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奥运年,今天是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又在我们耳边响彻。但今天我们不谈那些奥运大咖,而是介绍一位真正有趣的奥运选手——艾迪·爱德华兹。即使是最狂热的奥运迷可能也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位奥运名将。
其实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飞鹰艾迪》的主人公。尽管电影票房惨淡,但却为我们喂了一大口励志追梦的鸡汤。
可以先试想一下:如果在一所省级重点高中里出现了这么一个学生,高考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并且离倒数第二的成绩可谓天差地别,但是当他拿到成绩单后却兴奋异常,甚至手舞足蹈仿佛收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全然不顾其他人异样的眼光。
这时你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位厚颜无耻的同学呢?大概就会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蛇精病吧,可是,我们的主人公艾迪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真实的倒数第一先生飞鹰艾迪,原名迈克尔 爱德华兹。1963年出生。抛去电影,我们来谈谈现实中的艾迪。
有人说《飞鹰艾迪》是滑雪版的《阿甘正传》,这个观点不敢苟同。艾迪原型的人物可不是傻子,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只是小时候跟阿甘一样腿有毛病。这位兄弟的智商可没问题,就是有点二,一根筋,心很大,因而显得傻乎乎而已,却是一个小人物励志教科书。
自带逗比属性的业余选手艾迪与奥运会其他选手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完全业余的家伙。1984年他高山滑雪落榜没去成奥运会之后,开始转向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跳台滑雪,准备朝着1988年冬奥会进军。然而这位勇气不缺,缺的是身体、技术和钱。
首先他是高度近视,滑雪的时候眼镜不得不套护目镜,否则看不见路。然而在高空下落的时候,眼镜上也会充满雾气什么也看不清,也跟“盲落地”差不多。
其次他身高172cm,体重却重达82公斤,为最重的一位,比当时同期选手中体重第二的哥们足足重了9公斤。而跳台滑雪最重要的是流线型、身轻如燕,和飞驰的箭一样,这样才能飞得远。但这兄弟却是实打实的“炮弹出膛”。参赛的运动员和报道比赛的记者怀疑,他是不是在比赛中会来个“倒栽葱”。
他从训练到参加世锦赛时期的装备都是二手的,二手不合身的装备所以产生了非常搞笑效果,超大号系着绳子的头盔、要穿6双袜子才能撑满的滑雪靴。
最后因为没钱,所以艾迪一边训练一边筹钱。并不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受到了风韵犹存的酒店老板娘待见,而是到处打工,保姆、园丁、酒店打杂什么都干,甚至还在芬兰一家神经病医院里打工(可不是去看病哦)。
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和电影里一样,1987年世锦赛排名第55位倒数第二,倒数第一被取消了参赛资格。然后这哥们就参加了奥运会。
奥运会一"飞"成名他参加了两次跳台滑雪,从70米到从未尝试过的90米,毫无悬念,倒数第一。虽然他跳出了个人最好成绩73.5米,但是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呢?如今跳台滑雪世界纪录大概是139米左右(跳雪计分虽然不只看距离,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数据),但凭借着这位的奥运会差到离谱的成绩,个人身上励志色彩,当然还少不了得了倒数第一之后high到极点的庆祝。竟然让艾迪大受欢迎。
艾迪的粉丝有两种,一种是媒体,他是媒体的宠儿,小报和八卦炒作的焦点,甚至在奥运会期间就上了脱口秀。媒体戏称他为“脱线先生”(美国著名动画片,一个视力极差的老头的搞笑故事),一个意大利记者称其为“跳台掉雪”,但都没有“飞鹰艾迪”这个名号响亮。另一种粉丝就是单纯的崇拜者,因为作为一名业余选手,艾迪的事迹真正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在当年奥运会闭幕式上,组委会主席弗兰克 金曾说“在本次奥运会上,有的选手赢得了金牌,有的选手打破了记录,还有的选手像鹰一样飞翔”。
只为他制定的“飞鹰规则”但国际奥委会(IOC)却不喜欢他,因为这帮当官的觉得艾迪的行为属于“砸场子”,他的业余行为让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运动显得很儿戏,因此1990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一项规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飞鹰规则”。
规则规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总排名前30%之内的运动员才有资格获得奥运会入场券。
规则直接导致我们的艾迪1992年和1994年两届冬奥会都没能入围,1998年艾迪甚至获得了一家英国公司的赞助,帮助他参加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但还是失败了。
电影很俗,但俗的让人热血沸腾看完艾迪的介绍再让我们回到影片本身,世界上的俗套电影分为两类,一类是俗不可耐到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还有一类是俗的光明正大但却依旧让人热血沸腾。显然《飞鹰艾迪》属于后者。但为《飞鹰艾迪》俗在哪里,又为什么会让人俗的热血沸腾呢?
首先是千篇一律的剧情,小人物的奋斗史,为了梦想打破重重阻力。末流选手加上一个曾经很牛逼,但现在极其潦倒的二流教练。十部电影这种题材的励志电影有九部是这样的剧情。这不,小编随手就能想到星爷的两部电影《少林足球》与《破坏之王》,托比马奎尔的《奔腾年代》以及去年公映的《全力扣杀》。
星爷作品
励志故事
但是为什么《飞鹰艾迪》俗的让人热血沸腾呢?
先看本片最大的两个亮点:
一、视觉冲击以及紧张感跳台滑雪是起源于挪威处罚犯人的行刑项目,一项非常壮观而又危险的运动。在这些刑罚变成竞技运动之后,危险性一点也没有减少,稍不留神就会断骨折筋。成功就帅气逼人享受掌声与赞叹,一旦失败弄不好就半身不遂。不过也正是这成与败之间的差异性带来了剧情张力,尤其是最后的场面,抛却一切的纵身一跃前,时间仿佛停止,气氛渲染达到极点。
二、幽默的喜剧色彩主人公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只为能在奥运会上纵身一跃。他本身的事迹并不滑稽反而令人肃然起敬,可笑的是艾迪本人的秀逗属性。末流选手+二流教练的设定,有些山寨的装备、滑稽的体形,如小孩一般天真的二百五表现,都能引发大量的笑点,主演全程绷着演,嘴撇得跟八万似得。
这就是《飞鹰艾迪》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这就是真实的飞鹰艾迪。
最后透露一个艾迪的最新消息,在《飞鹰艾迪》北京首映的发布会上,艾迪 爱德华兹亲临现场,他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非常期待:“我希望以运动员身份来北京,虽然届时我就59岁了。”
真诚的祝你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