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的高端之路,离不开OPPO这枚王炸

OPPO又一次上了“王炸”。

2月18日,OPPO宣布本月将发布的旗舰机型OPPO Find X5系列将全球首发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除此之外,该系列机型还将搭载OPPO自研的首款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以及高通骁龙8系列。

“Find X5 Pro能全球首发天玑9000不容易,能调教好就更不容易”,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在微博上透露,OPPO前后花了至少11个月时间,投入超过2000名工程师做性能调教。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天玑9000 5G的跑分已经突破100万。

天玑9000芯片系台积电4nm工艺首发,这也是天玑系列首次在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中出现。在手机行业中,这并非常见的配置,要知道过去搭载天玑芯片的手机均在中低端价位。对于普遍采用高通骁龙芯片的旗舰机市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手机芯片市场很有可能出现全新的格局。

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发科都有“山寨之王”的称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它冲击高端的掣肘。天玑9000是联发科向高端市场发起的第三次冲刺,它的市场反响对联发科未来的走向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将进一步考验两家厂商对芯片的调教能力。

而站在OPPO的角度,这也是一次重视程度极高的旗舰发布。随着手机市场内卷加剧,主流手机厂商的比拼已经从影像技术深入到了芯片自研。三款旗舰级芯片的碰撞,是OPPO高端之路上不可忽视的注脚。

手机内卷有多严重?

联发科芯片、旗舰手机,这样的配置对于手机行业而言可谓新鲜。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如果将所有厂商各价位机型的参数拿来对比,会发现除了芯片、屏幕和镜头之外,各家几乎没有本质性的差别。甚至这三者也开始趋同——旗舰机的底层SoC普遍都是高通,屏幕也只能在刷新率和曲面平面上做文章,但实际上供应商也大抵相同。

自从华为麒麟芯片断供之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这也是手机行业内卷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核心的底层芯片几乎没有差别,只能在其它方面寻找差异化创新。

但无论是影像、设计还是性能,厂商的很多创新可能很难让消费者产生明显感知。在真实的门店选购场景中,让消费者最后做决定的还是内存组合和对应的价格,其中价格的影响因素甚至更大。

“大家都有产品创新,但大家的创新都差不多,最后变成了渠道上的竞争”,上述分析师表示。

真正的创新是底层技术的革新,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为了寻找差异化优势,进一步向高端冲刺,包括OPPO、vivo、小米等在内的国产厂商,纷纷踏上了自研芯片之路。2021年,OPPO发布了首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这也是全球首款影像专用NPU芯片。

而在底层SoC上,OPPO也大胆地选择了天玑9000。在机海战术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策略。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具差异化的选择,另一方面,旗舰手机一成不变的底层SoC方案也将迎来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益于行业的良性竞争,让更多厂商和消费者受益。

从配置上看,天玑9000已经达到了旗舰级别,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赶超高通的新一代处理器。根据官方参数,它采用台积电4nm先进制程,CPU和GPU 均采用了新一代 Arm v9 处理器架构,ISP处理速度高达90亿像素/秒。此外,APU算力和平台功耗也达到了史上最优水平。

事实上,天玑系列在过去两年间已经有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在推出天玑9000以前,联发科已经凭借天玑1000、天玑1200等中高端5G芯片,以及天玑820等中低端5G芯片抢占市场,逐步扭转了此前数年因Helio X30、Helio X10等芯片性能不足,调度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颓势,成了5G市场的黑马,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上连续五个季度问鼎第一。

手机芯片的成败对联发科的营收至关重要。联发科副总经理徐敬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策略的重心将是在高端市场有所斩获,并在营业额上进一步提升,天玑9000的发布是公司布局高端和旗舰市场战略中的重要节点。

可以说,眼下可能是天玑系列冲击高端的最好时机,而OPPO Find X5则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一役。

联发科的漫漫高端路

行业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三季度,联发科市场份额为40%,位居第一,超出高通将近15个点。的确,过去一年联发科在手机行业赚了盆满钵满,但仍有一个痛点未解决——始终拿不到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从CD-ROM芯片起家,在DVD、TV、手机芯片各路辗转的联发科,其成长之路与国产消费电子产品的走向密切相关。

