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财经
现如今,下场造车已经成为各路巨头心照不宣地选择,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的造车热度也在节节攀升。其中为新能源汽车正常驱动提供动力来源的动力电池,则可以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下场参与其中的玩家自是不在少数。
基于此,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也愈发迅速,但是仍然有一个现实挑战摆在大众面前,即动力电池如何解决回收问题。据悉,我国运营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报废年限为3至5年,私人乘用车的动力电池报废周期为5至8年,这也意味着国内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已经逐步步入“退休期”。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总量约为20万吨,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量或将达到78万吨。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总量的上升,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随之扩大。
动力电池回收引各方追逐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所蕴含的广阔前景,也引得各路玩家竞相追逐,纷纷下场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注册量为2579家,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253.3%,企业数量的增多反映了各方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看好。而该行业之所以会受到各方青睐,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方面,动力电池回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材料短缺问题。废旧动力电池中有其所需的包括锂、钴、镍等核心材料,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受到供求关系影响,“上游原材料短缺”已经成为近两年动力电池行业所提及频次最多的话题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走俏,动力电池需求量上涨,制造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需求量也随之上涨,并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再加上受到竞争加剧、国外相关矿业公司改变销售模式等多方因素影响,动力电池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而退役的动力电池在进行回收之后,则可以从中提炼出锂、钴、镍等多种金属元素,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企业所面临的原材料短缺问题。
另一方面,退役的动力电池仍然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具体来看,动力电池回收之后的利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行拆解回收(再生利用),也就是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直接将整个动力电池拆解开来,提炼出还能够循环再利用的金属元素。另一类回收利用方式则是梯次利用,梯次利用指的是将退役动力电池中剩余容量较高的动力电池,应用至其他对电池性能要求不太高的领域进行梯次利用。
此外,废弃的动力电池具有较大危害,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动力电池中所包含的锂、钴、镍等金属元素,虽然具有较高价值,但同样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锂、钴、镍等重金属元素会对土壤、水造成污染,锂电池电解液中更是包含着有毒物质,倘若废弃的动力电池得不到妥善处理的话,势必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与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息息相关,倘若废弃的动力电池成为环境污染的新污染源,就与人们的环保初衷相违背了。
格林美急速狂奔
格林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欧阳铭志曾表示,至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会超过100万吨以上,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产业。而格林美之所以会选择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除了对该领域前景的看好之外,还与其自身的底蕴不无关系。
首先,格林美在电池回收行业深耕多年,在技术方面拥有不小的优势。无论是再生利用还是梯次利用,这两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式,均对企业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而格林美作为电池回收行业龙头,深耕电池回收领域多年,在技术等诸多方面积累深厚。相关资料显示,格林美在动力电池回收的装备和核心技术领域,获得相关核心专利申请达320余项,授权200余项。
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格林美凭借“城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创新模式”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大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格林美的技术优势。
其次,同众多企业进行合作,为格林美在动力电池的回收环节提供了保障。对相关企业来说,动力电池的收集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倘若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话,也将会对企业的后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格林美通过和其他企业展开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动力电池的回收难题,既稳定了其动力电池回收的来源,也加强了其回收渠道的建设。据了解,格林美已经和全球超过280家整车厂及电池厂,签署了动力电池回收协议并展开合作。
最后,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也为格林美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73.70万元,同比增长了75.90%,其中梯级利用电池包出货量达11606组,同比增长了325%。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的来临,格林美也有望从中受益,享受到动力电池退役潮所带来的红利。
宁德时代来势汹汹
在动力电池回收这股风刮起来之前,就有不少公司看中了动力电池回收的潜在前景,提早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宁德时代就是其中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宁德时代就收购了邦普循环,切入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于湖北宜昌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引得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动作频频呢?
一来,入局电池回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宁德时代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尽管我国是动力电池产出大国,但仍有不少制造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都依赖于进口。以镍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镍矿对外依存度超过80%。除了原材料紧张之外,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水涨船高也给电池厂商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而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或多或少地压缩了动力电池厂商的盈利空间。宁德时代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之后,就可以通过再生利用的方式从废旧动力电池中获取部分金属元素,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宁德时代的原材料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材料紧张的问题。
二来,宁德时代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有助于其完成动力电池的生态闭环。宁德时代建设电池产业链、构建生态闭环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比如,其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进军换电市场,这些举措的实施既与行业的潜力有关,但也有出于完成生态闭环的考量。随着宁德时代逐步搭建起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其竞争力也将更进一步。
三来,还有出于防御目的的考量。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研动力电池或更换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电池业务也面临着客户流失的风险。另外,LG新能源、蜂巢能源等竞争对手的频频加码,也给宁德时代带来了挑战。除了主营业务之外,其竞争对手也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以LG新能源为例,据相关报道显示,LG新能源与其母公司LG化学,联手投资了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Li-Cycle。
持久战不可避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愈发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上的竞争也愈发严峻。为了不被上游卡脖子,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向上延伸布局。另外,动力电池原材料紧张、价格日益高涨等问题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影响,不少玩家都瞄准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通过收购或合作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可以说,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战争已经缓缓拉开了帷幕。
其一,巨头效应“失灵”,绝大多数退役动力电池在回收环节流向了“小作坊”。尽管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巨头不少,其中也不乏强强联手的企业,但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中,这些实力深厚的企业却并不占优势。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当年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达到了7.4万吨,而当年首批上榜的5家“白名单”企业仅共计回收处理约0.5万吨动力电池。
其二,动力电池标准不一,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要想形成规模效应并不容易。由于设计思路、材料选择等多方面的不同,动力电池的型号类型也不尽相同,这也在无形中拉高了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拆解或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难度,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非正规企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也较难在短时间形成规模效应。
其三,入局玩家数量的增多也加剧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除了格林美、宁德时代之外,比亚迪、天赐材料、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诸多企业,也先后布局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而随着入场选手的不断增多,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并且这些入局玩家均各有所长,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间的竞争在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一场持久战在所难免。
动力电池回收是门好生意,但同样动力电池回收也是门“难”生意。无论是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的收集难问题,还是成本与盈利难平衡问题,都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的引导以及企业的合力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的难题终将会被逐一攻破,动力电池回收这座潜在的“金矿”也将逐渐显露出其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