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锌财经 福老二
编辑|大风
这两天,春节档电影《四海》有点火。准确来说,是被骂到火爆“出圈”了。
电影上映当天,“四海难看”的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里面不乏网友对电影“晦气”的控诉。截至目前,《四海》的豆瓣评分已经跌到5.6,远不及春节档的其他电影。韩寒此前的三部电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豆瓣评分均在7分左右,在票房上也有不错的成绩,而《四海》可谓是韩寒导演生涯上的滑铁卢,不仅口碑崩盘,还面临亏钱的风险。
韩寒并未对电影口碑争议做出回应,只是从电影上映之日起,就用微博转发电影宣传,感谢圈内好友的推广,但网友的不满显然上升到了韩寒本人。韩寒近期微博的评论区里充斥着“诈骗”“退钱”的言论。
于是,在20年前就备受争议的韩寒再次来到聚光灯下,经受来自《四海》的暴风骤雨。
叛逆少年,拉风偶像
从青年时代起,韩寒就热衷于树立与众不同的“叛逆”人设,获得比同行高得多的流量。他先是做一些大众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再将这些事合理化包装,于是,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众粉丝。
1999年,还在上高一的韩寒凭借《杯中窥人》一文荣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随后便声名鹊起。此后,韩寒因文化课成绩太差而退学,留下了一句“七门功课挂红灯,照亮我的前程”,更是让他成为了前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红人。
2000年,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总销量接近200万册,韩寒也因此挣到50多万的版税,而当年上海的房价才3000元一平。
2004年以后,互联网时代到来,新浪网、新浪博客崛起。韩寒嗅到了时代的风潮,将“叛逆”精神放到新浪博客上。他通过博客追随新闻热点,对社会问题进行评论,以犀利的文风和独特的视角,成为公共空间的意见领袖,赚足了关注与流量。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始于2006年的“韩白之争”。当年2月,白烨在博客上贴出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该文直指韩寒这批“80后”写手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3月,韩寒在博客上发表《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对此回应。随后,白烨和韩寒就开始在博客上进行“单挑”,一来二去,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事件愈演愈烈,知名人士陆川、高晓松等人也加入论战。
事件以白烨等人关闭博客为终结,而韩寒或成最大赢家。经此一役,韩寒再次成为作家里的顶流。
那几年,韩寒发布文章的阅读量大多突破百万,总阅读人次超过六亿,他是博客年代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人物。2009年,韩寒被评为《亚洲周刊》的风云人物。2010年,他又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与奥巴马、比尔盖茨等人共同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的商业价值,也因此水涨船高。2010年,韩寒代言凡客诚品的代言费高达7位数,有消息称,韩寒的代言费抵得上一家小型服装厂一年的盈利。此后,韩寒又代言了雀巢咖啡,代言费超千万,成为当时中国代言费最高的明星作家。
韩寒身上始终有种“精明的叛逆”,他知道怎么用一些符号、意象和言语去调动外人的情绪,从而收获最多的关注与利益。
这种手法他同样用在了电影上。在阖家欢乐的春节档,讲述一个小镇青年的悲剧故事,本就是异常的选择。或许是韩寒此前几部暗含悲剧的电影过于成功,让他的团队认为可以不考虑观众审美趣味。但“挑战大众认知”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翻车。或许,《四海》的败局并非毫无征兆,它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会写作的商人不是好导演
自代笔门事件后,韩寒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不再张扬。他逐渐停止更新博客,也不再写作。韩寒作家的身份似乎走向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寒退出名利场,作为商人、导演的他才刚刚来到台前。
2012年6月,韩寒创办的“ONE·一个”文艺生活APP正式发布。到了2016年,ONE已经拥有3000多万用户,并获得华创资本6000万元的投资。
借助ONE平台,韩寒推出ONEBOOK图书品牌,先后出版了《很高兴见到你》《去你家玩好吗》等畅销图书,还签约了张皓宸、蔡崇达、猫力等优质作者。
此外,韩寒还与他的图书发行人路金波成立的果麦文化深度绑定。2021年8月,果麦文化A股上市。根据招股书,韩寒母亲周巧蓉以3.4%持股比例位列第二自然人股东。
