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披露年报前“撂挑子”,美的集团为何一年两换首席财务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披露年报前“撂挑子”,美的集团为何一年两换首席财务官?

自身主业增速放缓,寻求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成为美的集团迫在眉睫的事情。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 | 深海

“优等生”美的集团,更换财务负责人很频繁。

1月28日晚,美的集团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首席财务官蔡伟定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职务。

公告称,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蔡伟定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起即刻生效,蔡伟定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它任何职务,也不持有美的集团股份。

蔡伟定上任时间并不长。2021年1月26日,美的集团公告,公司首席财务官Helmut Zodl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职务。随后在2021年4月19日,美的集团董事会通过了聘请蔡伟定为公司新一任首席财务官的议案。

这也意味着,蔡伟定从上任到宣告辞职仅9个月。加上前任,过去一年时间,美的就送走了两位CFO。而且本次辞职发生在年报披露之前,时间节点敏感,这被不少投资者视为利空消息。

美的集团三季报显示,公司增收不增利态势明显,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7%,净利润却只增长了6.75%。业绩增速放缓之下,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也频现“败笔”,资产负债表上躺着近300亿元的商誉。

新任CFO上任9个月宣告辞任

美的集团的财务首席官蔡伟定任职9个月就“撂挑子”。

2021年4月19日,美的集团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议案》。

当时公告称,根据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提名,公司董事会聘任蔡伟定先生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根据美的集团公告披露,蔡伟定今年39岁,为中国香港籍,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主修经济学和统计学。

在加入美的集团前,蔡伟定于2011-2015年就职于摩根大通,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北亚区并购业务;2015-2019年就职于华兴资本,担任董事总经理兼并购业务部联席主管;2019-2021年就职于汇丰银行,负责亚洲区科技类并购业务。

然而,截至辞职公告的1月28日,蔡伟定就因为个人原因离任而非任期届满,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不足9个月。

该消息一出,美的集团股吧吵翻了天。股民们的意见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认为蔡伟定离开属正常现象,“就是为了并购项目才来的。并购完了,任务完成了就该走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财务官年底前辞职,谁都知是怎么回事。”“年报出来前更换财务负责人,不是好事,对美的发出的年报要睁大眼睛看了。”“怕顶雷,故事讲不下去了、商誉雷要爆了”等。

公开资料显示,对上市公司而言,首席财务官(CFO)是非常核心的高管成员。企业实际经营中,CFO除了履行组织财务预算、决算的编制、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方案以及资金使用调度计划等管理职能,还有一项重要的监督职能。

在监督企业的营运、重大财务决策和审查财务报告时,CFO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董事会决议、公司章程、公司财务制度对规定事项进行监督,对于符合规定的事项财务总监应当予以签字同意,对违反规定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曾解读,他认为企业频繁更换财务会计负责人是不正常的,因为财务会计负责人不仅要处理报表,还是上市公司资金调度及融资的关键负责人,需要相对稳定。“频繁变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较长期进行财务数据造假,导致财务负责人不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

因此一般来说,在A股市场上,经常更换财务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企业,容易引发外界的猜测,影响投资人的信心。

至于有股民分析,蔡伟定是因为完成并购任务而从美的集团离职,或是基于其个人背景的判断。

据了解,蔡伟定在其投资银行家的职业生涯中,曾协助多个中国及外资企业完成多笔境内外及国内整合并购交易,并且负责和领导美国、中国香港和内地多项重要的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并购和私有化交易,具有丰富的投资并购和资本运作经验。

在蔡伟定之前,美的集团的CFO是一位奥地利籍的财务专家,名为Helmut Zodl。

2019年10月,美的集团任命Helmut Zodl为CFO,年薪220万元。当时,美的也是A股唯一一家聘用外籍CFO的上市公司。

根据公告披露,Helmut Zodl曾经先后任职IBM和联想集团不同大洲财务总监及首席财务官,以及Advance Auto Parts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担任财务总监、CFO和高级财务副总裁等职务)。

