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届年轻人又爱上了大排摩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届年轻人又爱上了大排摩托?

年轻人有多爱摩托?

文|大白商业评论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错了!重来!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说起摩托车,那可是几代中国人的爱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产摩托车曾有过辉煌的岁月。结婚彩礼有个“三金一冒烟”的说法,一冒烟指的就是摩托车,那时有辆摩托车基本就能娶到媳妇了。当年,乡镇企业家、农村万元户的建设摩托,带着黑烟滚滚而来的幸福250,还有小镇青年专属的木兰轻骑……那些买得起摩托车的人,都是狠角色。

只不过,一些大城市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之后纷纷推出限牌限售的政策。而且人们有钱之后纷纷买上了小汽车,摩托车就渐渐没落了,中国摩托车企业也进入了漫漫长夜。

蹊跷的是,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426万辆,已经相当于同时期新增小汽车数量的22%。而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826万辆,同比增长了43%。就连从1986年开始限制京B摩托车进三环的北京市,在2020年也新增了10.7万辆摩托车,增长率达71.8%。

确实,如果早晚高峰时你走在北京街头,明显感觉有很多骑摩托车通勤的年轻人,而且相当部分是大排量摩托。2021年1-11月中国250cc排量以上摩托车累计销售29.96万辆,同比增长62.2%。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排量摩托车销售量将达到110万辆。从2013年开始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消费群体逐渐成规模。是的,这届年轻人又爱上了骑大排量摩托。

在车展上,传统摩托缺席,时尚炫酷、仿赛车型的进口大排受宠,销量几何式上升。而且考个摩托驾照也难,全国多地出现摩托车驾校报名“一位难求”的景象,有的北京驾校要排队3个月。2020年11月的一次京A摩托车法拍,经过1286次加价后最终以30万元价格成交,京A摩托车牌的含金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客车车牌。还有新闻报道,南京市同时期的摩托车牌照,成交价就超过了13万。

有个说法叫“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其实大排摩托才是真正的割肾神器。骑摩托会上瘾,也越玩越高级,有人三四个月换一辆,有人五年里买走十几台。现在,入门大排起步价也得2万,哈雷戴维森最便宜的车型也得9万多。年轻人在网络上了解好外观性能、价位参数,再加上摩托车的测评短视频的加持,只要凑了够钱,他们就直接到店,下单提车。

你以为这就完了?交强、盗抢、不计免赔,你得买吧;每次几百到几千的保养费也得出着。建议你买个全盔,关键时刻保命,有些人会因为头盔样式或者上面版画不同,就买回家好几顶头盔,普通的国产品牌一千左右,好的进口品牌几万的都有。

国产手套一百多,到丹尼斯A星赛道款两千左右。骑行服国产货五六百一套,也有上万一套的大厂货。但你总不能只有一套吧,摩旅拉力款、赛道皮衣款、日常通勤款,建议冬夏各置办一套。骑行靴三四百到三四千不等,爱惜生命的你,护肘护膝背板也得有一套吧。所以,年轻人骑摩托车,早就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了。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大排摩托?

2020年国庆期间,顶流明星王一博在ZIC摩托车赛中的“惊天一摔”,在年轻人群体里燃起了机车热,由此带来了整个产业的兴盛。那么,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爱骑大排摩托呢?

首先,上班通勤,快!当小汽车摇号让你觉得车牌就像中彩票一样,你是否还对这个渣男持久等待。即使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堵车成为城市常态。动辄十几万的车位,商场写字楼十几块一小时的停车费,每月上千块的油费,是否也让你有点肉疼?如果没这辆小车车,呵呵,一二线城市拥挤的公共交通,迷宫一般的换乘体验正在等着你。这就逼着你去思考,辛苦打工的同时,怎么才能幸福出行呢?加上疫情的推动,骑摩托车就成了一些人的刚需。

其实,在市区日常通勤骑大排,并没有那么爽,一来低速操控费力,二来市区骑行也不舒服。年轻人坚持用大排代步通勤,在于大排量摩托车有一种自由情怀。摩托车跟汽车的体验完全不同,引擎的轰鸣,自然的融合,这是大排摩托车挡不住的魅力。

其次,体验至上,帅!年轻人加入摩托车群体,这些人相对不缺钱,摩托车并不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更偏向娱乐和休闲方式。装逼是第一生产力,更高的自重、更低的重心、更宽的轮胎和更好的空气阻力设定,大排的外观和排气声浪,证明你才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有机车小哥哥跟我讲,二十万的汽车满大街都是,可二十万的大排会让自己觉得真正开挂了。这个全民博眼球,求关注的时代,的确造就了很多人。骑摩托车的人群多种多样,共同点是骨子里的不安和躁动,每个骑士的内心都有一丝叛逆和不羁。

最重要的是,更多人有钱了,他们迷上玩车、拉风、跑山、赛道、极限运动,成为一种悦己型消费。有人喜欢摩旅,骑上心爱的摩托上路,瞬间成为riders on the road一份子,路上遇到的骑手都是朋友,做个经典的问候手势,旅程就变得不一样了。

有人享受赛道的速度与激情,将大排摩托变成极限运动,除了王一博、尹正等明星带动,还有宝马、川崎、本田等大品牌,经常组织赛道体验活动,逐渐抓牢了玩家们的心。

有人面对风驰电掣的吸引,开始往山里跑,比如北京十渡的红井路、怀柔的范崎路就是跑山的网红路段。大白友情提醒,大排有风险,骑行须谨慎。

大排摩托未来有多野?

