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0余老人春节不回家,椿山万树颐年公寓靠什么留住他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0余老人春节不回家,椿山万树颐年公寓靠什么留住他们

真正的家,应该是让我们心安的地方。

过年,有着国人最深厚的仪式感!每到岁末年初,“回家”就像拖着长长尾调的呼唤,一声渐一声,声声催人归。

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传承千年,也是老年人最坚决坚守。然而一组数据却让这种传统出现反转:在龙湖椿山万树·重庆颐年公寓里,100多位老人中,只有三四名老人决定回家过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是老人放弃了传统,而他们将“家”进行了重新定义:此心安处即是家!他们入住这个养老机构后,体会到“回家过年”的另一种过法。

家还是那个家,温馨、热闹、年味足,空间发生位移,内心的定位不差分毫。在春节前夕,我们走近这一群新潮老人,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打探他们的新“家”……

抱着泡菜坛入住,留住家的滋味

(文锦章和老伴儿邱淑君)

颐年公寓九楼,一间整洁的房间里,91岁的文锦章和83岁的邱淑君,静静地坐在窗前,午后的阳光照进来,一切都很温暖。

这间一居室的房间,被邱淑君老人收拾得井井有条,两张床对面,摆入了几排白色收纳箱,箱上“重庆文明家庭”的牌子,被放在显眼位置。在房间的角落里,一个看上去有些岁月的土陶泡菜坛,透出家的味道。

“家里拆迁之后,我选择了货币安置,把家就安在椿山万树颐年公寓里。”邱淑君说,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轻松闲适一些。

2021年12月15日,是他们入住颐年公寓的时间,“我们拉了几车东西过来,最舍不得的就是我的泡菜坛。”重庆人的泡菜坛是一个情节,是外人难以理解的特殊情感。不管陋室还是豪宅,有了这一坛,盛得下灵魂,放得下乡愁。人心安定,才是家的滋味。

文锦章爷爷1949年入伍,当年只有17岁,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枪林弹雨中,被敌军的炮弹震破了耳膜。在来椿山万树之前,他们曾在多处养老院住过,随着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他们想寻一处离子女更近,环境设施更好的养老公寓,安定下来。

经朋友介绍,他们来到重庆科园四路的新壹城,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只一次便看对眼了。然后,两老口又做了功课:这里能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精彩养老生活需求。硬件方面,这里精心设计适老化空间、定制化餐饮、个性化照护服务体系。

同时,毗邻重医附一院、大坪医院等医疗资源,利于对长者高效诊疗、护理。

入住不久,邱淑君就完全融入了这里的集体生活,三楼集体食堂,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每周都有唱歌、书法、舞蹈、手工等集体活动。他们感觉很充实,很热闹,老年生活并不孤单。

有时,邱淑君会下楼到不远处的渝高公园逛逛,文锦章腿脚不便,他们就上楼顶花园逛。

此外,让二老安心入住还在于这里的工作人员,阳光随和,热情细致,每天都会查房,询问老人健康情况,听取他们需求“他们就我的孙女一样,有时可能比亲孙女还要体贴周到。”

“今年春节就在这儿过!”邱淑君说,女儿带着孙子们来和两位老人吃了团年饭,饭后就又回到公寓。他们外面已没有房了,这儿就是家,还上哪儿去过年?!

爱睡懒觉的爷爷,找到家的感觉

(耿远老先生)

在五搂的公共活动间,84岁的耿远大爷,凝神静气,挥毫泼墨,一会便了好几幅春联和福字。

耿爷爷思维清晰很健谈,来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前,一直由保姆在家照顾。“在家和在这里,各有各的好,在家时唯独不能忍受,一个人太孤单。”来到这里后,天天有集体活动可以参加,有人吹龙门阵,一日三餐也合胃口,耿爷爷感觉自己开朗了许多。

