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曹仁贤、王传福……新能源富豪为何偏爱安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曹仁贤、王传福……新能源富豪为何偏爱安徽?

安徽的“基因”写满了新能源。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光伏头条

01

如今,一个省要是有一家新能源公司,那这个省算是买了张彩票。要是这家新能源公司在业内深耕多年,早已声名远播,那这个省算是中了大奖。

安徽运气还不算太差。

靠光伏逆变器起家的阳光电源,股价涨幅一度在十倍以上,市值超2100亿元。现在,它的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也在筹备上市。而赚到这波时代红利的曹仁贤,成了教师下海的典范,以54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安徽首富。

他用了24年才走到这个位置。1986年参加高考时,曹仁贤在家乡杭州500公里范围内画了一个圈,合肥刚好被圈了进去,他就把报考目标选定在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结束,曹仁贤被保送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可再生资源发电。他后来留校任教,但“可再生能源”的无限前景让他心里痒痒。1997年,新婚不久的曹仁贤不顾家庭反对,辞职创业。

彼时,曹仁贤投入的新能源行业还处在萌芽期,外界关注少,难以赢得风投机构的目光。他东拼西凑50万块钱,在一家澡堂旁租下个不足20平米的屋子,成立了阳光电源。起初没业务,他只能靠接一些传统的技术项目死撑,然后继续开发光伏和风能逆变器。

就在曹仁贤籍籍无名、苦熬的这段时间。安徽人王传福砸下一百多万,以不到正规生产企业1/10的成本,建成一条日产4000枚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后来,把锂电池生意做到全国第一的王传福,决定杀入汽车领域。

2005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加码,整个新能源产业迎来井喷,热钱涌动。光伏行业有这样一句描述:“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争老大,争不了全球的,就争全国、全省的、因为当了老大后,书记和市长就会来看你,大会发言来请你,银行来找你,给你钱。”

比亚迪不多久就从一家电池厂商挤入民营汽车前三强。巴菲特入股比亚迪,后者顺势推出双模电动车,股价一年翻六倍,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自主汽车品牌。

2009年,43岁的王传福以35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尽管王传福总被当地视作“徽商”的骄傲,不过严格地说,这顶首富的帽子还不能扣在安徽头上。当然,王传福没少回乡投资设厂,合肥、蚌埠等地都有比亚迪的生产线。也是这一年,曹仁贤旗下的阳光电源营收同比增加了80%,在中国新能源逆变器市场牢牢占据60%以上份额。

而在安徽本土,有一家企业虽没有比亚迪这样来势汹汹,却给比亚迪做了一段时日的老大哥。那是宁德时代还未出生、比亚迪还没长大的几年,合肥国轩高科长期处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顶峰。直到2012年,它仍在国内动力锂电池产值排行榜榜首。

国轩高科也入局电动车市场。只不过,它远没有比亚迪那样凌厉,或者说,它有点“稳”,甚至“慢”。这多少也和创始人的经历有关。李缜从公务员正式转为商人,前后用了十年时间。虽然他在体制内也始终在做商业项目,可终归还是掣手掣脚。他早年经营过出租车业务。这是他与汽车行业的首次接触,最后以失败告终。

2002年,李缜领衔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改制,摇身一变为安徽国轩集团。李缜手握九成股份,开启人生下半场。他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的十年。一系列国轩的楼盘在安徽拔地而起,李缜掘到了时代的第一桶金。而之后的新能源故事,则让李缜在2016年成了安徽首富。

02

安徽这个地方,虽有小岗村一声炮响,但此后数十年,它仍陷入一片沉寂当中,面临老牌工业基地凋零的困境。很多有能力、野心和生意头脑的人,也多如李缜一样在体制内辗转腾挪。而那些白手起家的草根派,背靠的则是当地富饶的矿产资源、地产市场的兴盛,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商贸热潮。

魏超是安徽民营企业弄潮资本市场的第一人。他掌舵的新长江集团曾入主上市公司秦皇岛华联商城(后更名渤海物流),是当时中国首例成功的跨省并购。2004-2006年,魏超三次位列安徽首富。他早期从事房产开发,尤其在批发市场领域算一方霸主,有“华东铺王”之称。

取代魏超成为安徽首富的姜纯,依然是从体制内下海创业的路子:先是靠个人技术和管理能力临危受命,扶国营大厦之将倾,获得下属信任和操盘权力,并积累深厚行业资源,接着投身商海。安徽芜湖压延厂厂长姜纯,后来做的生意也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钢产品、铜合金线材等传统行业。

