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事关上海未来的所有问题,说到最后都跟人才有关。”

今年两会会场里,一位政协委员的话引发大家的共鸣:一座城市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惟有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爱,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造世界级人才平台

上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吸引战略科技人才对上海非常重要。”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说,作为国际顶尖人才的战略科技人才是一个“标杆”,具有示范效应。“他们来了,各类人才都会关注,都会愿意来上海。这些顶尖人才需要助手、团队,会吸引一批专、精、特、新的人才扎根上海。”在他看来,战略科技人才犹如种子,有着长出人才生态的引领力量。

丁晓东委员

“上海要重视培养‘科学家中的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张杰认为,上海科研领军人才不少,但具有市场敏锐度的科学家还需培养,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人大代表唐曙建建议上海要形成“人才链”:“人才高地不仅要有领军人才、尖端人才,还要有各方面配套的人才团队,而不是只重视‘掐尖’。”

“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8年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市政协委员梁洁芹表示,但相比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仍然偏低,除复旦、交大外,其余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互动交流还不充分。致公党上海市委的调研也显示,2016年以来的新“海归”中,本科占70%,博士仅占1%。“虽然上海海外引进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但人才质量‘缺结构’的状态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在调研中发现,2020年上海常住外国人总数比2010年少了约2.7万人。除了疫情防控、国际竞争等因素,也暴露出上海缺少针对海外人才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度性开放策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拓展。梁洁芹建议上海进一步更新人才引进范围、程序和标准,系统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和科研奖项,吸引全球科技资源和人才参与中国创新发展,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球人才竞争性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的人才吸引力在全球居第九位。”市人大代表周俭认为,疫情重新定义了人才的国际流动性,近年来海外人才回国数量明显增加,是我们引进人才的黄金节点,“要利用这一特定时期加强引才力度。”

“对于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来说,只有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融合,才能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推动成为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资源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创新高地。”吴瑞君、朱民等委员认为,目前国际竞争背景下,需要吸收全球创新要素,对接国际科技和产业变革前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体系。

用好“综合优势”吸引全球人才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万种喜欢上海的理由。

在丁晓东看来,对全球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创新人才,物质待遇未必是最重要的,机会、平台、环境、创新土壤等更不可或缺。

上海承担多项国家战略任务,拥有丰富、多元、高能级的平台,既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也包括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样的重大展会平台。“对顶尖人才来说,能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事业平台非常重要,搭建好平台是上海吸引人才最重要的一点。”丁晓东说,在上海,你可以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来,这对人才特别是顶级人才来说引力巨大。

市人大代表、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殷浩回忆,自己曾获得过多项人才计划支持,对个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帮助。“这些项目不仅给了我很多资金支持,让我增强了信心,更重要的是有了干事业的舞台和人才交流的平台。”

市人大代表陈超发现去年底海外媒体曾分析科学界“重量级”人物流向中国,三个原因分别是中国广阔的科研发展空间、海外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拥有更充沛的科研经费。“这些都是硬实力,但真正持久的吸引力其实是软实力,上海的软实力建设还需要做更多事。”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表示,上海吸引人才的优势,是包括机会、平台、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综合优势”。“交通便利、社会开放、法制健全、社会服务和营商环境好,都是上海的优势。”丁晓东特别提到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获得的良好口碑,“这说明上海社会治理水平也很突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就要把‘综合优势’发挥出来。”

激活“基层细胞”构建人才“生态链”

算不算人才,究竟谁说了算?

“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少不了‘基层细胞’发挥作用。”丁晓东说,战略性科技人才这样的顶尖人才政府、行业部门能了解发现,但顶尖人才带动和需要的各类细分领域人才,往往只有高校课题组这样专业领域的机构才知道,“要调动基层组织、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细胞的作用,解决人才是谁、在哪里、如何沟通交流和如何引进的策略问题”。他建议,通过放权、引导扶持等方式,打造一大批积极引人、用人、聚人的基层细胞组织,人才选拔、调配、奖励权下放给基层。

“上海的发展就是拼人才。年轻有活力的人才,在上海越多越好。”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说,“建设新城,要用新人。”按上海五个新城建设规划,2035年每个新城要达到百万人口,他建议应精心设计差异化的落户、购房政策,留住年轻人才。

姜雪峰委员

“对人才除了‘留住’,也应适当流动。”市政协委员姜雪峰认为,人才的成长、学科的交叉、平台的整合、产研的转化等,不应排斥人才流动性。一项调研显示,我国研究环境面临的前几项挑战包括追求短期和立竿见影的成效、管理干预多、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前五项挑战中没有“待遇”这一项,说明科研环境比待遇更重要,要靠事业、平台、氛围留人而不仅仅靠待遇留人,这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上海各区普遍重视人才引进,然而如果后期培养、服务和管理政策等不跟进,直接影响人才的保留及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政协委员赵柏基认为,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如创业初期对人力、财力和资源支持更有需求,成长与发展阶段则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制度协助科研成果转换落地。他建议上海应从“人才全生命周期”出发,实施差异化甚至量身定制式精准管理服务。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应构成一条人才“生态链”,不能只注重引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要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最优。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事关上海未来的所有问题,说到最后都跟人才有关。”

