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轮财经 花花酱
编辑|花哥
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转身投向创业这件事情靠谱嘛?
时间倒回1969年美国那个酷热的夏天,一个名叫欧文·雅各布斯的35岁年轻人因破产而负债累累、呆滞绝望的坐在加州长滩的海边上。
而此时,距离他创办第二家公司还有7年的时光,谁也不会料到这个其貌不扬、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呆滞、木讷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大名鼎鼎的高通公司的创始人,会成为主宰全球通信产业命运的人。
高通创始人雅各布斯可谓是科学家创业成功范式的模板,随后诞生了Google、英特尔、思科等一批科学家创业公司,他们主宰了那个时代近乎一切本源的创新和进步。
时间推进到2022年的今天,太平洋的西岸涌现出一批科学家,投身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改革事业之中。
比如,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工程学院杰出学人汤晓鸥创立了商汤科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朱珑创立了依图科技;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创立地平线;曾在全球顶级光学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SMART3D光学系统组任职的黄源浩成立了奥比中光……
当下为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投身于创业浪潮,将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商业“变现”?是大势所趋?还是科研“不香”?创业与科研真的可以兼得吗?
01.科学家创业背后的推手
在讨论谁是科学家创业背后的推手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何为科学家?一定是陈景睿、华罗庚这个级别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科学家吗?
其实不然,科学家的英文为scientist,是1833年英国科学史学家休厄尔仿照artist发明的,指的是职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即工作的主要时间都花在科学研究上就可以认为是科学家,副研究员、副教授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也是科学家。
科学家创业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浪潮,找寻其背后推手,必然少不了政策、资金、环境、人才四大要素。
大环境方面。基于我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在十八大开始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战略在过去几年不断升级,再到在去年的科技三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在 2050 年把中国建设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此意味着未来整个 30 年中国的发展就是科技创新这一条道路。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曾表示:“未来 30 年是中国的创新红利的时代,人口红利没有了,但是将释放出 8000 万科研人员的脑力生产力,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机遇,也是国家为什么把国家战略调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
同时政策法规逐渐完善,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成为一项重点。
也就是说,如何让科技成果完成商业转化的过程更有据可依,让科学技术人员通过长期且完善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获得激励,已得到立法者的关注。
资金方面。根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2010-2020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4393.1亿元,同比增长10.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总量世界第二,增速领跑全球。
另外资本也开始转转舵。当前互联网行业国内增长已达天花板,市场格局已定。于是VC开始转战生物医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人才方面。大势所趋,人才涌动。A轮财经粗略盘点了部分2021年、2022年融资的科学家创业项目,大多聚集在人工智能、医疗、芯片等高精尖科技的领域。
其中也不乏独角兽企业,比如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于2014年创立的商汤科技,仅用8年时间完成12轮融资,资本包括Temasek淡马锡、松禾资本、高通创投 、软银愿景基金等知名基金。
再比如,首席科学家、药物研究院院长王晶翼创立的专注于创新药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科伦博泰,已完成IDG资本、高瓴资本等跟投。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近2/3企业的董事长为硕士、博士学历。
一级市场上也正在涌现一批高知、高学历的创业者,他们当中许多来自海内外各大知名高校,在硬科技创业浪潮中,有的“下海”创业,有的以“参谋”的身份支持创业企业发展。
02.“鼓吹”科学家创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进步的“发动机”。
70年代美国面临石油危机、经济下滑,美国投入大量经费却无法将科研成果转化,美国曾一度因为此所困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出台了相关法案,鼓励可以科学家创业,并将科研工作者把成果拿出来转化等。
比如为了更有效地商业化科技成果,美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改进。将成果自由免费使用模式转变为有偿限制使用模式,保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
在政策调整之下,这才使得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形势逐渐好转,90年代经历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革命,又让美国再次高速发展20-30年,而且将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从5%提升至50%以上。
