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下跌33%,社交巨头Meta市值接近腾讯,谁的护城河更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下跌33%,社交巨头Meta市值接近腾讯,谁的护城河更深?

Meta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pexels-energepic.com

文|郭施亮

社交巨头Meta最近的烦心事有不少,从财报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到一季度收入指引低于市场期望值,再到Facebook和Instagram可能会在欧盟停止服务等,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了Meta股价的持续下行。截至目前,Meta总市值为6250亿美元左右,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33%。

年初的时候,Meta市值还在徘徊于万亿美元市值边缘,但2022年只是过了1个多月的时间,Meta股价与市值却直线下挫,出乎了市场的预期。截至最新的数据显示,Meta的总市值与腾讯的市值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Meta市值约为6250亿美元,腾讯市值约为5800亿美元。

虽然同属社交巨头企业,但Meta与腾讯的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从企业营收与净利润的角度出发,Meta却略占优势。

其中,从最新的年报数据显示,Meta实现营收1179.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18%,净利润方面,Meta实现净利润为3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08%。如果按照人民币折算,Meta营收与净利润分别是7497.07亿和2502.86亿。

腾讯控股去年三季度营收为4159.3亿,同比增长19.38%,而2020年营收为4820.64亿元。净利润方面,去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298.64亿元,而2020年净利润则为1598.47亿元。

由此可见,从营收与净利润的角度出发,Meta较腾讯控股更具一定的优势。不过,在Meta营收与净利润占优的背后,实际上是高度依赖于全球用户的增长规模以及对广告收入的需求。其中,据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的日活跃用户数为19.3亿,广告收入规模达到362亿美元。

在近期Meta股价大跌的背后,一方面来自于用户增速放缓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苹果隐私政策对广告业务的冲击以及Facebook和Instagram可能会在欧盟停止服务等因素。归根到底,这两者都会深刻影响到Meta的后续收入增速能力,也是目前Meta的盈利根基。

截至去年12月31日,从Meta主营业务的地区构成分析,美国占营收41.02%、欧洲占营收24.64%,亚太地区占营收22.67%等。其中,欧洲占主营业务的规模比例并不低,一旦Facebook和Instagram在欧盟停止服务,那么也会对Meta的营收与利润构成不少的影响。虽然目前针对此次事件仍存变数,但市场几乎用悲观的定价进行估值,这也导致Meta股价与市值的直线跳水。

虽然Meta做的是全球市场的生意,但因高度依赖广告收入,所以Meta也急于打开新的盈利出路。其中,深度布局元宇宙业务,或许是Meta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应对短视频的冲击压力,Meta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Reels也是Meta的主攻方向,试图在短视频上有所发力,并试图留住年轻人。

相对于Meta,同样作为社交巨头的腾讯,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更懂得发挥自身的社交优势。其中,网络游戏业务与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是目前腾讯的核心业务。相对于网络游戏业务,腾讯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上,得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有意打造成腾讯的核心业务。

就目前来说,腾讯在国内市场的社交优势地位还是非常牢固的,起码已经形成了用户深度的使用习惯。在用户形成深度社交依赖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对支付需求的高度依赖,奠定了腾讯的市场地位与用户基础,这也是腾讯的护城河所在。

在移动支付时代下,人们通过支付工具满足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一台智能手机即可满足足不出户、轻松购物消费的愿望。但是,与我国相比,欧美地区普及移动支付的难度却有所增加。其中,有一个原因,即欧美地区的人们,更热衷于信用卡支付,而且已经形成了信用卡支付的深度依赖,而且欧美地区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场景普及性并不够丰富,加上个人数据的隐私安全保护等因素,由此导致Meta在移动支付领域上迟迟未能够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受益于业务多元化以及用户的深度捆绑,腾讯的护城河似乎更具优势。Meta Platforms虽然做着全球市场的生意,但却过度依赖于用户规模与广告业务,对企业的收入影响不可小觑。如今,Meta Platforms试图全力布局元宇宙领域,并希望借此打开新的盈利突破口,但在现阶段内,人们对元宇宙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而Meta Platforms选择深度布局元宇宙,就需要做好中长期大量投入研发,且大量投入人力与资金的准备,要想在元宇宙业务上取得真正的盈利,甚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恐怕还需要一段日子,而且存在较大的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Facebook

5.4k
  • Meta宣布将重启面部识别技术,以打击诈骗
  • 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周线六连涨,标普500指数、道指均续创历史收盘新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下跌33%,社交巨头Meta市值接近腾讯,谁的护城河更深?

