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在渤海上过年,将“黑泥”变成了“黑金”|春节,我们值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在渤海上过年,将“黑泥”变成了“黑金”|春节,我们值守

秦斌认为,他和同事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稠油热采都有很大价值。

图为旅大21-2平台。图片来源:旅大21-2/16-3油田

记者 | 侯瑞宁

虎年初一,辽东湾风平浪静。位于渤海深处的原油开采平台旅大21-2,比往日热闹了许多。

这是一座以红黄两色为主调的“钢铁巨舰”,矗立在蔚蓝色的大海中央。平台上密布着上百台设备,随处可见各种管线、阀门和爬架。

秦斌和同事们在平台上吃完饺子,做完游戏,通过视频给远方的亲友们拜年、互道祝福。

秦斌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渤海油田辽东作业公司旅大21-2平台的平台长。该平台是中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2020年9月14日在渤海投产,中国由此正式开启了海上稠油的规模化热采

旅大21-2平台人员打开采油树阀门,准备注热。

现年35岁的秦斌,参加海上油气开采工作已经十二年。每年春节,海上油气田一半以上的员工需要在海上值守。今年是秦斌第六次在海上过年,和他一起的还有70多位同事。

大年初一早上,秦斌将微信头像换成了妻子和五岁女儿的自拍合影:妻子看着镜头,目光温柔,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扶着后面的女儿;女儿身穿粉色的无袖裙子,扎着两个小辫,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扭成一个舞蹈姿势,表情娇俏。

秦斌之前的微信头像是女儿一岁左右的照片,一双笑眼儿,软萌甜糯。

自2019年参与旅大21-2设计、建造、投产、运营以来,秦斌比之前忙了很多。尤其是开始热采作业之后,他更加繁忙,给予妻女的陪伴并不多。

“她们现在逐渐习惯了,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秦斌说。

旅大21-2平台人员启动锅炉,倒运注热流程,进行注热作业。

每天早上七点,他准时起床,开启一天的工作:开早会、发日报、安排工作、现场巡检,了解每一条船舶的动态,确保每一次吊装的安全,以及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傍晚六点半,他会召开一个小会议,总结一天的工作得失。

秦斌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宿舍,办公桌和床是挨着的。“我媳妇说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分开,确实也分不开。随时找,随时走。”

1月29日,界面新闻记者拨通秦斌电话时,他刚完成B13H井的注热作业。B13H是旅大21-2平台的一口重点试验井,承担着高温注采一体化的试验工作,对于提高稠油热采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作用。

除夕夜,秦斌(右三)和同事们包饺子。   

稠油是粘稠度大、流动性很差的原油

据秦斌介绍,旅大21-2平台的热采区域稠油地层黏度均值接近3000毫帕秒,其油品犹如“黑泥”一般厚硬,要让它们流动起来,加热是最好的办法

这样的稠油从地层采到地面再完成输送,对采油技术、流程处理、海管外输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被认为世界级开采难题,隔着海水开采稠油更是难上加难。

渤海油田的数十亿吨石油地质探明储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稠油,但其原油年产量的热采稠油占比不足1%。

2021年,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同期,渤海油田热采稠油的产量为30万吨。

旅大21-2平台员工身着高温防护服进行注热作业。

为了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的技术突破,中国海油先后在南堡35-2油田、旅大27-2油田等先导试验区实施试验性稠油热采作业。

在陆地热采油田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海油需要着力解决海上平台空间狭小、淡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

最终,在先导试验区的基础上,旅大21-2平台成为中国首座采用稠油热采整体开发方案的海上平台,弥补了先导试验区“先上冷采再上热采”所带来空间上的“先天不足”

目前,旅大21-2油田部署了两个开采平台,分别是通过冷采开发的A平台、热采开发的B平台。

B平台从建造起就全部应用热采工艺技术,有专门用于开采稠油的规模化热采集成装置,肩负着单项热采技术优化、系统热采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热采新技术试验等示范性任务。

旅大21-2平台人员启动锅炉,倒运注热流程,进行注热作业。

从2019年参与设计到2020年投产,秦斌见证了旅大21-2平台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投产火炬点燃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下来。”秦斌回忆称。