2021年1月25日,Helmut Zodl因个人原因辞去美的集团首席财务官职务。这意味着,美的在一年的时间,换了两任CFO。

三季报业绩出现增收不增利

过去一年,美的集团股价一路下行,股价从最高点105.88元一路下跌至最低点61.11元,最大跌幅超过40%。

有投资者分析,股价下跌背后,既有因疫情影响了市场需求,也有因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压力加大的原因。

面对股价下跌,美的采取回购股份并注销、股东增持等方式积极“护盘”。

第一次回购是在2021年2月24日公布,拟回购价格不超140元/股,拟回购金额不超140亿,回购数量在5000万至1亿股之间。回购的过程中,美的股价大跌。至完成回购时,实际支出金额86.64亿元,回购数量约1亿股,每股均价86.64元/股。

第二次是在2021年5月,美的集团宣布花25亿-50亿元回购不低于2500万股股票,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此回购方案至当年8月已顶格支付50亿元,回购7197.62万股股票并注销,注销股份相当于总股本1.02%。

另外股东增持方面,根据公司8月25日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355.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9%,增持股份金额约10亿元,每股均价73.77元。

根据美的集团董秘回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该年度实施的回购金额已超过136亿元。

尽管公司积极回购,2021年美的股价还是跌去了25%。与此同时,机构也在大肆减持。2021年一季度,机构持有美的集团数量合计43.51亿股,到了三季度减少为42.10亿股,累计减少股数1.41亿股。

分析认为,市场的担忧在于,美的集团的成长空间不足和业绩增长放缓等方面。

中信建投研报称,在国内家电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通过国内的高端领域和海外市场扩张成为家电公司打开增长空间的方式。

上述研报认为,相比海尔而言,美的在海外成熟市场存在品牌和渠道劣势,短期难以迅速追赶;在高端市场中海尔的卡萨帝经过 10 多年的品牌经营,已经成为国内高端的代名词,美的旗下的COLMO 尽管也在发力,但仍需要时间的沉淀。

业绩方面,美的集团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629.43亿元,同比上升20.75%;归母净利润234.55亿元,同比上升6.53%;扣非净利润225.65亿元,同比上升9.45%。

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80.96亿元,同比上升12.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4.46亿元,同比上升4.4%。

表面上看,2020年市场的需求多少受到了疫情的压制,2021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速得以重拾4年前的双位数增长。但前三季度,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7%,公司净利润只增长了6.75%,净利润增幅远不如营收增幅。

众所周知,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抬升了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天风证券研究报告称,根据各家电品类核心零部件占比及其价格趋势,预计2021年核心零部件价格变动带来空、冰、洗及小家电成本分别上升13%、9%、7%及5%。

美的集团董秘也透露,2021年原材料的上升对产品成本也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在各个品类均进行了价格调整来应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低迷,涨价反而压抑部分的消费需求。而从美的集团净利润增长大幅跑输营收增速来看,公司的营收提升是通过牺牲利润增长的方式来提升。

对于公司的该种增长策略,有观点认为,家电行业不同于互联网行业,短期的成交额并无多大意义,牺牲利润的增长方式是不明智的。在家电产业步入红海时,企业的竞争从业务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这时企业的利润往往比成交额更重要。

短期利润承压之外,长期而言,美的集团的增速也明显放缓。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7年-202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35%、8.23%、6.71%及2.27%,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7%、17.05%、19.68%及12.44%。

中信建投研报称,从目前市场的认知来看,海尔的家电业务阶段性的增长路径相比美的更为明确。因此,海尔也在最近一年多时间实现了对美的估值的反超,前者的估值能达到20倍,后者的估值中枢停留在了15倍。

多元化并购现“败笔”

自身主业增速放缓,寻求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成为美的集团迫在眉睫的事情。

根据东方财富证券研报,自1998年开始,美的集团就通过收购重庆通用、江苏春花、贵雅照明等其他家电业务快速进入新领域。20年时间并购企业数量超过20起,借助资本的力量,积极四面出击寻求多元化布局。

进一步梳理美的集团历年来的多元化投资布局,发现其中有不少失败之作。

2003年,美的集团进入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2004年至2006年,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美的客车,在昆明和长沙的生产基地相继投产。

