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代职场玄学:加薪可以,升职不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代职场玄学:加薪可以,升职不行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管理的能力或意愿。

文|塔门 张晨阳

编 辑 | 王朝靖

在职场中,逃离中年危机噩梦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晋升、晋升,然后进入管理层。

在各个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架构完善、流程式合作性操作越来越重要,「独狼式人才」的重要性正在被下调。沟通、表达、「上能汇报、下能管理」的能力被愈发强调。无论人们的意愿是什么,现实中,带团队、当小组长往往与晋升挂钩,进入管理层也大多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大的话语权。

社交网络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信念,在年龄焦虑、职场竞争和效率至上的要求之下,几乎人人都被动接受这种观念:「一辈子做一线工作是不可能的」「35岁还没进入管理层,危!」「位置越往上,越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管理的能力或意愿。在许多人眼中的「好事」,对另一群人来说却是不确定之下的无奈选择。

安娜琼斯在BBC 报道《为什么优秀的工人被迫压进管理层》一文中写道:在许多行业中,在个人层面上表现出色的人发现自己走上了中层或高层管理的轨道。有些人接受了这条道路,但对于那些不太确定这是他们想要走的道路的人来说,进入管理层可能是一种悲惨的经历——让他们远离自己热爱的工作,进入一个令人感到孤立、缺乏经验、和不受支持的世界。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各种现实和压力之下,比如「我不管人,就要被人管着」;「朋友、家人、领导都不满意我一直做基础岗」;「不想升职做管理,但莫名其妙有愧疚的心情」……一大批年轻人,正被迫承担管理工作。

不想带团队、不想做管理层,是不求上进吗?

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做管理比技术更有出息?

30 岁还在做执行工作,我的人生就完蛋了吗?

我们采访了一些正在或曾经承担管理工作却「没那么情愿」的人,他们这样回答——

权衡利弊,进入管理层的「性价比」最高

在互联网大厂,职级的晋升往往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专业路线(P),另一种是管理路线(M)),从理论上讲,无论你是想要发展专长,钻研技术,还是转成管理路线,互联网大厂都为你提供了机会。然而,在更多体系还没有那么完善、扁平化管理的小公司,35岁不进管理岗,大多意味着职场的平庸或失败。

英国德比的工作心理学小组的创始主任 Maire Kerrin 认为,大多数职业,对进步都有相当狭隘的定义——总是围绕着承担更多责任或监督他人。

这造成了一种与内卷相似的职场心态,不想卷,但别人都在卷,而且卷是唯一评判标准,所以被迫内卷;不想做管理,但周围的人都在争着要管,不进则退。人们对职场进步的定义非常单一,如果接受不了职业生涯的「向下」,就只能被迫去承担管理工作。

@ 蓝胖子 27岁 传媒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国企员工辞职后面试,面试官质问她,为什么工作了 10 年还没有晋升到管理层?

我所在的部门在招新策划的时候,看到一个做了 5 年多的策划,第一反应除了觉得她经验丰富,还有:怎么都5年了,还没成为负责人之类的?她是不是能力很一般?

大家的观念似乎就是这样,把「工作很久但没有进入管理层」与「能力不行、原地踏步」画等号。也许在一些岗位的确如此,但至少我所在的传媒-策划岗,这俩是绝对不相等的。只是现实中,工作三年、五年,你可以做优秀的「大头兵」,做策划、资深策划。但十年,十五年之后呢?

带团队往往是和升职、加薪以及更大的决定权直接挂钩的。公司大多想要的是批量「复制」出一群的「能力还不错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力相当拔尖的人」。

我不喜欢管理,带新人的能力也中规中矩,现在处于「小组长」的位置,如果不去承担这项工作,下一次晋升应该轮不到我。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我仔细分析过自己的能力及对工作内容的喜好,既不喜欢也不适合去管理人,相比之下,管理项目会好一点,但这二者几乎无法割裂。

在专业技能上,我大块的输入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且专业能力的学习及掌握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相反,管理工作更偏向于思维逻辑、经验的积累和一定程度的资源,所以思想足够灵活,不死脑筋的话再加上一丢丢的机会,是很容易学会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及打怪攒经验的。

功利一点,去当一个M(管理层)比当一个高级的P(执行层)付出更少、回报更高。

@匿名 程序员

我之前带过大概十几个人的团队,因为沟通和表达能力还行,经常被迫协调和组织一些事情,一些合口味的上级也觉得我比较「好用」。

但我本人的性格就是极其不喜欢争抢,对写代码有无限的热情,并且因为对技术太有热情,我自己招聘和带的下属都是那种喜欢学习型的,结果就是,因为现在的公司提供不了更大的平台,他们纷纷跳槽……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不想管理、不带团队,一个你不认可的人带团队、一个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对你指指点点,你受得了吗?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不是非此即彼的。

