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力
1月26日晚间,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康股份”,601127.SH)发布多份公告称,公司拟募集资金71.3亿元,用于开发6款电动汽车车型等项目,同时暂缓去年11月推出的H股发行上市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的业绩增长,往往离不开明星车型的拉动,但一直以来,小康股份似乎都没找到一款能扛起大旗的明星车型:傍上华为概念的赛力斯SF5销量不如预期、AITO问界M5也备受质疑。
如今,小康又要开发新车型,也从侧面折射出其对“拳头”产品的渴望。

定增:为开发新车型募资
根据小康股份的公告,本次拟在A股市场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71.3亿元,将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用户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拟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重点投入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47.48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3.1亿元,包括开发6款电动汽车车型(3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和3款实用型电动汽车)、DE-i平台升级(混合动力高效机电耦合系统开发、高效增程/混动专用发动机开发、高效增程器动力总成开发)以及产品技术研发升级建设(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
另外拟将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缓解公司营运资金压力;6.33亿元用于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2.27亿元用于用户中心建设项目。
小康股份在宣布启动定增的同时,也决定暂缓去年11月推出的H股发行上市的进程。小康股份表示,因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情况的变化,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缓H股发行上市的进程,后续安排视市场情况确定。

软肋:小康缺乏 “拳头”产品
对急于开发新车型的原因,小康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公司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AITO问界M5等不够丰富,车型布局与竞争对手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拟通过该项目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并开发新的系列车型,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小康似乎一直缺乏一款“拳头”产品。
与华为合作之前,小康股份主要产品是传统燃油SUV、MPV和微车,主打风光580、S560等产品在10万元价格的7座SUV市场,并没有成功打造出一款高端品牌。
与华为联手后,有华为光环加持的赛力斯SF5本是小康寄予厚望之作,然而其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易车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国汽车总销量为1751182辆,赛力斯销量仅为1421辆,占比约为0.08%,在所有汽车企业销量排名中仅位列第73名。
而问界M5则一度被外界认为是小康沦为“华为代工厂”的作品。以至于在2021年末问界M5车型上市前,赛力斯还曾一度暂停了赛力斯SF5车型的销售,至到今年1月5日,赛力斯才表示重新启动了SF5车型的预订,可正常下单购买。

差距:一个明星车型能顶一年销量
一款明星车型,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以长城为例,在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冷淡环境中,长城靠哈弗系列连续65个月蝉联国内SUV销量冠军,并奠定了其在国产SUV中的品牌地位。
再看长安,在2021年2月,长安汽车凭借CS75车型和全新欧尚X5,超越中国自主SUV神车-哈弗H6,首次夺得国内SUV车型的销量冠军,创造了全新的历史,并成功扭转2020年亏损的态势。在2021年销售的230余万辆汽车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75.47万辆,同比增长16.70%,CS75车型全年销售新车28万辆,贡献最大。
缺乏“拳头”产品的小康被远远甩在后面。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小康共销售汽车26万辆,不及CS75一个车型的销量。

“造星”:小康缺少什么?
在打造明星车型之路上,小康缺少什么?
按照传统燃油车转型经验,都是先在A00、A0和A级等小车市场上打造性价比品牌,再转向高端。但小康股份选择的是借助“外力”。
华为就是小康借的“外力”,背靠华为强大的影响力,小康欲抢占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但在燃油车时代,没有成功打造出一款高端品牌的小康,直接切换到高端新能源赛道,难度可想而知,赛力斯SF5便是最好的说明。
再看长安,在不少品类上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长安欧尚、长安CS以及长安UNI系列等产品实力突出,在产品差异化和用户细分方面成绩显著。
因此,在“华为”光环给自身带来流量的同时,小康亟需在产品、品牌力以及服务等软硬件方面下功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