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高刷手机续航差异看厂商创新之道:不顾此失彼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高刷手机续航差异看厂商创新之道:不顾此失彼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苹果与安卓厂商使用高刷新率技术,也有着相当不同的结果。

文|邻章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高刷新率成为了厂商技术创新关键词之一,当然也是厂商营销关键词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iPhone未使用高刷新技术之前,很多人就将其作为苹果缺乏创新的论据。

但许多忘记了的是,其实苹果早在iPad Pro上就推出了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当然,这是题外话。

而在iPhone 13 Pro系列上,苹果也终于将高刷新技术带到了其最为核心的产品线上。

并且从成效来看:苹果与安卓厂商使用高刷新率技术,也有着相当不同的结果。

iPhone 13 Pro系列的电池续航并没有因高刷技术而受到显著影响变,但安卓厂商的高刷新技术在早期却有着较为显著的发热、续航缩水。

在众多续航测试中,iPhone 13 系列的续航表现都十分优异,iPhone 13 Pro Max更是直接登顶当前智能手机排行榜,即使目前安卓厂商使用了所谓的LTPO自适应刷新屏幕技术,但这一结果也没有被改变。

并且从电池容量来看,13 Pro Max的电池容量相对而言是低于同期安卓手机的。

数据显示:13 Pro Max的电池容量仅为4325mAh,而安卓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则多为4500或者5000mAh。

在此问题来了:为何同为高刷新技术,最终呈现给用户的体验结果却大不相同?

在我看来,这或是由于安卓厂商与苹果不同创新策略所致——一句来总结,或可概括为:安卓厂商在技术采用上,多是求新求快,但苹果则是相对求稳求好。

说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相对苹果而言是求新求快,其实这从其技术推出时间就可见端倪。

在手机高刷技术上,若是从一加7 Pro开始计算,那么安卓厂商足足早了iPhone两年多时间。

但安卓这种求新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在于,对技术打磨不够细致——这体现在安卓厂商早期的高刷技术,只能依托于屏幕刷新(固定刷新),无法做到根据系统内容的帧率差异自适应变化。而这显然会让智能手机在众多无需高刷的场景中浪费电量。

也或是苹果看到了安卓厂商先吃螃蟹遇到的坑,苹果在手机高刷新上则多了一层巧思——将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技木带到了iPhone上。

相对于安卓手机只有屏幕刷新而言,苹果的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技术则让屏幕刷新率会根据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苹果在官网将其解释为:iPhone通过ProMotion 技术,可以让用户的内容帧率与屏幕刷新帧率保持一致。

即如果你的游戏帧率降至 30 fps, ProMotion 技木会将屏幕帧率也降至 30fps;如果你观看的是以 24 fps 帧率录制的视频,屏幕也会以24 fps 的帧率播放它。

并且苹果还考虑到了用户在屏幕上进行滚动浏览、轻扫或两指开合等操控时,手指移动的速度时快时慢,让每个触控手势的速度会根据你手指移动的速度动态调整。

也正是这种内容帧率与屏幕帧率的一致性,让iPhone 13 Pro系列达成了高刷流畅体验与续航效果兼得。

并且从最终市场结果来看:苹果也摘取了最为丰厚的果实,收获了更高的用户忠诚度,可以说是实现了后发先至。

而这种结果,带给安卓厂商的启示或许在于: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让技术创新真正全面促进用户体验,而不是顾此失彼,让用户在获得A体验的时候,丢掉B体验,或许更为重要。

安卓厂商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学习苹果,适当慢下来,深入进去。

当然,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或许也想如苹果一样,慢几步深几度,但安卓厂商极度内卷的现实困境,则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市场的强竞争裹挟着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必须求新求快。

毕竟从现实来说,安卓厂商们相对于苹果而言,其并没有足够的品牌忠诚度、技术、生态护城河优势,这一现实使得苹果可以在技术创新上挤牙膏,但安卓厂商则不行。

安卓厂商必要要不断的新技术来试探、刺激市场反应,才有可能在与苹果和其他厂商的用户争夺中,抢占到一部分用户,特别是在高端市场。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个人认为这种一味在技术创新上求新求快,其实是对品牌的一种消耗,并不利于品牌技术护城河的建立。

毕竟从市场现实来看,更多的用户是关注体验的,只有人少部分用户关注所谓的技术创新,更何况还有一些技术创新只是厂商自嗨,用户对其感知不强。

而当一连串所谓创新,都无法击中市场需求要害时,这伤害的不仅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更会让用户对这个品牌产生怀疑。