根据当年的公开报道,美的在上述两地项目的计划投资金额达35亿元,“力争在3-5年内进入中国客车行业前列”,将汽车项目培育成公司新的支柱产业。

但没过几年,美的首次造车就遭遇“滑铁卢”。因经营不善,美的客车基地于2008年年底全面停产。

2012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退休,方洪波接任,美的正式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直到2017年,美的重启战略收购。当年1月份,美的集团以292亿元的高价要约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持股比例达到94.55%。

这笔交易给美的增加了超200亿元商誉,不过在美的集团控股后,库卡业绩遭遇了三年连降,表现不尽如人意。

去年11月24日,美的公告将收购库卡剩余股权并将其私有化。收购价格未透露,相关资料显示,美的2017年收购库卡价格为每股115欧元,截止去11月23日收盘,库卡的股价报74.4欧元/股。

面对库卡股价与业绩下滑,美的集团并未对相关商誉大幅的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根据2021年中报显示,美的集团商誉期末账面价值为293.32亿,减值准备期末数为5.11亿。

至于2020年收购合康新能,由于标的公司拥有部分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产业链业务,被市场解读为美的再次下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举动。

不过,该收购案,因发生内幕信息泄露,美的集团原副总裁妻子买卖合康新能盈利10万被罚80万。在美的收购前,合康新能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商誉减值等财务问题被深交所问询。

2021年初的集团管理年会上,方洪波称,“美的投资未来,要敢于进行颠覆性 投资。”此后,不论是豪掷22.97亿元受让万东医疗29.09%的股份,成为新控股股东;还是近期美的新汽车零部件公司落户安庆,同步规划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计划未来提供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级解决方案,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都在提速。

然而时至今日,公司除家电外的其他业务营收占比仍不高。根据财报,美的集团的业务品类除家电业务外,还有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医疗、新能源、电梯等多个业务。

2021年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营收占比分别为43.96%和37.38%,而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仅占7.3%,其他产品占11.36%。

行业人士认为,美的集团寻找家电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条路上,美的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的集团

5.4k
  • 机构风向标 | 美的集团(000333)2024年三季度已披露持股减少机构超380家
  • 美的集团现2笔平价大宗交易,成交额1.51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披露年报前“撂挑子”,美的集团为何一年两换首席财务官?

自身主业增速放缓,寻求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成为美的集团迫在眉睫的事情。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 | 深海

“优等生”美的集团,更换财务负责人很频繁。

1月28日晚,美的集团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首席财务官蔡伟定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职务。

公告称,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蔡伟定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起即刻生效,蔡伟定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它任何职务,也不持有美的集团股份。

蔡伟定上任时间并不长。2021年1月26日,美的集团公告,公司首席财务官Helmut Zodl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其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职务。随后在2021年4月19日,美的集团董事会通过了聘请蔡伟定为公司新一任首席财务官的议案。

这也意味着,蔡伟定从上任到宣告辞职仅9个月。加上前任,过去一年时间,美的就送走了两位CFO。而且本次辞职发生在年报披露之前,时间节点敏感,这被不少投资者视为利空消息。

美的集团三季报显示,公司增收不增利态势明显,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7%,净利润却只增长了6.75%。业绩增速放缓之下,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也频现“败笔”,资产负债表上躺着近300亿元的商誉。

新任CFO上任9个月宣告辞任

美的集团的财务首席官蔡伟定任职9个月就“撂挑子”。

2021年4月19日,美的集团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议案》。

当时公告称,根据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提名,公司董事会聘任蔡伟定先生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根据美的集团公告披露,蔡伟定今年39岁,为中国香港籍,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主修经济学和统计学。

在加入美的集团前,蔡伟定于2011-2015年就职于摩根大通,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北亚区并购业务;2015-2019年就职于华兴资本,担任董事总经理兼并购业务部联席主管;2019-2021年就职于汇丰银行,负责亚洲区科技类并购业务。

然而,截至辞职公告的1月28日,蔡伟定就因为个人原因离任而非任期届满,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不足9个月。