在他看来,这一刻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21-2的投产与稳定运行让中国海油有了规划未来的底气。

“十四五”末,渤海油田的产量目标为4000万吨。稠油将成为原油增量的重要来源。2022年,渤海油田的稠油产量目标是40万-50万吨,2025年将达到300万吨。

“三年之内,稠油产量要实现快速提升,需要运营团队在思想、认识、技术、管理等方面跟上热采开发的速度。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秦斌坦言。

为了提升管理水平,秦斌最近开始重读《矛盾论》。这对他看待工作中的“矛盾”打开了新思路。

“以前遇到难题和矛盾会焦虑,现在反而觉得是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动力。解决了管理运营中的矛盾,就推动了平台的发展。”秦斌有些滔滔不绝,继而有些不好意思得笑道,“我又王婆卖瓜了”。

旅大21-2平台的春节活动:写春联、贴福字 。

除了管理方面的挑战,外在的挑战更多,比如极端寒潮、风雨雷暴等自然灾害。这让秦斌对大海、对平台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很弱小的。”秦斌感慨,在海上工作的时间越长,胆子会变得越小,也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谈及海上稠油热采工作的乐趣,秦斌认为,他和同事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稠油热采都有很大的价值”。

全球稠油、超稠油、油砂和沥青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70%。中国海上目前需要热采动用的稠油储量超过5.8亿吨,且集中分布在渤海。

如果渤海油田的稠油热采能够实现经济高效开采,将对中国和世界稠油开采具有重要价值。这让秦斌和同事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并对未来有了更多憧憬。

新的一年,秦斌制定了三个新年计划。

他希望旅大21-2平台能继续优化,在2021年实现安全热采的基础上,能够在高效热采、经济热采和标准热采的道路上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个计划,涉及中国海油正在筹备建设的两个稠油热采平台。作为技能工作室带头人,秦斌希望能从前期设计介入,不断完善热采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为未来三年的热采稠油开发服务。

“我打算再要一个娃。”谈及第三个新年计划,秦斌在电话那头笑出了声儿,“现在平台运行比较稳定了,终于有时间和精力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在渤海上过年,将“黑泥”变成了“黑金”|春节,我们值守

秦斌认为,他和同事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稠油热采都有很大价值。

图为旅大21-2平台。图片来源:旅大21-2/16-3油田

记者 | 侯瑞宁

虎年初一,辽东湾风平浪静。位于渤海深处的原油开采平台旅大21-2,比往日热闹了许多。

这是一座以红黄两色为主调的“钢铁巨舰”,矗立在蔚蓝色的大海中央。平台上密布着上百台设备,随处可见各种管线、阀门和爬架。

秦斌和同事们在平台上吃完饺子,做完游戏,通过视频给远方的亲友们拜年、互道祝福。

秦斌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渤海油田辽东作业公司旅大21-2平台的平台长。该平台是中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2020年9月14日在渤海投产,中国由此正式开启了海上稠油的规模化热采

旅大21-2平台人员打开采油树阀门,准备注热。

现年35岁的秦斌,参加海上油气开采工作已经十二年。每年春节,海上油气田一半以上的员工需要在海上值守。今年是秦斌第六次在海上过年,和他一起的还有70多位同事。

大年初一早上,秦斌将微信头像换成了妻子和五岁女儿的自拍合影:妻子看着镜头,目光温柔,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扶着后面的女儿;女儿身穿粉色的无袖裙子,扎着两个小辫,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扭成一个舞蹈姿势,表情娇俏。

秦斌之前的微信头像是女儿一岁左右的照片,一双笑眼儿,软萌甜糯。

自2019年参与旅大21-2设计、建造、投产、运营以来,秦斌比之前忙了很多。尤其是开始热采作业之后,他更加繁忙,给予妻女的陪伴并不多。

“她们现在逐渐习惯了,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秦斌说。

旅大21-2平台人员启动锅炉,倒运注热流程,进行注热作业。

每天早上七点,他准时起床,开启一天的工作:开早会、发日报、安排工作、现场巡检,了解每一条船舶的动态,确保每一次吊装的安全,以及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傍晚六点半,他会召开一个小会议,总结一天的工作得失。

