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味品潮水退去,天味食品股价“腰斩”,火锅底料还香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味品潮水退去,天味食品股价“腰斩”,火锅底料还香吗?

​天味食品作为“火锅第一股”,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但2021年股价跌跌不休,全年跌幅超过60%。

文|每日财报 楚风

在食品饮料板块,资本市场对调味品的关注程度仅次于白酒。过去几年,调味品也不负众望,出现了多只大牛股。疫情期间,调味品作为消费刚需,板块估值明显回升,而在后疫情阶段,社会消费低迷,致使整个2021年,调味品市场表现不如人意。

据Wind数据,中信调味品指数在2021年跌幅达到30.48%,大幅跑输大盘指数。2022年元旦以来,调味品板块继续下行。从个股看来,调味品分化明显,梅花生物、雪天盐业、佳隆股份涨幅居前,而天味食品、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海天味业跌幅落后。

此间,天味食品跌幅最为显著,去年全年跌幅达到60.60%,成为调味品中最惨个股。在股价大幅下挫背后,天味食品业绩增长失速,ROE大幅减少,还因此终止股权激励计划。天味食品是火锅底料调味品老牌企业,但近几年销售额已被颐海国际超越。而在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入局玩家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加剧。天味食品如何维持行业地位呢?

调味品潮水退去,天味食品跌幅最惨

2020年疫情期间,家庭对调味品需求增加,资本推动市场供给,相关企业业绩迎来增长,上市公司股票也水涨船高。疫情常态化后,经销商在家庭和渠道库存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在2021年初继续补货,导致渠道库存高企。

此外,2021年农产品、包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调味品行业整体采购价格提升,相关企业毛利率受到挤压。另一方面,社区团购低价策略冲击,抑制调味品企业盈利能力。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社区团购影响下,调味品企业纷纷提高产品价格,试图改善盈利能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指出,2021年调味品整体需求疲软,一是受库存周期影响,全年处于去库存阶段,对工厂端的直接需求下降;二是餐饮市场不振,调味品终端需求低迷。

调味品需求低迷,也表现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上。数据显示,2021年,调味品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中信调味品指数全年跌幅达到30.48%。2022年元旦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行,调味品板块继续回调。

《每日财报》注意到,2021年,调味品行业个股市场表现分化,梅花生物、雪天盐业、佳隆股份涨幅超过20%,天味食品、中炬高新股价“腰斩”,恒顺醋业、海天味业跌幅也超过30%。其中,梅花生物涨幅达到72.75%,涨幅最大;天味食品跌幅达到60.60%,成为最惨个股。

即使经过调整,调味品行业整体估值仍不便宜,平均市盈率达到78.87倍,最高的个股市盈率达到187.35倍。此外,天味食品、千禾味业市盈率也超过150倍。

值得注意的是,天味食品在股价低位时,董监高还抛出减持计划。1月10日晚间,天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管于志勇、吴学军和肖大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约36.73万股、约22.84万股和约1.22万股,合计约60.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806%。

业绩增长失速,激励计划终止

在调味品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利润也大幅下滑。截至三季度末,上述15家调味品上市公司中,12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只有5家,其中加加食品、天味食品净利润下滑尤为显著。

就拿天味食品来说,2021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为13.97亿元,同比下滑8.35%;实现净利润为8016万元,同比下滑74.96%;扣非净利润为6357万元,同比下滑78.51%。与此同时,其ROE为为2.16%,较去年同期的25.94%大幅减少。

从成本端来看,天味食品虽然收入同比下降,但营业总成本有所增长。三季末,其营业总成本为9.214亿元,同比增长10.62%。其中,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增长较快。营业成本增加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升,销售费用增加主要因为其加大营销推广。

天味食品加大渠道拓展、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投入,销售费用接近翻倍。东方证券研报指出,天味食品通过“四个一线”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所谓“四个一线”是指一线明星、一线综艺、一线媒体、一线广告公司。

由于业绩预期大幅下降,天味食品还终止了股权激励计划。9月23日,天味食品发布两则公告,宣布终止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同时终止实施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及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和注销股票期权。

一天终止两项股权激励计划,这在A股市场也不多见。很快,此举引起上交所注意。天味食品回复上交所问询表示,由于消费需求及终端动销恢复未达预期,预计全年难以达成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指标,因此董事会决定终止激励计划。

