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CPU架构将迎变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CPU架构将迎变局

拥抱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

图片来源:Unsplash-Cristiano Firmani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近日,以x86架构为主的英特尔宣布加入RISC-V 国际基金会,并设立了10亿美元基金用于扶持初创和成熟企业进行代工生态的创新,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将用于RISC-V。作为x86架构的创造者与坚定信任者,英特尔这一动作意义重大。对RISC-V的布局,是英特尔敢于“改变”自己战略的魄力。

英特尔IDM2.0的选择:不仅仅是一枝独秀

加入RISC-V基金会并不是英特尔在RISC-V领域第一次的战略布局。去年6月,业内就曾传出英特尔将以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收购SiFive。虽然交易没有成功,但是英特尔和SiFive的合作却很紧密,与SiFive合作开发了代号为“Horse Creek”的 RISC-V 开发平台。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发布了基于RISC-V的芯片Nios Soft处理器。

如今,加入了RISC-V基金会的英特尔除了是x86的坚定信仰者,还是RISC-V的积极参与者。英特尔选择这一步的原因,还要从英特尔IDM2.0战略说起。去年,英特尔推出了震惊业界的IDM2.0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宣布成立代工服务事业部(IFS),主要是计划未来为美国、欧洲等客户提供芯片代工与封装服务,用以满足全球化的半导体需求。该部门还将为客户提供除了晶圆制造和封装服务外的x86、Arm、RISC-V等多种IP技术服务,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设计和制造代工厂。

由此,英特尔高调地进入了代工这条赛道。代工厂客户强烈要求其支持更多RISC-V IP,满足这一需求也是英特尔10亿美元的创新基金的重要任务。对于晶圆代工厂来说,提高产能不代表能扩大晶圆代工业务,优秀的工艺技术、IP数量等都对企业竞争力起到关键作用。以三星和台积电为例,2020年,台积电所拥有的IP数量预计在3.5万至3.7万项左右,但是三星电子晶圆代工业务部持有IP 7000至1万个,仅为TSMC的20%至30%。英特尔如果贯彻自己的IDM2.0战略,发展晶圆代工,与台积电三星竞争,自然要重视客户在RISC-V IP方面的需求。

英特尔积极求“变”,不死磕x86一种架构,也是作为“识时务者”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的尊重与主动顺应。

苹果:架构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如果说英特尔的架构战略“增”,那么苹果的架构战略则是“减”与“换”。

2020年,苹果宣布Mac电脑将转向公司自研芯片处理器,苹果放弃了x86架构,转向Arm架构。

这不是苹果第一次更换架构,1984年,苹果将Mac从MOS 8位6502处理器系列,转向摩托罗拉68K架构;1994年,从摩托罗拉的68K系列架构,转向Power PC架构;2005年,苹果从Power PC架构,转向x86架构,由此开启了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深度合作,几乎每一代的Mac都会搭载来自英特尔的定制芯片。

苹果几乎是唯一一家定期改变处理器架构的消费型硬件公司,无论是从Power PC切换到X86,还是从X86切换到ARM,苹果选择芯片架构的方法论很简单,看的其实是“单位能耗下的性能高低”(performance per watt)。苹果当初青睐英特尔的原因也正是这个。

纵览苹果割舍英特尔与x86的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点:对于苹果在乎的功耗性能比,英特尔芯片的功耗落后于苹果自研芯片;Mac使用英特尔的芯片也会让苹果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对自己的新品上市节奏产生影响;对于苹果本身的生态来说,Arm化的Mac,在软件上能和iOS彻底打通,苹果可以在macOS体系下创造一套与iOS连贯、一致的体验,让iPhone用户在购买一台新Mac时能感到更熟悉、更易上手。同时也能让Mac和iPhone能够协同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体验;此外,苹果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都是基于Arm的,这也是苹果之所以能这么做的底气。

其实转换架构对苹果来说,也并非是百利无一害的,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苹果需要保证两代不同架构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这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是好在苹果在更换架构方面经验丰富,当年苹果从Power PC转到X86的时候设计出来的过渡工具:Universal Binary和“罗赛塔”系统,可以重新迭代启用,两套工具又重新肩负起了“桥梁”的责任,连接两代不同架构硬件。

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端。从Power PC到X86,苹果从头到尾花了近8年才把新架构的芯片铺到所有新硬件上,完成软件开发的切换,最后结束对老产品的支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苹果一定会完成软硬件兼容的转变。

