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跌跌不休”又遭遇“被出逃”,宁德时代下半场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跌跌不休”又遭遇“被出逃”,宁德时代下半场何去何从?

从备受追捧到如今二级市场开始出逃,宁德时代也要调整自身的心理落差。

文|摩根频道

2月10日,宁德时代开盘后迅速下跌,最终收跌5.32%,报518.10元/股。次日,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下跌。

自2021年12月3日宁德时代创下692元/股历史新高后,股价持续走弱。虎年以来,宁德时代在4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最高跌幅超15%,总市值缩水2065亿元。

股价下跌受损的不仅仅是股民,宁德时代的核心员工亦有落空。宁德时代此次遭受的打击,或许远超预期。

股价下跌,宁德时代内忧外患

只要股价下跌,市场就会自己找利空,当利空大于利好,估值势必将回归“正常”。

从信息层面上,宁德时代2021年业绩一片向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75%-195.5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81.38%-228.28%,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盈利水平。

业绩向好,宁德时代给出了三大理由:1.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渗透率提升,带动了电池销售增长;2.新建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3.公司加强费用管控,费用占比收入的比例降低。

从业务开展和价值层面上来看,宁德时代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在此之前,甚至有知名券商发布研报,将宁德时代在2060年的营收概况做出了预测,预计储能业务的营收将达到1714亿元。

然而,市场对于宁德时代的利好并不买单,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流出后,并没有止住股价的下跌,下跌趋势愈加明显。

业绩向好需要理由,股价下跌亦需要“解释”。有趣的是,在本次大幅度下跌的前两天,宁德时代公开回应“关于网传我司向美机构咨询被制裁可能性一事为不实消息”。

无论这一辟谣是否有意为之,这一利空“解释”并不能宽慰股民。于股民而言,对宁德时代刺破估值泡沫,价值回调早有预期。宁德时代的利空一直存在,在股价上涨时被忽视,本次的下跌使其被进一步放大。

价值回调很大程度意味着宁德时代的增长放缓或停滞,股价红利期即将耗尽,将回归到制造业的正常估值。又因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上限只有大概的估算,并没有确切的估量值,因此,宁德时代估值或将是长期动态的回调。

也就是说,宁德时代股价下滑错不在当下,而是市场对其未来的前景有较大的担忧。市场对宁德时代2022年业绩的预期普遍在300亿左右,尽管宁德时代依然以32.6%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但要在其他电池厂奋起直追的当下完成300亿的业绩,似乎并不容易。

宁德时代对于股价下跌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调整核心员工心态,防止因此次股价下跌而动摇军心,才是宁德时代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2021年11月,宁德时代对4483名核心员工进行了新一轮的期权和股权激励,其中股票期权的行政价格为612.08元/份,限制性股票的价格为306.04元/股。如果宁德时代的股价持续下跌,核心员工的福利或将大幅度缩水。

期权和股权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股权激励时,宁德时代股价持续攀升,当下风向逆转,宁德时代又将如何调整员工们一升一降之间的心理落差?

除此之外,从备受追捧到如今二级市场开始出逃,宁德时代也要调整自身的心理落差。

四面楚歌的宁德时代,危机之下大跃进?

新能源汽车需求大爆发,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固有产能有限,宁德时代凭借一骑绝尘的产能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一跃成为“宁王”。并且随着规模化的降本增效,宁德时代在行业内的地位愈加稳固。

据SNE发布的最新动力电池报告显示,宁德时代以32.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其次分别为LG能源(20.3%)、松下(12.2%)、比亚迪(8.8%)。宁德时代的电池一货难求,车企们为了优先配货,甚至需要交纳巨额保障金,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老板而非采购部负责人与宁德时代拉关系。

在产业链上,零件供应商的话语权高于企业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前期,当行业趋向平稳,后发者提高产能后,宁德时代的话语权和议价权势必将遭到重创。

《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一文中就有提及,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2021年中在宁德时代总部大楼发生了争执,争执核心原因在于小鹏汽车从刚开始的“不惜代价”想要宁德时代优先供货,到如今决定削减宁德时代的份额,转向中航锂电的怀抱。

有意思的是,宁德时代认为中航锂电的电池侵权,疑似侵权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将其起诉。尽管小鹏汽车2022年1月30日澄清了争议,但随着其他动力电池企业技术和产量的提升,宁德时代的影响力确实在下降。后起之秀已经拥有了和宁德时代抢“稳定合作伙伴”的实力。

在产能方面,比亚迪已建成或规划建设17个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过400GWH;中创新航预计在2025年突破500GWH产能;国轩高科计划在2022年年底达到100GWH产能。