失守火锅底料宝座,复合调味竞争加剧

天味食品是一家老牌的川味复合调味品生产企业,旗下品牌有“好人家”、“大红袍”、“天车”等,产品包括火锅底料、川菜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 9 大类 100 多个品种。其中,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是其两大主力产品。

过去几年,天味食品占据火锅底料产品销售冠军宝座,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前列。但在2018年之后,天味食品风光不复从前,火锅底料“一哥”位置被新兴品牌超越。这个新兴品牌便是颐海国际。

颐海国际背靠海底捞,近些年发展迅猛,火锅底料产品尤为突出。2018年至2020年,颐海国际火锅底料产品对第三方的销售额分别为8.12亿元、12.21亿元和18.41亿元。同期,天味食品火锅底料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6.85亿元、8.16亿元和12.20亿元。

相对于天味食品,颐海国际在火锅相关产品方面更占优势,品牌知名度更高。除了火锅底料,颐海国际还部署自热小火锅产品。2018年至2020,其自热小火锅产品对第三方收入为4.49亿元、9.99亿元和15.40亿元。

因此,天味食品还能跟颐海国际一战的产品,只剩下中式复合调味品。2020年,天味食品川菜调味料销售额为6.94亿元,而颐海国际中式复合调味品对第三方销售额为4.96亿元。

不过,传统调味品(如酱油、食醋等)需要长时间发酵,产品门槛较高,而复合调味料主要以混合、炒制为主,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口味主要与辅料的选用及其配比有关,产品壁垒较低。

2020年疫情期间,调味品市场需求大增,刺激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吸引众多新玩家入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入局玩家包括知名餐饮品牌,如大龙燚、德庄火锅等,也包括调味品龙头企业,如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和恒顺醋业等。

此外,相对于企业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据东亚前海证券研报,复合调味料(鸡精除外)CR5为15%,在各类调味料中占比最低。天味食品面临的是一个厮杀激烈的市场。

天味食品在2019年上市后,被称为A股“火锅第一股”,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但去年以来股价跌跌不休。其火锅底料销售冠军宝座已被颐海国际夺取,而复合调味品也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天味食品在2022年还能打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天味食品

213
  • 火锅底料业务下滑、营收增长不及目标,天味食品要求经销商禁售竞品
  • 天味食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34.9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味品潮水退去,天味食品股价“腰斩”,火锅底料还香吗?

​天味食品作为“火锅第一股”,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但2021年股价跌跌不休,全年跌幅超过60%。

文|每日财报 楚风

在食品饮料板块,资本市场对调味品的关注程度仅次于白酒。过去几年,调味品也不负众望,出现了多只大牛股。疫情期间,调味品作为消费刚需,板块估值明显回升,而在后疫情阶段,社会消费低迷,致使整个2021年,调味品市场表现不如人意。

据Wind数据,中信调味品指数在2021年跌幅达到30.48%,大幅跑输大盘指数。2022年元旦以来,调味品板块继续下行。从个股看来,调味品分化明显,梅花生物、雪天盐业、佳隆股份涨幅居前,而天味食品、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海天味业跌幅落后。

此间,天味食品跌幅最为显著,去年全年跌幅达到60.60%,成为调味品中最惨个股。在股价大幅下挫背后,天味食品业绩增长失速,ROE大幅减少,还因此终止股权激励计划。天味食品是火锅底料调味品老牌企业,但近几年销售额已被颐海国际超越。而在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入局玩家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加剧。天味食品如何维持行业地位呢?

调味品潮水退去,天味食品跌幅最惨

2020年疫情期间,家庭对调味品需求增加,资本推动市场供给,相关企业业绩迎来增长,上市公司股票也水涨船高。疫情常态化后,经销商在家庭和渠道库存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在2021年初继续补货,导致渠道库存高企。

此外,2021年农产品、包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调味品行业整体采购价格提升,相关企业毛利率受到挤压。另一方面,社区团购低价策略冲击,抑制调味品企业盈利能力。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社区团购影响下,调味品企业纷纷提高产品价格,试图改善盈利能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指出,2021年调味品整体需求疲软,一是受库存周期影响,全年处于去库存阶段,对工厂端的直接需求下降;二是餐饮市场不振,调味品终端需求低迷。

调味品需求低迷,也表现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上。数据显示,2021年,调味品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中信调味品指数全年跌幅达到30.48%。2022年元旦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行,调味品板块继续回调。

