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璞玉
由于新冠病例增加、供应链中断以及通胀攀升拖累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在周二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相比去年10月的预测值下调了0.5个百分点;2023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8%,但相比此前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当前抑制增长的各种因素消散,经济增速将有所回升。
该机构还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将扩张5.9%。“进入2022年,全球经济状况比此前预期的要弱,”报告中写道。报告强调了去年10月以来出现的下行方面的意外,比如奥密克戎病毒变体的出现以及随后的市场波动。
IMF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主要是由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增速预期被下调所引起的。
该机构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了1.2个百分点至4%,称主要原因是,国会通过“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一揽子财政措施的可能性下降,美联储更早退出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经济面临持续的供给破坏。
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4.9%,较此前预估下调了0.8个百分点,称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部门持续收缩,且私人消费复苏弱于预期。
通胀方面,IMF指出,由于目前的供给链干扰和能源价格走高将延续至2022年,因此高通胀的持续时间将比此前预计地更长。但随着相关行业的供给得到改善,需求逐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且当局退出非常规政策支持,预计通胀将在2023年消退。
与此同时,IMF也警告称,经济前景的预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风险总体偏向下行。比如,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可能使疫情更加持久,再次给经济带来扰动;而供给链扰动、能源价格波动和局部工资压力意味着通胀走势和政策路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发达经济体加息可能引发金融稳定风险,或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动、货币和财政状况面临风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仍然存在,而当前的气候危机则意味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IMF指出,实施有效的全球卫生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了防止更多危险变异毒株出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确保人们能够获得新冠疫苗、检测工具和治疗手段。为此,需要扩大有关物资的生产,改善各国内部的交付系统,提高国际分配的公平性。
货币政策方面,许多国家需要继续收紧银根,以控制通胀压力;财政政策方面,与疫情初期相比,目前各国的财政政策空间更为有限,因此需要重点安排医疗和社会支出,同时着重支持受影响最大的群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