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本轮猪周期拐点已现,3万亿生猪市场数字化价值几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本轮猪周期拐点已现,3万亿生猪市场数字化价值几何?

猪欲飞而风已止?

文|35斗

2021年养猪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2018年。

2018年8月3日,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确诊。随后,伴随非洲猪瘟大肆蔓延而来的是生猪供给遭遇重大挑战。

同年,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并不断升级。贸易摩擦打击了进口猪肉,同时也冲击了猪饲料的价格。养猪成本上升,猪肉价格也一度可与牛羊肉比肩。

一边是市场刚需、供不应求,一边是价格上涨、前景可观。由此,猪被认为“站在了风口上”,一时之间跟风养殖者不胜枚举,生猪产能快速扩张。

而后非洲猪瘟逐步得到控制,中美关系亦渐渐缓和,然而生猪养殖产业疯狂扩张与猪价快速回落之间的矛盾却依旧存在,甚而一些猪企仍有增产的野心。

历史上五轮猪周期的猪价变动(元/kg),注:图中价格为当期均价,实际价格可能高于均价,资料来源:Wind,中国政府网,畜牧业协会,图源:国海证券研究所

当然,2021年猪价强烈波动还有部分原因在于环保限产政策、规模化养殖、粮食价格暴涨,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决策。

“疫情反弹”四字众人闻之色变,没有人不担心它的来临。但事实上2021年春节前后疫情反弹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这又进一步导致猪企压栏惜售养大猪和大量进口冻猪肉产生了反作用,猪肉市场供过于求。

据未来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1月,受存栏恢复、出栏量增长、二次育肥以及替代、进口和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半年内由最高的36.34元/公斤下跌至10月8日10.78元/公斤,跌幅70.34%。

图源:有助谈资

于猪企而言,2021年无疑经历了一个寒冬。不过好在有回暖迹象。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10月,生猪价格出现止跌,2021年11月全国生猪养殖扭亏为盈。截至2021年12月,受南方腌制腊肉等需求提前的提振作用,猪肉价格有所反弹。截至12月24日,22省平均生猪价格为15.99元/公斤。

但众所周知,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假日需求拉动消费增长。行业专家也表示,下阶段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则认为,这一轮“超级猪周期”,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结束。

养猪难,一边抱团取暖,一边寻找发展良方

在“超级猪周期”这场行业噩梦中,“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归零”的故事又被许多人提起。养猪难,多歧路,猪企琢磨着首要任务还是要生存下去。于是,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慎重地拉满了抗风险能力值。

2021年底,温氏股份与象屿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粮源供应、物流运输等达成合作共识,且希望今后继续延伸合作广度。

2022年初,双汇发展与牧原集团也达成了战略合作,其合作内容主要涉及生猪采购方面,强调点对点的直销方式。

龙头企业在抱团取暖维系生存的同时,也在长期探索实现最优发展的良方。

比如,牧原集团采取“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自主研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满足公司智能化生产与管理需求,具有低成本优势。

正邦集团采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架构,涵盖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生产业务管理、智能耳标、智能环控等模块,业务应用包含智慧盘点、智慧称重、环境监控等。致力于在养殖端实现猪场可视化,构建低成本生物安全体系提高养殖效率与质量。

新希望六和引入全进全出、标准化生产、全年均衡饲养的工厂化养猪工艺设计,首创聚落式生产模式,PSY等养殖管理模式,实现养猪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

此外,宁夏大北农反刍饲料生产线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60万吨浓配料二期·8万吨预混料)也于2021年12月竣工。

据了解,该项目引进包括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数十项,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以上四家猪企的系列行动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那就是标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三个关键词在未来,当猪企可能面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疾病防控难度升级、环保禁养压力大的挑战时,或将成为渡过难关的最佳参考答案。

抢跑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助力降本增效

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聚焦在智能养猪领域的创新企业。他们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生猪养殖业的再造,致力于推动养猪业的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成长,为饲喂方式智能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数据管理智能化等创造加速度。

