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2014年,为响应国家“北冰南展”战略,前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郑凯新领命创办青岛速滑队,开始挖掘冰雪项目的新人。轮滑少女陈冕出于对短道速滑的热爱,主动请求加入这支初创的队伍。在磕磕绊绊中,陈冕从一个非专业选手,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青岛队主力队员,并进入国家队。
另一条故事线回溯到90年代,陈冕的父亲陈敬业和郑凯新竟曾是国家队亲密无间的战友,共同以为国争光的目标而挥洒青春和汗水,但他们又因背负着过于沉重的时代命运与夺金压力而分道扬镳。这是《超越》厚重的一面,通过一代人的故事串联起了短道速滑这项运动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历史。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冬奥题材重点电视剧项目,《超越》由上海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上海柠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总编剧李嘉花了一年时间进行调研和创作,塑造了陈冕、郑凯新、陈敬业、吴庆红等具有鲜明个性的体坛人物。
在李嘉看来,《超越》这个故事里记录了很多人物和很多不同的故事,不是只有那些赢了的人,还有输了的人,甚至退出的人……该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统一起故事的内核?李嘉曾经组织大家集思广益,当时团队中有两个编剧他们都共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超越”,后来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简单明白,意涵丰富。
定名为“超越”之后,一堆鲜活的故事和素材就有了一个魂。在李嘉看来,超越其实就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表达,不管是什么项目,体育项目比的就是不断超越前人的纪录,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比如,剧中,陈冕超越了“天赋论”贴在身上的标签,上一辈的陈敬业和郑凯新超越了过去的心结,个人主义的罗竹君领悟到团队的重要性,变得愿意为团队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在每一集末尾都添加了访谈录,包括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长野冬奥会上夺得一银一铜的名将安玉龙、在黑龙江省体工队执教时挖掘了杨扬的金美玉、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刘秋宏在内,超过40位现实中的中国短道速滑人走到镜头前,口述他们的冰雪人生。
“在调研中,这些真实人物触动我们的点很多,考虑到真实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导演就提议,能不能在每集中找一个点,把跟剧情有关联度的内容凝缩成一个子主题,以人物口述的形式呈现。”李嘉告诉界面文娱。
界面文娱对话《超越》总编剧李嘉
界面文娱: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编剧团队的整个创作阶段和过程?
李嘉:2020年8月,我接到这个创作任务,一开始定的是关于冬奥的主题,可以选择冬奥的任何一种体育项目来创作。我们一开始没想好从哪个主题切入,所以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还去到了冬奥组委会做采访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每一个项目现在备战的现状以及历史特点,最后大家一致觉得短道速滑最有可能承载冬奥这个题材,因为我们国家冬奥金牌当中的10块都是短道速滑队拿的,这项运动历史丰富,积累了很多素材。我们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把题材聚焦在了短道速滑,这是第一个阶段,定题。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对短道速滑领域的调研。我们联系到了黑龙江省队和青岛市队这两支队伍,作为深度采风的对象。我们直接到他们的训练场上看他们的比赛和训练,采访了几十个运动员和教练,后来又持续不断地采访这个圈子里的其他人物,比如器材生产商、队医、体育记者等等,总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60万字的调研文稿。这时候我才比较有把握做好这些内容了,逐步就形成了现在的思路。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地把剧本完善。
界面文娱:短道速滑这项运动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创作上如何确保这方面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李嘉:为了保障这个特殊题材的创作能及时校准,我们在编剧的过程中还专门请了一位技术指导,他远程用微信跟我们联系,每个阶段的文字,我们都会给到他看,让他来提意见,他觉得哪个地方不真实,都会给我们指正。
界面文娱: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有哪些故事或者说人物给您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呢?
李嘉:其实可能更多都是一些小的细节,但是非常多,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给我们一些信息,我们都会捕捉记录下来,尽量用到剧情里,所以你会看到剧情里的细节都是受到采访的启发,我们可能有的直接拿过来用了,有的做了一点戏剧强化。但是你要说有没有那种自己的整个履历传记足够有完整的故事性,让我们拿过来就能用的人,那也没有,而且我们也刻意不做这样的原型对应。因为我不想写成谁的传记,基本上我们会糅合不同人群身上的普遍特点来创作出一群虚构的人。
界面文娱:女主角陈冕的经历也是来自于调研中的素材吗?
