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飏 摄像/张超 编辑/樟木
当电影君走进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4层的专访间时,刚刚结束上一场采访的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摘下了他的眼镜,他抬起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影君的身上。他的脸起初并没有什么表情。而略为下沉的嘴角和冷酷的眼神,呼应着他背后的展示板,那上面挂的是麦克莱恩爵士主演的《理查三世》的海报。
毫无疑问,因为《指环王》三部曲和《X战警》系列电影,“甘道夫”和“万磁王”这两个角色的名词,已经成为了眼前这位英国老戏骨的同义词。他在沉默时如鹰眼般锐利的眼神,令他不怒自威。
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因此上海国际电影节和英国电影学会以及英国文化协会,在上影节合作举办“莎翁影史”——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影像大展。从电影这项艺术诞生至今,根据莎翁作品改编的电影已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名留影史的伟大作品。
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作为嘉宾来到上海电影节。他被视为当今最伟大的莎剧演员,他在舞台剧和电影中诠释过绝大部分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且,还作为演员和编剧,诠释了莎翁剧现代演绎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理查三世》。正因为这些杰出成就,他在1991年被英女王册封为爵士,并且在2008年,获封了“名誉之人”勋位。目前,拥有这一勋位的在世英国人共47人,其中只有伊恩·麦克莱恩、朱迪·丹奇和玛吉·史密斯是演员。
在舞台之外,他另一个身份同样不能被忽视:早在1988年,当时已经是英国演艺界杰出人物的他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他的决定推动了英国的同性恋平权运动,并且直到今天,他一直在为同性恋群体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发声。
采访当天,他就身着一件印有“彩虹旗帜”的T恤。加上黑色的紧身牛仔裤,这样的打扮用“风骚”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事实上,直到他伸出手,露出笑容,伊恩·麦克莱恩这个名字终于开始从对于他的银幕记忆以及新闻上的描述,一步步变成具象的真情实感。握手的那一刻,记者想起了微博上看到的一则故事:在6月10日凌晨,有网友惊奇地在北京的Destination酒吧(著名同志酒吧)发现了他的身影。尽管自己上前合影的要求被婉拒,但是握手之后,他发出感叹:伊恩的手好嫩。
在来到中国之后,年过古稀的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的动向频繁见诸社交网络:6月8号,他在慕田峪长城留下了中国之行的第一站印记。之后的两天,他把颐和园、天坛这样的标志性景点看了个遍,还乘坐地铁穿梭城市,去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看展览,并且在10号晚上,在北京三里屯的同志酒吧深入感受了一番中国的夜生活。
刚到上海的第一天,除了晚上到外滩看夜景这样的“必去项目”,他在上午特地前往了上海人民公园著名的“相亲角”。在这个中国相亲文化的象征之地,作为不同取向的一员,他给自己打出的征婚广告词是:“伊恩,1米8,77岁,剑桥大学毕业,在伦敦有房,依旧有活力。”
当然,在采访前夜,伊恩·麦克莱恩还去了上海影城附近的一家同志酒吧。
其实,这也是官方安排的行程之一。在以上这些地方,他都会举着一张写有莎翁名言的牌子,宣传此次莎翁影展。在相亲角,他带着的牌子上写着的是:“Love looks with not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
这是《仲夏夜之梦》里海伦娜说的一句话:“爱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还有下半句:“所以爱神丘比特的眼睛总是蒙着的”
把这句话运用于此,是如此地恰到好处,没有任何一个外国演艺界名人的中国之行,能够如此接地气,如此令人发自内心地心悦诚服。
这也和伊恩·麦克莱恩的说话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总能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谦和的态度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他富有魅力的嗓音和张弛有度的语调,都让他的每一次发言,变得如同一次戏剧表演,听的人非常享受。
6月11日晚的上影节开幕式上,伊恩和焦晃,分别来自英国和中国的两位莎士比亚戏剧老王子,同台献上了莎翁剧的经典片段,让大家又一次感受到了他的表演魅力,成为开幕式的最大亮点。
第二天,他在上海戏剧学院进行的“智慧课堂”中,一开场就用幽默先声夺人。他先半严肃地问起了底下年轻的听众们:“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会发生什么呢?”看过《指环王》的观众都会心一笑,全场齐声高呼:“You shall not pass”。他也马上举起双手,用电影中的语气语调演绎了一次。
在这场“智慧课堂”上,他要讲述所有37部莎翁戏剧剧目。这个乍听上去“枯燥”、“老掉牙”的话题,却在伊恩的分享下,变得饶有趣味。他用一个个自己的故事加以说明,比如,说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他“抱怨”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年轻人和性之间的故事。可是你们相信吗,当我第一次演这出剧目的时候,我已经39岁了。而演我的朱丽叶的女演员,比我还大。”
说完,他做了个耸肩的动作,更加惹得全场听众发笑。