同样,耿爷爷也有着南征北战的经历。他1944入党,1949年参加天津战役。解放后,加入西南工作团,随刘邓大军南下重庆,便扎根于此。

老伴过世后,三个子女们孝顺,专门请了保姆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还经常安排他四处度假,夏天去仙女山消暑,冬天飞海南避寒,但这种候鸟一般的生活,他感觉有些疲惫。

今年,保姆家里有事辞职了。寻一处心安之处,提上议事日程。他考察过好几个养院机构,最后听他以前的同事说,就在家门口就有一个好去处,于是他来到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经过对软硬件、施备设施的严格的考察,最终在2021年的12月,他选择了入住。

“最让我满意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热心,我要是提出什么意见,他们马上就会接受并改正。”耿爷爷说,他是河北人,加上岁数大了,吃得清淡。有一次他向工作人员提出,希望晚餐能少油,最好有饭饭和馒头。结果第二天,他一到食堂就发现稀饭馒头都有了。“我当时心里一暖。”

耿爷爷是个随性的人,以前在家里有保姆照顾,他就睡到自然醒,然而来到这里后,六点多钟起床,七点钟开饭,这让爱睡“懒觉”的耿爷爷容易错过饭点。不过没关系,这里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他的起居习惯,如果发现耿爷爷早饭没到食堂,准是睡懒觉了,便吩咐厨房为他留饭。“有时我外出溜达,也容易回来晚,但一到食堂总能吃上一口热饭。”

耿爷爷虽然84岁了,但与时代一点不脱节,他爱用平板电脑上网,了解时事,有时WIFI信号不好,他就着急。找到工作人员,话音刚落,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马上到家房间,为他调试,再也没出现掉网的现象了。

说到日常生活,耿爷爷最满意的是椿山万树设置有颐养空间、益智空间、养护空间,除了餐饮、医疗、康复等基本功能,还可以打棋牌、做手工、学书画。他热爱书法,每周的书法活动绝不落下,还和同公寓的老人们,共同讨论、互相指正,书法日渐精进。

“今年基本就在这儿过年了,这里有年味,有家的味道。”耿爷爷说,大年三十,他会回家与儿女和孙子们团聚一晚,大年初一就回来。他说,在这里过年更闹热,“上了岁数的人就图个热热闹闹,这里年味更浓!”

工作狂人卖掉老房,安心入住老年公寓

(樊承祖爷爷)

92岁的樊承祖爷爷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动手能力超强。在他的房间里,窗前桌上摆放着他用塑料珠子串起的笔筒,窗前挂着他用彩色纸制作的鞭炮、灯笼以及千纸鹤。木地板上,他写的春联和福字,正用地暖进行烘干。

这些东西都是樊爷爷闲下来后,自己钻研制作的。其实,他以前并不闲,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1948年19岁的他参军入伍,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在二野司令部搞通信,后来转业到重庆市电信局工作到退休。

樊爷爷是闲不住的,他退而不休,在原单位的一家二级公司,做了与原工作岗位不相干的工作——财务,这在当下时髦的叫法是“跨界”。樊爷爷学习能力很强,到了新岗位后,他不但重新开始,还学会使用电脑办公,仅几天时间,公司就用上了机打发票,机打凭证,真正把大家惊呆了。

边学边干,樊爷爷精力旺盛,干了20余年后,直到84岁才离开岗位,真正过上退休生活。

“我的动手能力是在部队会的,那时用的设备,很多是进口的,坏了没法修,就自己钻研。”后来,他学会有维修发报机,后来连仪表、手表他都会自己动手维修。

(樊爷爷动手能力极好)

在椿山万树颐年公寓,樊爷爷也算元老了,他在2019年就入住了,对于这里的评价,他一连用了好几个“好”字:人好、环境好、饮食好、医疗措施好。

他举例说,有一次,老伴夜晚突然心口闷,头晕,他们马上按响应急按钮,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医务人员马上到房间为老伴查看病情,并第一时间通知120到楼下,很短时间就将老伴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还好虚惊一场,老伴只是晚饭吃得少,低血糖发了。

