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也挺好的《闪光的乐队》,为何火不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也挺好的《闪光的乐队》,为何火不了?

经过一年的超低潮,今年会是音综的绝地反弹之年吗?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比骂声如潮更让人心灰的,是无人在意。2021年是不折不扣的综艺小年,秀综被叫停、慢综无爆款,就连昔日群众喜闻乐见的音综也万马齐喑,全年近50档音综糊得不分彼此。转眼到了2022年,音综唱不响的情况似乎仍未好转。

2021年圣诞节,《闪光的乐队》接档《青春环游记3》于浙江卫视首播,嘉宾阵容豪华到奢侈的地步——黑豹、零点、二手玫瑰等老牌滚人与中生代、新生代歌手同台竞技。只可惜,观众老爷并不买账。

节目播出两个月,眼看都要收官了,居然豆瓣都没开分。相关页下的评论也以负面为主,网友直说“建议下次别搞了”。

而就在第九期节目播出后不久,《闪光的乐队》官微发出战报,该期节目斩获全网热搜944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97亿,并登上微博综艺热播榜TOP1。然而,一直在看这档节目的硬糖君,对这近千条热搜还真没什么印象。

平心而论,《闪光的乐队》真没豆瓣网友说的那么差。就看这阵容,你说要放五年前能不火?可如今音综的冷,似乎已是全无办法。

不功不过,不嘲不火

优等生赢得赞誉,吊车尾收获骂声,不功不过被遗忘,《闪光的乐队》就是那个尴尬的中等生。《闪光的乐队》之所以糊,在于让人毫无讨论的热情,不管是夸还是骂。

从嘉宾构成来看,台网双平台、不同年龄的受众偏好被全面囊括。既有电视观众熟悉的老牌滚人:张楚、周晓鸥、梁龙,华语乐坛黄金时代走出的杨丞琳、信、品冠等;也有Z世代为其打投过的胡宇桐、李润祺、周洁琼;短视频走出的王靖雯不胖、胡梦周、唐汉霄等。

就是说,别管啥年龄、啥情况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过去只能在音乐节看到的摇滚老炮儿同台名场面,在这里也时不时上演一把。

而且,虽说嘉宾中有几位一看就是流量担当,但自身实力也算过硬,至少有一技之长,不属于啥都不行的美丽废物。与老牌音乐人们组队后呈现的舞台,也不让人觉得拉胯。

公演舞台仍是熟悉的老歌新唱,既有音乐人自己的经典作品,也有群众耳熟能详的金曲老歌。硬糖君特意重温了一遍纯享版,几个舞台看下来热热闹闹,参演嘉宾业务能力有保障,对老歌的改编也能听出是用了心思。

国产音综的赛制问题一直被观众所诟病,“评委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后辈评价前辈太好笑了”。对这点,《闪光的乐队》也从善如流,去掉了“导师”角色,不搞点评输出,突出音乐人间的love&peace。

或许是去年综艺市场的动荡,令制作团队颇为小心忌惮。《闪光的乐队》从嘉宾到舞台再到赛制主打安全牌,但这也意味着没给观众留下多少讨论空间。

硬糖君与几位对这档节目评价还不错的观众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其实舞台挺好看,但看完就也完了,并没有多少与他人交流甚至卖安利的冲动。就连最热爱剪辑音综片段的抖人,对这档节目的热情都很有限,基本没有热门二创诞生。

“本来想看,但发现这节目没上什么热搜,感觉可能不太行。”一位音综爱好者这样解释他没入坑的原因。然而从官微“战报”来看,节目上的热搜并不少,只是多为“无效热搜”。

所谓“无效热搜”缺乏话题延展性,比如#水手造型唱日不落##吉克隽逸把颧骨高光玩明白了#等,没有民间二创做延展,结局就是一波流。如果跟进一波仿妆说不定还会激起点水花,但可惜节目邀请的并非鞠婧祎,又有几个妹子是热衷模仿吉克隽逸的?

