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不停蹄”的中路保险,为哪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不停蹄”的中路保险,为哪般?

增资过后,中路保险的事儿还不算完。

文|每日财报 程意

如果说,近两年业务增长放缓令险企承压,那如今的资本困局才是广大中小险企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拦路虎,必须全力应对。尤其是,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在即,势必会对很多中小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1月4日,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路保险”)召开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战略合作伙伴,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邀请战略投资者,参与第二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本规模15亿元左右。

而据《每日财报》了解,在2021年11月5日,中路保险才刚完成首轮增资计划,已将注册资本金从原始的10亿元增至14.4亿元,并引入了两位新股东,可马不停蹄地的展开二轮融资着实凸显异样。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地方性中小险企,中路保险成立至今尚未实现全年盈利,且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也逐年下降。上述举动的背后,映照着2022年值得细品的中路保险。

刚加入的新股东

成立于2015年3月30日的中路保险,是第一家总部设立于青岛市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由国有资本发起设立。截至2021年9月末,中路保险拥有8家股东,其中7家属于国有股,第一大股东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信”),持股比例达20%。

在2021年10月18日,中路保险启动首轮增资计划,拟在青岛市国有企业范围内,采取非公开协议的方式,以1.225元/股的价格进行增资。11月5日,青岛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同意其变更注册资本。

据悉,在首轮增资扩股中,中路保险引入了两名新股东,分别为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地铁金融”)和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金胶州”)。其中,青岛地铁金融增资2亿元,持股比为11.34%,位列第4;青岛金胶州增资1.5亿元,持股比为8.51%,位列第6。

此外,中路保险的原股东青岛国信和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金”)均同比增资,分别增资1.08亿元、8077万元。所以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中路保险的注册资本金增至14.4亿元,未参与增资的原有股东股权比例将同步稀释。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国信将继续为中路保险第一大股东,而青岛国金将从原第四大股东跃升至第二股东。

缘起“偿付能力”

在首轮增资完成后,中路保险也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两步走”的改革方案,适时推进二轮增资,面向社会引入战略投资者。谁也没想到,中路保险的行动如此迅速,距首轮增资刚两个月,就再次启动二次增资计划。

据《每日财报》了解,中路保险的新一轮(2021-2023)战略发展规划中,拟增资至30亿元,但首轮增资仅5亿元左右,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在第二次增资中,中路保险拟募集资本规模在15亿元左右。

与首次增资不同的是,二轮增资中其采用公开招募方式,并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且中路保险对于合作对象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丰富保险业务资源,愿意长期持有股份,能与中路保险形成战略协同、业务协同或科技协同等。

而中路保险之所以接连增资扩股,或是因为自身偿付能力持续下滑,亟需通过增资来补充业务消耗的资本金,提升偿付能力指标,从而试图突围。据悉,在2015-2020年间,中路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2842.71%、1000.97%、645.40%、404.64%、206.14%、156.87%。

截至2021年三季末,中路保险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5.51%,较2021年二季度末的166.61%下滑21.1个百分点。要知道,2021年第二季度末,财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6.8%,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8%。可见,中路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所以,中路保险的二轮增资计划若顺利且充分批复完成,其注册资本将有望达到30亿元,公司偿付能力或将得以改善。

难解的“增收不增利”

事实上,除了偿付能力之外,中路保险还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自2015创立至2020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355万元、1.3亿元、3.76亿元、7.99亿元、9.07亿元和10.0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67万元、-1695万元、-9692万元、-1.46亿元、-2.5亿元和-6165万元。

可见,中路保险的保险业务虽然连年增长,但净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0年末,中路保险已累计亏损达6.07亿元。不过中路保险曾预计,2021年公司将首次实现年度盈利300余万元。

但是据《每日财报》了解,在2021年上半年中路保险虽实现154.61万元的微弱盈利,净利润却在三季度末再度下跌至-1476.96万元。如此来看,中路保险似乎很难在第四季度扭转局面。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或与其始终坚持的“五五战略”有关。而所谓“五五战略”指的是车险和非车险五五开的业务结构。据悉,在2016年中路保险的车险业务占比就从2015年的30%提升至66.92%,成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扛把子”。

但在2020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就正式启动车险综合改革,以期加快产险业务的结构调整。但改革所带来的行业阵痛是不可避免的,车险综合改革使得大批险企的车险业务承压,以车险为主的中小财险公司承保端亏损扩大,经营前景堪忧。

继而为了对冲车险保费规模收缩,不少险企向非车险业务转型。对于不可预见的未来,中路保险到底是会选择顺应市场趋势进行改革,还是会继续坚持“五五战略”这也是一大不确定项。第二轮增资进程,才是当下要紧之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不停蹄”的中路保险,为哪般?