该消息一出,美的集团股吧吵翻了天。股民们的意见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认为蔡伟定离开属正常现象,“就是为了并购项目才来的。并购完了,任务完成了就该走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财务官年底前辞职,谁都知是怎么回事。”“年报出来前更换财务负责人,不是好事,对美的发出的年报要睁大眼睛看了。”“怕顶雷,故事讲不下去了、商誉雷要爆了”等。

公开资料显示,对上市公司而言,首席财务官(CFO)是非常核心的高管成员。企业实际经营中,CFO除了履行组织财务预算、决算的编制、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方案以及资金使用调度计划等管理职能,还有一项重要的监督职能。

在监督企业的营运、重大财务决策和审查财务报告时,CFO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董事会决议、公司章程、公司财务制度对规定事项进行监督,对于符合规定的事项财务总监应当予以签字同意,对违反规定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曾解读,他认为企业频繁更换财务会计负责人是不正常的,因为财务会计负责人不仅要处理报表,还是上市公司资金调度及融资的关键负责人,需要相对稳定。“频繁变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较长期进行财务数据造假,导致财务负责人不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

因此一般来说,在A股市场上,经常更换财务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企业,容易引发外界的猜测,影响投资人的信心。

至于有股民分析,蔡伟定是因为完成并购任务而从美的集团离职,或是基于其个人背景的判断。

据了解,蔡伟定在其投资银行家的职业生涯中,曾协助多个中国及外资企业完成多笔境内外及国内整合并购交易,并且负责和领导美国、中国香港和内地多项重要的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并购和私有化交易,具有丰富的投资并购和资本运作经验。

在蔡伟定之前,美的集团的CFO是一位奥地利籍的财务专家,名为Helmut Zodl。

2019年10月,美的集团任命Helmut Zodl为CFO,年薪220万元。当时,美的也是A股唯一一家聘用外籍CFO的上市公司。

根据公告披露,Helmut Zodl曾经先后任职IBM和联想集团不同大洲财务总监及首席财务官,以及Advance Auto Parts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担任财务总监、CFO和高级财务副总裁等职务)。

2021年1月25日,Helmut Zodl因个人原因辞去美的集团首席财务官职务。这意味着,美的在一年的时间,换了两任CFO。

三季报业绩出现增收不增利

过去一年,美的集团股价一路下行,股价从最高点105.88元一路下跌至最低点61.11元,最大跌幅超过40%。

有投资者分析,股价下跌背后,既有因疫情影响了市场需求,也有因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压力加大的原因。

面对股价下跌,美的采取回购股份并注销、股东增持等方式积极“护盘”。

第一次回购是在2021年2月24日公布,拟回购价格不超140元/股,拟回购金额不超140亿,回购数量在5000万至1亿股之间。回购的过程中,美的股价大跌。至完成回购时,实际支出金额86.64亿元,回购数量约1亿股,每股均价86.64元/股。

第二次是在2021年5月,美的集团宣布花25亿-50亿元回购不低于2500万股股票,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此回购方案至当年8月已顶格支付50亿元,回购7197.62万股股票并注销,注销股份相当于总股本1.02%。

另外股东增持方面,根据公司8月25日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355.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9%,增持股份金额约10亿元,每股均价73.77元。

根据美的集团董秘回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该年度实施的回购金额已超过136亿元。

尽管公司积极回购,2021年美的股价还是跌去了25%。与此同时,机构也在大肆减持。2021年一季度,机构持有美的集团数量合计43.51亿股,到了三季度减少为42.10亿股,累计减少股数1.41亿股。

分析认为,市场的担忧在于,美的集团的成长空间不足和业绩增长放缓等方面。

中信建投研报称,在国内家电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通过国内的高端领域和海外市场扩张成为家电公司打开增长空间的方式。

上述研报认为,相比海尔而言,美的在海外成熟市场存在品牌和渠道劣势,短期难以迅速追赶;在高端市场中海尔的卡萨帝经过 10 多年的品牌经营,已经成为国内高端的代名词,美的旗下的COLMO 尽管也在发力,但仍需要时间的沉淀。

业绩方面,美的集团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629.43亿元,同比上升20.75%;归母净利润234.55亿元,同比上升6.53%;扣非净利润225.65亿元,同比上升9.45%。