接着,他说起如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在阳台上,罗密欧在阳台下”对话的桥段。“它其实完全不在原著中。可能只是某个导演觉得他想要个阳台吧,结果以讹传讹,直到今天。害得我当年表演罗密欧爬上阳台的时候,差点从空中摔下来。”
到了6月13日上午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他的“相亲之旅”,他也游刃有余做出回答:“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体验。不过,我对我的老伴还是一片忠诚。”
和新闻发布会同时举行的,正是李安导演作为嘉宾的腾讯论坛。伊恩的回答方式和答案的丰富程度,和李安不分伯仲。
在采访的尾声,伊恩没有忘记给英国文化教育处推出的App HEURISTIC Shakespeare打广告。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ipad,在镜头前认真演示如何操作,如何在困惑时暂停,调出进一步的解释……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所在,在这位大师的加持下,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几乎感觉可以和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同步了。
看他演戏是享受,这样的采访过程,更是享受。
专访伊恩·麦克莱恩爵士
行程密集充满收获——和中国同志团体交流 感觉自己是世界公民
腾讯娱乐:这次中国之行的行程如此密集,对于您这样一位长者来说,强度是否有点高呢?
伊恩·麦克莱恩: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算是度假吧。我去了北京很多景点,去长城是一次非常棒的经历,我被人们建造出的如此宏伟的墙而感动,这是我没想到的。但我希望,如今我们不需要像从前一样那么需要这些墙。
当然,这次我能够来到中国,是因为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的契机。在上影节上,我的一部作品将会进行展映。这是我二十多年前拍摄的一部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而来的电影,叫《理查三世》。
我并没有感觉到疲惫,相反,我非常愉快。因为我认识了很多这里的人:有电影业的专业人员,还认识了中国的同性恋团体,他们和我分享了作为同性恋在中国的经历,我也交换了我在英国作为同性恋的经历。所以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世界公民,这里的人都很欢迎我。
我发现中国人的一个特点,你们可能没有察觉到。那就是:如果你和一个人对视并对他微笑,不管他们当时心情多么糟糕,他们都会对你回以微笑。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天赋和态度,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做朋友。
谈莎翁剧,如何成就英国最杰出的演员?
腾讯娱乐:我看到一个故事,在你3岁的时候,你的父母带你去曼城的歌剧院看《彼得·潘》,这是你与表演的第一次结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自己要成为一名演员的呢?
伊恩·麦克莱恩:非常谢谢你有做研究,不是所有记者都会这么做。是的,我三岁的时候,的确和父母一起去看了《彼得·潘》,我也的确爱上了戏剧,但《彼得·潘》不是莎士比亚写的。我看莎士比亚要更晚一点。差不多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看到过一些业余演员表演的莎翁剧。
我确实很喜欢戏剧,我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剧院很黑,我还是个小男孩,那里都是成年人,可是我们一起欣赏舞台上的戏剧,因为一样的情节大笑或是激动。在那时,你会觉得战争离我们真远。你知道的,那个时候的英国都是炸弹炮轰,剧院是一个很好的逃避残酷现实的地方。
当然,现在来说,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其他人,戏剧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那样的简单,而是为了与生活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欣赏人生,而不是为了逃避人生。所以现在无论是舞台剧、电影或电视剧,我都很热爱。它们都更能折射生活,而不是远离生活。
腾讯娱乐:我还知道,《第十二夜》是你人生中看到的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对吗?是你的姐姐带你去看的。
伊恩·麦克莱恩:天哪,你比我还了解我的人生。
那是差不多70年前的事了。重点是,我的13岁的姐姐带着8岁的我去了剧院。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任何特别的。我不记得当时看的剧目具体是什么,但我知道我很喜欢,因为我想要回去再看。因此她又一次带我去同一间戏院,我们看了《麦克白》。我对这一次的印象就特别深刻了,因为那是一部戏剧矛盾非常强烈的作品,充满了魔法、巫术、危险、惊险、战争这些元素。
看了那么多年的莎士比亚戏剧,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你发现你会一直看下去,想要一遍一遍看不同的莎翁作品,而你每一次看都会发现新的东西,我想只看一次《哈姆雷特》是不够的。你可以每年都看一遍,然后会发现不同的东西,你年轻的时候看可能会对年轻的哈姆雷特感兴趣。而当你再长大一点,你会对哈姆雷特的国王叔叔感兴趣。当你到了暮年的时候,比如我现在这个阶段,你会对年纪更大一点的角色感兴趣。看他的戏剧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将莎翁剧搬到现代的意义——让当下的观众更容易理解
腾讯娱乐:《理查三世》在银幕和舞台上都有过演绎。你出演的版本,因为将莎翁原著结合当代历史政治环境,堪称重新诠释原著的经典之作。作为电影的联合制片人和编剧,你是如何完成将莎翁经典进行现代演绎这一命题的呢?
