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这届北京冬奥会,它就有三种语言,第一个英语,第二个普通话,第三个东北话。
正解局原创
最近国人关注的焦点,无疑是北京冬奥会。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东北人是中国冬奥参赛运动员的绝对主角。
东北人,是如何统治中国冬奥竞技的?
1、超强统治力
盘点一下中国冬奥运动员出生地,就会发现东北的超强统治力。
1月28日,北京冬季奥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总人数为387人,其中运动员176人。
按照出生地划分,共有100名东北籍的运动员参赛,占总人数的56%。
看起来,占比也不是特别高。
其实,东北人的统治力,更体现在优势项目上。
就拿短道速滑来说,这是中国的优势项目。
自参加冬奥会以来,中国队共获得13枚金牌,短道速滑就独占10枚。
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届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共10人,全部为东北籍运动员。
中国短道速滑队北京冬奥会参赛名单
再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重要项目,东北籍运动员也占绝对多数。
此外,中国冬奥国家队另有2127名技术官员,东北籍技术官员也占了多数。
东北人的统治力,还体现在奖牌上。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大杨扬一举夺得2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金牌“0”的突破。
大杨扬,正是黑龙江人,东北那旮旯的。
据统计,本届冬奥会之前,中国累计拿到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8枚是由黑龙江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所获得。
扩大到东北三省,数量就更多了。
竞技场内,东北籍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竞技场外,东北籍冬奥比赛解说妙语连珠,也刷了一波存在感。
最近出圈的冬奥解说员王濛,便是东北人。王濛还是短道速滑名将、冬奥会四金得主。
整个中国冬奥体育代表团,到处都是东北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难怪王濛会调侃:
这届北京冬奥会,它就有三种语言,第一个英语,第二个普通话,第三个东北话。
2、先天优势,后天努力
冬奥会,竞技于冰雪之上。
很多南方城市,从来不下雪。从这个角度看,东北人从事冰雪运动,确实是老天赏饭吃。
但是,东北人靠的不仅仅是先天的优势。
要想解读东北冰雪竞技背后的故事,不得不提一座城市:七台河。
七台河,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常住人口不到69万人。
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市出来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之前,拿下了中国13枚冬奥会金牌中的6枚。
可以说,冬奥竞技看黑龙江,黑龙江看七台河。
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里的金牌榜
七台河的冬奥冠军之路,还要从孟庆余说起。
孟庆余出生于哈尔滨市。
1969年,18岁的孟庆余来到七台河,当上了一名采煤工人。
工作虽然辛苦,孟庆余却没有放弃自己滑冰的爱好。
1972年,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地区比赛夺得冠军,引起了市体委的重视。
次年,在井下挖了4年煤的他,如愿以偿地调任市体校任速滑教练。
滑冰,靠天赋,更要靠吃苦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训练的条件非常艰苦。
作为教练的孟庆余,每天凌晨2点就得起床,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自己浇冰场。
对于运动员来说,滑冰也是个苦差事。
滑几圈好玩,长期在零下几十度的冰上训练,就太辛苦了。
此时,七台河这座城市的独特品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七台河市是一座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煤矿工人及家属子女占城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跪着挖煤,站着做人”是七台河煤矿工人的名言,也塑造了这座城市肯吃苦、不怕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肯吃苦,也得有正确的方向、方法。
方向指的是,孟庆余根据国内外冰雪运动发展的趋势和七台河的实际,将训练方向转为专攻短道速滑。
专攻一项,有利于集中力量、资源办大事。现在看来,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方法指的是,在孟庆余的探索下,七台河形成了“学习、生活、训练”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形成了严把“选材关、训练关、输送关”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基点校、基础班、重点班”的一条龙培训模式。
体育竞技,关键靠人。
七台河共有专业、半专业、业余和高校训练队4个层次18支短道速滑队伍,形成了特色学校——重点班——省队——国家队的“金字塔”培养输送梯队模式。
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的孩子们正在进行训练 来源:新华社
1993年3月28日,孟庆余的弟子张杰在北京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与队友一起打破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世界纪录。
东北小城七台河,也借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截至目前,七台河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七台河及东北运动员的冠军之路,绝非偶然。
3、东北的机会
七台河改变了冬奥竞技,冬奥竞技也改变了七台河。
七台河现在是“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有大量怀揣奥运梦想的运动员前来学习。
凭借着在冬奥竞技场上争金夺银,七台河也名声大振,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冰雪体育优势,也为七台河冰雪经济点燃一把火。
七台河先后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全力培育冰雪旅游生态资源。
这是冰雪经济带来七台河的机会,也是东北振兴的机遇。
乘冬奥之风,冰雪经济正在兴起。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测算,2021-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产、冰雪会展等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超过2.9万亿元。
从先天看,东北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
从后天看,东北拥有统治地位的冰雪竞技优势。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东北的机会,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