布局智慧养猪领域的创新企业(排名不分先后),资料来源:烯牛数据、企业官网、35斗

案例一:睿畜科技

2021年新获得B轮融资的睿畜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养殖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建设畜牧业数据基础设施。

以智能硬件为基础,数据分析为核心,睿畜重新定义生猪数据采集与分析方式,填补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空白。

基于多维度生猪数据采集与分析,睿畜科技已实现生猪资产管理、生猪健康监控、疫病早期预警、排卵期精准预测以及饲料精准投放,提升万亿规模养猪行业的生产效率。通过持续的场景数据积累与分析,睿畜科技已开始为国内头部养殖集团建立若干养殖模型,帮助养殖集团提升决策效率与标准化程度。以养殖端为起点,睿畜科技还将AIoT技术与产品应用于畜牧保险、供应链金融、肉品溯源等领域,实现全产业链服务。

2021年5月,睿畜科技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天眼产品发布会——抢跑数字化时代。

新发布的天眼产品属于睿畜科技商品猪资产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AloT技术实现从断奶到屠宰的生猪全生命周期管理。

比如在仔猪断奶阶段,可实现生猪资产的远程建档和标记;在仔猪售卖阶段,实现仔猪身份和数量的确定;在育肥阶段,实现育肥过程长势监控、远程盘点;在生猪死亡时,通过真实可信的死亡信息,杜绝道德风险;在商品猪售卖阶段,基于全程数字化监控与智能计算售猪数据,确保生猪销售的真实与透明。

天眼产品的优势图源:睿畜科技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天眼产品在仔猪售卖与商品猪售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程数字化售猪过程,天眼产品推动公平往前一步。

睿畜科技的合作伙伴包括嘉吉、正邦集团、新希望六和等行业龙头企业。 其中,正邦集团在智能耳标、智慧盘点、估重和售猪方面与之携手合作。

基于睿畜科技的智能耳标系列产品,把纸质报表数字化,记录日龄、品种等一系列数据,让每一头猪都享受VIP服务。

售猪方面,通过业务员、地磅、睿畜大天眼三者数据比对,拿到最客观的售猪数据。在睿畜科技CEO兰嵩看来,智能养殖,养殖本身是核心,智能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不要期待智能养殖可以在一开始解决所有问题。需要从点到面解决问题,从简单的做起,把做一个点做扎实,再逐渐增加场景。智能养殖要用好,不仅仅是把系统买回家,要下定决心,自上而下改变整个管理体系、流程,需要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推动智能养殖落地,实现智能养殖价值。”

案例二:小龙潜行

同样重视和具备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且致力于实现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服务的还有小龙潜行。 其创始人鞠铁柱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20年来一直持续思考和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思维升级畜牧业。

2014年组建核心研发团队,2018年正式创立小龙潜行。他认为,一切业务都源于数据,只有数据精准、可靠,才能推动其他环节的发展。智能养殖领域的核心也是数据。

经过6年沉淀,小龙潜行已经拥有育肥猪精准管理系统、母猪精准饲喂系统、生物资产管理系统、智能环控系统、生物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等六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母猪精准饲喂系统—守望者,图源:小龙潜行官网

在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时,小龙潜行重点要解决养猪行业饲喂、管理过程关键指标的无接触、无应激测量问题。

现阶段的切入点是通过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养殖户解决体重测量、背膘测量、体况测量、猪只盘点等痛点,目前的产品终端包括:守望者轨道机器人、售猪通道智能监管一体机、智能防控AI计算盒、智能花洒等,且软硬件都采用了模块化、系统化设计。

小龙潜行的产品主张非接触式、无应激的理念。“因为猪是极为敏感的动物,过多的人为干扰和饲养环境的破坏,会造成猪只应激反应,这样不仅影响其生长效率,还会诱发各类疾病。另一方面,大众越来越关注动物福利问题,我们的理念也符合中国生猪养殖业健康的发展趋势。”鞠铁柱说。

经过数年的沉淀,小龙潜行智能养殖系统及生物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正助力生猪养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保障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小龙潜行可为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险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为生猪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小龙潜行不仅是养猪领域的智能硬件供应商,而且是牧场实时、精准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商”。早在2019年接受35斗采访时,鞠铁柱如是说,并表示,“智能养猪是必然趋势,任何养猪企业都会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案例三:佳沃天河