“从这件小事,我就能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是把我们当成亲人对待。”樊爷爷说,在与老伴商量后,已将单位分的老房卖掉,他们下定决心在这里踏实安心的住下来。

“今年春节不回去了,我给三个儿女们说了,让他们到公寓附近找个餐厅,吃个团圆饭就可以了。我还是留在这里过年。”不但如此,85岁的唐梅英是他亲家,在他的劝说下,也在去年10月份,正式入住椿山万树颐年公寓。

近四个月的体验感受,唐婆婆说,她喜欢这样的大团队,像过集体生活,从此不再像以前关门闭户,孤孤单单,“这里有家的温暖的亲情。”

“善待你一生”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

以上这几位老人,在虎年春节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不回家过年。不是因为不愿,而是他们将这里当成了家。就像邱淑君婆婆说的一样,此处便是家,还去何处。

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寓里长住100多位老人,真正要回家过几天春节的,只有三四个人。

(85岁的唐梅英)

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并心甘情愿当成家,内心安定长住,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无疑是成功的。当下,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需要更多像椿山万树样的社会养老机构出现。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人口学意义的“老龄社会”,14%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数据,是从老龄化社会跨入老龄社会的节点。

由此可以看出,养老产业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7年,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成立以来,一直将“延续美好,服务未来”作为企业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特色,这也与龙湖“善待你一生”的理念高度契合。龙湖椿山万树品牌成立以来,已先后在重庆、上海、成都、北京等主要城市布局了多家“去老化”养老机构。

龙湖椿山万树·重庆颐年公寓,择址重庆繁华中心城区,临近渝高公园、奥体中心两大公园,让长者不用舍弃原有的城市生活,延续美好生活状态。

让老人心生归处,让老人被善待一生,当是功德无量。苏轼曾作词《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正是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的最佳注脚。

其实,真正的家,应该是让我们心安的地方。而龙湖椿山万树为老人们营造了这样的地方,让人觉得内心安稳,有皈依感,不是异地,而是吾乡。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1/29 11: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0余老人春节不回家,椿山万树颐年公寓靠什么留住他们

真正的家,应该是让我们心安的地方。

过年,有着国人最深厚的仪式感!每到岁末年初,“回家”就像拖着长长尾调的呼唤,一声渐一声,声声催人归。

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传承千年,也是老年人最坚决坚守。然而一组数据却让这种传统出现反转:在龙湖椿山万树·重庆颐年公寓里,100多位老人中,只有三四名老人决定回家过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是老人放弃了传统,而他们将“家”进行了重新定义:此心安处即是家!他们入住这个养老机构后,体会到“回家过年”的另一种过法。

家还是那个家,温馨、热闹、年味足,空间发生位移,内心的定位不差分毫。在春节前夕,我们走近这一群新潮老人,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打探他们的新“家”……

抱着泡菜坛入住,留住家的滋味

(文锦章和老伴儿邱淑君)

颐年公寓九楼,一间整洁的房间里,91岁的文锦章和83岁的邱淑君,静静地坐在窗前,午后的阳光照进来,一切都很温暖。

这间一居室的房间,被邱淑君老人收拾得井井有条,两张床对面,摆入了几排白色收纳箱,箱上“重庆文明家庭”的牌子,被放在显眼位置。在房间的角落里,一个看上去有些岁月的土陶泡菜坛,透出家的味道。

“家里拆迁之后,我选择了货币安置,把家就安在椿山万树颐年公寓里。”邱淑君说,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轻松闲适一些。

2021年12月15日,是他们入住颐年公寓的时间,“我们拉了几车东西过来,最舍不得的就是我的泡菜坛。”重庆人的泡菜坛是一个情节,是外人难以理解的特殊情感。不管陋室还是豪宅,有了这一坛,盛得下灵魂,放得下乡愁。人心安定,才是家的滋味。