伊恩·麦克莱恩:《理查三世》是以我们已经在剧院表演过的戏剧为基础而拍摄的,我们这么决定是为了沿用莎士比亚的文字讲故事,只是将角色放在现代。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更容易知道这些角色有什么影射的含义,他们在社会的地位不同有何代表性。
莎士比亚剧作的一个意图,就是呈现社会的样子,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哪个是代表着底层人民的士兵,哪个角色是代表统治阶层的臣子,谁是基督教徒,谁是政客,那么观众理解起来,一切都会变得复杂。所以我觉得将莎士比亚的戏剧放在现代环境下,非常重要。
将戏剧改编成电影,在另一点上不同的是,你看电影的时候是靠‘看’,而在剧院里,你主要是‘听’。这就意味着搬上大银幕时,你不需要这么多台词,所以我都剪掉了。电影《理查三世》中,不仅很多台词被删减了,有些角色也没有用,有的角色是多个戏剧角色整合而成的。最重要的是中心故事要很棒也有力。最后要变成一部主题鲜明,故事主线清晰的电影。
所以这是我要做的事情,然后还要确保参与电影的每一个人都是高质量,实际上《理查三世》的卡司是非常非常优秀杰出的,有玛吉·史密斯,小罗伯特·唐尼,还有安妮特·贝宁,这些人都在剧院里演过莎士比亚剧。
这是个小成本电影,但是看起来像是大制作。电影中所有场景都是在伦敦拍摄的,如果你来伦敦我可以带你去看拍摄场地,所有的地方都还在。因为设定在现代,所以我们可以用现在的建筑,不需要自己搭出来。这是个省钱的好方法。
腾讯娱乐:你曾经说:“莎士比亚首先是个演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伊恩·麦克莱恩:你看看莎士比亚在他那个时代做的事,天哪,他真的很努力,他写了37部戏剧,每一部都是大师杰作。他还写了几百首诗。他是个演员,也是个剧场管理者。他工作非常非常卖力。我能体会拼命工作的心情,能体会他的天才,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直到现在他的作品还是能给人以启示。
他的演员身份,让我和他有了一层更亲密的联系。我很珍惜这一点。这在戏剧里是经常出现的,在历经某种危机时,莎士比亚会使用剧院作为镜像和隐喻。当麦克白在和妻子谈论死亡的时候,他说,“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笨拙的怜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去”。除了演员,谁会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人生的意义,所以演员喜爱莎士比亚,喜欢他的全部,觉得他们归属彼此。
不过他最受人敬仰的身份,还是作家。比如当人们谈论我的电影时,不会说是‘伊恩·麦克莱恩的《理查三世》’,还仍然会首先说‘这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理查德世》’。
莎翁剧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英国演员入侵好莱坞是个伪命题
腾讯娱乐:现在,《理查三世》已经被搬上荧幕,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
伊恩·麦克莱恩:是的我知道。这样非常好,很有挑战性。莎翁的戏剧很适合拍电视剧,因为戏剧里的雄辩和独白。比如在终止的时候,你说出那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你其实在和观众对话,如果你在电影里这么做有点难,虽然我们在《理查三世》里做到了。但是在电视上,就像新闻主播这样直接对着镜头说话,如果一个角色在电视剧里对着观众说台词,观众并不会觉得奇怪。
所以本尼迪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这对他来说有好处。他和我很不相同,我和他聊天谈论过这个,他非常聪明、迷人有魅力。
腾讯娱乐:以他为主的年轻一代的英国演员在好莱坞扎根,美国媒体形容这种现象是“British Invasion”(英伦入侵)。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伊恩·麦克莱恩:事实是,英国演员和美国演员都说同一种语言,差不多相同吧,只是口音不同。我们很幸运,因为英语变成了全球通用的语言,所以我们有办法登上美国的影视舞台,但是对于不会说英语的中国演员来说就没有多少选择了。相同道理,我们不能来中国拍摄中国的电视剧电影,因为我们不会说中文。
所以,英国演员和好莱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查理·卓别林是英国人,加里·格兰特、伊丽莎白·泰勒、鲍勃·霍普都是出生在英国的美国电影明星,所以事情一直都是这样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改变。
腾讯娱乐:通过《X战警》、《指环王》这样的商业大片,你获得了全世界的知名度。尤其在中国,中国观众对你最熟悉的身份就是甘道夫这个角色。不能否认的是,《理查三世》的影响力要稍微逊色。你怎么看待这两种类型电影间的不同呢?