2012年前,安徽的创富英雄还缺少那种动人心魄的故事。他们不太亮眼,极为接地气。王传福成为中国首富那年秋天,安徽本土首富余渐富的商贸物流中心刚刚建成运营。改革开放后,余渐富开过冷饮厂、录像厅,直到创办主营糖酒批发的安庆南翔贸易公司,他才让自己口袋鼓了起来。

和余渐富类似,鸿路钢构创始人商晓波也是做过各种小生意的人。卖包子的时候,商晓波注意到了建材业的发展潜力。即便对钢结构一窍不通,可商晓波还是决定转行。十年时间,他从一个包子店老板,变身为安徽第一富豪。

但安徽这个中部省份的萎靡,也能从富豪财富值的存在感窥见一二。

夏鼎湖两度登上胡润榜安徽首富王座。他是中国密封件第一股宁国中鼎掌门人。2010年,夏鼎湖30亿元身家同比增36%,可即便如此,他仍是中部地区最穷的分省首富。而倒数第二的湖北首富,财富值68亿元,是夏的两倍。放到全国,夏鼎湖排倒数第四。在安徽进入胡润百富榜的15人中,进入前500的只有两人,前700的有三人,十一人都在900开外。

03

近十年,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安徽本土孕育。安徽产业转型加快,正逐渐抛掉往日的暮气沉沉。田明三登安徽首富,正享受由技术壁垒带来的财富盛宴,旗下美亚光电研发的色选机(分拣大米等物料中异色颗粒的设备)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覆盖率达到了全球第一。

安徽没有互联网基因。除科大讯飞外,安徽头部公司里鲜见纯粹的互联网企业。

三只松鼠异军突起,老板章燎原属于安徽首富中坐上火箭的人。他搭上了正值高峰的电商红利。他个人也享受了无数镁光灯和无线电波的关照。

他的底层逆袭被打上励志色彩,被捧上神坛,被内部员工符号化。他曾打架斗殴,梦想当一个“狂砍一条街”的古惑仔。技校毕业后,他刷过漆、砌过墙、拧过螺丝,在夜总会端过盘子,后来开摩的与城管周旋。2012年,做了几年食品销售的章燎原,辞职创立三只松鼠。

不过,搞贴牌、不生产的三只松鼠,总难逃食品安全问题,包装袋里的坚果常遭投诉。九年过去,三只松鼠赖以发家的线上电商流量见顶,步入寒冬。而江湖气浓厚的章燎原,也需要重新整顿被内部员工诟病“盛行形式主义、官僚政治”,满是江湖气的企业氛围了。

章燎原内外交困。毗邻三只松鼠总部芜湖,驻扎合肥的洽洽食品虎视眈眈。

在包装瓜子市场,A股“炒货第一股”洽洽食品是无可争议的老大。三只松鼠起步那年,洽洽创始人陈先保就已是安徽首富。他为公司寻求多元化,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他把新增长极选定在了坚果品类。他说,“我们要all in,尽快将洽洽的每日坚果做到行业第一。”

2019年财富榜上,章燎原的首座并不稳固。他屁股还没捂热,交椅就给了一个叫吴俊保的人。东方教育创始人吴俊宝人称“安徽隐形富豪”,在职教领域盘耕三十余年,旗下有五所学校机构,其中新东方烹饪和新华电脑教育的广告一度响彻神州大地。“双减”之后,新东方的俞敏洪走向直播间卖货,而另一个新东方的吴俊宝,则选择掏银子加持公司股份。

大佬们往往拿银子投票。在安徽,还有位财技卓著的富豪吴绪顺。他早年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顺荣股份,主要业务是汽车塑料燃油箱的生产和销售。2011年,顺荣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股价跌跌不休。两年时间,公司净利润从0.41亿元下滑到仅300万元。公司股价长期低迷,停牌前,其市值不足15亿元。

资本市场也自有神奇之处。业绩行不行不打紧,壳在钱就在。

就像现在火热的新能源概念,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风起,吴绪顺选择“顺势而为”。他谋划分多次收购位于上海的游戏公司三七互娱。这中间,他靠一系列资本运作和协议,规避了“借壳上市”的监管。2015年2月,顺荣股份改称顺荣三七。更名当日,公司股价较停牌前上涨420%。直到2016年初,100%股权收购完成。公司正式改名三七互娱。

这一波操作给吴绪顺带来的,是囊中市值15亿的公司瞬间变成了500亿。他也因此三登安徽首富。当初为控制权不变更,重组顺利过会,吴绪顺承诺36个月不减持股份。从2017年底,吴氏家族所持股份全部解禁,他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一点点的减持套现节奏。

而炙手可热的时代巨富们,都走在添砖加瓦造金砖的路上。无论用什么方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曹仁贤、王传福……新能源富豪为何偏爱安徽?

