了极大的争议。这种争议,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年度导演扶持计划”,更多的是一种舆论至上的噱头。

节目自第一期开始,就以“吵架”出圈,随后的导演发言、抄袭争议让不少人惊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电影行业会有那么多烂片。虽然从最终突围的“人选”上尚且能够服众,但在整个节目的周期里实际上对电影却是一次“过曝式”的伤害。

1、吵架和评论不是一回事

凭借着吵架出圈。

整个节目在第一期就奠定了明确的基调:吵架。这个基调基本上伴随着节目的整个周期,而“吵架”并不是不可行,但吵架不是评论,这是两码事。

在《导演请指教》里,除了四位制片人,节目还邀请了专业影评人和大众评审以及李诚儒和后半程加入节目的冉高鸣、傅首尔等所谓的“意见领袖”。节目就是希望浓缩一个完整的产业形态,电影行业里有什么节目里就也有什么。

但是一档以导演为核心的综艺要知道核心目的究竟是什么?某种程度上,节目浓缩一个电影产业的完整形态,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从而让节目外的普通“吃瓜”观众逐渐明白以及理解“电影”,起码是有自己评价电影的标准,这是在节目里建立评价体系最根本也是最紧缺的。

真实的电影生态里,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评价标准的环境。从早期的票房和口碑倒挂到现在,真实的电影生态基本上形成了“口碑驱动”,这种驱动并不完全是影评人和意见领袖所主宰的,是媒体渠道逐渐多元化所必然形成的趋势。

但是在节目里,硬生生将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那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吵架”,因为观众凭借本能感受短片做出最直观的判断和评价然后直面影评人的评价规则,中间缺乏了所谓的票房带动口碑的“发酵过程”,是一种硬碰硬的直接对抗。这放在任何一部电影或者市场上,都是会吵架大于评价。

但《导演请指教》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吵架”是被营造出来的。例如节目的初期,专业评审就将矛头指向制片人,然后将“你是要做王家卫还是王晶”抛给了一位青年导演。这种更多是人身攻击式的“评价”,需要在节目里浓缩吗?

另外专业影评人在节目里,某种程度上是观众和导演的“桥梁”。一方面是帮助导演“降维”,通过通俗的语言企图让观众理解电影艺术。另一方面是帮助观众“升维”,通过专业视角让观众对电影的评价更深度。

一档长达三小时一期的综艺节目,观众必然是有选择性的“看”。而第一期就通过吵架出圈,那么所谓“吵架”就成为了节目的精华,导演和短片都是为吵架提供炮火的“工具”。而吵完架之后,节目外的普通观众并没有因为吵架对电影有理解,反而对影评人、导演、制片人和大众评审以及“意见领袖”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了更多的曲解。

2、原创才是电影的生命力

节目模式就完全的“本末倒置”。

节目在一个赛段,是让导演根据经典IP进行改编,这是最无法理解的一点。首先,对于有过成熟电影长片制作经验的导演来说,在节目里首先要展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的“独特性”,而对于没有经验的“跨界”导演来说,一上来就入手经典IP本身就注定会是灾难。

改编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来做支撑,而且所谓“经典IP”,即便是放在大银幕上都是败多胜少,更何况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作为新人导演的“起步”?在节目的第一期,毕志飞改编《小城之春》被集体“攻击”,但让毕志飞选择任何一个IP难道就不会被攻击吗?而梁龙上手就改编《疯狂的外星人》,但完全是先锋性极强的实验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本身是宁浩在春节档上映的国民度极高的科幻喜剧,对于有很强心理预期的普通观众真的能接受这样的“魔改”吗?

到了第二个阶段,节目又通过“风格”来框定导演。四位制片人每人手握210万,然后自主分配给合作导演,导演从“真实改编、脑洞大开、喜剧之王”三种主题中选择一个。在这个阶段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导演“我不是那种风格的”。

况且在综艺节目里的大多是都是有一两部甚至完全没有电影制作经验的新人导演,在本就单一的“技能”上再给其套上“更单一”的枷锁。

所以,无论是曾赠还是王一淳,在这一赛段一开始都极度犯难,因为需要根据主题调整剧本甚至是拍摄风格。这等同于让导演成为彻彻底底的“工具人”,成为所谓竞技的“筹码”。这已经不是让新人导演走出舒适区的问题,而是让一部分导演走入盲区。

另外放在更真实的电影生态里,既然要选择改编经典或者是“重类型”,那为什么不选择有更多同类经验丰富的成熟导演,而放任给新人导演呢?这完全是一个悖论,新人导演除非在某一类型上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机会。本质上,新人导演需要展现自己的“强项”来争取机会,而不是暴露自己的“弱项”来服务于导演“一对一”。

另外,“疑似抄袭”实际上是整个电影的大忌。但是伴随着整个节目,有几位导演的作品都传出了疑似抄袭的负面舆论。实际上整个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如果第一赛段是16位导演原创作品的比拼,第二赛段是经典IP改编,第三赛段是根据导演自报的优选类型进行主题赛,是否更符合产业逻辑也让争议更小一点呢?

3、什么样的导演值得扶持?

需要的是16位“曾赠”,而不是一个。

如果《导演请指教》的目的是希望成为“年度导演扶持计划”,首先是需要对参与节目的导演进行更严格的“把控”。即便是在真实的电影生态里,导演扶持计划也是需要有一个统一标准的。

在这档节目里,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有过电影长片经验的。例如曾赠、王一淳、包贝尔、毕志飞都是有过电影长片经验的;另外一类则是“跨界导演”,比如蔡康永、吴镇宇、梁龙、韩雪等,还有一类是“学院派”,比如钱宁黄、王文也、宁元元等。

现在的电影市场“出身”早就不再是重点,但对于电影的理解、对于市场的敏锐依旧是重点,甚至是“拐点”。从2018年开始,内地电影市场对于优秀的青年导演就极度渴求,而真正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青年导演大多数是凭借类型片成为“黑马”。

然而在综艺节目里,节目给了经典IP,也给出了“主题赛道”,但是对于导演的制作过程过于放任。所以,有一些导演在节目里就借助短片进行“实验”,这本身就是离院线电影市场越来越远的做法。

疫情之后,全球的商业电影市场都被严重冲击,中国电影市场是唯独可以迅速恢复的单一票仓,目前票房规模恢复也只是在七成左右。而艺术电影则因为疫情的影响,不仅新片数量锐减,甚至都无法按时举办。与此同时,华语电影这几年在艺术电影市场就难有所收获。

那么在综艺节目上,既然是“年度导演扶持计划”,那么扶持什么样的导演,服务于什么样的市场难道没有标准吗?

虽然最终胜出的曾赠已经是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的扶持导演,但腾讯视频并没有意向在节目之外扶持青年导演拍摄院线长片。所以,本质上节目就是为导演提供“曝光”,那类似于曾赠、德格娜,有过电影长片制作经验但缺乏商业院线电影市场经验,可能才是真正需要扶持的对象。

而包贝尔在参加节目之前,导演的《阳光姐妹淘》就刚刚在院线电影市场上映。从过往经历来看,包贝尔缺乏的不是“导演扶持”,而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导演才华去改编风评,这不是通过一个节目就能彻底扭转的。

所以,节目16位导演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服务于“综艺”本身,而不是电影本身。而人、剧本、评价体系的多维“错位”,就造成了大众对于电影更大的误解,但这本身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