与以上两家创新企业的侧重点不同,由国内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佳沃集团孵化的佳沃天河,主要致力于养殖机器人的研发,目前已经申报了超过15项发明专利。

自成立以来,佳沃天河以“智能化中国现代农食产业”为己任,坚持持续创新,其推出的产品主要包括清理机器人、精准饲喂机器人、分析平台等,旨在有效解决生猪料肉比提高和疫情控制、场地特殊性导致的数据采集难等问题。

其中,生猪养殖清粪系列机器人是国内首创可以实现漏缝板上和板下自主清粪的机器人。 其养殖机器人则具有运行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设备集成程度高及设备系列配套性好的特点,可完全代替一般养殖场需要日常由人力去完成的主要作业任务,包括消毒、清粪、健康巡检与饲喂等。

图源:佳沃集团官网

2021年12月,国家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农业领域“十四五”重大专项的揭榜挂帅项目,其中,佳沃天河首次参与的“绿色高效智能养猪工厂创制与应用”项目成功揭榜。 佳沃天河在该项目中承担系列智能养殖机器人的创制任务。而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我国工厂化养殖的智能化装备水平,同时可通过构建健康养殖工艺提高猪只健康水平及绿色环保水平,确保养殖高效及猪肉的品质。

未来,佳沃天河将全面提升完善及拓展系列养殖智能产品的性能,达到产品产业化及商品化的目标,展望其推广应用与大范围示范,将完全实现主要作业的“机器换人”,甚至到“无人值守”,为当下或未来智慧牧场创建提供最主要智能牧场的设备解决方案。

案例四:深农智能

当然,除了专注于一系列产品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外,还有的创新企业致力于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智慧养殖中央控制室。比如深农智能。 深农智能基于多年来在农牧行业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依托AIoT的数字牧场监、管、控一体化养殖平台,并结合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养殖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管理平台。

图源:深农智能官网

以家禽智慧养殖为基础,深农智能不断拓展打造智慧农业大生态圈,主要包括粪污处理、畜牧养殖、智慧种植、智慧渔业、资源昆虫等。应用案例包括江苏省镇江市“智慧母猪育种场”项目等。

万亿生猪市场将在202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再回到养猪业整体发展情况上来看,随着行情的变化,养猪业的重心从复产增养转移到增效降本,而技术与养猪业的融合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政策的指引也将助力猪企乘风破浪。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自2019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生猪产业良性发展。2021年6月,多部门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首次设定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的调控目标。这一调控目标的设定,填补了从生产端进行逆周期调控的政策空白。 同年12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元级产业,到2025年,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上,实现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如王祖力专家所言,生猪市场明年上半年不乐观,但并不一定会像大家预期的极度悲观。相信在多方面政策助力产业良性发展、上下联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这个寒冬过后,生猪养殖业将重新找到稳定的发展节奏。 我国猪肉消费规模居全球第一,猪肉需求是刚性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年预计中国猪肉消费量4841万吨,在全球猪肉消费中占比47%,位列全球第一。在中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占比保持在40%左右,位列动物性蛋白消费品种之首。

空间过万亿的国内生猪市场显然具备使猪企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未来优势企业有望利用自身优势持续扩大产能,围绕畜禽资源、成本控制、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经营管理等方面扩大市场份额与影响力。

而在猪企建立自身优势的过程中,养殖数字化、智能化毫无疑问将发挥巨大作用,智能化养猪前景可观。 因此,尽管养猪路漫漫,但并非没有前进方向。尚在徘徊的猪企或许可以尝试将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可行策略予以实践,从而应对疾病防控、环保禁养等挑战,实现降本增效,在价格波动中寻找自己稳固的立足点,进而打好中国养猪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参考资料:

年度策划丨盘点“猪倌”的2021:否极难至,何时泰来?【新华财经】

小龙潜行创始人鞠铁柱:用大数据+AI开创养猪新时代【农业行业观察】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生猪市场空间超万亿,新一轮周期拐点将至【国联证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本轮猪周期拐点已现,3万亿生猪市场数字化价值几何?