2014年,韩寒开始践行自己导演梦,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登陆暑期档。
打算拍摄《后会无期》时,韩寒还没有自己的影视公司。于是,由路金波穿针引线,先是找到了制片人方励,而后又拉来了博纳影业的于东,他们共同为韩寒投资了5000万元。与此同时,韩寒也成为了博纳影业的发行人股东,持有0.06%的股份,实现与博纳影业的双向绑定。
令人惊喜的是,《后会无期》成为当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最终斩获了6.29亿票房。与之同期上映的电影还有郭敬明的《小时代3》,而《后会无期》整整比它多了1亿多票房。
市场开始注意到作为电影人的韩寒。
2015年,韩寒成立亭东影业,在电影商业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截至目前,亭东影业共收获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华资本、博纳影业、阿里影业、华创资本等。2017年,博纳影业通过受让老股和增资的方式向亭东投资2.5亿元,并持有12.5%的股权,据此亭东影业估值一跃达到20亿元。2019年,阿里影业战略投资亭东影业,拿下了亭东影业13.12%股权,投资额或接近3亿元。
韩寒的商业版图逐渐浮出水面——通过ONE发掘IP,再通过亭东影业将IP电影化,发展成文化产业链。
与此同时,韩寒电影的“三板斧”正式确立:小镇青年、兄弟和赛车,再点缀上花瓶般的女性角色。
从《后会无期》到后来的《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韩寒反复呈现小镇青年的冒险旅程,而电影中一切问题的终点都是赛车。高度同质化的剧情设计,让韩寒饱受“一直在拍一部电影”的质疑,但此前票房的大卖掩盖了这一事实。
韩寒显然对电影商业化复刻的成功存在误读。他没有意识到,此前观众对他电影的认可,或许仅仅出于情怀,而非对“韩寒元素”或他导演功力的赞同。
今年春节档的《四海》,就是典型的韩式电影“大乱炖”,它几乎是此前所有韩寒电影的糅合。尽管韩寒对《四海》寄予厚望,从筹备到放映,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甚至在演员选择上都尽量考虑市场。然而,豆瓣开局不及格的分数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给韩寒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不再被“迷恋”的韩寒
“四十岁了还搞二十年前那种青春派的伤痛文学范儿,也就仗着自己作家光环再圈两年钱吧。”在#四海口碑争议#的话题下,某条微博高赞评论如是说道。
截至2月7日,《四海》的总票房为4.78亿,除去上映首日的2.27亿票房,此后的单日票房都呈断崖式下跌趋势。目前,《四海》的单日票房在春节档电影里居于末位,远不及预期。
《四海》上映前,不少媒体预测过票房。以韩寒的前作为坐标轴,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票房涨幅67%,从《乘风破浪》到《飞驰人生》,票房涨幅63.5%,如果《四海》能维持此前的涨幅,那票房将会达到27亿。即便是平均票房,也能超过11亿。可如今来看,《四海》的最终票房不能超过之前任何一部。
而《四海》票房扑街,最应该背锅的,就是韩寒。
如今的韩寒像个沉溺于过去光辉,温和却不讨喜的长辈,他融于世俗,对资本谄媚,变得圆滑世故,像其他自大、油腻的中年商人一样,总想对年轻的观众说教。
韩寒在电影里反复描写的“车,兄弟,女人”,仿佛是他的自我映射,吹嘘着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的青春往事。如果说《后会无期》上映时,观众还会感动于旧日情怀,那到了《四海》时期,人们只会厌烦地表示“又来了”。
此外,韩式金句也时常为人所诟病。不管是《后会无期》里“小朋友爱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还是《四海》里“天空不会给你答案”,这些略显矫情的鸡汤言论已经触动不了90后、00后的心。
“一个导演,拍了四部电影,却讲不好一个故事,只能输出一些看似高深的金句”成了对韩寒最大的讽刺。从作家时期就留下的毛病,在导演韩寒的身上放大了。
不过,在当今的中国影视市场,韩寒仍有可取之处。岁月剥去韩寒锐利的外壳,但他骨子里那份文人的傲气以及自我表达的欲望却并未消失。
韩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优秀的创作者从他诞生的第一秒就应该是商人,就该为市场,投资人、股东和受众去考虑一些商业回报的问题。但韩寒始终不是一个只考虑商业性的导演,他的作品里带着鲜明的作者性。
韩寒试图讲好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的故事,展现他眼里“不完美的世界”,尽管里面掺杂着他过于虚浮的想象。正如二十多年前,登上央视舞台,无所畏惧论战社会人士的韩寒,他的所言所行未必正确,却鲜活地撕开了世界的另一面。
《四海》溃败之下,原因在于电影市场作为高投入产业,是不接受多次失败的。毕竟,同为作家转型的郭敬明,在拍烂多部电影,又陷入抄袭风波、提前下架《晴雅集》后,已经被投资方抛弃。这正如韩寒自己所说,大家都是商人,而商人,都是逐利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