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刀财经 朱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谁能想到,曾被视作“天之骄子”的海归,有天竟会变成前途渺茫的“家里蹲”。要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中,有6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在生物、数学、化工、原子能等领域,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而如今,豆瓣上却出现了一个“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数万名归国留学生聚在这里,吐槽着艰难求职路,其中不乏大量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
让人绝望的是,这种困境几乎看不到尽头。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员,较上一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而应届留学生中,欲回国就业的人数,比2019年猛增67.3%,僧多粥少。
(图/智联招聘)
除了激烈的群体内竞争,海归们还得和国内创下新高的900万高校毕业生竞争,简直是大型“修罗场”。
本以为海外求学之后,会有更高的竞争力,直到四处碰壁后才发现,预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么残酷。
出国留学,到底是能改写人生的“救命稻草”,还是压倒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没人说得清,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01 批量生产的留学生学历不断走向贬值
1978年12月26日,52名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学习深造。在飞机的轰鸣声中,新时期留学潮的序幕被正式拉开,留学梦在神州大地投下火种。
这批留学生学成后悉数回国,成为了各领域的佼佼者,激荡着国人跃跃欲试的心。1984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出国深造的另一渠道,仅在1985年底,出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就达到3.8万人。
越来越多的青年奔向国外,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的行业大佬:阎焱、熊晓鸽、张朝阳、徐小平等。他们怀揣梦想,用刷盘子挣生活费,以苦读换奖学金,再次归国后均获得成功,声名显赫。
1992年,随着自费留学的全面开放,“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确立为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给留学潮又加了一把火。留学人数骤增,从每年上千余人上升至几十万人,留学不再是稀奇事。
千禧年后,留学已经被不少人奉为教育的上上之选。到2001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国力的增强,使得荷包渐鼓的民众,加速了送孩子出国读书之路,留学年龄渐渐趋于低龄化。
互联网的普及,也让形形色色的留学中介机构,大张旗鼓地打起了营销牌.比如“过不了二本线的高三生留学逆袭”、“小县城父母卖房供孩子海外求学”等事例在网络上比比皆是,不断洗脑。
猛如虎的操作里,留学成了挽救颓势的“有效捷径”。很多家长对国内教育不满,当孩子在竞争中落入下风,想要迎来不同的结局,唯有前往国外留学。
抓住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中介机构们会提供“保录模式”,承诺不论水平高低都能弄进好学校。以一所TOP 10的高校为例,正常的录取标准是托福110分,但最终可以降低到100分,看起来是捡了大便宜,其实偷换概念,去的是类似国内的继续教育学院。
利益驱动下,名校和留学机构早已形成了合作输送链,留学圈流传着一种说法,国外高校只要招录中国学生,就能多盖几栋新教学楼。在澳洲、新西兰、英国等国家,是正大光明地将留学行业当作盈利产业来做的,有大学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甚至特地改了校名。
留学商品化的背景之下,留学生成了被批量生产的对象。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0.84万人,数量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着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其中自费留学为54.13万人,占出国总人数的88.97%。
热闹声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2017年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回国的海归中,近一半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
即便如此,也架不住前赴后继者的向往。到2019年,我国留学人数突破70万人,与此同时,回国人数达到58万人,回流比例已超八成。留学生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从“未来栋梁”,变成了“洗学历”,口碑陡转直下。
尴尬的处境里,有不少海归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即使不吃不喝数十年,可能也赚不回当初留学所花的钱。
02 一人留学全家致贫优势反倒变成劣势
一项对2019年留学家庭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下。也就是说,实际上,大部分留学生的出身,都是中产小康家庭,并不是所谓的“富二代”。
这些小康家庭勒紧裤腰带,举两代人之力,才最终顺利将孩子送出国。美国大学理事会曾详细列出2018-2019年不同类型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费用最低的是2年制社区大学,最高的是四年制私立大学,每年学费和住宿费用高达48,510美元。如果想便宜点,可以选择读公立大学,费用也要37,430美元。
