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万销量后,特斯拉卷向自动驾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万销量后,特斯拉卷向自动驾驶

马斯克又有资本嘚瑟了。

文|财报看公司 孙光辛

编辑|张 艺

丰田“国民车”Corolla(卡罗拉)从第一辆到销售百万辆用了50年,特斯拉的年量产从五十万辆到百万辆仅用了一年,2021年 Model 3/Y 就交付了91.12万台。

​特斯拉又刷新了速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速度也超出人们的预期。

美东时间1月26日,特斯拉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大量增长亮点引人注目。2021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收入177.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实现净利润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60%。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538.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实现净利润55.19亿美元,同比增长均高于此前分析师的预测。

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车销量的增长。

根据此前披露的产销数据:特斯拉四季度电动车交付量30.86万辆,同比增加71%;全年交付量为93.62万辆,同比增加87%。与2020年499550辆的交付战绩相比,特斯拉一年内交付量几乎翻倍增长。

有分析师认为,2022年,特斯拉的销量或将达到140万辆,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高调宣布:预计2022年交付量将轻松增长至50%以上。财报同时给出数据,预计未来十年间,交付量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0%。

百万量产,特斯拉已经率先来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马斯克又增加了几分嚣张的资本。特斯拉方面表示,这表明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可以超过燃油车。

业绩一路高歌,特斯拉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多个记录,总体表现也高于华尔街预期。但受大盘影响,特斯拉股价却在盘后升1.6%后迅速下跌。截止美东时间1月26日收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02%,道琼斯指数下跌0.38%。

销量一路飙升,产能却供不应求。

特斯拉也承认,“由于供应链成为主要限制因素,我们自营工厂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低于满载产能,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持续到2022全年”。

为应对这一问题,特斯拉计划在2022年新开两家芯片及其他零部件短缺的工厂。

毋庸置疑,2021年对于特斯拉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业绩大增的现象中,蕴藏了特斯拉哪些经验,暗示了多大的未来潜力?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前行经验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哪些启发?

百万级销量激活盈利能力

尽管早在2020年,特斯拉已经交出盈利的成绩单。但是真正靠卖车赚大钱,2021年是头一次。

2021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为47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略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其中,汽车销售收入455.90亿美元,收入占比84.70%;其余收入来自汽车租赁。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0%,远高于收入增长。与此同时2021年,特斯拉来自监管信用的收入同比降7%。

由此可见,销量大增,不仅为营收做出直接贡献 ,同时规模化后也进一步分摊了边际成本,降低了营业成本和销售、研发费用。据财报显示,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收入同比2020年增长了70%,营业成本增速仅为50%。

显然,从年量产50万至100万,盈利能力发生了质的改变。也难怪特斯拉在财报中提到,“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都不应再受质疑”。

那么,特斯拉的销量增长引擎为什么突然加速?

销量大增的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特斯拉在中国及欧洲地区的热销。

至2021年第三季度时,北美地区虽然仍是特斯拉的第一大市场,但销量占比已低至50%以下,中国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增长迅速。至第四季度,中国与欧洲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两大市场。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地区销量为32.07万辆,同比增177.3%。

根据eu-evs发布的数据,2021年特斯拉在挪威、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欧洲国家的电动车总销量为11.57万辆,仅次于大众,为按销量计的第二大电动车品牌,在单一车型的销量排名中,特斯拉Model 3以9.53万辆位居榜首。

此外,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因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化影响,逐步上升。2019-2021年,特斯拉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6%、21.0%、25.3%。2021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27.4%,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30.6%,均创新高。

相对于其他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的毛利率仍处于领先水平,如:2021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3.3%,蔚来汽车为20.3%,小鹏汽车为14.4%。

而这一切源于特斯拉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弹药补给后备库”。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三个地方建立了超级工厂基地。其中,上海超级工厂是承担“出口”重任的关键,也是特斯拉践行本地化战略的试验田。

上海超级工厂主要生产的正是Model 3和Model Y,由于本地化采购和制造降低了材料、制造、入境运费和关税成本,随着上海工厂产量提升,Model 3和Model Y的单位成本下降,根据最新的数据,当前特斯拉已经将单车成本降至3.6万美元左右。

加州工厂虽然是目前北美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财报中披露的总产能仍是60万,目前没有全力运转。上海工厂依然以大于45万的产能占据了特斯拉近一半的产能。随着特斯拉柏林和德州工厂陆续投产,单车成本还有再次下降的可能,届时利润空间或许还将进一步释放。

特斯拉你学不会?