文锦章爷爷1949年入伍,当年只有17岁,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枪林弹雨中,被敌军的炮弹震破了耳膜。在来椿山万树之前,他们曾在多处养老院住过,随着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他们想寻一处离子女更近,环境设施更好的养老公寓,安定下来。

经朋友介绍,他们来到重庆科园四路的新壹城,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只一次便看对眼了。然后,两老口又做了功课:这里能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精彩养老生活需求。硬件方面,这里精心设计适老化空间、定制化餐饮、个性化照护服务体系。

同时,毗邻重医附一院、大坪医院等医疗资源,利于对长者高效诊疗、护理。

入住不久,邱淑君就完全融入了这里的集体生活,三楼集体食堂,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每周都有唱歌、书法、舞蹈、手工等集体活动。他们感觉很充实,很热闹,老年生活并不孤单。

有时,邱淑君会下楼到不远处的渝高公园逛逛,文锦章腿脚不便,他们就上楼顶花园逛。

此外,让二老安心入住还在于这里的工作人员,阳光随和,热情细致,每天都会查房,询问老人健康情况,听取他们需求“他们就我的孙女一样,有时可能比亲孙女还要体贴周到。”

“今年春节就在这儿过!”邱淑君说,女儿带着孙子们来和两位老人吃了团年饭,饭后就又回到公寓。他们外面已没有房了,这儿就是家,还上哪儿去过年?!

爱睡懒觉的爷爷,找到家的感觉

(耿远老先生)

在五搂的公共活动间,84岁的耿远大爷,凝神静气,挥毫泼墨,一会便了好几幅春联和福字。

耿爷爷思维清晰很健谈,来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前,一直由保姆在家照顾。“在家和在这里,各有各的好,在家时唯独不能忍受,一个人太孤单。”来到这里后,天天有集体活动可以参加,有人吹龙门阵,一日三餐也合胃口,耿爷爷感觉自己开朗了许多。

同样,耿爷爷也有着南征北战的经历。他1944入党,1949年参加天津战役。解放后,加入西南工作团,随刘邓大军南下重庆,便扎根于此。

老伴过世后,三个子女们孝顺,专门请了保姆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还经常安排他四处度假,夏天去仙女山消暑,冬天飞海南避寒,但这种候鸟一般的生活,他感觉有些疲惫。

今年,保姆家里有事辞职了。寻一处心安之处,提上议事日程。他考察过好几个养院机构,最后听他以前的同事说,就在家门口就有一个好去处,于是他来到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经过对软硬件、施备设施的严格的考察,最终在2021年的12月,他选择了入住。

“最让我满意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热心,我要是提出什么意见,他们马上就会接受并改正。”耿爷爷说,他是河北人,加上岁数大了,吃得清淡。有一次他向工作人员提出,希望晚餐能少油,最好有饭饭和馒头。结果第二天,他一到食堂就发现稀饭馒头都有了。“我当时心里一暖。”

耿爷爷是个随性的人,以前在家里有保姆照顾,他就睡到自然醒,然而来到这里后,六点多钟起床,七点钟开饭,这让爱睡“懒觉”的耿爷爷容易错过饭点。不过没关系,这里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他的起居习惯,如果发现耿爷爷早饭没到食堂,准是睡懒觉了,便吩咐厨房为他留饭。“有时我外出溜达,也容易回来晚,但一到食堂总能吃上一口热饭。”

耿爷爷虽然84岁了,但与时代一点不脱节,他爱用平板电脑上网,了解时事,有时WIFI信号不好,他就着急。找到工作人员,话音刚落,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马上到家房间,为他调试,再也没出现掉网的现象了。

说到日常生活,耿爷爷最满意的是椿山万树设置有颐养空间、益智空间、养护空间,除了餐饮、医疗、康复等基本功能,还可以打棋牌、做手工、学书画。他热爱书法,每周的书法活动绝不落下,还和同公寓的老人们,共同讨论、互相指正,书法日渐精进。

“今年基本就在这儿过年了,这里有年味,有家的味道。”耿爷爷说,大年三十,他会回家与儿女和孙子们团聚一晚,大年初一就回来。他说,在这里过年更闹热,“上了岁数的人就图个热热闹闹,这里年味更浓!”