再加上生活费,公立大学一年留学成本可达79,380美元,私立大学101,01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55-70万元。简而言之,在美国读4年大学,200万是个门槛。
这个数字还只是保守估计,并不包括留学前的培训、考试、中介费用,以及孤身在外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生病、事故等)。
高学费的投资,自然希望得到高薪回报,以实现阶级跃层,谁料事与愿违。央视曾问卷调查了100家企业雇主,询问他们对海归的评价看法,超九成的雇主认为海归的价值下降。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国内大学生群体与海归的优势差距逐渐缩小,在20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有144所中国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前100名,数量上仅次于美国。
另一方面,相比海归,国内毕业生对于薪资要求相对较低,较容易融入就业环境,对工作接受度也高。对比之下,不熟悉国内市场和行业现状的留学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屡见不鲜,招聘进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进行培训学习。
在豆瓣海归废物回收小组中,有豆友分享了一段求职经历上的困惑。他自认为语言逻辑清晰有力,但面试官却给出了大相径庭的回馈:“我们不需要空谈抱负与理想,却不切实际的人。”
有人因为文化冲击,在国内职场中觉得格格不入,工作不到一个月便萌生离职的想法,然而尴尬的是,还没等她将话说出口,就提前收到了试用期表现不合格的解雇通知。
还有人在应聘之初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充满信心,直到面试时才发现,国内的其他竞争者早在寒暑假就攒够了实习经验,需要实操的部分已能熟练完成。
界面新闻的一篇报道中,也证实了在企业人事部门的评判标准里,即便是英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和国内的清华北大等名校完全没有可比性。英国的硕士通常只需要一年半念完,还不用写论文,动机怎么看都不纯。
再者,海外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录取中包含文化多元和留学收费多重目的,在录取方式上,难度大大低于国内。
用人单位的态度,又直接体现在了薪水上。据《2020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12.8%的海归认为自己应该拿到30万元以上年薪,但真正拿到这一数字的仅占5%;有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元。而从职业前景来说,也没有任何数据证明,留学生更能享受优待。
(近半数海归认为薪资低于预期 图/智联招聘)
当初殚精竭虑飞出国门,如今留学经历反而变成了重千斤的包袱,压得人喘不过气。
03 海归身份不再吃香留学到底值不值得?
“我变不成美国人,也早就忘了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了。”
这是90年代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经典台词,充斥在其中的焦虑与迷失,如今依然能命中留学生们的心情。
《财经故事荟》采访了多名海归人员,发现各有各的心酸。有国外知名大学美女硕士,连投100份简历,却没找到一份工作,痛哭质疑自己是失败者;有在美国拿到工作签的海归小夫妻,回国后却双双失业,成了无业游民,只能靠家里接济度日。
无奈而又讽刺的是,很多本是为了逃离国内“内卷”而留学的年轻人,现在却扭头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公大军。就在今年8月,一名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任职街道办副主任的消息,曾引发舆论热议。
留学含金量在“注水”,归国生活有落差。在整个社会结果论至上的大环境中,对于留学的争议甚嚣尘上,关注点落在了“留学到底值不值”的问题上。
从外因来看,过去社会需要熟练英语、具备国际观的大学生来应对改革开放、外资涌入带来的用人需求,但现在无论是英语表达能力,还是专业水平,国内大学生并不逊色。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及本土企业的崛起,诸多在华外企不再享有“特殊”待遇,开始纷纷撤离,转战东南亚,海归的就业选择范围变少许多。
从内因来看,很多人都踏入了“为留学而留学”的跟风误区。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依赖中介、关注排名,可以为了冲名校而选择冷门专业,却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未来,只是“人云亦云”。这也造成了留学人数暴增后,导致的学历一再“贬值”化。
造成困境的更深层原因在于,挣扎中的海归们并不愿意直面现实,既缺乏动力改变自己,又难以放低身段接受新的挑战,只能以怨天尤人的方式发泄和逃避。
但不可否认的是,留学仍然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毕竟在有些领域,例如数学、计算机等,我们和西方国家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再者,留学经历对于视野的开阔和丰富个人阅历,也是正面作用居多。
说到底,海归光环的逐渐褪去,并非坏事。良好的学历背景,加上留学经历和过硬的学术素养,这样的“海归”是不大可能被长久埋没的,但试图通过留学混文凭、涨身价的做法,已然走不通。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出国留学更像是一块“敲门砖”,未来如何还要靠自己的奋斗,无论何时何地,实力才是硬通货。
悟不透这点,留100次学也扭转不了命运。
参考资料:
1.虎嗅APP《爬着也要去留学》
2.叁里河《留学“致贫”》
3.新周刊《花几百万留学,为什么回国只有月薪八千》
4.万象文摘《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出国留学简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