除了国内玩家,国外巨头也奋起直追。2022年1月10日,被韩国寄予厚望的LG新能源对外宣称,预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宁德时代。排名第三的日本松下也在稳步发育,扩充产能。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业务侧重点在于三元锂动力电池,一定程度上说,三元锂动力电池是时代和技术妥协的产物,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全面成熟,随着技术的变迁,三元锂电池的比重也将降低。

宁德时代的一部分后起之秀大都寄希望于技术变革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比亚迪、LG新能源都在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其中比亚迪独具优势的刀片电池也传闻将与特斯拉达成合作。

主机厂也不甘示弱,启动了自研电池的备用方案,避免被动力电池厂商卡脖子的后患。特斯拉、吉利、上汽等有实力的车企都在筹备自有动力电池工厂的建造。除了自造,车企还与电池厂商强强联合,以此提高自身对于动力电池供给的话语权。据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和一汽成立合资公司,命名为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行业“五代十国”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电池厂商和主机厂的动力电池产能落地,宁德时代产不及销的态势也将逆转,当产能利用率下滑后,宁德时代的利润会将大幅度降低。

据中报披露,宁德时代在2021年上半年其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2.2%,获得如此成绩在于动力电池行业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随着主机厂和其他电池厂商的逐步发力,动力电池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势必发生。

据统计,宁德时代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新增规划产能240GWH,预计投入资金800亿元。大跃进和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布局只在一线之隔,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并没有精确的估算,宁德时代如何保证自身是车企的第一需求?又如何保证自身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阶段,一货难求的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高度挂钩,但当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产能大爆发,动力电池就会被剥离新能源汽车的光环,回归到电池供应商的本质。而在技术路线不定的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和市场份额的暂时领先并不能成为宁德时代的护城河。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使得占据新能源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行业水涨船高,时代的红利造就了宁德时代,将其推向了万亿市值。

但如同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持续火热,企业估值回调一样,估值过度透支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压缩泡沫,而且随着动力电池在整个产业链上话语权的逐步降低,下降趋势或更加明显,宁德时代作为行业的领头羊,首当其冲。

宁德时代此次股价的大幅度下降必将成为引发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动荡的导火索,各动力电池厂商应该审视自身,重估行业需求,调整产能扩充的步伐,避免大跃进导致产能利用率过低拖低利润率的情况发生。

宁德时代要想继续保持“宁王”的称号,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宁德时代

8.2k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将向供应商提供研发资金支持 特斯拉上海工厂厂长宋钢加入远景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联合体斥资超70亿开发南美锂资源 恩捷股份获亿纬锂能锂电隔膜大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跌跌不休”又遭遇“被出逃”,宁德时代下半场何去何从?

从备受追捧到如今二级市场开始出逃,宁德时代也要调整自身的心理落差。

文|摩根频道

2月10日,宁德时代开盘后迅速下跌,最终收跌5.32%,报518.10元/股。次日,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下跌。

自2021年12月3日宁德时代创下692元/股历史新高后,股价持续走弱。虎年以来,宁德时代在4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最高跌幅超15%,总市值缩水2065亿元。

股价下跌受损的不仅仅是股民,宁德时代的核心员工亦有落空。宁德时代此次遭受的打击,或许远超预期。

股价下跌,宁德时代内忧外患

只要股价下跌,市场就会自己找利空,当利空大于利好,估值势必将回归“正常”。

从信息层面上,宁德时代2021年业绩一片向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75%-195.5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81.38%-228.28%,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盈利水平。

业绩向好,宁德时代给出了三大理由:1.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渗透率提升,带动了电池销售增长;2.新建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3.公司加强费用管控,费用占比收入的比例降低。

从业务开展和价值层面上来看,宁德时代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在此之前,甚至有知名券商发布研报,将宁德时代在2060年的营收概况做出了预测,预计储能业务的营收将达到1714亿元。

然而,市场对于宁德时代的利好并不买单,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流出后,并没有止住股价的下跌,下跌趋势愈加明显。

业绩向好需要理由,股价下跌亦需要“解释”。有趣的是,在本次大幅度下跌的前两天,宁德时代公开回应“关于网传我司向美机构咨询被制裁可能性一事为不实消息”。

无论这一辟谣是否有意为之,这一利空“解释”并不能宽慰股民。于股民而言,对宁德时代刺破估值泡沫,价值回调早有预期。宁德时代的利空一直存在,在股价上涨时被忽视,本次的下跌使其被进一步放大。

价值回调很大程度意味着宁德时代的增长放缓或停滞,股价红利期即将耗尽,将回归到制造业的正常估值。又因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上限只有大概的估算,并没有确切的估量值,因此,宁德时代估值或将是长期动态的回调。