苹果的纵身一跃,也代表了识时务者的明智。

一个架构的消失,是历史的选择吗

除了如今的x86,Arm和RISC-V,很多架构也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MIPS就是其中一个,MIPS 是出现最早的商业 RISC 架构芯片之一,过去曾与 Arm、X86 架构具有同等地位。

2021年3月,MIPS Technologies宣布将放弃继续设计MIPS指令集,转向了RISC-V架构。

作为第一款商用的RISC指令集,MIPS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兴起的机遇;但是在诞生四十年后被放弃,也正是因为没能抓住发展的机遇。

在CISC处理器独占鳌头的时代,RISC异军突起,相对于CISC有着性能优势,而在这场热潮中,MIPS架构拥有思科、博通、索尼等稳定客户。

然而,在智能手机爆火的年代,MIPS没有及时抢占移动处理器的高地。MIPS从设计之初就以Intel的X86为对标,主打高性能;而Arm一开始就瞄准了嵌入式低功耗领域。当Arm开始联合高通、苹果、联发科等公司面向智能手机市场打造移动处理器的时候,MIPS依然沉浸在高清盒子、打印机等小众产品市场。在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的年代,Arm爆火,由于MIPS并没有功耗的优势,限制了其在智能手机上大展拳脚。MIPS没有对市场做出合潮流的规划,失去了关键的十年。

另一个MIPS边缘化的原因就是MIPS的授权方式导致的生态破碎化。在技术授权上比较开放,允许客户添加指令集,允许客户自己设计处理器核。而这直接导致一个生态系统围绕MIPS架构结合起来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MIPS架构更新缓慢,且未能配合主流操作系统与设备生态优化潮流,这就失去了IP授权所具备的推出速度,软件高兼容的特点。因此MIPS逐渐被市场抛弃。

MIPS时代落寞终结,可用架构进一步减少,昔日的风光无限不再,也是因为没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走向与规律。

拥抱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就要先识时务识业务,分析自己的水平及能力,掷地有声地“增减”,才能在这最好的时代中发光发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英特尔

6.4k
  • 美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特尔涨超3%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京会见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安德鲁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CPU架构将迎变局

拥抱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

图片来源:Unsplash-Cristiano Firmani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近日,以x86架构为主的英特尔宣布加入RISC-V 国际基金会,并设立了10亿美元基金用于扶持初创和成熟企业进行代工生态的创新,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将用于RISC-V。作为x86架构的创造者与坚定信任者,英特尔这一动作意义重大。对RISC-V的布局,是英特尔敢于“改变”自己战略的魄力。

英特尔IDM2.0的选择:不仅仅是一枝独秀

加入RISC-V基金会并不是英特尔在RISC-V领域第一次的战略布局。去年6月,业内就曾传出英特尔将以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收购SiFive。虽然交易没有成功,但是英特尔和SiFive的合作却很紧密,与SiFive合作开发了代号为“Horse Creek”的 RISC-V 开发平台。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发布了基于RISC-V的芯片Nios Soft处理器。

如今,加入了RISC-V基金会的英特尔除了是x86的坚定信仰者,还是RISC-V的积极参与者。英特尔选择这一步的原因,还要从英特尔IDM2.0战略说起。去年,英特尔推出了震惊业界的IDM2.0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宣布成立代工服务事业部(IFS),主要是计划未来为美国、欧洲等客户提供芯片代工与封装服务,用以满足全球化的半导体需求。该部门还将为客户提供除了晶圆制造和封装服务外的x86、Arm、RISC-V等多种IP技术服务,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设计和制造代工厂。

由此,英特尔高调地进入了代工这条赛道。代工厂客户强烈要求其支持更多RISC-V IP,满足这一需求也是英特尔10亿美元的创新基金的重要任务。对于晶圆代工厂来说,提高产能不代表能扩大晶圆代工业务,优秀的工艺技术、IP数量等都对企业竞争力起到关键作用。以三星和台积电为例,2020年,台积电所拥有的IP数量预计在3.5万至3.7万项左右,但是三星电子晶圆代工业务部持有IP 7000至1万个,仅为TSMC的20%至30%。英特尔如果贯彻自己的IDM2.0战略,发展晶圆代工,与台积电三星竞争,自然要重视客户在RISC-V IP方面的需求。