安徽的“基因”写满了新能源。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光伏头条

01

如今,一个省要是有一家新能源公司,那这个省算是买了张彩票。要是这家新能源公司在业内深耕多年,早已声名远播,那这个省算是中了大奖。

安徽运气还不算太差。

靠光伏逆变器起家的阳光电源,股价涨幅一度在十倍以上,市值超2100亿元。现在,它的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也在筹备上市。而赚到这波时代红利的曹仁贤,成了教师下海的典范,以54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安徽首富。

他用了24年才走到这个位置。1986年参加高考时,曹仁贤在家乡杭州500公里范围内画了一个圈,合肥刚好被圈了进去,他就把报考目标选定在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结束,曹仁贤被保送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可再生资源发电。他后来留校任教,但“可再生能源”的无限前景让他心里痒痒。1997年,新婚不久的曹仁贤不顾家庭反对,辞职创业。

彼时,曹仁贤投入的新能源行业还处在萌芽期,外界关注少,难以赢得风投机构的目光。他东拼西凑50万块钱,在一家澡堂旁租下个不足20平米的屋子,成立了阳光电源。起初没业务,他只能靠接一些传统的技术项目死撑,然后继续开发光伏和风能逆变器。

就在曹仁贤籍籍无名、苦熬的这段时间。安徽人王传福砸下一百多万,以不到正规生产企业1/10的成本,建成一条日产4000枚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后来,把锂电池生意做到全国第一的王传福,决定杀入汽车领域。

2005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加码,整个新能源产业迎来井喷,热钱涌动。光伏行业有这样一句描述:“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争老大,争不了全球的,就争全国、全省的、因为当了老大后,书记和市长就会来看你,大会发言来请你,银行来找你,给你钱。”

比亚迪不多久就从一家电池厂商挤入民营汽车前三强。巴菲特入股比亚迪,后者顺势推出双模电动车,股价一年翻六倍,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自主汽车品牌。

2009年,43岁的王传福以35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尽管王传福总被当地视作“徽商”的骄傲,不过严格地说,这顶首富的帽子还不能扣在安徽头上。当然,王传福没少回乡投资设厂,合肥、蚌埠等地都有比亚迪的生产线。也是这一年,曹仁贤旗下的阳光电源营收同比增加了80%,在中国新能源逆变器市场牢牢占据60%以上份额。

而在安徽本土,有一家企业虽没有比亚迪这样来势汹汹,却给比亚迪做了一段时日的老大哥。那是宁德时代还未出生、比亚迪还没长大的几年,合肥国轩高科长期处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顶峰。直到2012年,它仍在国内动力锂电池产值排行榜榜首。

国轩高科也入局电动车市场。只不过,它远没有比亚迪那样凌厉,或者说,它有点“稳”,甚至“慢”。这多少也和创始人的经历有关。李缜从公务员正式转为商人,前后用了十年时间。虽然他在体制内也始终在做商业项目,可终归还是掣手掣脚。他早年经营过出租车业务。这是他与汽车行业的首次接触,最后以失败告终。

2002年,李缜领衔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改制,摇身一变为安徽国轩集团。李缜手握九成股份,开启人生下半场。他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的十年。一系列国轩的楼盘在安徽拔地而起,李缜掘到了时代的第一桶金。而之后的新能源故事,则让李缜在2016年成了安徽首富。

02

安徽这个地方,虽有小岗村一声炮响,但此后数十年,它仍陷入一片沉寂当中,面临老牌工业基地凋零的困境。很多有能力、野心和生意头脑的人,也多如李缜一样在体制内辗转腾挪。而那些白手起家的草根派,背靠的则是当地富饶的矿产资源、地产市场的兴盛,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商贸热潮。

魏超是安徽民营企业弄潮资本市场的第一人。他掌舵的新长江集团曾入主上市公司秦皇岛华联商城(后更名渤海物流),是当时中国首例成功的跨省并购。2004-2006年,魏超三次位列安徽首富。他早期从事房产开发,尤其在批发市场领域算一方霸主,有“华东铺王”之称。

取代魏超成为安徽首富的姜纯,依然是从体制内下海创业的路子:先是靠个人技术和管理能力临危受命,扶国营大厦之将倾,获得下属信任和操盘权力,并积累深厚行业资源,接着投身商海。安徽芜湖压延厂厂长姜纯,后来做的生意也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钢产品、铜合金线材等传统行业。