《每日财报》注意到,2021年,调味品行业个股市场表现分化,梅花生物、雪天盐业、佳隆股份涨幅超过20%,天味食品、中炬高新股价“腰斩”,恒顺醋业、海天味业跌幅也超过30%。其中,梅花生物涨幅达到72.75%,涨幅最大;天味食品跌幅达到60.60%,成为最惨个股。

即使经过调整,调味品行业整体估值仍不便宜,平均市盈率达到78.87倍,最高的个股市盈率达到187.35倍。此外,天味食品、千禾味业市盈率也超过150倍。

值得注意的是,天味食品在股价低位时,董监高还抛出减持计划。1月10日晚间,天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管于志勇、吴学军和肖大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约36.73万股、约22.84万股和约1.22万股,合计约60.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806%。

业绩增长失速,激励计划终止

在调味品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利润也大幅下滑。截至三季度末,上述15家调味品上市公司中,12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只有5家,其中加加食品、天味食品净利润下滑尤为显著。

就拿天味食品来说,2021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为13.97亿元,同比下滑8.35%;实现净利润为8016万元,同比下滑74.96%;扣非净利润为6357万元,同比下滑78.51%。与此同时,其ROE为为2.16%,较去年同期的25.94%大幅减少。

从成本端来看,天味食品虽然收入同比下降,但营业总成本有所增长。三季末,其营业总成本为9.214亿元,同比增长10.62%。其中,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增长较快。营业成本增加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升,销售费用增加主要因为其加大营销推广。

天味食品加大渠道拓展、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投入,销售费用接近翻倍。东方证券研报指出,天味食品通过“四个一线”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所谓“四个一线”是指一线明星、一线综艺、一线媒体、一线广告公司。

由于业绩预期大幅下降,天味食品还终止了股权激励计划。9月23日,天味食品发布两则公告,宣布终止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同时终止实施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及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和注销股票期权。

一天终止两项股权激励计划,这在A股市场也不多见。很快,此举引起上交所注意。天味食品回复上交所问询表示,由于消费需求及终端动销恢复未达预期,预计全年难以达成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指标,因此董事会决定终止激励计划。

失守火锅底料宝座,复合调味竞争加剧

天味食品是一家老牌的川味复合调味品生产企业,旗下品牌有“好人家”、“大红袍”、“天车”等,产品包括火锅底料、川菜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 9 大类 100 多个品种。其中,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是其两大主力产品。

过去几年,天味食品占据火锅底料产品销售冠军宝座,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前列。但在2018年之后,天味食品风光不复从前,火锅底料“一哥”位置被新兴品牌超越。这个新兴品牌便是颐海国际。

颐海国际背靠海底捞,近些年发展迅猛,火锅底料产品尤为突出。2018年至2020年,颐海国际火锅底料产品对第三方的销售额分别为8.12亿元、12.21亿元和18.41亿元。同期,天味食品火锅底料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6.85亿元、8.16亿元和12.20亿元。

相对于天味食品,颐海国际在火锅相关产品方面更占优势,品牌知名度更高。除了火锅底料,颐海国际还部署自热小火锅产品。2018年至2020,其自热小火锅产品对第三方收入为4.49亿元、9.99亿元和15.40亿元。

因此,天味食品还能跟颐海国际一战的产品,只剩下中式复合调味品。2020年,天味食品川菜调味料销售额为6.94亿元,而颐海国际中式复合调味品对第三方销售额为4.96亿元。

不过,传统调味品(如酱油、食醋等)需要长时间发酵,产品门槛较高,而复合调味料主要以混合、炒制为主,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口味主要与辅料的选用及其配比有关,产品壁垒较低。

2020年疫情期间,调味品市场需求大增,刺激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吸引众多新玩家入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入局玩家包括知名餐饮品牌,如大龙燚、德庄火锅等,也包括调味品龙头企业,如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和恒顺醋业等。

此外,相对于企业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据东亚前海证券研报,复合调味料(鸡精除外)CR5为15%,在各类调味料中占比最低。天味食品面临的是一个厮杀激烈的市场。

天味食品在2019年上市后,被称为A股“火锅第一股”,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但去年以来股价跌跌不休。其火锅底料销售冠军宝座已被颐海国际夺取,而复合调味品也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天味食品在2022年还能打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