伊恩·麦克莱恩:你知道,你在拍电影的时候,是为了观众而拍的,但是你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看到。我拍了很多没多少人看过的电影,比如独立电影,没有预算也不能进行全球推广。
我在拍《指环王》之前,没有预料到很多人会喜欢这个系列的电影。因为在中国来找我拍照要签名的粉丝,他们都看过那部电影。这非常棒对不对?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出演《指环王》都是很棒的事。
别给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分高下 暗弹国内同性恋境遇现状
腾讯娱乐:很多中国的演员觉得舞台剧的演员比电视电影演员更专业,你觉得呢?
伊恩·麦克莱恩:我过去也这么看不起电视电影演员。因为当在表演戏剧的时候,演员主导一切,导演负责彩排,但表演的时候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只是演员和观众。而电影呢,演员表演完之后由导演来进行剪辑之类的,是导演主导电影。所以有的演员会说,我不想演电影,我不想要别人控制我,我想自己主导整部戏。
参演一部优秀的电影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出演一部优秀的戏剧的经历同样也是特别的,但他们是不同的。你需要带给戏剧的是演员所拥有的想象力,是像孩童般的想象力,你要假装,要演戏,这非常让人享受。
演戏对于演员来说是世界上最严肃的事情了。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舞台上,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剧院里,其中当然有技术上的差别,但是我觉得这对演员的影响不大。
我不会说哪个比哪个更厉害,但我只能说戏剧演员一定是做对了的,因为我们生存到了现在。戏剧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电影才一个世纪,而电视剧才半个世纪,互联网出现也才十年之久。所以你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技术,用手机看电影,各种传播方式都行,但是什么能比观众和演员置身同一个空间更美好的事呢?
HEURISTIC Shakespeare,这是苹果手机上能下载的一个软件,上面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帮助人们阅读这些作品。操作很简单,在屏幕上,你可以看见莎士比亚写的文本,滑到上面你可以看到演员朗读的台词,我推荐那些在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但是觉得很难的人下载,会为你提供很大的帮助。我可以简单操作给你看。你看见上面会显示他在阅读的台词,如果有什么是你不理解的,你可以点击一下然后就会出现解释。所以总是有新科技出现是个优势,我们能用不同的方式了解莎士比亚。
腾讯娱乐:莎士比亚的戏剧会一直流传下去。
伊恩·麦克莱恩:没错,大家都问为什么莎士比亚如此迷人。他讲述的是人性,他没有总结什么理论,也没有传递什么信息,他不批评也不谴责,他只是讲述事实,展现世界本来的样子,而我们就是自己的审判官。让我们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多蠢。不管我们是什么身份,领导者或是追随者,我们都会犯错,有时都很愚蠢。
腾讯娱乐:最后一个问题。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看到你去了两家不同城市的酒吧(伊恩·麦克莱恩:天哪我真是太忙了)在你眼中,北京和上海的夜生活怎么样?
伊恩·麦克莱恩:是的,我昨晚又去了一个叫Luca的酒吧。当然,我去那里是以同性恋的身份。我到了不同的国家都希望能认识那里的同性恋。比如我上周在孟买也是,之后我去墨西哥也会这样。
能够看见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是非常有趣的。和当地人聊这里的情况以及法律,很像英国30年前的法律。
我觉得中国公民可以从英国的改变中获得慰藉,我们改变了法律,而现在我们比以往都更加团结。家人之间更亲近了,成为了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未来会更加光明。
来源:腾讯娱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