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80.96亿元,同比上升12.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4.46亿元,同比上升4.4%。

表面上看,2020年市场的需求多少受到了疫情的压制,2021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速得以重拾4年前的双位数增长。但前三季度,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7%,公司净利润只增长了6.75%,净利润增幅远不如营收增幅。

众所周知,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抬升了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天风证券研究报告称,根据各家电品类核心零部件占比及其价格趋势,预计2021年核心零部件价格变动带来空、冰、洗及小家电成本分别上升13%、9%、7%及5%。

美的集团董秘也透露,2021年原材料的上升对产品成本也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在各个品类均进行了价格调整来应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低迷,涨价反而压抑部分的消费需求。而从美的集团净利润增长大幅跑输营收增速来看,公司的营收提升是通过牺牲利润增长的方式来提升。

对于公司的该种增长策略,有观点认为,家电行业不同于互联网行业,短期的成交额并无多大意义,牺牲利润的增长方式是不明智的。在家电产业步入红海时,企业的竞争从业务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这时企业的利润往往比成交额更重要。

短期利润承压之外,长期而言,美的集团的增速也明显放缓。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7年-202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35%、8.23%、6.71%及2.27%,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7%、17.05%、19.68%及12.44%。

中信建投研报称,从目前市场的认知来看,海尔的家电业务阶段性的增长路径相比美的更为明确。因此,海尔也在最近一年多时间实现了对美的估值的反超,前者的估值能达到20倍,后者的估值中枢停留在了15倍。

多元化并购现“败笔”

自身主业增速放缓,寻求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成为美的集团迫在眉睫的事情。

根据东方财富证券研报,自1998年开始,美的集团就通过收购重庆通用、江苏春花、贵雅照明等其他家电业务快速进入新领域。20年时间并购企业数量超过20起,借助资本的力量,积极四面出击寻求多元化布局。

进一步梳理美的集团历年来的多元化投资布局,发现其中有不少失败之作。

2003年,美的集团进入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2004年至2006年,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美的客车,在昆明和长沙的生产基地相继投产。

根据当年的公开报道,美的在上述两地项目的计划投资金额达35亿元,“力争在3-5年内进入中国客车行业前列”,将汽车项目培育成公司新的支柱产业。

但没过几年,美的首次造车就遭遇“滑铁卢”。因经营不善,美的客车基地于2008年年底全面停产。

2012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退休,方洪波接任,美的正式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直到2017年,美的重启战略收购。当年1月份,美的集团以292亿元的高价要约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持股比例达到94.55%。

这笔交易给美的增加了超200亿元商誉,不过在美的集团控股后,库卡业绩遭遇了三年连降,表现不尽如人意。

去年11月24日,美的公告将收购库卡剩余股权并将其私有化。收购价格未透露,相关资料显示,美的2017年收购库卡价格为每股115欧元,截止去11月23日收盘,库卡的股价报74.4欧元/股。

面对库卡股价与业绩下滑,美的集团并未对相关商誉大幅的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根据2021年中报显示,美的集团商誉期末账面价值为293.32亿,减值准备期末数为5.11亿。

至于2020年收购合康新能,由于标的公司拥有部分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产业链业务,被市场解读为美的再次下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举动。

不过,该收购案,因发生内幕信息泄露,美的集团原副总裁妻子买卖合康新能盈利10万被罚80万。在美的收购前,合康新能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商誉减值等财务问题被深交所问询。

2021年初的集团管理年会上,方洪波称,“美的投资未来,要敢于进行颠覆性 投资。”此后,不论是豪掷22.97亿元受让万东医疗29.09%的股份,成为新控股股东;还是近期美的新汽车零部件公司落户安庆,同步规划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计划未来提供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级解决方案,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都在提速。

然而时至今日,公司除家电外的其他业务营收占比仍不高。根据财报,美的集团的业务品类除家电业务外,还有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医疗、新能源、电梯等多个业务。

2021年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营收占比分别为43.96%和37.38%,而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仅占7.3%,其他产品占11.36%。

行业人士认为,美的集团寻找家电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条路上,美的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