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豪掷百亿造车,立讯精密家底究竟厚不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豪掷百亿造车,立讯精密家底究竟厚不厚?

从历年财报来看,长期依赖融资的立讯精密似乎并没有过厚的家底。

文|花朵财经

造车赛道再添新丁,果链巨头宣布豪掷百亿。

继富士康宣布造车,贵为果链顶级代工供应商的立讯精密,也随之进入了汽车领域,而且一出手便是百亿。

立讯精密于近日发布公告称,以100.54亿元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手中收购19.88%股份,另外获得奇瑞7.87%、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

作为苹果代工巨头,随着立讯精密宣布入局造车领域,此举特别引人瞩目。不过从目前来看,立讯的百亿投资可能还只是张入园门票。对于造车这场持久战,公司恐怕未必一定能够声名远播。

最重要的是,剑指新能源汽车热道的立讯,其经营所表现出的过度依赖苹果,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接近饱和,企业该如何摆脱忧虑?

豪掷百亿转身造车

千亿市值果链巨头造车,从一则公告开始。

根据立讯精密发布《关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显示,2022年2月11日,公司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

而在本协议基础上,立讯精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致力于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对于合作子公司,则拟采取甲方(立讯精密)认缴5亿元持有注册资本的30%、奇瑞新能源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的70%股权结构。

据悉,奇瑞控股及其关联子公司于汽车行业深耕多年,旗下拥有奇瑞汽车、星途汽车、捷途汽车等汽车品牌。今年1月,奇瑞控股终端实销为107710辆,同比增长20%。其中,海外出口26900辆,同比增长60.9%;新能源汽车销量20635辆,同比劲增179.6%。

立讯精密表示,与奇瑞控股及其关联方联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全方位强化公司汽车业务战略布局,实现公司核心零部件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造车家底并不充沛

然而在立讯精密宣布入局造车赛道以来,其实这一赛道已十分拥挤。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的行业发展来看,2014年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注册量同比劲增105%,到2020年注册量再创新高,达7.86万家,同比增长70.8%。

与此同时,同为果链代工企业的富士康,也已早早公布造车计划。去年10月,富士康已通过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首度发表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车款Model C休旅车、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以此展现其造车决心。

不过看似光鲜亮丽、前景十足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其实需要非常重度的资金投入。每一次新入局者总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准备了多少钱?”关于这一答案,蔚来李斌说至少要400亿元,何小鹏说超过300亿元,小米则计划10年投入100亿美元。

那么,立讯精密的弹药库是否充足?

从历年财报来看,长期依赖融资的立讯精密似乎并没有过厚的家底。

自2010年上市数十年来,公司对外进行了多轮融资。其中,2014通过增发A股募资20.10亿元,2016又通过增发A股募资45.89亿元,到2020年公司又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29.8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底,尽管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156.68亿元,但是其短期借款也高达166.87亿元。此外,公司债务水平整体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侧面反映出了公司的资金压力。2016至2020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42.11%、48.21%、54.24%、55.95%、55.86%。

过度依赖单一客户

大众熟知的是,立讯精密是国内的“果链一哥”,然而过度依赖苹果代工,衰退也可能因此而生。

回溯立讯精密的发家史,公司创始人王来春曾是富士康深圳工厂在1998年首批招聘的150名员工之一。凭借这层关系,王来春后来在创办立讯精密之初也很顺利得到了富士康的关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富士康深度绑定是立讯精密的核心面貌。

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2009年,立讯精密上市前一年,富士康旗下的富港电子甚至出资4000万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但之后随着上市立讯精密陆续购入多家公司,切入索尼和微软游戏主机,以及苹果、华为、艾默生等公司产业链,到2012年,富士康业务占立讯精密营收已降至22.4%。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企业的逆袭来源于与苹果的不期而遇。2011年的4月,立讯精密凭借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成为昆山联滔的控股股东,正式进入苹果供应链。

背靠大树好乘凉,立讯精密之后通过不断拓展苹果产业链,自然而然地收获了巨大的硕果。2010年,立讯精密营收仅10.11亿元,对应净利润1.16亿元,但发展至2020年,公司营收已上升至925.01亿元,利润也相应上涨至72.25亿元。

一家企业火箭般蹿升,但其实背后隐含的风险却并不小。与同类企业相比,立讯精密对苹果的依赖程度十分之高。2020年,苹果占立讯精密收入比重高达69%,比同为苹果供应商的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等均要高出不少。

如此之高地依赖单一客户,立讯精密的未知风险俨然并不小。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欧菲光曾因被剔除苹果产业链,股价一度暴跌。根据欧菲光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净亏损在19亿元至27亿元。

因此对于立讯精密而言,开展多元化业务,本身是一种分担风险的方式,但是以百亿投资跨界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未来究竟能走多远,俨然仍是个谜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立讯精密

3.7k
  • 界面新闻发布2024年度女性CEO榜单:携程集团孙洁、立讯精密王来春、格力电器董明珠占据前三
  • 立讯精密(002475.SZ):控股股东立讯有限部分股权质押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豪掷百亿造车,立讯精密家底究竟厚不厚?