「管理围城」,外面的人想进,里面的人想逃

2020 年,在《健康与疾病社会学》的网站上,研究人员调查了 21859 名全职员工,将他们分为四类:企业主、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

他们发现,主管和经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最高,分别为 19% 和 16% 。企业主和普通员工则分别只有 11% 和 12% 。焦虑的情况类似,企业主和普通员工的焦虑率分别为 2% 和 5% ,而主管和经理的焦虑率分别为 11% 和近 7% 。

哥伦比亚大学 2015 年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8% 的中层管理人员报告了抑郁症的症状,而蓝领工人为 12%,业主和高管为 11%。中层管理人员比高级领导者更难维持工作场所的关系,只有一半人认为他们可以依靠同事。

多伦多大学组织行为学副教授 Jacob Hirsh 认为,尽管这些经理和中层管理者们比基层员工拥有更好的待遇,但他们仍然处于「一个结构上困难的职位」。

他们无法完全脱手执行性的事务,必要时冲在最前面并为下属兜底,同时承担着汇报工作、为团队争取资源等任务,所以经常要戴上「微笑面具」做向上管理,堪称「职场双面胶」。

@蓝胖子 27岁 传媒

工作内容的增多还可以承受,更令人难过的是默认的孤立。面对和我差不多时间入职的其他伙伴,成为他们的管理者仿佛是一种变相的「背叛」。

团队里的其他小伙伴们可以彼此抱怨或谈论他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事情,但我无法对任何人完全敞开。我和每个与我一起工作的人都相处得很好,但能感觉得到,因为「小组长」身份的存在,这种亲密是有限的。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互联网公司要求效率至上,活多人少、时间紧任务重,「压迫」和「剥削」几乎是必然存在的。

一旦你成了一个稍微有点管理工作的小组长或者管理者,就既要对上,也要对下。

面对上面要求的明显「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比如大家都努力做完了工作,但出于「公司层面考虑」,必须要劝退一个人,我就会陷入自我拉扯。

一方面我很能理解我的小伙伴们的处境、想法、决定,另一方面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要帮助上面「压迫」他们不当人。

夸张点说,我想做好工作我就不是人,我想当个人我就做不好工作。

@顿顿不落的人 32岁 市场

甩锅,这个听上去无耻的职场行为,真实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在一次项目中,我团队中的一位员工犯了错,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但是在对上汇报时,作为负责人的我,并没有完全承认。

如果我非常「实在」地一口认下这个错误,完全是自己团队的人造成的,最后的结果是一个人影响到了整个团队。我可以归因为外部客观条件,可以甩锅给其他团队,总之我的任务是,让最后的局面至少是「五五开平均担责」,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些愧疚。

我和一位同级的同事总结出我们的职场规则,「越往上,就越是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事」,也称,扯皮、甩锅和撕 X 。

当做管理层成为「唯一目标」,管理本身也被误解了

英国特许人事与发展协会 (CIPD) 公共政策负责人本·威尔莫特曾表示,当人们「因为他们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管理人员的专长而被提升为管理职位时,就会出现问题。」

他认为,经过充分培训,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但事实上,许多进入管理层的人既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也不完全理解他们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究竟是什么。

在国内,「技术优而管理」成了许多公司默认的晋升规则,沟通合作、组织管理等无法量化的能力,与职工本人在领导面前的「展现了多少」有极大的关系,这可能会和实际有很大偏差。

《我在大厂当组长》一文中一位HR就提到,国内技术人才供给要比国外饱和得多,且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靠商业模式取胜,攻坚技术的需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哪怕是研发这样强技术的岗位,很多时候也必须要通过带人来实现晋升。虽然很多技术人员都不擅长沟通,不适合带团队。

但是在技术晋升这条路断掉之后,因为没办法继续往上升,这群人也往往只能被迫想着去带人,会尤其焦虑。

CIPD 的研究则表明,只有大约 40% 的「领导」接受过正式的领导力培训。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在承担管理工作之前,公司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后来有过两次,总时长是 4 天。第一次课程在讲「领导力」,在我看来就是纯纯的 PUA 课程,没有培训价值。印象最深的是破冰环节,老师带着我们做一些智障小游戏,然后这些游戏会被升华到「凝聚力」「领导力」「团队协作」等奇怪的词汇上。

@高级程序员 工作10年+ 软件工程

成为管理者,然后后悔了。

我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是从程序员做起,那时候刚进入社会,工资不高,每天被别人安排写代码,也接触不到客户,连请个假都要找人审批,太憋屈。

而管理层,看上去是光鲜的、体面的、挣钱多的。

工作三四年之后,我开始考 pmp (一种含金量较高的项目管理证书)、考信息系统管理师、开当team leader,带小团队做开发、和产品一起沟通项目计划,给开发分配任务……工作六年后,我的职位成了「经理」工作八年后,我到了我职业生涯中的职位巅峰,「总监」。

我此时管理一个50 人左右的研发部门,所有平台研发相关的事务我全权负责,包括需求管理,技术选型,项目管理,研发人员管理,运维管理,代码管理,测试管理,研发,测试发布流程等等。

那是我最累的一年,每天都焦头烂额、疲于奔命,有时候睡着了可能想到一个事情马上醒来用本子记下来。

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真的适合管理吗?我还记得工作的初心吗?