元素杂糅,过犹不及

说到音综爆款,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和爱奇艺的《乐队的夏天》必须榜上有名。前者令一众已经过了花期的实力歌手再回春,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摇滚也能赚大钱”。

《歌手》的成功,与参演嘉宾实打实的现场水准有关。而《乐夏》的爆红,则得益于米未与爱奇艺在真人秀部分的把控能力。如果把《歌手》的现场与《乐夏》的故事线糅合在一起,会不会达到1+1>2的效果?《闪光的乐队》用实际表现给出了答案:不能。

即使不是资深音综爱好者,也能从这档节目中看到许多熟悉的影子。舞台与创作部分有浓郁的《歌手》味儿;After Party的存在,又很容易让人想到《乐夏》;喊出音乐社交的口号,则让人想到这几年新兴的音乐慢综;至于什么声浪值最高、组队优势的玩法,瞬间梦回《明日之子乐团季》。

就好像山珍海味再多,还需厨师妙手调和才能呈现至味。把受欢迎的节目元素糅合在一起并不一定成功,还可能是混乱。

这种混乱最先反映在节目定位上。《闪光的乐队》,名字很容易令观众将其归类于乐队综艺,对标《乐队的夏天》。实际上真正的乐手只有鼓手胡宇桐,其他人或为solo歌手,或为乐队主唱, 抱着看滚人的心情看节目,结果发现一大堆歌手甚至爱豆,观众难免怒骂货不对板。对歌手有兴趣的观众,则因“乐队”二字误认为这是一档摇滚类节目。与其两边不讨好,倒不如改名《闪光的歌手》得了。

其次,节目以“社交”为标签,串联老中青三代音乐人,这本是个能够讲出好故事的做法。但在“什么都想要”的思维主导下,“社交”更像是流水账,既没有重点也看不出音乐人间关系的推进。After Party更是个为存在而存在的环节,既看不出对节目内容有什么助推作用,也没发现它催化了音乐人之间的关系。

真人秀在其中的比重也有点“为了存在而存在”的意思。部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包括张楚在内的老牌滚人认知度不高,也不了解中国摇滚史上的他们是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用心再讲一遍?

再次,则是多种风格糅杂导致舞台呈现像拼盘演出。观众可以找到电音、摇滚、流行、说唱等多种音乐类型,整体音乐风格像是一盘散沙。大概是《王牌对王牌》后遗症,节目组大搞人海战术,请来将近30位音乐人,大部分嘉宾个人风格明显,在自己的轨道上各唱各的。

最后,还是赛制的问题。说好了没有导师不搞内卷,又搞起了自由组队、拆队那一套。当年《明4》搞这套能爆,因为人家本身就是秀综,拆队=拆CP,上了头的CP饭自然一边流泪一边打投。

作为一档标榜音乐社交的乐队音综,还弄拆队玩法很难逻辑自洽。众所周知,乐队之间的配合是需要长期交流与磨合的,拆队重组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让人看不懂。

《闪光的乐队》把市面上音综热门元素直接堆在一起端到观众面前,对内在逻辑却缺乏梳理,最后就是“乍看还行,都不出彩”。

全球音综,一起熄火

倒也不是国产音综遭遇瓶颈,放眼全球综艺市场,各国音综都是一副半红不红的模样。音综唱不响,不是一档节目或一家制作团队的问题,全球音综都被困在现有模式里。

短视频全球大流行,对传统音综模式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身怀绝技的素人歌手不必再通过参演音综,加入导师战队获得一夜成名的机会;被埋没多年的实力歌手,也可能靠着短视频平台再度翻红。

音综需要的是一场革命,但目前世界各国的音综都还在模式微调,即音乐+。隔壁韩国就是典型。《歌手》《super band》等热门音综过后,韩国音综也走到了低谷期,好口碑的节目还是不少,但真正的爆款寥寥无几。制作团队的应对方法,就是在成功模式上做加法。

比如音乐+恋爱。《Double Trouble》由五男五女10名爱豆组成双重唱搭档,经过5轮竞演票选出最佳搭档赢得奖金。搭档默契问题、YES OR NO房间、横空夺“爱”的飞行嘉宾等设置贯穿于节目之中,舞台不是重点,男女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火花才是,等于是音综当成恋综卖。