早在2003年,已在DVD芯片市场站稳脚跟的联发科,瞄准了另一块新兴生意——山寨手机。作为当时唯一获得移动处理器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内厂商,联发科在巅峰时期曾拿下内地手机芯片市场90%的份额,打造了草莽年代的市场份额神话,也因此被冠以“山寨手机之父”的称号。

在山寨机和功能机横行的时代,联发科几乎没有敌手。即便在智能机流行之后,这家老牌芯片设计企业也没有错过商机。2012年,无论是双核处理器MT6577,还是四核处理器MT6589,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时的行业风向,并帮助联发科成功站稳智能机低端市场。

一连串的成功,使联发科充满向高端市场进击的信心。2015年,联发科推出定位高端的Helio X系列,试图向高端市场上探,摆脱山寨之父的名号,但结果并不如意。

商业竞争有时很残酷。相比起当时的竞争对手,Helio X系列的配置并不占优势,大多手机厂商都选择将它搭载在中低端机型上,一把击碎了联发科的高端梦。之后,联发科尽管仍拿下了不少手机厂商的订单,但也基本都停留在中低端机型。

这显然不是联发科的终极目标。直到5G时代拉开帷幕的2019年,联发科推出了全新的天玑1000系列芯片,试图重返高端手机市场。这枚芯片配置表现并不差,初上市时也收获了不少手机厂商一把手的站台,但由于同期高通骁龙芯片的表现过于强劲,联发科高端之旅也遭到拦截,手机厂商把天玑芯片装到了中低端机型上,还顺带把5G手机拉到了千元价位。

天玑系列推出的时机并不坏。华为麒麟让位之后,高端市场正好留出了部分缺口。然而,在高通的连环招之下,联发科再次被堵在了高端市场门口。时至今日,安卓高端旗舰市场仍是高通骁龙的天下。

对联发科来说,冲击高端需要自身“硬”,但也少不了运气,以及合作伙伴的信任。

OPPO高端新故事

此次OPPO发布的Find X5系列中包含多款机型,除了天玑9000芯片之外,还将提供高通骁龙8 Gen1系列芯片的选择方案。据了解,高通骁龙8 Gen1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艺,CPU、GPU性能相比前代均有大幅提升,功耗则降低了30%。另外,OPPO自研的首款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也将同步搭载。

一个系列,三款不同芯片,来自采用不同厂商的制造工艺,这对OPPO的跨平台调校能力和自研能力是一场极大的考验。一个事实是,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自研芯片是ISP,集成在SoC上,而OPPO这枚芯片是NPU,独立于SoC存在,能够与SoC一起构成手机核心运算的左右大脑,显然研发难度也更高。

OPPO产品高级总监姜波曾经讲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背后的研发故事。6nm制程的工艺生态并不发达,也缺乏现有IP。要做6nm的NPU,市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设计。所有芯片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核心IP,OPPO必须全部自研。而光是流片环节,1次试验费用就高达1个亿。更重要的是,正式流片实验前,没人知道是否成功,一旦失败需要推倒重来。

为什么一定要做一款影像专用NPU?在OPPO看来,通用芯片无法满足AI对计算影像提出的算力和能效要求,OPPO要实现自己的影像目标,需要通过自研专用NPU的形式,最大化地解决算力和能效的问题。

普通消费者可能很难理解算力在数量上的差距。如果把这些算力转换成用户体验,OPPO能同时实现4K+20bit RAW+AI+Ultra HDR规格夜景视频,这已经达到了目前手机影像算力的新极限。

除了自研NPU的加持,OPPO Find X5系列在影像上的另一个看点是OPPO与老牌影像大厂哈苏的合作,双方将聚焦色彩的联合研发,这是哈苏的传统优势,也让Find X5系列在影像色彩上的表现更具期待值。

提升用户体验,这是OPPO做产品规划时的初衷,而并非停留于像素和手机镜头个数的无效竞争。尽管这背后花费不小,就像跨平台调试三颗不同的芯片,背后的研发成本显然比一颗芯片更高。但要做先于行业的尝试,要做高端手机厂商,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OPPO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来形容制造“顶级芯片”这件最难的事。从最初立项至今,OPPO几乎“不计投入”,为的就是能够拿出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用户体验的技术。它不一定能决定OPPO在高端市场的成败,但有它加持的OPPO Find X5系列,或许会为高端手机行业带来新的风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OPPO