最近,摩友们也看到了城市摩托解禁的希望。2017年,西安在全国率先解禁了摩托车;2018年起全国放开网上提档,异地考证;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呼吁,适度解禁摩托车。而中汽协摩托车分会有个意见,全面解除“禁限摩”将产生一个数千亿元规模的增量市场,没错,大白我仿佛闻到了钱的味道。

那么,大排摩托这块蛋糕最终会属于谁呢?2012年被看做国产大排量摩托车崛起的元年,这一年,春风、隆鑫、钱江三家国产制造商,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大排量玩乐型摩托车,春风650NK,钱江黄龙600,隆鑫无极650R。不过,受到禁摩政策、13年强制报废政策的影响,以及客观上的技术差距,国产大排现在还没有站到国内市场的中心。

当然你可以说,国产大排正在卡脖子的领域快速超越,或者国内品牌已经进步很多了。但骑行圈用户公认的是,国产车壳子造的越来越好看,但骑行质感和稳定性,依然比不上进口甚至合资摩托车。国产四缸摩托车发动机的耐用性还不够,钱江黄龙600还是用收购来的意大利贝纳利的技术,而像MotoGP这种国际摩托车赛事,国产摩托车甚至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相比之下,全球大排量主要摩企包括本田、铃木、雅马哈和川崎在内的四大日企,宝马、杜卡迪、比亚乔和哈雷在内的欧美企业,可以说,进口品牌一马当先,中国摩托车消费的市场机会当下主要属于他们。面对已经到来的大排摩托车消费浪潮,国产品牌只有营销噱头,硬实力上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免让人尴尬。

中资企业的市场机会主要在于摩托车后市场服务。当大排摩托成为年轻人的休闲方式,娱乐型摩托车后市场服务也开始萌芽,服务类型包括“摩燃”这类提供改装配件和骑行装备的APP,“摩托邦”这类骑行计步及社交功能的APP。这些平台聚集了需求相近的骑友,逐渐延伸到方方面面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专长。

当然,中国大排的春天可能就在不远处,大白心里充满祝福。最后,大白再次提醒,大排虽好,理性选购,不要让大排成了生命的加速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届年轻人又爱上了大排摩托?

年轻人有多爱摩托?

文|大白商业评论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错了!重来!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说起摩托车,那可是几代中国人的爱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产摩托车曾有过辉煌的岁月。结婚彩礼有个“三金一冒烟”的说法,一冒烟指的就是摩托车,那时有辆摩托车基本就能娶到媳妇了。当年,乡镇企业家、农村万元户的建设摩托,带着黑烟滚滚而来的幸福250,还有小镇青年专属的木兰轻骑……那些买得起摩托车的人,都是狠角色。

只不过,一些大城市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之后纷纷推出限牌限售的政策。而且人们有钱之后纷纷买上了小汽车,摩托车就渐渐没落了,中国摩托车企业也进入了漫漫长夜。

蹊跷的是,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426万辆,已经相当于同时期新增小汽车数量的22%。而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摩托车新注册登记826万辆,同比增长了43%。就连从1986年开始限制京B摩托车进三环的北京市,在2020年也新增了10.7万辆摩托车,增长率达71.8%。

确实,如果早晚高峰时你走在北京街头,明显感觉有很多骑摩托车通勤的年轻人,而且相当部分是大排量摩托。2021年1-11月中国250cc排量以上摩托车累计销售29.96万辆,同比增长62.2%。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排量摩托车销售量将达到110万辆。从2013年开始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消费群体逐渐成规模。是的,这届年轻人又爱上了骑大排量摩托。

在车展上,传统摩托缺席,时尚炫酷、仿赛车型的进口大排受宠,销量几何式上升。而且考个摩托驾照也难,全国多地出现摩托车驾校报名“一位难求”的景象,有的北京驾校要排队3个月。2020年11月的一次京A摩托车法拍,经过1286次加价后最终以30万元价格成交,京A摩托车牌的含金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客车车牌。还有新闻报道,南京市同时期的摩托车牌照,成交价就超过了13万。

有个说法叫“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其实大排摩托才是真正的割肾神器。骑摩托会上瘾,也越玩越高级,有人三四个月换一辆,有人五年里买走十几台。现在,入门大排起步价也得2万,哈雷戴维森最便宜的车型也得9万多。年轻人在网络上了解好外观性能、价位参数,再加上摩托车的测评短视频的加持,只要凑了够钱,他们就直接到店,下单提车。

你以为这就完了?交强、盗抢、不计免赔,你得买吧;每次几百到几千的保养费也得出着。建议你买个全盔,关键时刻保命,有些人会因为头盔样式或者上面版画不同,就买回家好几顶头盔,普通的国产品牌一千左右,好的进口品牌几万的都有。

国产手套一百多,到丹尼斯A星赛道款两千左右。骑行服国产货五六百一套,也有上万一套的大厂货。但你总不能只有一套吧,摩旅拉力款、赛道皮衣款、日常通勤款,建议冬夏各置办一套。骑行靴三四百到三四千不等,爱惜生命的你,护肘护膝背板也得有一套吧。所以,年轻人骑摩托车,早就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了。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大排摩托?