2012年前,安徽的创富英雄还缺少那种动人心魄的故事。他们不太亮眼,极为接地气。王传福成为中国首富那年秋天,安徽本土首富余渐富的商贸物流中心刚刚建成运营。改革开放后,余渐富开过冷饮厂、录像厅,直到创办主营糖酒批发的安庆南翔贸易公司,他才让自己口袋鼓了起来。

和余渐富类似,鸿路钢构创始人商晓波也是做过各种小生意的人。卖包子的时候,商晓波注意到了建材业的发展潜力。即便对钢结构一窍不通,可商晓波还是决定转行。十年时间,他从一个包子店老板,变身为安徽第一富豪。

但安徽这个中部省份的萎靡,也能从富豪财富值的存在感窥见一二。

夏鼎湖两度登上胡润榜安徽首富王座。他是中国密封件第一股宁国中鼎掌门人。2010年,夏鼎湖30亿元身家同比增36%,可即便如此,他仍是中部地区最穷的分省首富。而倒数第二的湖北首富,财富值68亿元,是夏的两倍。放到全国,夏鼎湖排倒数第四。在安徽进入胡润百富榜的15人中,进入前500的只有两人,前700的有三人,十一人都在900开外。

03

近十年,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安徽本土孕育。安徽产业转型加快,正逐渐抛掉往日的暮气沉沉。田明三登安徽首富,正享受由技术壁垒带来的财富盛宴,旗下美亚光电研发的色选机(分拣大米等物料中异色颗粒的设备)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覆盖率达到了全球第一。

安徽没有互联网基因。除科大讯飞外,安徽头部公司里鲜见纯粹的互联网企业。

三只松鼠异军突起,老板章燎原属于安徽首富中坐上火箭的人。他搭上了正值高峰的电商红利。他个人也享受了无数镁光灯和无线电波的关照。

他的底层逆袭被打上励志色彩,被捧上神坛,被内部员工符号化。他曾打架斗殴,梦想当一个“狂砍一条街”的古惑仔。技校毕业后,他刷过漆、砌过墙、拧过螺丝,在夜总会端过盘子,后来开摩的与城管周旋。2012年,做了几年食品销售的章燎原,辞职创立三只松鼠。

不过,搞贴牌、不生产的三只松鼠,总难逃食品安全问题,包装袋里的坚果常遭投诉。九年过去,三只松鼠赖以发家的线上电商流量见顶,步入寒冬。而江湖气浓厚的章燎原,也需要重新整顿被内部员工诟病“盛行形式主义、官僚政治”,满是江湖气的企业氛围了。

章燎原内外交困。毗邻三只松鼠总部芜湖,驻扎合肥的洽洽食品虎视眈眈。

在包装瓜子市场,A股“炒货第一股”洽洽食品是无可争议的老大。三只松鼠起步那年,洽洽创始人陈先保就已是安徽首富。他为公司寻求多元化,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他把新增长极选定在了坚果品类。他说,“我们要all in,尽快将洽洽的每日坚果做到行业第一。”

2019年财富榜上,章燎原的首座并不稳固。他屁股还没捂热,交椅就给了一个叫吴俊保的人。东方教育创始人吴俊宝人称“安徽隐形富豪”,在职教领域盘耕三十余年,旗下有五所学校机构,其中新东方烹饪和新华电脑教育的广告一度响彻神州大地。“双减”之后,新东方的俞敏洪走向直播间卖货,而另一个新东方的吴俊宝,则选择掏银子加持公司股份。

大佬们往往拿银子投票。在安徽,还有位财技卓著的富豪吴绪顺。他早年经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顺荣股份,主要业务是汽车塑料燃油箱的生产和销售。2011年,顺荣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股价跌跌不休。两年时间,公司净利润从0.41亿元下滑到仅300万元。公司股价长期低迷,停牌前,其市值不足15亿元。

资本市场也自有神奇之处。业绩行不行不打紧,壳在钱就在。

就像现在火热的新能源概念,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风起,吴绪顺选择“顺势而为”。他谋划分多次收购位于上海的游戏公司三七互娱。这中间,他靠一系列资本运作和协议,规避了“借壳上市”的监管。2015年2月,顺荣股份改称顺荣三七。更名当日,公司股价较停牌前上涨420%。直到2016年初,100%股权收购完成。公司正式改名三七互娱。

这一波操作给吴绪顺带来的,是囊中市值15亿的公司瞬间变成了500亿。他也因此三登安徽首富。当初为控制权不变更,重组顺利过会,吴绪顺承诺36个月不减持股份。从2017年底,吴氏家族所持股份全部解禁,他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一点点的减持套现节奏。

而炙手可热的时代巨富们,都走在添砖加瓦造金砖的路上。无论用什么方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