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保险代理人队伍在过去一年中锐减约25%。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 2021 年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的通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641. 9万人,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200余万人。
保险代理人数量的猛增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4年,我国保险营销员数量仅为325万人,2015年保险行业取消了资格考试,各大保险公司迅速大张旗鼓地开始增员。在2019年时,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达到了历史高点912万人,随后急转直下。
北京联合大学保险系讲师杨泽云对界面新闻分析指出,保险代理人的下滑,一方面来自于险企根据监管要求主动清虚,另一方面,疫情影响,行业保费规模的下滑、对自保件等乱象的严监管,使得保险销售人员生存压力增大。同时网络保险等保险科技加持,以及低佣金的普惠保险发展,进一步挤压了保险销售人员的生存空间。
有保险代理人向界面新闻透露:“惠民保一单仅有几元的提成,专属养老保险佣金比例也极低,大众保险的生意非常难做,连重疾险都卖不出去。不知道业务员的空间除了中高端客户外还能在哪里?”
尽管自2020年以来,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精英寿险人计划以提高代理人质量,进而开拓中高阶层客户群体,但从已披露数据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且收入不过万元的女性群体仍是目前保险代理人的核心画像。
银保监会通报显示,从销售人员性别结构看,女性434.7万人,占比67. 7%;男性207.2万人,占比 32. 3%。其中,人身险公司女性人员占比74% ;财产险公司男女性人员比例基本持平。
从销售人员学历情况看,高中学历人员302.8万人,占比47.1%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46.5万人,占比38. 5%;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92.6万人,占比14.4%。
根据《2020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七成代理人的月薪未过万,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受访营销员约为10%。
平安人寿2021年上半年财报亦能佐证这一点,平安代理人人均每月收入为5889元,相比较2020年下降4.8%。活动率从2020年的53%跌至43.9%,意味着每月有一半以上的代理人并不出单。
新华人寿原董事长万峰曾在一次业内交流中表示,目前代理人的脱落是2015年过快增长后的正常现象,未来还会进一步流失。
他指出,比代理人脱落更值得关注的是内资保险公司活动率低的问题,外资险企活动率可达70%以上,仅北京一地的百万圆桌会员数(年保费收入130万左右)就能有700人之多,相当于一个人可以顶内资保险公司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保费收入,降低险企的人力成本。
万峰认为,险企应当在内部教育培训和改善生产力关系上下功夫,“新单靠新人”不可持续,反而会带来自保件套利等问题,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