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三十年前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旋律每次响起都会让国人热血沸腾,只因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而它也常常成为很多画家笔下抒发爱国情怀的绝佳素材,但不同的画家笔下有不同的长城意境和风貌,这和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目前,一幅名为《长城》的巨幅国画作品正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艺术百代美术馆内展出,它的作者正是出生于上海的著名海派画家汪家芳。汪家芳,作为50年代末出生的画家,一路见证了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这让他擅长从当下现实生活中吸取灵感,尤为重视写生采风,同时强调情感重于技法,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所以他的作品呈现出贯通古今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一的理想追求。
据悉,此幅名为《长城》的作品是汪家芳专为艺术百代美术馆首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而作。作为致力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题性美术馆,艺术百代美术馆旨在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促进大众对主题艺术的了解和认知。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创始人过去十几年里收藏于不同时期的100幅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展览以奋斗者的精神内核为策展视角,从历史时空中提炼出的这些生动画作,真切、系统、形象地回放了过去一百年的审美记忆,作品具有历史和艺术的双重价值,也是艺术家们对奋斗精神最深情的一次集体表白。而汪家芳的这件《长城》作品,其创作正是基于他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重走长征路的采风写生经历所作。
艺术家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创作的积累也就有多厚。一直专攻山水画的汪家芳,每年都要花一段时间去游览名山大川,去体验感受山水的灵气。重走长征路的采风经历,让他笔下的万里长城,充满了气势磅礴的气息。同时技法上,在慕古与写今之间有意识地揉进了抽象、构成、肌理等西方现代艺术要素,重色不轻墨,工写兼用,感染力十足。此外,画中还附上了现代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波澜壮阔的诗词意境,让诗与画交融一体,相互呼应。
1935年8月,毛泽东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这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此词即是毛泽东率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诗词的增色,让整幅画面充满了雄浑豪放,隽异挺拔的气质。而对于汪家芳来说,他认为只有胸中满怀崇敬之情,才会有汩汩不绝的豪情凝聚笔端。亲自用脚步丈量大地,就是为了感受当年工农红军的艰苦努力,那种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红色情怀,铭记那些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进一步理解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
在谈到这幅作品的创作力量来源之时,汪家芳曾说到,“作为一个以画笔立身的文艺工作者,重走这些重要历史地点,就是为了汲取信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进一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责。只有感知当年共产党初创时期有多么艰难,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纵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伟大时代的日新月异巨变;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而这幅作品要追寻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
此次《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作为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重点项目之一,希望在“为人民的艺术”中重温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感受信仰的力量。同时以“可阅读、可体验、可回味”的策展方式,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奋斗精神的力量,践行以美育德,以文化人的美育方针,激励青年一代赓续奋斗精神,奋进下一个辉煌的百年。展期将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31日。
作者介绍:
汪家芳,1959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2日—2022年3月31日,10:00—18: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王家厍路885弄云堡未来市艺术文创园区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