4.6k
  • 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成立,华为、OPPO、vivo担任轮值理事长
  • OPPO法务部:网络水军团伙抹黑OPPO获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联发科的高端之路,离不开OPPO这枚王炸

OPPO又一次上了“王炸”。

2月18日,OPPO宣布本月将发布的旗舰机型OPPO Find X5系列将全球首发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除此之外,该系列机型还将搭载OPPO自研的首款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以及高通骁龙8系列。

“Find X5 Pro能全球首发天玑9000不容易,能调教好就更不容易”,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在微博上透露,OPPO前后花了至少11个月时间,投入超过2000名工程师做性能调教。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天玑9000 5G的跑分已经突破100万。

天玑9000芯片系台积电4nm工艺首发,这也是天玑系列首次在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中出现。在手机行业中,这并非常见的配置,要知道过去搭载天玑芯片的手机均在中低端价位。对于普遍采用高通骁龙芯片的旗舰机市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手机芯片市场很有可能出现全新的格局。

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发科都有“山寨之王”的称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它冲击高端的掣肘。天玑9000是联发科向高端市场发起的第三次冲刺,它的市场反响对联发科未来的走向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将进一步考验两家厂商对芯片的调教能力。

而站在OPPO的角度,这也是一次重视程度极高的旗舰发布。随着手机市场内卷加剧,主流手机厂商的比拼已经从影像技术深入到了芯片自研。三款旗舰级芯片的碰撞,是OPPO高端之路上不可忽视的注脚。

手机内卷有多严重?

联发科芯片、旗舰手机,这样的配置对于手机行业而言可谓新鲜。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如果将所有厂商各价位机型的参数拿来对比,会发现除了芯片、屏幕和镜头之外,各家几乎没有本质性的差别。甚至这三者也开始趋同——旗舰机的底层SoC普遍都是高通,屏幕也只能在刷新率和曲面平面上做文章,但实际上供应商也大抵相同。

自从华为麒麟芯片断供之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这也是手机行业内卷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核心的底层芯片几乎没有差别,只能在其它方面寻找差异化创新。

但无论是影像、设计还是性能,厂商的很多创新可能很难让消费者产生明显感知。在真实的门店选购场景中,让消费者最后做决定的还是内存组合和对应的价格,其中价格的影响因素甚至更大。

“大家都有产品创新,但大家的创新都差不多,最后变成了渠道上的竞争”,上述分析师表示。

真正的创新是底层技术的革新,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为了寻找差异化优势,进一步向高端冲刺,包括OPPO、vivo、小米等在内的国产厂商,纷纷踏上了自研芯片之路。2021年,OPPO发布了首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这也是全球首款影像专用NPU芯片。

而在底层SoC上,OPPO也大胆地选择了天玑9000。在机海战术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策略。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具差异化的选择,另一方面,旗舰手机一成不变的底层SoC方案也将迎来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益于行业的良性竞争,让更多厂商和消费者受益。

从配置上看,天玑9000已经达到了旗舰级别,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赶超高通的新一代处理器。根据官方参数,它采用台积电4nm先进制程,CPU和GPU 均采用了新一代 Arm v9 处理器架构,ISP处理速度高达90亿像素/秒。此外,APU算力和平台功耗也达到了史上最优水平。

事实上,天玑系列在过去两年间已经有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在推出天玑9000以前,联发科已经凭借天玑1000、天玑1200等中高端5G芯片,以及天玑820等中低端5G芯片抢占市场,逐步扭转了此前数年因Helio X30、Helio X10等芯片性能不足,调度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颓势,成了5G市场的黑马,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上连续五个季度问鼎第一。

手机芯片的成败对联发科的营收至关重要。联发科副总经理徐敬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策略的重心将是在高端市场有所斩获,并在营业额上进一步提升,天玑9000的发布是公司布局高端和旗舰市场战略中的重要节点。

可以说,眼下可能是天玑系列冲击高端的最好时机,而OPPO Find X5则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一役。

联发科的漫漫高端路

行业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三季度,联发科市场份额为40%,位居第一,超出高通将近15个点。的确,过去一年联发科在手机行业赚了盆满钵满,但仍有一个痛点未解决——始终拿不到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从CD-ROM芯片起家,在DVD、TV、手机芯片各路辗转的联发科,其成长之路与国产消费电子产品的走向密切相关。