《DNA歌手》则整合了推理元素。与《我是歌手》的推理逻辑不同,《DNA歌手》邀请明星家人出演,判定团根据歌手外貌与提示猜测关联明星身份。两两对决后,分高者进入下一轮比赛,分低者公开是哪个明星的亲戚。

据悉该节目试播集播出后,便已有英国模式公司购买了该节目模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全球音综确实没啥新东西的残酷现状。

音痴与音综看似格格不入,倒也不是没有结合的可能。《不存在音痴Exit》,主打就是为音痴圆梦,本质上是素人成长音综,音痴们在专业歌手的指导下最终登上舞台进行公演。作为实验性节目,《不存在音痴Exit》规则简单也没有强对抗性,虽说节目播出期间其乐融融,但很难成长为爆款模式。

而最爱音综、尤其是素人选拔音综的欧美人民,也没折腾出什么新花样。音综+游戏,以音乐为基础进行游戏竞赛,游戏内容无非是猜歌、唱歌这类常见内容;音综+代际,全家人一起组队登音综,人与人对抗变为家庭与家庭对抗。

国内的音综探索除《闪光的乐队》这类糅杂优秀作业的选手外,余下的可分为慢与潮两类。慢音综摒弃了传统音综的对抗模式,与旅行、公路等元素结合,主打疗愈、小而美的概念。节目确实足够治愈,但也因为过于田园牧歌而缺乏话题性。

潮音综是在传统模式上嫁接潮流元素,比如元宇宙、虚拟人等。乐评人吴墨也指出,尽管元宇宙、二次元等潮流能为节目打开不一样的想象空间,但目前很多的技术载体并不成熟,潮音综容易落入玩噱头的窠臼。

就像《好声音》《美国偶像》开启了导师+素人的时代,而《歌手》《乐夏》则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那些埋没许久的歌手、乐手身上。硬糖君相信,未来大热的音综模式一定是突破现有认知的形态,而不是在现有形式上做微调。经过一年的超低潮,今年会是音综的绝地反弹之年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也挺好的《闪光的乐队》,为何火不了?

经过一年的超低潮,今年会是音综的绝地反弹之年吗?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比骂声如潮更让人心灰的,是无人在意。2021年是不折不扣的综艺小年,秀综被叫停、慢综无爆款,就连昔日群众喜闻乐见的音综也万马齐喑,全年近50档音综糊得不分彼此。转眼到了2022年,音综唱不响的情况似乎仍未好转。

2021年圣诞节,《闪光的乐队》接档《青春环游记3》于浙江卫视首播,嘉宾阵容豪华到奢侈的地步——黑豹、零点、二手玫瑰等老牌滚人与中生代、新生代歌手同台竞技。只可惜,观众老爷并不买账。

节目播出两个月,眼看都要收官了,居然豆瓣都没开分。相关页下的评论也以负面为主,网友直说“建议下次别搞了”。

而就在第九期节目播出后不久,《闪光的乐队》官微发出战报,该期节目斩获全网热搜944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97亿,并登上微博综艺热播榜TOP1。然而,一直在看这档节目的硬糖君,对这近千条热搜还真没什么印象。

平心而论,《闪光的乐队》真没豆瓣网友说的那么差。就看这阵容,你说要放五年前能不火?可如今音综的冷,似乎已是全无办法。

不功不过,不嘲不火

优等生赢得赞誉,吊车尾收获骂声,不功不过被遗忘,《闪光的乐队》就是那个尴尬的中等生。《闪光的乐队》之所以糊,在于让人毫无讨论的热情,不管是夸还是骂。

从嘉宾构成来看,台网双平台、不同年龄的受众偏好被全面囊括。既有电视观众熟悉的老牌滚人:张楚、周晓鸥、梁龙,华语乐坛黄金时代走出的杨丞琳、信、品冠等;也有Z世代为其打投过的胡宇桐、李润祺、周洁琼;短视频走出的王靖雯不胖、胡梦周、唐汉霄等。

就是说,别管啥年龄、啥情况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过去只能在音乐节看到的摇滚老炮儿同台名场面,在这里也时不时上演一把。

