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在2022年收官,各地也都摆出了“跑表计时”的架势。
梳理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在圈定今年工作重点时,多地明确表示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其中,深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内容是重中之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的国企改革要下好四步棋。一是继续利用龙头国企整合优势资源和发展要素,强化国企动能,提高国企产能,增强国企效能。二是继续深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进一步明确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国有企业市场定位。四是突出推进绿色发展,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识和执行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一直被认为是国企改革中的关键一环。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省管商业一类和金融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完成省管企业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
安徽省表示,要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进一步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合理限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广东省提出,要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大湾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进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和“科改示范行动”,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成本控制机制,着力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混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深化混改可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完善公司管理;另一方面,混改可以助力突破或弱化所有制界限,从而带动更多非公资本积极参与混改企业发展,进而提升国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针对混改的操作路径,刘兴国认为要坚持双向推进,既要持续推进以国企为主体的混改,也要大力支持国资参与民企混改,与此同时,要加快将混改从单项推进转向综合推进,即将混改与其他国资国企改革内容协同推进,以取得改革集成效果。
宋向清补充道,混合所有制下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也要加快推进,这可以使全员绩效考核有了动态制衡因素,因此应加强人才团队尤其是管理层中长期激励制度建设,从而优化权力和责任清单,使职责边界更加明确,促进国企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运营的高效性。
除了积极推动混改外,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是地方政府着墨颇多的方向。
安徽省提出,要加快港航、机场、煤电等资源整合,实施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四川省提出,要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团。
作为首批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市表示,今年将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在新兴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
“推动国资布局优化这个问题极其重要。”上海天强咨询管理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强调。他指出,随着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断加深,原有的国资布局也面临着局部的不适应、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国资国企对于资源性、功能性布局较多,但科技创新型、生态平台型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国资体系中还存在一批落后产业、低效资产,这样的矛盾与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重点任务之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加速推进。
例如,河南省提出,加快省管企业战略性重组,在建工、文旅、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劲旅。四川省提出,完成蜀道集团专业化整合、省内民用机场整合、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等。
祝波善表示,各地区对于战略性重组的关注,反映了各地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从前期关注国企监管数量、国企个体的改革,迈向关注国资国企的竞争力提升。战略性重组往往体现了国资监管体系的优化、改变,以及对于国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
刘兴国认为,未来涉及国企的并购重组可能会趋于常态化,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地方国资委发展战略改变、企业发展能力转变,都可能导致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并购重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