2020年国庆期间,顶流明星王一博在ZIC摩托车赛中的“惊天一摔”,在年轻人群体里燃起了机车热,由此带来了整个产业的兴盛。那么,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爱骑大排摩托呢?

首先,上班通勤,快!当小汽车摇号让你觉得车牌就像中彩票一样,你是否还对这个渣男持久等待。即使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堵车成为城市常态。动辄十几万的车位,商场写字楼十几块一小时的停车费,每月上千块的油费,是否也让你有点肉疼?如果没这辆小车车,呵呵,一二线城市拥挤的公共交通,迷宫一般的换乘体验正在等着你。这就逼着你去思考,辛苦打工的同时,怎么才能幸福出行呢?加上疫情的推动,骑摩托车就成了一些人的刚需。

其实,在市区日常通勤骑大排,并没有那么爽,一来低速操控费力,二来市区骑行也不舒服。年轻人坚持用大排代步通勤,在于大排量摩托车有一种自由情怀。摩托车跟汽车的体验完全不同,引擎的轰鸣,自然的融合,这是大排摩托车挡不住的魅力。

其次,体验至上,帅!年轻人加入摩托车群体,这些人相对不缺钱,摩托车并不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更偏向娱乐和休闲方式。装逼是第一生产力,更高的自重、更低的重心、更宽的轮胎和更好的空气阻力设定,大排的外观和排气声浪,证明你才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有机车小哥哥跟我讲,二十万的汽车满大街都是,可二十万的大排会让自己觉得真正开挂了。这个全民博眼球,求关注的时代,的确造就了很多人。骑摩托车的人群多种多样,共同点是骨子里的不安和躁动,每个骑士的内心都有一丝叛逆和不羁。

最重要的是,更多人有钱了,他们迷上玩车、拉风、跑山、赛道、极限运动,成为一种悦己型消费。有人喜欢摩旅,骑上心爱的摩托上路,瞬间成为riders on the road一份子,路上遇到的骑手都是朋友,做个经典的问候手势,旅程就变得不一样了。

有人享受赛道的速度与激情,将大排摩托变成极限运动,除了王一博、尹正等明星带动,还有宝马、川崎、本田等大品牌,经常组织赛道体验活动,逐渐抓牢了玩家们的心。

有人面对风驰电掣的吸引,开始往山里跑,比如北京十渡的红井路、怀柔的范崎路就是跑山的网红路段。大白友情提醒,大排有风险,骑行须谨慎。

大排摩托未来有多野?

最近,摩友们也看到了城市摩托解禁的希望。2017年,西安在全国率先解禁了摩托车;2018年起全国放开网上提档,异地考证;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呼吁,适度解禁摩托车。而中汽协摩托车分会有个意见,全面解除“禁限摩”将产生一个数千亿元规模的增量市场,没错,大白我仿佛闻到了钱的味道。

那么,大排摩托这块蛋糕最终会属于谁呢?2012年被看做国产大排量摩托车崛起的元年,这一年,春风、隆鑫、钱江三家国产制造商,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大排量玩乐型摩托车,春风650NK,钱江黄龙600,隆鑫无极650R。不过,受到禁摩政策、13年强制报废政策的影响,以及客观上的技术差距,国产大排现在还没有站到国内市场的中心。

当然你可以说,国产大排正在卡脖子的领域快速超越,或者国内品牌已经进步很多了。但骑行圈用户公认的是,国产车壳子造的越来越好看,但骑行质感和稳定性,依然比不上进口甚至合资摩托车。国产四缸摩托车发动机的耐用性还不够,钱江黄龙600还是用收购来的意大利贝纳利的技术,而像MotoGP这种国际摩托车赛事,国产摩托车甚至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相比之下,全球大排量主要摩企包括本田、铃木、雅马哈和川崎在内的四大日企,宝马、杜卡迪、比亚乔和哈雷在内的欧美企业,可以说,进口品牌一马当先,中国摩托车消费的市场机会当下主要属于他们。面对已经到来的大排摩托车消费浪潮,国产品牌只有营销噱头,硬实力上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免让人尴尬。

中资企业的市场机会主要在于摩托车后市场服务。当大排摩托成为年轻人的休闲方式,娱乐型摩托车后市场服务也开始萌芽,服务类型包括“摩燃”这类提供改装配件和骑行装备的APP,“摩托邦”这类骑行计步及社交功能的APP。这些平台聚集了需求相近的骑友,逐渐延伸到方方面面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专长。

当然,中国大排的春天可能就在不远处,大白心里充满祝福。最后,大白再次提醒,大排虽好,理性选购,不要让大排成了生命的加速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