工作狂人卖掉老房,安心入住老年公寓

(樊承祖爷爷)

92岁的樊承祖爷爷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动手能力超强。在他的房间里,窗前桌上摆放着他用塑料珠子串起的笔筒,窗前挂着他用彩色纸制作的鞭炮、灯笼以及千纸鹤。木地板上,他写的春联和福字,正用地暖进行烘干。

这些东西都是樊爷爷闲下来后,自己钻研制作的。其实,他以前并不闲,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1948年19岁的他参军入伍,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在二野司令部搞通信,后来转业到重庆市电信局工作到退休。

樊爷爷是闲不住的,他退而不休,在原单位的一家二级公司,做了与原工作岗位不相干的工作——财务,这在当下时髦的叫法是“跨界”。樊爷爷学习能力很强,到了新岗位后,他不但重新开始,还学会使用电脑办公,仅几天时间,公司就用上了机打发票,机打凭证,真正把大家惊呆了。

边学边干,樊爷爷精力旺盛,干了20余年后,直到84岁才离开岗位,真正过上退休生活。

“我的动手能力是在部队会的,那时用的设备,很多是进口的,坏了没法修,就自己钻研。”后来,他学会有维修发报机,后来连仪表、手表他都会自己动手维修。

(樊爷爷动手能力极好)

在椿山万树颐年公寓,樊爷爷也算元老了,他在2019年就入住了,对于这里的评价,他一连用了好几个“好”字:人好、环境好、饮食好、医疗措施好。

他举例说,有一次,老伴夜晚突然心口闷,头晕,他们马上按响应急按钮,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医务人员马上到房间为老伴查看病情,并第一时间通知120到楼下,很短时间就将老伴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还好虚惊一场,老伴只是晚饭吃得少,低血糖发了。

“从这件小事,我就能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是把我们当成亲人对待。”樊爷爷说,在与老伴商量后,已将单位分的老房卖掉,他们下定决心在这里踏实安心的住下来。

“今年春节不回去了,我给三个儿女们说了,让他们到公寓附近找个餐厅,吃个团圆饭就可以了。我还是留在这里过年。”不但如此,85岁的唐梅英是他亲家,在他的劝说下,也在去年10月份,正式入住椿山万树颐年公寓。

近四个月的体验感受,唐婆婆说,她喜欢这样的大团队,像过集体生活,从此不再像以前关门闭户,孤孤单单,“这里有家的温暖的亲情。”

“善待你一生”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

以上这几位老人,在虎年春节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不回家过年。不是因为不愿,而是他们将这里当成了家。就像邱淑君婆婆说的一样,此处便是家,还去何处。

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寓里长住100多位老人,真正要回家过几天春节的,只有三四个人。

(85岁的唐梅英)

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并心甘情愿当成家,内心安定长住,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无疑是成功的。当下,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需要更多像椿山万树样的社会养老机构出现。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人口学意义的“老龄社会”,14%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数据,是从老龄化社会跨入老龄社会的节点。

由此可以看出,养老产业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7年,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成立以来,一直将“延续美好,服务未来”作为企业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特色,这也与龙湖“善待你一生”的理念高度契合。龙湖椿山万树品牌成立以来,已先后在重庆、上海、成都、北京等主要城市布局了多家“去老化”养老机构。

龙湖椿山万树·重庆颐年公寓,择址重庆繁华中心城区,临近渝高公园、奥体中心两大公园,让长者不用舍弃原有的城市生活,延续美好生活状态。

让老人心生归处,让老人被善待一生,当是功德无量。苏轼曾作词《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正是龙湖椿山万树康养品牌的最佳注脚。

其实,真正的家,应该是让我们心安的地方。而龙湖椿山万树为老人们营造了这样的地方,让人觉得内心安稳,有皈依感,不是异地,而是吾乡。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1/29 11: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