猪欲飞而风已止?

文|35斗

2021年养猪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2018年。

2018年8月3日,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确诊。随后,伴随非洲猪瘟大肆蔓延而来的是生猪供给遭遇重大挑战。

同年,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并不断升级。贸易摩擦打击了进口猪肉,同时也冲击了猪饲料的价格。养猪成本上升,猪肉价格也一度可与牛羊肉比肩。

一边是市场刚需、供不应求,一边是价格上涨、前景可观。由此,猪被认为“站在了风口上”,一时之间跟风养殖者不胜枚举,生猪产能快速扩张。

而后非洲猪瘟逐步得到控制,中美关系亦渐渐缓和,然而生猪养殖产业疯狂扩张与猪价快速回落之间的矛盾却依旧存在,甚而一些猪企仍有增产的野心。

历史上五轮猪周期的猪价变动(元/kg),注:图中价格为当期均价,实际价格可能高于均价,资料来源:Wind,中国政府网,畜牧业协会,图源:国海证券研究所

当然,2021年猪价强烈波动还有部分原因在于环保限产政策、规模化养殖、粮食价格暴涨,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决策。

“疫情反弹”四字众人闻之色变,没有人不担心它的来临。但事实上2021年春节前后疫情反弹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这又进一步导致猪企压栏惜售养大猪和大量进口冻猪肉产生了反作用,猪肉市场供过于求。

据未来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1月,受存栏恢复、出栏量增长、二次育肥以及替代、进口和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半年内由最高的36.34元/公斤下跌至10月8日10.78元/公斤,跌幅70.34%。

图源:有助谈资

于猪企而言,2021年无疑经历了一个寒冬。不过好在有回暖迹象。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10月,生猪价格出现止跌,2021年11月全国生猪养殖扭亏为盈。截至2021年12月,受南方腌制腊肉等需求提前的提振作用,猪肉价格有所反弹。截至12月24日,22省平均生猪价格为15.99元/公斤。

但众所周知,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假日需求拉动消费增长。行业专家也表示,下阶段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则认为,这一轮“超级猪周期”,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结束。

养猪难,一边抱团取暖,一边寻找发展良方

在“超级猪周期”这场行业噩梦中,“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归零”的故事又被许多人提起。养猪难,多歧路,猪企琢磨着首要任务还是要生存下去。于是,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慎重地拉满了抗风险能力值。

2021年底,温氏股份与象屿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粮源供应、物流运输等达成合作共识,且希望今后继续延伸合作广度。

2022年初,双汇发展与牧原集团也达成了战略合作,其合作内容主要涉及生猪采购方面,强调点对点的直销方式。

龙头企业在抱团取暖维系生存的同时,也在长期探索实现最优发展的良方。

比如,牧原集团采取“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自主研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满足公司智能化生产与管理需求,具有低成本优势。

正邦集团采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架构,涵盖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生产业务管理、智能耳标、智能环控等模块,业务应用包含智慧盘点、智慧称重、环境监控等。致力于在养殖端实现猪场可视化,构建低成本生物安全体系提高养殖效率与质量。

新希望六和引入全进全出、标准化生产、全年均衡饲养的工厂化养猪工艺设计,首创聚落式生产模式,PSY等养殖管理模式,实现养猪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

此外,宁夏大北农反刍饲料生产线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60万吨浓配料二期·8万吨预混料)也于2021年12月竣工。

据了解,该项目引进包括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数十项,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以上四家猪企的系列行动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那就是标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三个关键词在未来,当猪企可能面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疾病防控难度升级、环保禁养压力大的挑战时,或将成为渡过难关的最佳参考答案。

抢跑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助力降本增效

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聚焦在智能养猪领域的创新企业。他们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生猪养殖业的再造,致力于推动养猪业的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成长,为饲喂方式智能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数据管理智能化等创造加速度。

布局智慧养猪领域的创新企业(排名不分先后),资料来源:烯牛数据、企业官网、35斗

案例一:睿畜科技

2021年新获得B轮融资的睿畜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养殖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建设畜牧业数据基础设施。