也就是说,宁德时代股价下滑错不在当下,而是市场对其未来的前景有较大的担忧。市场对宁德时代2022年业绩的预期普遍在300亿左右,尽管宁德时代依然以32.6%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但要在其他电池厂奋起直追的当下完成300亿的业绩,似乎并不容易。

宁德时代对于股价下跌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调整核心员工心态,防止因此次股价下跌而动摇军心,才是宁德时代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2021年11月,宁德时代对4483名核心员工进行了新一轮的期权和股权激励,其中股票期权的行政价格为612.08元/份,限制性股票的价格为306.04元/股。如果宁德时代的股价持续下跌,核心员工的福利或将大幅度缩水。

期权和股权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股权激励时,宁德时代股价持续攀升,当下风向逆转,宁德时代又将如何调整员工们一升一降之间的心理落差?

除此之外,从备受追捧到如今二级市场开始出逃,宁德时代也要调整自身的心理落差。

四面楚歌的宁德时代,危机之下大跃进?

新能源汽车需求大爆发,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固有产能有限,宁德时代凭借一骑绝尘的产能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一跃成为“宁王”。并且随着规模化的降本增效,宁德时代在行业内的地位愈加稳固。

据SNE发布的最新动力电池报告显示,宁德时代以32.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其次分别为LG能源(20.3%)、松下(12.2%)、比亚迪(8.8%)。宁德时代的电池一货难求,车企们为了优先配货,甚至需要交纳巨额保障金,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老板而非采购部负责人与宁德时代拉关系。

在产业链上,零件供应商的话语权高于企业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前期,当行业趋向平稳,后发者提高产能后,宁德时代的话语权和议价权势必将遭到重创。

《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一文中就有提及,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2021年中在宁德时代总部大楼发生了争执,争执核心原因在于小鹏汽车从刚开始的“不惜代价”想要宁德时代优先供货,到如今决定削减宁德时代的份额,转向中航锂电的怀抱。

有意思的是,宁德时代认为中航锂电的电池侵权,疑似侵权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将其起诉。尽管小鹏汽车2022年1月30日澄清了争议,但随着其他动力电池企业技术和产量的提升,宁德时代的影响力确实在下降。后起之秀已经拥有了和宁德时代抢“稳定合作伙伴”的实力。

在产能方面,比亚迪已建成或规划建设17个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过400GWH;中创新航预计在2025年突破500GWH产能;国轩高科计划在2022年年底达到100GWH产能。

除了国内玩家,国外巨头也奋起直追。2022年1月10日,被韩国寄予厚望的LG新能源对外宣称,预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宁德时代。排名第三的日本松下也在稳步发育,扩充产能。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业务侧重点在于三元锂动力电池,一定程度上说,三元锂动力电池是时代和技术妥协的产物,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全面成熟,随着技术的变迁,三元锂电池的比重也将降低。

宁德时代的一部分后起之秀大都寄希望于技术变革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比亚迪、LG新能源都在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其中比亚迪独具优势的刀片电池也传闻将与特斯拉达成合作。

主机厂也不甘示弱,启动了自研电池的备用方案,避免被动力电池厂商卡脖子的后患。特斯拉、吉利、上汽等有实力的车企都在筹备自有动力电池工厂的建造。除了自造,车企还与电池厂商强强联合,以此提高自身对于动力电池供给的话语权。据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和一汽成立合资公司,命名为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行业“五代十国”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电池厂商和主机厂的动力电池产能落地,宁德时代产不及销的态势也将逆转,当产能利用率下滑后,宁德时代的利润会将大幅度降低。

据中报披露,宁德时代在2021年上半年其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2.2%,获得如此成绩在于动力电池行业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随着主机厂和其他电池厂商的逐步发力,动力电池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势必发生。

据统计,宁德时代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新增规划产能240GWH,预计投入资金800亿元。大跃进和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布局只在一线之隔,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并没有精确的估算,宁德时代如何保证自身是车企的第一需求?又如何保证自身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阶段,一货难求的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高度挂钩,但当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产能大爆发,动力电池就会被剥离新能源汽车的光环,回归到电池供应商的本质。而在技术路线不定的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和市场份额的暂时领先并不能成为宁德时代的护城河。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使得占据新能源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行业水涨船高,时代的红利造就了宁德时代,将其推向了万亿市值。

但如同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持续火热,企业估值回调一样,估值过度透支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压缩泡沫,而且随着动力电池在整个产业链上话语权的逐步降低,下降趋势或更加明显,宁德时代作为行业的领头羊,首当其冲。

宁德时代此次股价的大幅度下降必将成为引发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动荡的导火索,各动力电池厂商应该审视自身,重估行业需求,调整产能扩充的步伐,避免大跃进导致产能利用率过低拖低利润率的情况发生。

宁德时代要想继续保持“宁王”的称号,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