而且,虽说嘉宾中有几位一看就是流量担当,但自身实力也算过硬,至少有一技之长,不属于啥都不行的美丽废物。与老牌音乐人们组队后呈现的舞台,也不让人觉得拉胯。

公演舞台仍是熟悉的老歌新唱,既有音乐人自己的经典作品,也有群众耳熟能详的金曲老歌。硬糖君特意重温了一遍纯享版,几个舞台看下来热热闹闹,参演嘉宾业务能力有保障,对老歌的改编也能听出是用了心思。

国产音综的赛制问题一直被观众所诟病,“评委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后辈评价前辈太好笑了”。对这点,《闪光的乐队》也从善如流,去掉了“导师”角色,不搞点评输出,突出音乐人间的love&peace。

或许是去年综艺市场的动荡,令制作团队颇为小心忌惮。《闪光的乐队》从嘉宾到舞台再到赛制主打安全牌,但这也意味着没给观众留下多少讨论空间。

硬糖君与几位对这档节目评价还不错的观众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其实舞台挺好看,但看完就也完了,并没有多少与他人交流甚至卖安利的冲动。就连最热爱剪辑音综片段的抖人,对这档节目的热情都很有限,基本没有热门二创诞生。

“本来想看,但发现这节目没上什么热搜,感觉可能不太行。”一位音综爱好者这样解释他没入坑的原因。然而从官微“战报”来看,节目上的热搜并不少,只是多为“无效热搜”。

所谓“无效热搜”缺乏话题延展性,比如#水手造型唱日不落##吉克隽逸把颧骨高光玩明白了#等,没有民间二创做延展,结局就是一波流。如果跟进一波仿妆说不定还会激起点水花,但可惜节目邀请的并非鞠婧祎,又有几个妹子是热衷模仿吉克隽逸的?

元素杂糅,过犹不及

说到音综爆款,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和爱奇艺的《乐队的夏天》必须榜上有名。前者令一众已经过了花期的实力歌手再回春,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摇滚也能赚大钱”。

《歌手》的成功,与参演嘉宾实打实的现场水准有关。而《乐夏》的爆红,则得益于米未与爱奇艺在真人秀部分的把控能力。如果把《歌手》的现场与《乐夏》的故事线糅合在一起,会不会达到1+1>2的效果?《闪光的乐队》用实际表现给出了答案:不能。

即使不是资深音综爱好者,也能从这档节目中看到许多熟悉的影子。舞台与创作部分有浓郁的《歌手》味儿;After Party的存在,又很容易让人想到《乐夏》;喊出音乐社交的口号,则让人想到这几年新兴的音乐慢综;至于什么声浪值最高、组队优势的玩法,瞬间梦回《明日之子乐团季》。

就好像山珍海味再多,还需厨师妙手调和才能呈现至味。把受欢迎的节目元素糅合在一起并不一定成功,还可能是混乱。

这种混乱最先反映在节目定位上。《闪光的乐队》,名字很容易令观众将其归类于乐队综艺,对标《乐队的夏天》。实际上真正的乐手只有鼓手胡宇桐,其他人或为solo歌手,或为乐队主唱, 抱着看滚人的心情看节目,结果发现一大堆歌手甚至爱豆,观众难免怒骂货不对板。对歌手有兴趣的观众,则因“乐队”二字误认为这是一档摇滚类节目。与其两边不讨好,倒不如改名《闪光的歌手》得了。

其次,节目以“社交”为标签,串联老中青三代音乐人,这本是个能够讲出好故事的做法。但在“什么都想要”的思维主导下,“社交”更像是流水账,既没有重点也看不出音乐人间关系的推进。After Party更是个为存在而存在的环节,既看不出对节目内容有什么助推作用,也没发现它催化了音乐人之间的关系。

真人秀在其中的比重也有点“为了存在而存在”的意思。部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包括张楚在内的老牌滚人认知度不高,也不了解中国摇滚史上的他们是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用心再讲一遍?