以智能硬件为基础,数据分析为核心,睿畜重新定义生猪数据采集与分析方式,填补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空白。

基于多维度生猪数据采集与分析,睿畜科技已实现生猪资产管理、生猪健康监控、疫病早期预警、排卵期精准预测以及饲料精准投放,提升万亿规模养猪行业的生产效率。通过持续的场景数据积累与分析,睿畜科技已开始为国内头部养殖集团建立若干养殖模型,帮助养殖集团提升决策效率与标准化程度。以养殖端为起点,睿畜科技还将AIoT技术与产品应用于畜牧保险、供应链金融、肉品溯源等领域,实现全产业链服务。

2021年5月,睿畜科技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天眼产品发布会——抢跑数字化时代。

新发布的天眼产品属于睿畜科技商品猪资产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AloT技术实现从断奶到屠宰的生猪全生命周期管理。

比如在仔猪断奶阶段,可实现生猪资产的远程建档和标记;在仔猪售卖阶段,实现仔猪身份和数量的确定;在育肥阶段,实现育肥过程长势监控、远程盘点;在生猪死亡时,通过真实可信的死亡信息,杜绝道德风险;在商品猪售卖阶段,基于全程数字化监控与智能计算售猪数据,确保生猪销售的真实与透明。

天眼产品的优势图源:睿畜科技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天眼产品在仔猪售卖与商品猪售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程数字化售猪过程,天眼产品推动公平往前一步。

睿畜科技的合作伙伴包括嘉吉、正邦集团、新希望六和等行业龙头企业。 其中,正邦集团在智能耳标、智慧盘点、估重和售猪方面与之携手合作。

基于睿畜科技的智能耳标系列产品,把纸质报表数字化,记录日龄、品种等一系列数据,让每一头猪都享受VIP服务。

售猪方面,通过业务员、地磅、睿畜大天眼三者数据比对,拿到最客观的售猪数据。在睿畜科技CEO兰嵩看来,智能养殖,养殖本身是核心,智能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不要期待智能养殖可以在一开始解决所有问题。需要从点到面解决问题,从简单的做起,把做一个点做扎实,再逐渐增加场景。智能养殖要用好,不仅仅是把系统买回家,要下定决心,自上而下改变整个管理体系、流程,需要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推动智能养殖落地,实现智能养殖价值。”

案例二:小龙潜行

同样重视和具备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且致力于实现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服务的还有小龙潜行。 其创始人鞠铁柱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20年来一直持续思考和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思维升级畜牧业。

2014年组建核心研发团队,2018年正式创立小龙潜行。他认为,一切业务都源于数据,只有数据精准、可靠,才能推动其他环节的发展。智能养殖领域的核心也是数据。

经过6年沉淀,小龙潜行已经拥有育肥猪精准管理系统、母猪精准饲喂系统、生物资产管理系统、智能环控系统、生物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等六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母猪精准饲喂系统—守望者,图源:小龙潜行官网

在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时,小龙潜行重点要解决养猪行业饲喂、管理过程关键指标的无接触、无应激测量问题。

现阶段的切入点是通过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养殖户解决体重测量、背膘测量、体况测量、猪只盘点等痛点,目前的产品终端包括:守望者轨道机器人、售猪通道智能监管一体机、智能防控AI计算盒、智能花洒等,且软硬件都采用了模块化、系统化设计。

小龙潜行的产品主张非接触式、无应激的理念。“因为猪是极为敏感的动物,过多的人为干扰和饲养环境的破坏,会造成猪只应激反应,这样不仅影响其生长效率,还会诱发各类疾病。另一方面,大众越来越关注动物福利问题,我们的理念也符合中国生猪养殖业健康的发展趋势。”鞠铁柱说。

经过数年的沉淀,小龙潜行智能养殖系统及生物安全管理智能化系统,正助力生猪养殖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保障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小龙潜行可为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险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为生猪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小龙潜行不仅是养猪领域的智能硬件供应商,而且是牧场实时、精准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商”。早在2019年接受35斗采访时,鞠铁柱如是说,并表示,“智能养猪是必然趋势,任何养猪企业都会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案例三:佳沃天河

