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勇套现,海底捞预计全年巨亏45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勇套现,海底捞预计全年巨亏45亿

这是海底捞首次出现全年度亏损。

文|​花朵财经

海底捞这么贵,怎么还会亏?

2月21日,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称,2021年收入预计超400亿元,增长超40%;但同期公司净利润预亏38亿元至45亿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为3.09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海底捞迅速激起了一波网络热议。2月24日,海底捞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同时又登热搜榜。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表示,“个人不花钱长期占据各大头条,别人想上都上不了,很尴尬。”然而每每上热搜,总少不了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对海底捞的各种吐槽,对于这件事,张勇又怎么看呢?

张勇此前曾表示,“对海底捞未来是否会维持业绩持续增长是不抱有希望的。”果然,业绩炸雷也来得十分迅速。

亏光上市三年利润

这是海底捞首次出现全年度亏损。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合计约43亿元。换句话说,此次大额亏损,海底捞几乎亏光了上市前三年所有的利润。

海底捞解释称,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高达约33亿元至39亿元。此外,海底捞还提到了疫情、快速扩张,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在2021年下半年,公司餐厅运营受到全球区域性的疫情爆发和公共卫生管控措施的显著影响,导致海底捞餐厅2021年下半年经营业绩较2020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海外门店2021年也出现了亏损加剧的情况。

面对本场危机,海底捞表示,为提升本集团营运表现,公司于2021年11月推行了“啄木鸟计划”。根据该计划,执行董事、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和她的团队将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包括海外门店,并相应采取改善措施。

据了解,该计划内容同时包括,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若本集团海底捞门店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门店。

在公布“啄木鸟计划”时,海底捞也宣布了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海底捞困在了哪?

海底捞突然刹车,断臂求生背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加速扩张,是海底捞上市后的核心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19年及2020年全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尽管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门店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又新增299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

凭借门店数量的大举扩张,海底捞也如愿取得了较为亮眼的业绩增长。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5.56亿元、286.14亿元、200.9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6.50%、7.75%、105.87%。

但这并未给海底捞带来同步的利润增长,反而直接导致了公司利润拐头大幅下跌。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5亿元、3.09亿元、9452.90万元,整体呈加速下跌之势。

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海底捞之困,困在了哪?

答案似乎是“盲目开店”。就行业环境而言,餐饮业距离疫情前的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895亿元,与上年相比由负转为正增长18.6%,两年平均下降0.5%,还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不过早在2020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认为,黑天鹅将在9月飞走,于是决定逆势扩张。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相对前一年同期净增加662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开1.8家门店,这一战略的失误,最终导致海底捞盈利能力急速下滑。

具体表现为,海底捞店越开越多,钱反而越赚越少。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1.98%、2.31%、1.27%,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

海底捞翻台率也同步在大幅下滑。2018年,海底捞服务1.6亿人次,平均翻台率高达5.2次/天,几乎创下了餐饮界的最高翻台率。但是近年来,海底捞翻台率已经出现连续下滑。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分别为4.8次/天、3.5次/天、3次/天。

加速开店巧遇巨额套现

从高空跌落的海底捞,并不是没有危机感,相反,海底捞其实早在这之前,便一直在寻觅第二增长极。

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海底捞已连续推出多个子品牌。其中,包括十八汆、乔乔的粉、骆大嫂水饺、孟小将米线等种类覆盖汤面、米线、水饺、盖饭各类中式快餐。

但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海底捞的这些子品牌存在感仍十分之低。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12月,海底捞已有4个快餐品牌处于关门停业状态,包括乔乔的粉、捞派有面儿等。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也只有9153.8万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仅0.5%,远低于海底捞同期餐厅经营收入194.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96.6%。

子品牌缺乏强劲动力,海底捞围绕火锅场景继续做文章的表现同时也并不突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3.46亿元,同比下降15.61%,对公司营收贡献仅1.7%;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业务收入2.1亿元,对公司营收贡献也只有1.1%。

不过虽然近几年海底捞围绕火锅场景,以及子品牌所做的布局并没有较亮眼的体现,但是在海底捞做出这番布局,以及叠加张勇决定逆势扩张的举措下,海底捞的股价倒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18年9月26日至2021年2月16日,海底捞股价涨幅高达344.6%。

蹊跷的是,在这期间,张勇也早早开始了套现。2020年5月7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SP NP Ltd.及LHY NP Ltd.拟以每股33.2港元的价格配售7050万股股份。配售计划于2020年5月11日上午9时完成。

本次张勇夫妇合计配售4700万股,套现约15.6亿港元。此外,作为海底捞联合创始人的施永宏同样配售2350万股股份,套现约7.8亿港元。

然而截至2月23日,海底捞股价报19.28元/股,相较此前张勇33.2港元的套现价格,已经接近腰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海底捞

4.6k
  • 伊利与海底捞达成战略合作
  • 海底捞汪万明:让外国人也唱“对所有的快乐说嗨嗨”|出海的人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勇套现,海底捞预计全年巨亏45亿

这是海底捞首次出现全年度亏损。

文|​花朵财经

海底捞这么贵,怎么还会亏?