秦斌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宿舍,办公桌和床是挨着的。“我媳妇说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分开,确实也分不开。随时找,随时走。”

1月29日,界面新闻记者拨通秦斌电话时,他刚完成B13H井的注热作业。B13H是旅大21-2平台的一口重点试验井,承担着高温注采一体化的试验工作,对于提高稠油热采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作用。

除夕夜,秦斌(右三)和同事们包饺子。   

稠油是粘稠度大、流动性很差的原油

据秦斌介绍,旅大21-2平台的热采区域稠油地层黏度均值接近3000毫帕秒,其油品犹如“黑泥”一般厚硬,要让它们流动起来,加热是最好的办法

这样的稠油从地层采到地面再完成输送,对采油技术、流程处理、海管外输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被认为世界级开采难题,隔着海水开采稠油更是难上加难。

渤海油田的数十亿吨石油地质探明储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稠油,但其原油年产量的热采稠油占比不足1%。

2021年,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同期,渤海油田热采稠油的产量为30万吨。

旅大21-2平台员工身着高温防护服进行注热作业。

为了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的技术突破,中国海油先后在南堡35-2油田、旅大27-2油田等先导试验区实施试验性稠油热采作业。

在陆地热采油田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海油需要着力解决海上平台空间狭小、淡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

最终,在先导试验区的基础上,旅大21-2平台成为中国首座采用稠油热采整体开发方案的海上平台,弥补了先导试验区“先上冷采再上热采”所带来空间上的“先天不足”

目前,旅大21-2油田部署了两个开采平台,分别是通过冷采开发的A平台、热采开发的B平台。

B平台从建造起就全部应用热采工艺技术,有专门用于开采稠油的规模化热采集成装置,肩负着单项热采技术优化、系统热采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热采新技术试验等示范性任务。

旅大21-2平台人员启动锅炉,倒运注热流程,进行注热作业。

从2019年参与设计到2020年投产,秦斌见证了旅大21-2平台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投产火炬点燃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下来。”秦斌回忆称。

在他看来,这一刻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21-2的投产与稳定运行让中国海油有了规划未来的底气。

“十四五”末,渤海油田的产量目标为4000万吨。稠油将成为原油增量的重要来源。2022年,渤海油田的稠油产量目标是40万-50万吨,2025年将达到300万吨。

“三年之内,稠油产量要实现快速提升,需要运营团队在思想、认识、技术、管理等方面跟上热采开发的速度。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秦斌坦言。

为了提升管理水平,秦斌最近开始重读《矛盾论》。这对他看待工作中的“矛盾”打开了新思路。

“以前遇到难题和矛盾会焦虑,现在反而觉得是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动力。解决了管理运营中的矛盾,就推动了平台的发展。”秦斌有些滔滔不绝,继而有些不好意思得笑道,“我又王婆卖瓜了”。

旅大21-2平台的春节活动:写春联、贴福字 。

除了管理方面的挑战,外在的挑战更多,比如极端寒潮、风雨雷暴等自然灾害。这让秦斌对大海、对平台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很弱小的。”秦斌感慨,在海上工作的时间越长,胆子会变得越小,也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谈及海上稠油热采工作的乐趣,秦斌认为,他和同事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稠油热采都有很大的价值”。

全球稠油、超稠油、油砂和沥青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70%。中国海上目前需要热采动用的稠油储量超过5.8亿吨,且集中分布在渤海。

如果渤海油田的稠油热采能够实现经济高效开采,将对中国和世界稠油开采具有重要价值。这让秦斌和同事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并对未来有了更多憧憬。

新的一年,秦斌制定了三个新年计划。

他希望旅大21-2平台能继续优化,在2021年实现安全热采的基础上,能够在高效热采、经济热采和标准热采的道路上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个计划,涉及中国海油正在筹备建设的两个稠油热采平台。作为技能工作室带头人,秦斌希望能从前期设计介入,不断完善热采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为未来三年的热采稠油开发服务。

“我打算再要一个娃。”谈及第三个新年计划,秦斌在电话那头笑出了声儿,“现在平台运行比较稳定了,终于有时间和精力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