与以上两家创新企业的侧重点不同,由国内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佳沃集团孵化的佳沃天河,主要致力于养殖机器人的研发,目前已经申报了超过15项发明专利。

自成立以来,佳沃天河以“智能化中国现代农食产业”为己任,坚持持续创新,其推出的产品主要包括清理机器人、精准饲喂机器人、分析平台等,旨在有效解决生猪料肉比提高和疫情控制、场地特殊性导致的数据采集难等问题。

其中,生猪养殖清粪系列机器人是国内首创可以实现漏缝板上和板下自主清粪的机器人。 其养殖机器人则具有运行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设备集成程度高及设备系列配套性好的特点,可完全代替一般养殖场需要日常由人力去完成的主要作业任务,包括消毒、清粪、健康巡检与饲喂等。

图源:佳沃集团官网

2021年12月,国家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农业领域“十四五”重大专项的揭榜挂帅项目,其中,佳沃天河首次参与的“绿色高效智能养猪工厂创制与应用”项目成功揭榜。 佳沃天河在该项目中承担系列智能养殖机器人的创制任务。而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我国工厂化养殖的智能化装备水平,同时可通过构建健康养殖工艺提高猪只健康水平及绿色环保水平,确保养殖高效及猪肉的品质。

未来,佳沃天河将全面提升完善及拓展系列养殖智能产品的性能,达到产品产业化及商品化的目标,展望其推广应用与大范围示范,将完全实现主要作业的“机器换人”,甚至到“无人值守”,为当下或未来智慧牧场创建提供最主要智能牧场的设备解决方案。

案例四:深农智能

当然,除了专注于一系列产品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外,还有的创新企业致力于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智慧养殖中央控制室。比如深农智能。 深农智能基于多年来在农牧行业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依托AIoT的数字牧场监、管、控一体化养殖平台,并结合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养殖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管理平台。

图源:深农智能官网

以家禽智慧养殖为基础,深农智能不断拓展打造智慧农业大生态圈,主要包括粪污处理、畜牧养殖、智慧种植、智慧渔业、资源昆虫等。应用案例包括江苏省镇江市“智慧母猪育种场”项目等。

万亿生猪市场将在202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再回到养猪业整体发展情况上来看,随着行情的变化,养猪业的重心从复产增养转移到增效降本,而技术与养猪业的融合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政策的指引也将助力猪企乘风破浪。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自2019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生猪产业良性发展。2021年6月,多部门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首次设定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的调控目标。这一调控目标的设定,填补了从生产端进行逆周期调控的政策空白。 同年12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元级产业,到2025年,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上,实现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如王祖力专家所言,生猪市场明年上半年不乐观,但并不一定会像大家预期的极度悲观。相信在多方面政策助力产业良性发展、上下联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这个寒冬过后,生猪养殖业将重新找到稳定的发展节奏。 我国猪肉消费规模居全球第一,猪肉需求是刚性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年预计中国猪肉消费量4841万吨,在全球猪肉消费中占比47%,位列全球第一。在中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占比保持在40%左右,位列动物性蛋白消费品种之首。

空间过万亿的国内生猪市场显然具备使猪企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未来优势企业有望利用自身优势持续扩大产能,围绕畜禽资源、成本控制、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经营管理等方面扩大市场份额与影响力。

而在猪企建立自身优势的过程中,养殖数字化、智能化毫无疑问将发挥巨大作用,智能化养猪前景可观。 因此,尽管养猪路漫漫,但并非没有前进方向。尚在徘徊的猪企或许可以尝试将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可行策略予以实践,从而应对疾病防控、环保禁养等挑战,实现降本增效,在价格波动中寻找自己稳固的立足点,进而打好中国养猪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参考资料:

年度策划丨盘点“猪倌”的2021:否极难至,何时泰来?【新华财经】

小龙潜行创始人鞠铁柱:用大数据+AI开创养猪新时代【农业行业观察】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生猪市场空间超万亿,新一轮周期拐点将至【国联证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