今年两会会场里,一位政协委员的话引发大家的共鸣:一座城市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惟有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爱,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造世界级人才平台

上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吸引战略科技人才对上海非常重要。”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说,作为国际顶尖人才的战略科技人才是一个“标杆”,具有示范效应。“他们来了,各类人才都会关注,都会愿意来上海。这些顶尖人才需要助手、团队,会吸引一批专、精、特、新的人才扎根上海。”在他看来,战略科技人才犹如种子,有着长出人才生态的引领力量。

丁晓东委员

“上海要重视培养‘科学家中的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张杰认为,上海科研领军人才不少,但具有市场敏锐度的科学家还需培养,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人大代表唐曙建建议上海要形成“人才链”:“人才高地不仅要有领军人才、尖端人才,还要有各方面配套的人才团队,而不是只重视‘掐尖’。”

“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8年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市政协委员梁洁芹表示,但相比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仍然偏低,除复旦、交大外,其余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互动交流还不充分。致公党上海市委的调研也显示,2016年以来的新“海归”中,本科占70%,博士仅占1%。“虽然上海海外引进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但人才质量‘缺结构’的状态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在调研中发现,2020年上海常住外国人总数比2010年少了约2.7万人。除了疫情防控、国际竞争等因素,也暴露出上海缺少针对海外人才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度性开放策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拓展。梁洁芹建议上海进一步更新人才引进范围、程序和标准,系统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和科研奖项,吸引全球科技资源和人才参与中国创新发展,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球人才竞争性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的人才吸引力在全球居第九位。”市人大代表周俭认为,疫情重新定义了人才的国际流动性,近年来海外人才回国数量明显增加,是我们引进人才的黄金节点,“要利用这一特定时期加强引才力度。”

“对于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来说,只有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融合,才能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推动成为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资源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创新高地。”吴瑞君、朱民等委员认为,目前国际竞争背景下,需要吸收全球创新要素,对接国际科技和产业变革前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体系。

用好“综合优势”吸引全球人才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万种喜欢上海的理由。

在丁晓东看来,对全球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创新人才,物质待遇未必是最重要的,机会、平台、环境、创新土壤等更不可或缺。

上海承担多项国家战略任务,拥有丰富、多元、高能级的平台,既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也包括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样的重大展会平台。“对顶尖人才来说,能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事业平台非常重要,搭建好平台是上海吸引人才最重要的一点。”丁晓东说,在上海,你可以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来,这对人才特别是顶级人才来说引力巨大。

市人大代表、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殷浩回忆,自己曾获得过多项人才计划支持,对个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帮助。“这些项目不仅给了我很多资金支持,让我增强了信心,更重要的是有了干事业的舞台和人才交流的平台。”

市人大代表陈超发现去年底海外媒体曾分析科学界“重量级”人物流向中国,三个原因分别是中国广阔的科研发展空间、海外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拥有更充沛的科研经费。“这些都是硬实力,但真正持久的吸引力其实是软实力,上海的软实力建设还需要做更多事。”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表示,上海吸引人才的优势,是包括机会、平台、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综合优势”。“交通便利、社会开放、法制健全、社会服务和营商环境好,都是上海的优势。”丁晓东特别提到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获得的良好口碑,“这说明上海社会治理水平也很突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就要把‘综合优势’发挥出来。”

激活“基层细胞”构建人才“生态链”

算不算人才,究竟谁说了算?

“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少不了‘基层细胞’发挥作用。”丁晓东说,战略性科技人才这样的顶尖人才政府、行业部门能了解发现,但顶尖人才带动和需要的各类细分领域人才,往往只有高校课题组这样专业领域的机构才知道,“要调动基层组织、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细胞的作用,解决人才是谁、在哪里、如何沟通交流和如何引进的策略问题”。他建议,通过放权、引导扶持等方式,打造一大批积极引人、用人、聚人的基层细胞组织,人才选拔、调配、奖励权下放给基层。

“上海的发展就是拼人才。年轻有活力的人才,在上海越多越好。”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说,“建设新城,要用新人。”按上海五个新城建设规划,2035年每个新城要达到百万人口,他建议应精心设计差异化的落户、购房政策,留住年轻人才。

姜雪峰委员

“对人才除了‘留住’,也应适当流动。”市政协委员姜雪峰认为,人才的成长、学科的交叉、平台的整合、产研的转化等,不应排斥人才流动性。一项调研显示,我国研究环境面临的前几项挑战包括追求短期和立竿见影的成效、管理干预多、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前五项挑战中没有“待遇”这一项,说明科研环境比待遇更重要,要靠事业、平台、氛围留人而不仅仅靠待遇留人,这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上海各区普遍重视人才引进,然而如果后期培养、服务和管理政策等不跟进,直接影响人才的保留及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政协委员赵柏基认为,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如创业初期对人力、财力和资源支持更有需求,成长与发展阶段则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制度协助科研成果转换落地。他建议上海应从“人才全生命周期”出发,实施差异化甚至量身定制式精准管理服务。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应构成一条人才“生态链”,不能只注重引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要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最优。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