Meta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pexels-energepic.com

文|郭施亮

社交巨头Meta最近的烦心事有不少,从财报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到一季度收入指引低于市场期望值,再到Facebook和Instagram可能会在欧盟停止服务等,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了Meta股价的持续下行。截至目前,Meta总市值为6250亿美元左右,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33%。

年初的时候,Meta市值还在徘徊于万亿美元市值边缘,但2022年只是过了1个多月的时间,Meta股价与市值却直线下挫,出乎了市场的预期。截至最新的数据显示,Meta的总市值与腾讯的市值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Meta市值约为6250亿美元,腾讯市值约为5800亿美元。

虽然同属社交巨头企业,但Meta与腾讯的商业模式与企业文化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从企业营收与净利润的角度出发,Meta却略占优势。

其中,从最新的年报数据显示,Meta实现营收1179.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18%,净利润方面,Meta实现净利润为3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08%。如果按照人民币折算,Meta营收与净利润分别是7497.07亿和2502.86亿。

腾讯控股去年三季度营收为4159.3亿,同比增长19.38%,而2020年营收为4820.64亿元。净利润方面,去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298.64亿元,而2020年净利润则为1598.47亿元。

由此可见,从营收与净利润的角度出发,Meta较腾讯控股更具一定的优势。不过,在Meta营收与净利润占优的背后,实际上是高度依赖于全球用户的增长规模以及对广告收入的需求。其中,据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的日活跃用户数为19.3亿,广告收入规模达到362亿美元。

在近期Meta股价大跌的背后,一方面来自于用户增速放缓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苹果隐私政策对广告业务的冲击以及Facebook和Instagram可能会在欧盟停止服务等因素。归根到底,这两者都会深刻影响到Meta的后续收入增速能力,也是目前Meta的盈利根基。

截至去年12月31日,从Meta主营业务的地区构成分析,美国占营收41.02%、欧洲占营收24.64%,亚太地区占营收22.67%等。其中,欧洲占主营业务的规模比例并不低,一旦Facebook和Instagram在欧盟停止服务,那么也会对Meta的营收与利润构成不少的影响。虽然目前针对此次事件仍存变数,但市场几乎用悲观的定价进行估值,这也导致Meta股价与市值的直线跳水。

虽然Meta做的是全球市场的生意,但因高度依赖广告收入,所以Meta也急于打开新的盈利出路。其中,深度布局元宇宙业务,或许是Meta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应对短视频的冲击压力,Meta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Reels也是Meta的主攻方向,试图在短视频上有所发力,并试图留住年轻人。

相对于Meta,同样作为社交巨头的腾讯,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更懂得发挥自身的社交优势。其中,网络游戏业务与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是目前腾讯的核心业务。相对于网络游戏业务,腾讯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上,得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有意打造成腾讯的核心业务。

就目前来说,腾讯在国内市场的社交优势地位还是非常牢固的,起码已经形成了用户深度的使用习惯。在用户形成深度社交依赖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对支付需求的高度依赖,奠定了腾讯的市场地位与用户基础,这也是腾讯的护城河所在。

在移动支付时代下,人们通过支付工具满足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一台智能手机即可满足足不出户、轻松购物消费的愿望。但是,与我国相比,欧美地区普及移动支付的难度却有所增加。其中,有一个原因,即欧美地区的人们,更热衷于信用卡支付,而且已经形成了信用卡支付的深度依赖,而且欧美地区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场景普及性并不够丰富,加上个人数据的隐私安全保护等因素,由此导致Meta在移动支付领域上迟迟未能够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受益于业务多元化以及用户的深度捆绑,腾讯的护城河似乎更具优势。Meta Platforms虽然做着全球市场的生意,但却过度依赖于用户规模与广告业务,对企业的收入影响不可小觑。如今,Meta Platforms试图全力布局元宇宙领域,并希望借此打开新的盈利突破口,但在现阶段内,人们对元宇宙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而Meta Platforms选择深度布局元宇宙,就需要做好中长期大量投入研发,且大量投入人力与资金的准备,要想在元宇宙业务上取得真正的盈利,甚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恐怕还需要一段日子,而且存在较大的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