正式迈过量产的“坎”,特斯拉继续在智能化和供应链上下功夫。

特斯拉正在尝试通过加码软件、AI等技术提高自动驾驶能力,并逐步扩大自研产业链环节,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特斯拉提出,2022年,提高全自动驾驶能力是提高量产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最快可能将在2022年实现自动驾驶L4水平。根据财报,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套件)已经在美积累了近6万名用户,就在财报披露前不久,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提高FSD的收费。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上升,核心竞争力从电气化转向智能化。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的主要竞争方向,而自动驾驶是市场上对智能化水平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

另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缺芯缺零部件一直是全球车企共同面临的难题,特斯拉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销量几乎翻倍的增长,也凸显了供应链管理能力。

但在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还是对产能的进一步增长感到担忧,因此在不断深度优化供应链。

2018年,松下电池的短缺加剧了特斯拉的生产困境,使其业务扩展一度受到阻碍。后续,特斯拉就宣布宁德时代为其电池供应商。几天前,宁德时代就透露,上海电池模组基地,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3公里,已开始生产。

另外,为了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2020年9月,特斯拉就已经宣布开发出一款高度为80mm,直径为46mm的4680无极耳电池。

在2021年10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表示,预计2022年将交付4680电池的汽车。不过,这个消息并不意味着与供应商“分道扬镳”。“我们打算增加,而不是减少对松下、LG 化学和宁德时代的电池购买。”马斯克在推文上表示,希望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增加4680电池产量。

据外媒报道,松下或将是特斯拉4680电池的供应商,并已经计划投资建设相关产线,最快2023年为特斯拉供货。此外,有消息称,LG或也将成为4680电池供应商。

宝马财务总监尼古拉斯·彼得曾表示,宝马不选择自建电池工厂的原因,是不知道未来5-10年哪些技术将被应用于电池中。

一旦特斯拉正式进入电池行业,不仅要加大响应的研发投入,还要面临选错技术路径带来的风险。所以,自研+供应链代工的方式更为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储能领域已有具体的业务开展并实现了营收,马斯克也曾表示储能将是增长超过汽车的行业,电池特别是电芯方面的研究可以助力储能业务发展。

瑞士信贷分析师Dan Levy表示,包括产能增加、毛利率、新电池和生产计划在内的四大因素,将影响特斯拉股票未来的增长轨迹。但尽管Levy对特斯拉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他仍将特斯拉的股票评级为“持有”,因为他认为其被高估了。截止发文前,该股过去12个月的市盈率 (P/E)为325.37。

但电动汽车毕竟是一个神仙打架的市场。

美银研究团队最近一份报告指出,即使电动汽车的销量从2021年的100万辆,到2024年跃升至300万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也将从2021年的69%,到2024年下降至19%。

以价换量终将过去,自动驾驶成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车的渗透力正在加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上涨近160%,1-1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则为14.8%,12月的渗透率甚至达到了22.8%。

小理蔚在销量上也增长明显,小鹏更是以近3倍的增长改写了“三剑客”的销量排名,其销量也到10万辆关口。

就像特斯拉的路径,规模化渐入佳境,产品创新体验就被提上日程——自动驾驶正在成为行业下一波争夺的高地。

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第一轮造车新势力主要是从电动化切入,凭借鲜明精准的定位,重视用户体验以及重视软硬件能力开发,小理蔚阶段性胜出成为当前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但第二轮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核心已由电动化转向了智能化,单纯造一辆用电的车已没那么困难,软件定义汽车的表现更加突出。

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国产汽车新势力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据报道,小蔚理均在其新产品的上市计划中预埋了可用于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雷达和芯片。

近期,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加强智能化。1月26日,刚刚完成4亿美元融资的集度汽车表示将加大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尖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被传将赴港上市的哪吒汽车,在2021年6月表示,将“饱和式投入千人工程百亿注入”以提高自动驾驶能力。

由于自动驾驶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汽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在这以赛点上或许能与特斯拉打个平手、甚至有希望超越。

另一边,传统车企虽然在销量上一直领先且“爆款”不断,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少传统车企都是靠没什么智能化进度水平的低价小型新能源车,即便是在传统车企中表现较好的比亚迪,智能化也相对造车新势力较为缓慢。

不过,传统车企想要快速赶上自动驾驶的“班车”也不是不可能。

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资本能力孵化,如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分别孵化了蜂巢能源、毫末智行。另一方面,发挥车企的整车制造优势,与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商“强强联合”,如英特尔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与大众汽车、吉利汽车以及福特三家车企展开合作,针对自动驾驶开发新技术。

由此来看,虽然短期内,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利好于冲量的传统车企,但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竞争的当下,市场竞争的核心终将回到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水平上来。对于特斯拉们来说,进入智能化战场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9.3k
  • 汽车早报|广汽拟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与华为展开合作 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23.9万辆电动汽车
  • 后视摄像头或存故障,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23.9万辆电动汽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万销量后,特斯拉卷向自动驾驶