早在2003年,已在DVD芯片市场站稳脚跟的联发科,瞄准了另一块新兴生意——山寨手机。作为当时唯一获得移动处理器芯片制造技术的国内厂商,联发科在巅峰时期曾拿下内地手机芯片市场90%的份额,打造了草莽年代的市场份额神话,也因此被冠以“山寨手机之父”的称号。

在山寨机和功能机横行的时代,联发科几乎没有敌手。即便在智能机流行之后,这家老牌芯片设计企业也没有错过商机。2012年,无论是双核处理器MT6577,还是四核处理器MT6589,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时的行业风向,并帮助联发科成功站稳智能机低端市场。

一连串的成功,使联发科充满向高端市场进击的信心。2015年,联发科推出定位高端的Helio X系列,试图向高端市场上探,摆脱山寨之父的名号,但结果并不如意。

商业竞争有时很残酷。相比起当时的竞争对手,Helio X系列的配置并不占优势,大多手机厂商都选择将它搭载在中低端机型上,一把击碎了联发科的高端梦。之后,联发科尽管仍拿下了不少手机厂商的订单,但也基本都停留在中低端机型。

这显然不是联发科的终极目标。直到5G时代拉开帷幕的2019年,联发科推出了全新的天玑1000系列芯片,试图重返高端手机市场。这枚芯片配置表现并不差,初上市时也收获了不少手机厂商一把手的站台,但由于同期高通骁龙芯片的表现过于强劲,联发科高端之旅也遭到拦截,手机厂商把天玑芯片装到了中低端机型上,还顺带把5G手机拉到了千元价位。

天玑系列推出的时机并不坏。华为麒麟让位之后,高端市场正好留出了部分缺口。然而,在高通的连环招之下,联发科再次被堵在了高端市场门口。时至今日,安卓高端旗舰市场仍是高通骁龙的天下。

对联发科来说,冲击高端需要自身“硬”,但也少不了运气,以及合作伙伴的信任。

OPPO高端新故事

此次OPPO发布的Find X5系列中包含多款机型,除了天玑9000芯片之外,还将提供高通骁龙8 Gen1系列芯片的选择方案。据了解,高通骁龙8 Gen1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艺,CPU、GPU性能相比前代均有大幅提升,功耗则降低了30%。另外,OPPO自研的首款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也将同步搭载。

一个系列,三款不同芯片,来自采用不同厂商的制造工艺,这对OPPO的跨平台调校能力和自研能力是一场极大的考验。一个事实是,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自研芯片是ISP,集成在SoC上,而OPPO这枚芯片是NPU,独立于SoC存在,能够与SoC一起构成手机核心运算的左右大脑,显然研发难度也更高。

OPPO产品高级总监姜波曾经讲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背后的研发故事。6nm制程的工艺生态并不发达,也缺乏现有IP。要做6nm的NPU,市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设计。所有芯片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核心IP,OPPO必须全部自研。而光是流片环节,1次试验费用就高达1个亿。更重要的是,正式流片实验前,没人知道是否成功,一旦失败需要推倒重来。

为什么一定要做一款影像专用NPU?在OPPO看来,通用芯片无法满足AI对计算影像提出的算力和能效要求,OPPO要实现自己的影像目标,需要通过自研专用NPU的形式,最大化地解决算力和能效的问题。

普通消费者可能很难理解算力在数量上的差距。如果把这些算力转换成用户体验,OPPO能同时实现4K+20bit RAW+AI+Ultra HDR规格夜景视频,这已经达到了目前手机影像算力的新极限。

除了自研NPU的加持,OPPO Find X5系列在影像上的另一个看点是OPPO与老牌影像大厂哈苏的合作,双方将聚焦色彩的联合研发,这是哈苏的传统优势,也让Find X5系列在影像色彩上的表现更具期待值。

提升用户体验,这是OPPO做产品规划时的初衷,而并非停留于像素和手机镜头个数的无效竞争。尽管这背后花费不小,就像跨平台调试三颗不同的芯片,背后的研发成本显然比一颗芯片更高。但要做先于行业的尝试,要做高端手机厂商,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OPPO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来形容制造“顶级芯片”这件最难的事。从最初立项至今,OPPO几乎“不计投入”,为的就是能够拿出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用户体验的技术。它不一定能决定OPPO在高端市场的成败,但有它加持的OPPO Find X5系列,或许会为高端手机行业带来新的风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