增资过后,中路保险的事儿还不算完。

文|每日财报 程意

如果说,近两年业务增长放缓令险企承压,那如今的资本困局才是广大中小险企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拦路虎,必须全力应对。尤其是,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在即,势必会对很多中小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1月4日,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路保险”)召开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战略合作伙伴,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邀请战略投资者,参与第二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本规模15亿元左右。

而据《每日财报》了解,在2021年11月5日,中路保险才刚完成首轮增资计划,已将注册资本金从原始的10亿元增至14.4亿元,并引入了两位新股东,可马不停蹄地的展开二轮融资着实凸显异样。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地方性中小险企,中路保险成立至今尚未实现全年盈利,且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也逐年下降。上述举动的背后,映照着2022年值得细品的中路保险。

刚加入的新股东

成立于2015年3月30日的中路保险,是第一家总部设立于青岛市的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由国有资本发起设立。截至2021年9月末,中路保险拥有8家股东,其中7家属于国有股,第一大股东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信”),持股比例达20%。

在2021年10月18日,中路保险启动首轮增资计划,拟在青岛市国有企业范围内,采取非公开协议的方式,以1.225元/股的价格进行增资。11月5日,青岛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同意其变更注册资本。

据悉,在首轮增资扩股中,中路保险引入了两名新股东,分别为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地铁金融”)和青岛金胶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金胶州”)。其中,青岛地铁金融增资2亿元,持股比为11.34%,位列第4;青岛金胶州增资1.5亿元,持股比为8.51%,位列第6。

此外,中路保险的原股东青岛国信和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金”)均同比增资,分别增资1.08亿元、8077万元。所以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中路保险的注册资本金增至14.4亿元,未参与增资的原有股东股权比例将同步稀释。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国信将继续为中路保险第一大股东,而青岛国金将从原第四大股东跃升至第二股东。

缘起“偿付能力”

在首轮增资完成后,中路保险也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两步走”的改革方案,适时推进二轮增资,面向社会引入战略投资者。谁也没想到,中路保险的行动如此迅速,距首轮增资刚两个月,就再次启动二次增资计划。

据《每日财报》了解,中路保险的新一轮(2021-2023)战略发展规划中,拟增资至30亿元,但首轮增资仅5亿元左右,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在第二次增资中,中路保险拟募集资本规模在15亿元左右。

与首次增资不同的是,二轮增资中其采用公开招募方式,并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且中路保险对于合作对象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丰富保险业务资源,愿意长期持有股份,能与中路保险形成战略协同、业务协同或科技协同等。

而中路保险之所以接连增资扩股,或是因为自身偿付能力持续下滑,亟需通过增资来补充业务消耗的资本金,提升偿付能力指标,从而试图突围。据悉,在2015-2020年间,中路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2842.71%、1000.97%、645.40%、404.64%、206.14%、156.87%。

截至2021年三季末,中路保险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5.51%,较2021年二季度末的166.61%下滑21.1个百分点。要知道,2021年第二季度末,财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6.8%,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8%。可见,中路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所以,中路保险的二轮增资计划若顺利且充分批复完成,其注册资本将有望达到30亿元,公司偿付能力或将得以改善。

难解的“增收不增利”

事实上,除了偿付能力之外,中路保险还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自2015创立至2020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355万元、1.3亿元、3.76亿元、7.99亿元、9.07亿元和10.0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67万元、-1695万元、-9692万元、-1.46亿元、-2.5亿元和-6165万元。

可见,中路保险的保险业务虽然连年增长,但净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0年末,中路保险已累计亏损达6.07亿元。不过中路保险曾预计,2021年公司将首次实现年度盈利300余万元。

但是据《每日财报》了解,在2021年上半年中路保险虽实现154.61万元的微弱盈利,净利润却在三季度末再度下跌至-1476.96万元。如此来看,中路保险似乎很难在第四季度扭转局面。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或与其始终坚持的“五五战略”有关。而所谓“五五战略”指的是车险和非车险五五开的业务结构。据悉,在2016年中路保险的车险业务占比就从2015年的30%提升至66.92%,成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扛把子”。

但在2020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就正式启动车险综合改革,以期加快产险业务的结构调整。但改革所带来的行业阵痛是不可避免的,车险综合改革使得大批险企的车险业务承压,以车险为主的中小财险公司承保端亏损扩大,经营前景堪忧。

继而为了对冲车险保费规模收缩,不少险企向非车险业务转型。对于不可预见的未来,中路保险到底是会选择顺应市场趋势进行改革,还是会继续坚持“五五战略”这也是一大不确定项。第二轮增资进程,才是当下要紧之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