马斯克又有资本嘚瑟了。

文|财报看公司 孙光辛

编辑|张 艺

丰田“国民车”Corolla(卡罗拉)从第一辆到销售百万辆用了50年,特斯拉的年量产从五十万辆到百万辆仅用了一年,2021年 Model 3/Y 就交付了91.12万台。

​特斯拉又刷新了速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速度也超出人们的预期。

美东时间1月26日,特斯拉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大量增长亮点引人注目。2021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实现收入177.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实现净利润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60%。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538.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实现净利润55.19亿美元,同比增长均高于此前分析师的预测。

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车销量的增长。

根据此前披露的产销数据:特斯拉四季度电动车交付量30.86万辆,同比增加71%;全年交付量为93.62万辆,同比增加87%。与2020年499550辆的交付战绩相比,特斯拉一年内交付量几乎翻倍增长。

有分析师认为,2022年,特斯拉的销量或将达到140万辆,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高调宣布:预计2022年交付量将轻松增长至50%以上。财报同时给出数据,预计未来十年间,交付量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0%。

百万量产,特斯拉已经率先来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马斯克又增加了几分嚣张的资本。特斯拉方面表示,这表明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可以超过燃油车。

业绩一路高歌,特斯拉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多个记录,总体表现也高于华尔街预期。但受大盘影响,特斯拉股价却在盘后升1.6%后迅速下跌。截止美东时间1月26日收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02%,道琼斯指数下跌0.38%。

销量一路飙升,产能却供不应求。

特斯拉也承认,“由于供应链成为主要限制因素,我们自营工厂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低于满载产能,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持续到2022全年”。

为应对这一问题,特斯拉计划在2022年新开两家芯片及其他零部件短缺的工厂。

毋庸置疑,2021年对于特斯拉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业绩大增的现象中,蕴藏了特斯拉哪些经验,暗示了多大的未来潜力?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前行经验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哪些启发?

百万级销量激活盈利能力

尽管早在2020年,特斯拉已经交出盈利的成绩单。但是真正靠卖车赚大钱,2021年是头一次。

2021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为47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略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其中,汽车销售收入455.90亿美元,收入占比84.70%;其余收入来自汽车租赁。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0%,远高于收入增长。与此同时2021年,特斯拉来自监管信用的收入同比降7%。

由此可见,销量大增,不仅为营收做出直接贡献 ,同时规模化后也进一步分摊了边际成本,降低了营业成本和销售、研发费用。据财报显示,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收入同比2020年增长了70%,营业成本增速仅为50%。

显然,从年量产50万至100万,盈利能力发生了质的改变。也难怪特斯拉在财报中提到,“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都不应再受质疑”。

那么,特斯拉的销量增长引擎为什么突然加速?

销量大增的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特斯拉在中国及欧洲地区的热销。

至2021年第三季度时,北美地区虽然仍是特斯拉的第一大市场,但销量占比已低至50%以下,中国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增长迅速。至第四季度,中国与欧洲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两大市场。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地区销量为32.07万辆,同比增177.3%。

根据eu-evs发布的数据,2021年特斯拉在挪威、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欧洲国家的电动车总销量为11.57万辆,仅次于大众,为按销量计的第二大电动车品牌,在单一车型的销量排名中,特斯拉Model 3以9.53万辆位居榜首。

此外,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因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化影响,逐步上升。2019-2021年,特斯拉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6%、21.0%、25.3%。2021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27.4%,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30.6%,均创新高。

相对于其他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的毛利率仍处于领先水平,如:2021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3.3%,蔚来汽车为20.3%,小鹏汽车为14.4%。

而这一切源于特斯拉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弹药补给后备库”。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三个地方建立了超级工厂基地。其中,上海超级工厂是承担“出口”重任的关键,也是特斯拉践行本地化战略的试验田。

上海超级工厂主要生产的正是Model 3和Model Y,由于本地化采购和制造降低了材料、制造、入境运费和关税成本,随着上海工厂产量提升,Model 3和Model Y的单位成本下降,根据最新的数据,当前特斯拉已经将单车成本降至3.6万美元左右。

加州工厂虽然是目前北美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财报中披露的总产能仍是60万,目前没有全力运转。上海工厂依然以大于45万的产能占据了特斯拉近一半的产能。随着特斯拉柏林和德州工厂陆续投产,单车成本还有再次下降的可能,届时利润空间或许还将进一步释放。

特斯拉你学不会?