所以在智能手机这场技术马拉松上,或许在技术创新上适当地沉心静气,多打磨打磨,才是更好的竞争策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高刷手机续航差异看厂商创新之道:不顾此失彼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苹果与安卓厂商使用高刷新率技术,也有着相当不同的结果。

文|邻章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高刷新率成为了厂商技术创新关键词之一,当然也是厂商营销关键词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iPhone未使用高刷新技术之前,很多人就将其作为苹果缺乏创新的论据。

但许多忘记了的是,其实苹果早在iPad Pro上就推出了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当然,这是题外话。

而在iPhone 13 Pro系列上,苹果也终于将高刷新技术带到了其最为核心的产品线上。

并且从成效来看:苹果与安卓厂商使用高刷新率技术,也有着相当不同的结果。

iPhone 13 Pro系列的电池续航并没有因高刷技术而受到显著影响变,但安卓厂商的高刷新技术在早期却有着较为显著的发热、续航缩水。

在众多续航测试中,iPhone 13 系列的续航表现都十分优异,iPhone 13 Pro Max更是直接登顶当前智能手机排行榜,即使目前安卓厂商使用了所谓的LTPO自适应刷新屏幕技术,但这一结果也没有被改变。

并且从电池容量来看,13 Pro Max的电池容量相对而言是低于同期安卓手机的。

数据显示:13 Pro Max的电池容量仅为4325mAh,而安卓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则多为4500或者5000mAh。

在此问题来了:为何同为高刷新技术,最终呈现给用户的体验结果却大不相同?

在我看来,这或是由于安卓厂商与苹果不同创新策略所致——一句来总结,或可概括为:安卓厂商在技术采用上,多是求新求快,但苹果则是相对求稳求好。

说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相对苹果而言是求新求快,其实这从其技术推出时间就可见端倪。

在手机高刷技术上,若是从一加7 Pro开始计算,那么安卓厂商足足早了iPhone两年多时间。

但安卓这种求新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在于,对技术打磨不够细致——这体现在安卓厂商早期的高刷技术,只能依托于屏幕刷新(固定刷新),无法做到根据系统内容的帧率差异自适应变化。而这显然会让智能手机在众多无需高刷的场景中浪费电量。

也或是苹果看到了安卓厂商先吃螃蟹遇到的坑,苹果在手机高刷新上则多了一层巧思——将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技木带到了iPhone上。

相对于安卓手机只有屏幕刷新而言,苹果的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技术则让屏幕刷新率会根据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苹果在官网将其解释为:iPhone通过ProMotion 技术,可以让用户的内容帧率与屏幕刷新帧率保持一致。

即如果你的游戏帧率降至 30 fps, ProMotion 技木会将屏幕帧率也降至 30fps;如果你观看的是以 24 fps 帧率录制的视频,屏幕也会以24 fps 的帧率播放它。

并且苹果还考虑到了用户在屏幕上进行滚动浏览、轻扫或两指开合等操控时,手指移动的速度时快时慢,让每个触控手势的速度会根据你手指移动的速度动态调整。

也正是这种内容帧率与屏幕帧率的一致性,让iPhone 13 Pro系列达成了高刷流畅体验与续航效果兼得。

并且从最终市场结果来看:苹果也摘取了最为丰厚的果实,收获了更高的用户忠诚度,可以说是实现了后发先至。

而这种结果,带给安卓厂商的启示或许在于: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让技术创新真正全面促进用户体验,而不是顾此失彼,让用户在获得A体验的时候,丢掉B体验,或许更为重要。

安卓厂商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学习苹果,适当慢下来,深入进去。

当然,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或许也想如苹果一样,慢几步深几度,但安卓厂商极度内卷的现实困境,则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市场的强竞争裹挟着安卓厂商在技术创新上,必须求新求快。

毕竟从现实来说,安卓厂商们相对于苹果而言,其并没有足够的品牌忠诚度、技术、生态护城河优势,这一现实使得苹果可以在技术创新上挤牙膏,但安卓厂商则不行。

安卓厂商必要要不断的新技术来试探、刺激市场反应,才有可能在与苹果和其他厂商的用户争夺中,抢占到一部分用户,特别是在高端市场。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个人认为这种一味在技术创新上求新求快,其实是对品牌的一种消耗,并不利于品牌技术护城河的建立。

毕竟从市场现实来看,更多的用户是关注体验的,只有人少部分用户关注所谓的技术创新,更何况还有一些技术创新只是厂商自嗨,用户对其感知不强。

而当一连串所谓创新,都无法击中市场需求要害时,这伤害的不仅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更会让用户对这个品牌产生怀疑。

所以在智能手机这场技术马拉松上,或许在技术创新上适当地沉心静气,多打磨打磨,才是更好的竞争策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