英特尔积极求“变”,不死磕x86一种架构,也是作为“识时务者”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的尊重与主动顺应。

苹果:架构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如果说英特尔的架构战略“增”,那么苹果的架构战略则是“减”与“换”。

2020年,苹果宣布Mac电脑将转向公司自研芯片处理器,苹果放弃了x86架构,转向Arm架构。

这不是苹果第一次更换架构,1984年,苹果将Mac从MOS 8位6502处理器系列,转向摩托罗拉68K架构;1994年,从摩托罗拉的68K系列架构,转向Power PC架构;2005年,苹果从Power PC架构,转向x86架构,由此开启了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深度合作,几乎每一代的Mac都会搭载来自英特尔的定制芯片。

苹果几乎是唯一一家定期改变处理器架构的消费型硬件公司,无论是从Power PC切换到X86,还是从X86切换到ARM,苹果选择芯片架构的方法论很简单,看的其实是“单位能耗下的性能高低”(performance per watt)。苹果当初青睐英特尔的原因也正是这个。

纵览苹果割舍英特尔与x86的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点:对于苹果在乎的功耗性能比,英特尔芯片的功耗落后于苹果自研芯片;Mac使用英特尔的芯片也会让苹果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对自己的新品上市节奏产生影响;对于苹果本身的生态来说,Arm化的Mac,在软件上能和iOS彻底打通,苹果可以在macOS体系下创造一套与iOS连贯、一致的体验,让iPhone用户在购买一台新Mac时能感到更熟悉、更易上手。同时也能让Mac和iPhone能够协同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体验;此外,苹果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都是基于Arm的,这也是苹果之所以能这么做的底气。

其实转换架构对苹果来说,也并非是百利无一害的,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苹果需要保证两代不同架构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这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是好在苹果在更换架构方面经验丰富,当年苹果从Power PC转到X86的时候设计出来的过渡工具:Universal Binary和“罗赛塔”系统,可以重新迭代启用,两套工具又重新肩负起了“桥梁”的责任,连接两代不同架构硬件。

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端。从Power PC到X86,苹果从头到尾花了近8年才把新架构的芯片铺到所有新硬件上,完成软件开发的切换,最后结束对老产品的支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苹果一定会完成软硬件兼容的转变。

苹果的纵身一跃,也代表了识时务者的明智。

一个架构的消失,是历史的选择吗

除了如今的x86,Arm和RISC-V,很多架构也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MIPS就是其中一个,MIPS 是出现最早的商业 RISC 架构芯片之一,过去曾与 Arm、X86 架构具有同等地位。

2021年3月,MIPS Technologies宣布将放弃继续设计MIPS指令集,转向了RISC-V架构。

作为第一款商用的RISC指令集,MIPS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兴起的机遇;但是在诞生四十年后被放弃,也正是因为没能抓住发展的机遇。

在CISC处理器独占鳌头的时代,RISC异军突起,相对于CISC有着性能优势,而在这场热潮中,MIPS架构拥有思科、博通、索尼等稳定客户。

然而,在智能手机爆火的年代,MIPS没有及时抢占移动处理器的高地。MIPS从设计之初就以Intel的X86为对标,主打高性能;而Arm一开始就瞄准了嵌入式低功耗领域。当Arm开始联合高通、苹果、联发科等公司面向智能手机市场打造移动处理器的时候,MIPS依然沉浸在高清盒子、打印机等小众产品市场。在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的年代,Arm爆火,由于MIPS并没有功耗的优势,限制了其在智能手机上大展拳脚。MIPS没有对市场做出合潮流的规划,失去了关键的十年。

另一个MIPS边缘化的原因就是MIPS的授权方式导致的生态破碎化。在技术授权上比较开放,允许客户添加指令集,允许客户自己设计处理器核。而这直接导致一个生态系统围绕MIPS架构结合起来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MIPS架构更新缓慢,且未能配合主流操作系统与设备生态优化潮流,这就失去了IP授权所具备的推出速度,软件高兼容的特点。因此MIPS逐渐被市场抛弃。

MIPS时代落寞终结,可用架构进一步减少,昔日的风光无限不再,也是因为没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走向与规律。

拥抱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就要先识时务识业务,分析自己的水平及能力,掷地有声地“增减”,才能在这最好的时代中发光发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