再次,则是多种风格糅杂导致舞台呈现像拼盘演出。观众可以找到电音、摇滚、流行、说唱等多种音乐类型,整体音乐风格像是一盘散沙。大概是《王牌对王牌》后遗症,节目组大搞人海战术,请来将近30位音乐人,大部分嘉宾个人风格明显,在自己的轨道上各唱各的。

最后,还是赛制的问题。说好了没有导师不搞内卷,又搞起了自由组队、拆队那一套。当年《明4》搞这套能爆,因为人家本身就是秀综,拆队=拆CP,上了头的CP饭自然一边流泪一边打投。

作为一档标榜音乐社交的乐队音综,还弄拆队玩法很难逻辑自洽。众所周知,乐队之间的配合是需要长期交流与磨合的,拆队重组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让人看不懂。

《闪光的乐队》把市面上音综热门元素直接堆在一起端到观众面前,对内在逻辑却缺乏梳理,最后就是“乍看还行,都不出彩”。

全球音综,一起熄火

倒也不是国产音综遭遇瓶颈,放眼全球综艺市场,各国音综都是一副半红不红的模样。音综唱不响,不是一档节目或一家制作团队的问题,全球音综都被困在现有模式里。

短视频全球大流行,对传统音综模式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身怀绝技的素人歌手不必再通过参演音综,加入导师战队获得一夜成名的机会;被埋没多年的实力歌手,也可能靠着短视频平台再度翻红。

音综需要的是一场革命,但目前世界各国的音综都还在模式微调,即音乐+。隔壁韩国就是典型。《歌手》《super band》等热门音综过后,韩国音综也走到了低谷期,好口碑的节目还是不少,但真正的爆款寥寥无几。制作团队的应对方法,就是在成功模式上做加法。

比如音乐+恋爱。《Double Trouble》由五男五女10名爱豆组成双重唱搭档,经过5轮竞演票选出最佳搭档赢得奖金。搭档默契问题、YES OR NO房间、横空夺“爱”的飞行嘉宾等设置贯穿于节目之中,舞台不是重点,男女之间那些微妙的感情火花才是,等于是音综当成恋综卖。

《DNA歌手》则整合了推理元素。与《我是歌手》的推理逻辑不同,《DNA歌手》邀请明星家人出演,判定团根据歌手外貌与提示猜测关联明星身份。两两对决后,分高者进入下一轮比赛,分低者公开是哪个明星的亲戚。

据悉该节目试播集播出后,便已有英国模式公司购买了该节目模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全球音综确实没啥新东西的残酷现状。

音痴与音综看似格格不入,倒也不是没有结合的可能。《不存在音痴Exit》,主打就是为音痴圆梦,本质上是素人成长音综,音痴们在专业歌手的指导下最终登上舞台进行公演。作为实验性节目,《不存在音痴Exit》规则简单也没有强对抗性,虽说节目播出期间其乐融融,但很难成长为爆款模式。

而最爱音综、尤其是素人选拔音综的欧美人民,也没折腾出什么新花样。音综+游戏,以音乐为基础进行游戏竞赛,游戏内容无非是猜歌、唱歌这类常见内容;音综+代际,全家人一起组队登音综,人与人对抗变为家庭与家庭对抗。

国内的音综探索除《闪光的乐队》这类糅杂优秀作业的选手外,余下的可分为慢与潮两类。慢音综摒弃了传统音综的对抗模式,与旅行、公路等元素结合,主打疗愈、小而美的概念。节目确实足够治愈,但也因为过于田园牧歌而缺乏话题性。

潮音综是在传统模式上嫁接潮流元素,比如元宇宙、虚拟人等。乐评人吴墨也指出,尽管元宇宙、二次元等潮流能为节目打开不一样的想象空间,但目前很多的技术载体并不成熟,潮音综容易落入玩噱头的窠臼。

就像《好声音》《美国偶像》开启了导师+素人的时代,而《歌手》《乐夏》则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那些埋没许久的歌手、乐手身上。硬糖君相信,未来大热的音综模式一定是突破现有认知的形态,而不是在现有形式上做微调。经过一年的超低潮,今年会是音综的绝地反弹之年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