从历年财报来看,长期依赖融资的立讯精密似乎并没有过厚的家底。

文|花朵财经

造车赛道再添新丁,果链巨头宣布豪掷百亿。

继富士康宣布造车,贵为果链顶级代工供应商的立讯精密,也随之进入了汽车领域,而且一出手便是百亿。

立讯精密于近日发布公告称,以100.54亿元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手中收购19.88%股份,另外获得奇瑞7.87%、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

作为苹果代工巨头,随着立讯精密宣布入局造车领域,此举特别引人瞩目。不过从目前来看,立讯的百亿投资可能还只是张入园门票。对于造车这场持久战,公司恐怕未必一定能够声名远播。

最重要的是,剑指新能源汽车热道的立讯,其经营所表现出的过度依赖苹果,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接近饱和,企业该如何摆脱忧虑?

豪掷百亿转身造车

千亿市值果链巨头造车,从一则公告开始。

根据立讯精密发布《关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显示,2022年2月11日,公司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

而在本协议基础上,立讯精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致力于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对于合作子公司,则拟采取甲方(立讯精密)认缴5亿元持有注册资本的30%、奇瑞新能源认缴11.67亿元并持有注册资本的70%股权结构。

据悉,奇瑞控股及其关联子公司于汽车行业深耕多年,旗下拥有奇瑞汽车、星途汽车、捷途汽车等汽车品牌。今年1月,奇瑞控股终端实销为107710辆,同比增长20%。其中,海外出口26900辆,同比增长60.9%;新能源汽车销量20635辆,同比劲增179.6%。

立讯精密表示,与奇瑞控股及其关联方联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全方位强化公司汽车业务战略布局,实现公司核心零部件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造车家底并不充沛

然而在立讯精密宣布入局造车赛道以来,其实这一赛道已十分拥挤。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的行业发展来看,2014年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注册量同比劲增105%,到2020年注册量再创新高,达7.86万家,同比增长70.8%。

与此同时,同为果链代工企业的富士康,也已早早公布造车计划。去年10月,富士康已通过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首度发表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车款Model C休旅车、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以此展现其造车决心。

不过看似光鲜亮丽、前景十足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其实需要非常重度的资金投入。每一次新入局者总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准备了多少钱?”关于这一答案,蔚来李斌说至少要400亿元,何小鹏说超过300亿元,小米则计划10年投入100亿美元。

那么,立讯精密的弹药库是否充足?

从历年财报来看,长期依赖融资的立讯精密似乎并没有过厚的家底。

自2010年上市数十年来,公司对外进行了多轮融资。其中,2014通过增发A股募资20.10亿元,2016又通过增发A股募资45.89亿元,到2020年公司又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29.8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底,尽管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156.68亿元,但是其短期借款也高达166.87亿元。此外,公司债务水平整体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侧面反映出了公司的资金压力。2016至2020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42.11%、48.21%、54.24%、55.95%、55.86%。

过度依赖单一客户

大众熟知的是,立讯精密是国内的“果链一哥”,然而过度依赖苹果代工,衰退也可能因此而生。

回溯立讯精密的发家史,公司创始人王来春曾是富士康深圳工厂在1998年首批招聘的150名员工之一。凭借这层关系,王来春后来在创办立讯精密之初也很顺利得到了富士康的关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富士康深度绑定是立讯精密的核心面貌。

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2009年,立讯精密上市前一年,富士康旗下的富港电子甚至出资4000万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但之后随着上市立讯精密陆续购入多家公司,切入索尼和微软游戏主机,以及苹果、华为、艾默生等公司产业链,到2012年,富士康业务占立讯精密营收已降至22.4%。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企业的逆袭来源于与苹果的不期而遇。2011年的4月,立讯精密凭借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成为昆山联滔的控股股东,正式进入苹果供应链。

背靠大树好乘凉,立讯精密之后通过不断拓展苹果产业链,自然而然地收获了巨大的硕果。2010年,立讯精密营收仅10.11亿元,对应净利润1.16亿元,但发展至2020年,公司营收已上升至925.01亿元,利润也相应上涨至72.25亿元。

一家企业火箭般蹿升,但其实背后隐含的风险却并不小。与同类企业相比,立讯精密对苹果的依赖程度十分之高。2020年,苹果占立讯精密收入比重高达69%,比同为苹果供应商的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等均要高出不少。

如此之高地依赖单一客户,立讯精密的未知风险俨然并不小。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欧菲光曾因被剔除苹果产业链,股价一度暴跌。根据欧菲光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净亏损在19亿元至27亿元。

因此对于立讯精密而言,开展多元化业务,本身是一种分担风险的方式,但是以百亿投资跨界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未来究竟能走多远,俨然仍是个谜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