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 陈琼烨
随着世界逐渐脱离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教育市场正在恢复生机。
一项由全球教育智库HolonIQ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国际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末达到4330亿美元。而疫情前的2019年,这一数字为1960亿美元。
报告显示,197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100万学生出国留学,2019年这一数字已超过500万,每年这部分学生的留学总支出为1960亿美元。HolonIQ预计,未来30年,国际教育市场将增加十亿名高等教育学位的学生,75%来自亚非国家,但目前这一数字约七成左右。

在世界大学排行榜Top200中,超五成院校位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四个传统留学目的地国家。全球前1000名大学中,有74%的院校位于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地区。
亚洲国家的排名较以往有所提升。据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2022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8所大学上榜,32所大学排名上升,7所大学首次上榜。清华大学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Top 1,世界排名第17,亚洲第三名。北京大学继2006年之后,首次进入世界前20名。
HolonIQ认为,传统留学大国和亚非拉新兴留学目的国之间的地位差异,并不会在未来50年内实现逆转。尽管后者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完善本国教育市场,大多数的留学生仍将发达经济体国家作为留学首选。
随着疫情趋于平稳,市场对留学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报告发现,在今年一月的问卷中,各大学和留学中介等均表示,在过去的九个月中,即使部分国家还存在旅行限制,但疫情后重新恢复的留学需求正在变得强烈。
而在2021年4月的调查结果中,人们对国际教育市场的前景相当不看好,超五成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至十年内市场的增长将低于历史增长,仅两成受访者认为,由于需求被压抑,短期内的增长水平或将高于疫情前。
不同地区的留学费用差异显著,从每年约一万美元到十万美元以上不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发达国家,每年的平均学费约两万美元。

在英美澳加四大传统留学目的国,学费支出占总费用的近五成,占国际教育市场总学费的80%,总规模在2019年达670亿美元,这一数字预计在2030年末达到1440亿美元。住宿和饮食费用占比相对较低,分别占留学总费用的21%和13%。
上述四大国之外的国家学费相对实惠,平均占总费用的23%,住宿和饮食费用占比较高,分别达到31%和19%。这些国家每年也吸引着一定数量的留学生,热门目的国包括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西班牙和俄罗斯。
发布评论
评论
大学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最好不去美国,一点都不安全
学费贵的要死,还是有钱人的专利
国外名校吸引力还是巨大的,最主要的是没有高考这么大压力
我堂弟差点考上牛津,面试没过,准备去读曼彻斯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