李嘉:是的,在北冰南展的过程当中,短道速滑的很多队员都是从轮滑或者其他项目转过来的,只不过有一些人可能没有走到国家队,不被外界所知,但是这一类人群是存在的。这是陈冕这个人物的一个依据。但这个点倒也不是说采访了谁之后才想到的,是我们一开始在构想中就希望这个人物能更有特点,而不希望她是一个特别常规,按部就班的人,那就没有太多故事可编了。我们希望这个人物一开始没有太多地接触滑冰,但是又一直喜欢滑冰,最后通过青岛队这样一个契机实现自己的超越。
界面文娱:《超越》展现了生动的人物群像,其中郑凯新、陈敬业两个贯穿两条故事线的人物设置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
李嘉:我们首先把陈敬业定位为一个不支持女儿滑冰的人,这样搭建了父女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才有了陈冕非常执着要来青岛队滑冰的情节。那为什么他不支持女儿滑冰?在调研中,我们接触了很多教练,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可以把滑冰作为一种爱好修养来接触,但是短道速滑走职业这条路太苦了,而且很依赖天赋,如果你不是这块料的话,再努力可能到走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但一旦到了上不去的时候,对于运动员来说就特别苦,拿不到一个顶级成绩,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成功。这些教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这种挫折,所以干脆不让他们入行。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之后,陈敬业的形象就渐渐有一些轮廓了——这个人对于输赢,对于金牌执念非常重,很在意结果,这样才有了他和成年向北那种矛盾。
之后我们又会想到,年轻时代的他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应该是看起来蛮严肃认真,像是大师兄那样的人物。在这支队伍里,什么样的色彩能跟他对撞?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不羁的,从街道上混出来的,但是同时又那么有才华的人,他甚至不想学滑冰,但他就是适合干这个。他怎么一步步成为了最有希望的选手,最后又怎么成为了教练,慢慢地顺着这条线,我们又把郑凯新这个人物给找到了。
这个人后续会往哪走?他会完全离开冰的世界吗?我们发现在北冰南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来拓荒,郑凯新这时候已经离开冰场好多年了,但是吴庆红还是想拉他一把,说你去带这支队伍,于是他成为青岛队的教练。我现在说的好像是很顺理成章就推演出来的样子,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寻找和试验中才确立的。
界面文娱:根据你们的调研情况,天赋这件事情对于短道速滑的运动员来说有多重要?
李嘉:非常重要,我们当时遇到一个退役的运动员,他就是因为训练量大导致的生病发烧,后来测各种指标,发现自己的CK值(肌酸激酶值)跟常人不太一样,代谢比别人慢,所以在同样的运动量下,别人一天就恢复了,但他恢复不了。经过一番纠结,他就选择转业了。这个案例让我们找到了陈冕在硬指标上的设定,她有天生的短板。但我们也觉得不能完全用天赋论看待这件事,她还是有可能通过后天其他一些东西来突破天赋的桎梏。在这方面,短道速滑这项运动具备这个可能性。比如大道可能比拼的更多是绝对速度,短道速滑除了考验绝对速度,对动作细节、心理素质等因素的要求也很高。
界面文娱:为什么《超越》在故事讲述上采用双线叙事?两条故事线之间有一定历史跨度,如何把握两条线索之间的张力?
李嘉:这个也是从故事的题材上慢慢找到的结构。因为我们塑造的这个人最终要去2022年的赛场,那么运动员的成长史得压在时代线上,在她成长的时代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北冰南展,所以会有陈冕的这条故事线。
在设定好这条线之后,你会拓展到她的教练和父辈,这些人得是90年代的一批运动员,在调研中我们才开始接触这群人,听他们讲那个时候的事才意识到那是另一个故事的宝藏。那是短道速滑起步的年代,而且短道速滑的起步是从大道速滑分化出来的一群人引领的,早年中国没有干这个项目的,都是那些在大道上没有拿到好成绩才被划到这个新的队伍里,所以你看到前几集剧情也在展现,他们像被流放、被淘汰的一群人。这批人从这种挫败状态下开始奋斗,最后几乎要接近成功,又很遗憾地与奖牌失之交臂,最后成为教练,我觉得这个故事也很厚重。接下来的命题就是怎么把两条线结构起来,我们想到很多种结构方式,比如说可以先按时间顺序讲过去,再讲现在,也可以用闪回体,但最终我发现,这种平行的方式更新颖,同时带来的内涵会更丰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