2月21日,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称,2021年收入预计超400亿元,增长超40%;但同期公司净利润预亏38亿元至45亿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为3.09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海底捞迅速激起了一波网络热议。2月24日,海底捞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同时又登热搜榜。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表示,“个人不花钱长期占据各大头条,别人想上都上不了,很尴尬。”然而每每上热搜,总少不了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对海底捞的各种吐槽,对于这件事,张勇又怎么看呢?

张勇此前曾表示,“对海底捞未来是否会维持业绩持续增长是不抱有希望的。”果然,业绩炸雷也来得十分迅速。

亏光上市三年利润

这是海底捞首次出现全年度亏损。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合计约43亿元。换句话说,此次大额亏损,海底捞几乎亏光了上市前三年所有的利润。

海底捞解释称,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高达约33亿元至39亿元。此外,海底捞还提到了疫情、快速扩张,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在2021年下半年,公司餐厅运营受到全球区域性的疫情爆发和公共卫生管控措施的显著影响,导致海底捞餐厅2021年下半年经营业绩较2020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海外门店2021年也出现了亏损加剧的情况。

面对本场危机,海底捞表示,为提升本集团营运表现,公司于2021年11月推行了“啄木鸟计划”。根据该计划,执行董事、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和她的团队将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包括海外门店,并相应采取改善措施。

据了解,该计划内容同时包括,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若本集团海底捞门店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门店。

在公布“啄木鸟计划”时,海底捞也宣布了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海底捞困在了哪?

海底捞突然刹车,断臂求生背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加速扩张,是海底捞上市后的核心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19年及2020年全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尽管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门店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又新增299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

凭借门店数量的大举扩张,海底捞也如愿取得了较为亮眼的业绩增长。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5.56亿元、286.14亿元、200.9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6.50%、7.75%、105.87%。

但这并未给海底捞带来同步的利润增长,反而直接导致了公司利润拐头大幅下跌。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5亿元、3.09亿元、9452.90万元,整体呈加速下跌之势。

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海底捞之困,困在了哪?

答案似乎是“盲目开店”。就行业环境而言,餐饮业距离疫情前的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895亿元,与上年相比由负转为正增长18.6%,两年平均下降0.5%,还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不过早在2020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认为,黑天鹅将在9月飞走,于是决定逆势扩张。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相对前一年同期净增加662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开1.8家门店,这一战略的失误,最终导致海底捞盈利能力急速下滑。

具体表现为,海底捞店越开越多,钱反而越赚越少。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1.98%、2.31%、1.27%,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

海底捞翻台率也同步在大幅下滑。2018年,海底捞服务1.6亿人次,平均翻台率高达5.2次/天,几乎创下了餐饮界的最高翻台率。但是近年来,海底捞翻台率已经出现连续下滑。2019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分别为4.8次/天、3.5次/天、3次/天。

加速开店巧遇巨额套现

从高空跌落的海底捞,并不是没有危机感,相反,海底捞其实早在这之前,便一直在寻觅第二增长极。

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海底捞已连续推出多个子品牌。其中,包括十八汆、乔乔的粉、骆大嫂水饺、孟小将米线等种类覆盖汤面、米线、水饺、盖饭各类中式快餐。

但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海底捞的这些子品牌存在感仍十分之低。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12月,海底捞已有4个快餐品牌处于关门停业状态,包括乔乔的粉、捞派有面儿等。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也只有9153.8万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仅0.5%,远低于海底捞同期餐厅经营收入194.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96.6%。

子品牌缺乏强劲动力,海底捞围绕火锅场景继续做文章的表现同时也并不突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3.46亿元,同比下降15.61%,对公司营收贡献仅1.7%;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业务收入2.1亿元,对公司营收贡献也只有1.1%。

不过虽然近几年海底捞围绕火锅场景,以及子品牌所做的布局并没有较亮眼的体现,但是在海底捞做出这番布局,以及叠加张勇决定逆势扩张的举措下,海底捞的股价倒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18年9月26日至2021年2月16日,海底捞股价涨幅高达344.6%。

蹊跷的是,在这期间,张勇也早早开始了套现。2020年5月7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SP NP Ltd.及LHY NP Ltd.拟以每股33.2港元的价格配售7050万股股份。配售计划于2020年5月11日上午9时完成。

本次张勇夫妇合计配售4700万股,套现约15.6亿港元。此外,作为海底捞联合创始人的施永宏同样配售2350万股股份,套现约7.8亿港元。

然而截至2月23日,海底捞股价报19.28元/股,相较此前张勇33.2港元的套现价格,已经接近腰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