科研人员是一群高素质、高智商的精英团体,不仅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造福人类。
对于此,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曾在公开中讲述过自己的案例。因看到孩子扎针是被扎了四针而心疼,就运用光学影像技术研发出了血管成像仪,起初是为了解决孩子扎针的问题,后来发现老人、旁人,其他一些扎针困难的群体也可以用。
尤其是在2015年埃博拉病毒的时候,这台仪器随第三居医大学去抗击埃弗拉病毒,现在这款仪器每年的销售额已经有到 2000 多万,而且 50% 是出口发达国家。
以往科研人员的道路是发文章、写专利、当教授、研究员、当院士、通道及其狭窄,而如今科学家创业是一条新的出路,也是个人价值成就感的体现。
科研人员掌握核心技术,与没有技术的创业相比就是降为打击。比如,2022年1月的完成超3亿人民币C轮融资的创新药公司新元素医药,其创始人兼CEO史东方便是科学家出身的创业者。
他于 1995 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做药物化学博士后。之后的13年在美国加州 Genelabs 生物制药公司及 Metabolex 制药公司从事 包括抗肿瘤、HCV、抗真菌感染以及二型糖尿病创新药物的研发。
史东方回国后于 2012 年创办了江苏新元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主要研发类抗痛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和抗癌创新药物。可以说新元素医药不仅拥有技术壁垒、创始人此前教育、从业经历也与项目息息相关,呈现来了技术的延续性。
不具名投资人透露:“即使是科学家创业,我们也会选择看,他的创业与过往经历是否有延续性,如果他之前是研发动能的,现在出来做生物医药,即使是背景非常厉害的科学家,我们也不会投资他,这样的企业并不具备高的技术壁垒。”
草根阶层商业模式的创业从2014年那个喧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巅峰之日起开始逐步落寞。
近几年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新能源相继崛起,似乎在诉说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而这场变革之中,科学家、理工博士、科研工作人员占尽优势,他们逐渐再跳脱固有的科研框架,从幕后走到“台前”。
03.鼓励科学创业
重大技术突破都能够引爆全新产业,并催生大批领军企业。掌握技术创新的科学家迎来春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表示,科学家创业面临“长板特别长、短板比较短”的问题,比如具体执行、赚钱、产品、用户需求等方面,科学家可能不一定懂。
创业的难度,并不会因为科学家的头衔而降低。
美国一家专做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司“巴士底”曾做过一项调查: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惊人地达到了96%~97%,也因此,巴士底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并不会把高校教授的创业项目列进首选。
在硅谷,科学家创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套路”:首先科学家用核心技术成立公司;然后找投资机构、律师完成专利申请;最后找一个工程师团队,这个团队不仅掌握工程技术,更重要的是帮创始人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视线拉回中国,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曾表示:“将科研成果转换并不是单纯的鼓励科学家直接出来创业那么简单,因为创业是一门学问、一门规律,只有2% 的科学家适合自己出来创业。像柳传志、任正非还有很多科学家跟适合当首席CTO,然后由企业家来做成果转化。还有50%的科学家做好自己的科研,培养学生,鼓励适合的学生出去创业。”
这时就需要有孵化器、投资公司等方面的人才来弥补这些短板,这些人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产业。他们可能需要帮助科学家一起搭建团队、寻找创业伙伴、寻找商业应用,帮助科学家创业者们走过“死亡谷”。
数之联创始人兼董事长傅彦在采访中也曾表示:“创业和做学术非常不一样。在学校工作,我们是“旱涝保收”的。每年无论怎样,教授的工资都非常丰厚,而且有电子科技大学的身份背书,也能顺理成章地拿到很多项目。再加上国家对教师的补贴,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小的。但创业不一样。企业的每一笔开销都来自你自己,况且我们这个行业人力成本也比较高。像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400多人的规模,每年发出的工资接近1亿。每天一睁眼,头一件事想的就是下个月的工资在哪。”
科学家如何创业可以避坑呢?经纬合伙人张颖基于经历的真实案例和真实交流给予了科学家创业的几条建议:
第一,找到值得占有一定股份的商业合伙人、联合创始人。很多科研出身创始人的商业化能力都比较弱,需要有人能补足对商业模式探索的工作,有时还要包括公司运营、资金筹募,甚至所有科学以外的事情都需要这个人来补足;
第二,找到有战略高度、能长期作战的、在创业公司证明过自己的HRD。战略级HRD和第一条中的商业联创都是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人,是一个团队的真核。
第三、相信专业的力量,不懂的东西就要用专业的态度去面对;
第四、放下骄傲,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
第五、先知识产权,后论文,一定要用商业模式来决定知识产权的布局、申报的节奏,用知识产权的布局来安排发论文的节奏;
第六、懂人性,允许灰度的存在,世界并非非黑即白,很多事情背后还是人在决定的。
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0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共申请了68720项国际专利,连续第二年称冠全球,数字较2019年增长了16.1%。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40%左右的转化率,我国在这一数据上仅为15%左右,整体转化率相当之低。
当下根据定调来看,未来整个 30 年中国的发展就是科技创新这一条道路,而科学家就是这条路上的领头兵。国际形式的矛盾、国家战略的定调、企业发展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瓶颈突破,让投资人和科学家默契的走到了一起。
"科学家创业的优势在于其创业初期就已经积累了比较深的技术背景,而且自带光环。他们自带的技术壁垒是很高的,并且在实验室里面已经证明了各自的能力。”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
参考来源:
《科学家创业时代来临,经纬张颖的9条干货建议!》
《米磊:应该鼓励科学家创业》
《理性看科学家创业,应该鼓动VC去高校抢教授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