正式迈过量产的“坎”,特斯拉继续在智能化和供应链上下功夫。

特斯拉正在尝试通过加码软件、AI等技术提高自动驾驶能力,并逐步扩大自研产业链环节,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特斯拉提出,2022年,提高全自动驾驶能力是提高量产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最快可能将在2022年实现自动驾驶L4水平。根据财报,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套件)已经在美积累了近6万名用户,就在财报披露前不久,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提高FSD的收费。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上升,核心竞争力从电气化转向智能化。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的主要竞争方向,而自动驾驶是市场上对智能化水平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

另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缺芯缺零部件一直是全球车企共同面临的难题,特斯拉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销量几乎翻倍的增长,也凸显了供应链管理能力。

但在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还是对产能的进一步增长感到担忧,因此在不断深度优化供应链。

2018年,松下电池的短缺加剧了特斯拉的生产困境,使其业务扩展一度受到阻碍。后续,特斯拉就宣布宁德时代为其电池供应商。几天前,宁德时代就透露,上海电池模组基地,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3公里,已开始生产。

另外,为了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2020年9月,特斯拉就已经宣布开发出一款高度为80mm,直径为46mm的4680无极耳电池。

在2021年10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表示,预计2022年将交付4680电池的汽车。不过,这个消息并不意味着与供应商“分道扬镳”。“我们打算增加,而不是减少对松下、LG 化学和宁德时代的电池购买。”马斯克在推文上表示,希望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增加4680电池产量。

据外媒报道,松下或将是特斯拉4680电池的供应商,并已经计划投资建设相关产线,最快2023年为特斯拉供货。此外,有消息称,LG或也将成为4680电池供应商。

宝马财务总监尼古拉斯·彼得曾表示,宝马不选择自建电池工厂的原因,是不知道未来5-10年哪些技术将被应用于电池中。

一旦特斯拉正式进入电池行业,不仅要加大响应的研发投入,还要面临选错技术路径带来的风险。所以,自研+供应链代工的方式更为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储能领域已有具体的业务开展并实现了营收,马斯克也曾表示储能将是增长超过汽车的行业,电池特别是电芯方面的研究可以助力储能业务发展。

瑞士信贷分析师Dan Levy表示,包括产能增加、毛利率、新电池和生产计划在内的四大因素,将影响特斯拉股票未来的增长轨迹。但尽管Levy对特斯拉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他仍将特斯拉的股票评级为“持有”,因为他认为其被高估了。截止发文前,该股过去12个月的市盈率 (P/E)为325.37。

但电动汽车毕竟是一个神仙打架的市场。

美银研究团队最近一份报告指出,即使电动汽车的销量从2021年的100万辆,到2024年跃升至300万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也将从2021年的69%,到2024年下降至19%。

以价换量终将过去,自动驾驶成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车的渗透力正在加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上涨近160%,1-1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则为14.8%,12月的渗透率甚至达到了22.8%。

小理蔚在销量上也增长明显,小鹏更是以近3倍的增长改写了“三剑客”的销量排名,其销量也到10万辆关口。

就像特斯拉的路径,规模化渐入佳境,产品创新体验就被提上日程——自动驾驶正在成为行业下一波争夺的高地。

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第一轮造车新势力主要是从电动化切入,凭借鲜明精准的定位,重视用户体验以及重视软硬件能力开发,小理蔚阶段性胜出成为当前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但第二轮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核心已由电动化转向了智能化,单纯造一辆用电的车已没那么困难,软件定义汽车的表现更加突出。

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国产汽车新势力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据报道,小蔚理均在其新产品的上市计划中预埋了可用于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雷达和芯片。

近期,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加强智能化。1月26日,刚刚完成4亿美元融资的集度汽车表示将加大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尖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被传将赴港上市的哪吒汽车,在2021年6月表示,将“饱和式投入千人工程百亿注入”以提高自动驾驶能力。

由于自动驾驶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汽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在这以赛点上或许能与特斯拉打个平手、甚至有希望超越。

另一边,传统车企虽然在销量上一直领先且“爆款”不断,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少传统车企都是靠没什么智能化进度水平的低价小型新能源车,即便是在传统车企中表现较好的比亚迪,智能化也相对造车新势力较为缓慢。

不过,传统车企想要快速赶上自动驾驶的“班车”也不是不可能。

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资本能力孵化,如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分别孵化了蜂巢能源、毫末智行。另一方面,发挥车企的整车制造优势,与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商“强强联合”,如英特尔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与大众汽车、吉利汽车以及福特三家车企展开合作,针对自动驾驶开发新技术。

由此来看,虽然短期内,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利好于冲量的传统车企,但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竞争的当下,市场竞争的核心终将回到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水平上来。对于特斯拉们来说,进入智能化战场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