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咪咕离不开王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咪咕离不开王濛?

受咪咕热度影响,其母公司中国移动在A股更是迎来一波大涨。

文|中国品牌杂志

“我的眼睛就是尺!”

“我也是个福将啊。”

“我今天带了秒表来解说。”

凭借一连串“濛言濛语”,咪咕视频下载量迎来暴增。

冬奥期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各大应用商店的APP关键词搜索排行榜内,咪咕稳居前两位,日活用户更是猛增10倍。

受咪咕热度影响,其母公司中国移动在A股更是迎来一波大涨。

哪儿做对了

事实上,获得了央视冬奥会转播权的有六家,分别是咪咕、腾讯、快手、北京冬奥纪实频道、上海五星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从百度指数来看,其它视频网站败给了咪咕。

为何咪咕能在本届冬奥会上大放异彩?

这不得不提及,王濛别具一格的解说,率真幽默的个性,让咪咕视频的解说,通俗的专业科普,为原本充满竞争力的体育赛事,增添了趣味性和专业性。拍桌、呐喊、尖叫、提前喊出比赛结果,让观众感觉到“不一样”的解说。

咪咕视频似乎从王濛解说中找到了“流量密码”的秘诀。之后,平台每场赛事解说,大多数采用“专业评论员+前奥运冠军”的搭配,奥运冠军负责专业解说,专业评论员负责念广告和口播“看冬奥,上咪咕”的口号,持续打造咪咕的品牌影响力。

趁热打铁,才能效果好。

随后,咪咕视频围绕王濛疯狂输出,推出了王濛和黄健翔的手办——“濛翔组合”,成功挤进冬奥热门周边行列;在直播中通过评论员口播方式,将“看冬奥,上咪咕”的口号深入人心,从而打响品牌影响力。

什么来路

冬奥会之前,咪咕视频的知名度还不高。

其实,咪咕视频大有来头。

它可谓一出生风华正茂。查一下工商资料可知,咪咕视频是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总部位于上海,诞生于2014年,其董事长刘昕,曾担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总经理。

视频网站是一门非常烧钱的生意。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种子”选手,烧钱都烧了十几年。

如果你不烧钱,那么对不起:你出局了。

这些年,中国移动投资了不少钱,来扶持咪咕这家新公司。背靠大树的咪咕视频出手相当阔绰,拿下了NBA(非新媒体端)、CBA、中超、法甲、西甲、德甲、英超等14个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足球和篮球的主流赛事。

与此同时,2020年,咪咕视频又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获得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0年欧洲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四个大型赛事的转播权。

王濛也救不了

主流赛事的转播权,加上咪咕的“解说天团”,换来了咪咕视频指数级别的流量增长。比如,2021,东京奥运会期间,咪咕累计获得了300+热搜,累计333亿次的曝光量。很多用户不惜为东京奥运会在咪咕开通VIP,以追求更高清的画质和无广的流畅观赛体验。

但问题来了,新用户来得快,跑得更快。这批用户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就卸载了咪咕视频,选择“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的综艺、影视剧,填补日常的生活娱乐需求。

为什么会这样?

打造10个王濛,能否规避持续性亏钱?

答案挺扎心的,10个王濛,也很难扭转咪咕视频亏损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商业模式的问题。在体育产业发达的欧美市场,体育赛事直播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只是体育产业链的一部分。

体育赛事直播业务还搭配的有体育资产、体育媒体、赞助商、体育场馆、体育特许商品公司、体育营销、经纪公司等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如果咪咕视频的商业模式仅限于付费会员和广告,即使达到天量级的用户,也很难覆盖体育赛事的版权成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咪咕离不开王濛?

受咪咕热度影响,其母公司中国移动在A股更是迎来一波大涨。

文|中国品牌杂志

“我的眼睛就是尺!”

“我也是个福将啊。”

“我今天带了秒表来解说。”

凭借一连串“濛言濛语”,咪咕视频下载量迎来暴增。

冬奥期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各大应用商店的APP关键词搜索排行榜内,咪咕稳居前两位,日活用户更是猛增10倍。

受咪咕热度影响,其母公司中国移动在A股更是迎来一波大涨。

哪儿做对了

事实上,获得了央视冬奥会转播权的有六家,分别是咪咕、腾讯、快手、北京冬奥纪实频道、上海五星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从百度指数来看,其它视频网站败给了咪咕。

为何咪咕能在本届冬奥会上大放异彩?

这不得不提及,王濛别具一格的解说,率真幽默的个性,让咪咕视频的解说,通俗的专业科普,为原本充满竞争力的体育赛事,增添了趣味性和专业性。拍桌、呐喊、尖叫、提前喊出比赛结果,让观众感觉到“不一样”的解说。

咪咕视频似乎从王濛解说中找到了“流量密码”的秘诀。之后,平台每场赛事解说,大多数采用“专业评论员+前奥运冠军”的搭配,奥运冠军负责专业解说,专业评论员负责念广告和口播“看冬奥,上咪咕”的口号,持续打造咪咕的品牌影响力。

趁热打铁,才能效果好。

随后,咪咕视频围绕王濛疯狂输出,推出了王濛和黄健翔的手办——“濛翔组合”,成功挤进冬奥热门周边行列;在直播中通过评论员口播方式,将“看冬奥,上咪咕”的口号深入人心,从而打响品牌影响力。

什么来路

冬奥会之前,咪咕视频的知名度还不高。

其实,咪咕视频大有来头。

它可谓一出生风华正茂。查一下工商资料可知,咪咕视频是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总部位于上海,诞生于2014年,其董事长刘昕,曾担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总经理。

视频网站是一门非常烧钱的生意。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种子”选手,烧钱都烧了十几年。

如果你不烧钱,那么对不起:你出局了。

这些年,中国移动投资了不少钱,来扶持咪咕这家新公司。背靠大树的咪咕视频出手相当阔绰,拿下了NBA(非新媒体端)、CBA、中超、法甲、西甲、德甲、英超等14个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足球和篮球的主流赛事。

与此同时,2020年,咪咕视频又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获得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0年欧洲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四个大型赛事的转播权。

王濛也救不了

主流赛事的转播权,加上咪咕的“解说天团”,换来了咪咕视频指数级别的流量增长。比如,2021,东京奥运会期间,咪咕累计获得了300+热搜,累计333亿次的曝光量。很多用户不惜为东京奥运会在咪咕开通VIP,以追求更高清的画质和无广的流畅观赛体验。

但问题来了,新用户来得快,跑得更快。这批用户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就卸载了咪咕视频,选择“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的综艺、影视剧,填补日常的生活娱乐需求。

为什么会这样?

打造10个王濛,能否规避持续性亏钱?

答案挺扎心的,10个王濛,也很难扭转咪咕视频亏损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商业模式的问题。在体育产业发达的欧美市场,体育赛事直播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只是体育产业链的一部分。

体育赛事直播业务还搭配的有体育资产、体育媒体、赞助商、体育场馆、体育特许商品公司、体育营销、经纪公司等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如果咪咕视频的商业模式仅限于付费会员和广告,即使达到天量级的用户,也很难覆盖体育赛事的版权成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