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莹
小城镇里有大文章,也有大梦想。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它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依托,被看作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钥匙”,也被视作是城镇经济转型的新亮点。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特色小镇清单的通知》,确定将93个特色小镇纳入全省特色小镇清单统一管理。其中,青岛有8个特色小镇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省特色小镇清单颇具权威性——是根据国务院特色小镇规范清理的要求,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备、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特色小镇“唯一清单”,其他各级各类特色小镇将不予认可。
青岛8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清单”
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特色小镇清单的通知》,省政府确定将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镇玻璃智造特色小镇等93个特色小镇纳入省特色小镇清单统一管理。
这93个特色小镇分布在山东的16个地级市中,其中,潍坊数量最多,有9个;青岛、烟台、威海分别有8个特色小镇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二;淄博、德州各有7个特色小镇的身影;济南、济宁、滨州则分别上榜了6个特色小镇;此外,临沂、菏泽各纳入了5个特色小镇,枣庄、聊城各3个特色小镇上榜。
聚焦青岛,此次入选的8个特色小镇分别是,城阳动车特色小镇、姜山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李哥庄时尚产业特色小镇、即墨陆港e联特色小镇、平度智能制造(家电)特色小镇、胶州上合智慧物流特色小镇、莱西航空文化特色小镇、西海岸东方文化特色小镇。
青岛特色小镇茁壮成长的“基因密码”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镇一品”延续而来的特色小镇,其跳脱不开的发展核心,在于产业,在于特色。只有每一个小镇都特色独具,有特色产业的支撑,特色小镇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此番青岛上榜的这些特色小镇可谓是各具特色。
以李哥庄时尚产业特色小镇为例,位于青岛胶州李哥庄镇,该镇有着“中国制帽之乡”的称号,生产的凉帽产品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还起草了全国制帽行业的首个国标——《六片运动帽标准》。这里还是全球高端假发制造基地,高端假发的产销量占到了全国的80%,饰品加工也渐成规模。可以说,在特色小镇建设上,李哥庄镇既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又有着产城融合的鲜明地域特色。

“高铁”是城阳动车特色小镇的靓丽名片,小镇位于青岛城阳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北段的棘洪滩街道内,是重点打造集科研、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高铁+”的小镇。
位于莱西的姜山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和莱西航空文化特色小镇则是立足镇域特色,以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代表。
目前,姜山镇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电池—整车生产—汽车后市场”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莱西航空文化特色小镇以航空教育为依托,以通航机场为平台,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积极打造航空教育、通航运营、航空旅游、航空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型特色小镇。

即墨陆港e联特色小镇则是瞅准了当前跨境电商发展的契机,希望通过“跨境电商+智慧物流+内外贸融合”,实现“让世界只有一个小镇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即墨陆港e联特色小镇是全省唯一以跨境电商为产业特色入选的特色小镇。
此外,平度智能制造(家电)特色小镇、胶州上合智慧物流特色小镇、西海岸东方文化特色小镇分别聚焦智能制造家电、智慧物流、文化产业,成为青岛特色小镇建设的缩影。
从宏观角度看,特色小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对地方而言,特色小镇在小空间内集聚了特色产业和先进要素,布局方式和发展建设模式灵活,是地方发展中一种快速系统集成的有益探索。而且多数特色小镇不在中心城区,土地、劳动力、住房等成本相对较低,在聚人才、聚产业、聚人气等方面具有相当优势,可以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
同时,拥有丰富县域资源和特色产业基础的青岛,在打造特色小镇上具有先天优势。早在2016年青岛便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意见》,高标准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如今,一个个特色小镇在青岛落地生花的同时,也为青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活力。
青岛特色小镇何以铸魂?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清单内特色小镇1600个左右,远超当初1000个左右的目标。实际上,在高峰期,这个数字还要高得多。
然而,与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伴而生的,是不少特色小镇面临“成长的烦恼”。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围绕特色小镇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质量效益、管理方式和底线约束等方面,提出普适性操作性的基本指引。
对青岛而言,无论是从特色小镇的建设规模,还是发展质量来看,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青岛县域广阔,胶州、平度、莱西三市土地面积达6067.52平方公里,占全市比重达53.72%,超过半壁江山;常住人口达289.92万人(7次人口普查数据),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这是青岛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基础,也是必然选择。
青岛曾明确提出,“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抓手、城镇化发展的新平台”“实现特色小镇更高质量的发展,积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
显然,建设特色小镇对青岛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而实现这些目标,首先需要在产业上下足功夫。
纵观国内外,能够长盛不衰的特色小镇,必然是强有力的产业增长极和聚合点。法国依云小镇围绕特有的生态资源(依云水和温泉),通过发展特色产品、生态休闲、旅游文化等领域,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力,一直依托产业蓬勃发展。
跻身2021年中国特色小镇50强的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则聚焦细分市场,以打造国际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引进各类地理信息相关企业400余家,已形成从芯片研发、装备制造到数据生产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视线转回青岛,其产业特色鲜明、基础雄厚,拥有一批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中,智能家电集群、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从中心城区向县域转移已成趋势,青岛要利用这一趋势,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坚持蓝色、高端、新兴为产业导向,做精做强最有基础和潜力的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产城人文融合,让更多的特色小镇成长为经得起市场考验、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新平台,助力青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凤凰网青岛微信公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