2019 年,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职位就是研发,而且面试时我直接明说我不做管理,就想做开发。后来有几次也有老板找我谈,想让我带团队,我都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不想做管理,请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年轻同事,我默默做开发就行了。

我的直属经理是谁不重要,比我年轻比我老都无所谓,我不在乎这些了。要拼,要抢,你们随意,我没兴趣。

到现在,我觉得我好多年来没有的工作兴致又起来了,我甚至有些爱上现在的工作了,因为我就是名开发,就每天安安静静的写代码就可以,不用整天开会,不用整天接电话,不用整天写ppt,不用整天回邮件,实在是太爽了。

但进入管理层,也不是工作的尽头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在过去,美国梦劝告人们,「所有工厂里遭受的苦难只是暂时的烦恼,屈从老板的虚妄只是成为老板的必经之路。」

然而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内卷却在加速。「所有工厂里遭受的苦难只会暂时的结束,屈从老板的虚妄之后,他还有下一个虚妄……」

程序员佚名带过团队,一年后跳槽,又去做了基层程序员,他的想法是:就算是带团队、进入管理层,依旧是为别人打工,理想的工作是自己创业当老板,或许才可能真正拥有工作的自主权。不过当下的情况只能是,哪种岗位给的钱多就去哪个吧。

另一位已经进入管理层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没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就被推着走进了管理层,对于其他晋升比她慢、或者另谋出路的人,这似乎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顺利。但即便如此,管理层对于她来说也只是「暂时的安稳」。

在我们的采访中,这些不情愿做管理的人,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正被「社会系统」左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依照自我价值观去选择的自由。

对此,学者杨照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这样能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免除了选择的焦虑。」

社会行动的结构往往帮我们找好了答案。就好比为什么很多人旅行时选择旅行团,而不是自由行,因为自由行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由自己思考和承担后果。一个人想依照自己的价值去做决定,就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职场这样庞大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依照规定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层层打怪升级反而是方便的。

「当你进入了现成的社会结构中,绝大部分的决定是由社会集体组织先大幅地减少了其中的选项,以至于你根本不需要反应,你甚至会以为,这就是唯一的选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代职场玄学:加薪可以,升职不行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管理的能力或意愿。

文|塔门 张晨阳

编 辑 | 王朝靖

在职场中,逃离中年危机噩梦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晋升、晋升,然后进入管理层。

在各个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架构完善、流程式合作性操作越来越重要,「独狼式人才」的重要性正在被下调。沟通、表达、「上能汇报、下能管理」的能力被愈发强调。无论人们的意愿是什么,现实中,带团队、当小组长往往与晋升挂钩,进入管理层也大多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大的话语权。

社交网络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信念,在年龄焦虑、职场竞争和效率至上的要求之下,几乎人人都被动接受这种观念:「一辈子做一线工作是不可能的」「35岁还没进入管理层,危!」「位置越往上,越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管理的能力或意愿。在许多人眼中的「好事」,对另一群人来说却是不确定之下的无奈选择。

安娜琼斯在BBC 报道《为什么优秀的工人被迫压进管理层》一文中写道:在许多行业中,在个人层面上表现出色的人发现自己走上了中层或高层管理的轨道。有些人接受了这条道路,但对于那些不太确定这是他们想要走的道路的人来说,进入管理层可能是一种悲惨的经历——让他们远离自己热爱的工作,进入一个令人感到孤立、缺乏经验、和不受支持的世界。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各种现实和压力之下,比如「我不管人,就要被人管着」;「朋友、家人、领导都不满意我一直做基础岗」;「不想升职做管理,但莫名其妙有愧疚的心情」……一大批年轻人,正被迫承担管理工作。

不想带团队、不想做管理层,是不求上进吗?

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做管理比技术更有出息?

30 岁还在做执行工作,我的人生就完蛋了吗?

我们采访了一些正在或曾经承担管理工作却「没那么情愿」的人,他们这样回答——

权衡利弊,进入管理层的「性价比」最高

在互联网大厂,职级的晋升往往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专业路线(P),另一种是管理路线(M)),从理论上讲,无论你是想要发展专长,钻研技术,还是转成管理路线,互联网大厂都为你提供了机会。然而,在更多体系还没有那么完善、扁平化管理的小公司,35岁不进管理岗,大多意味着职场的平庸或失败。

英国德比的工作心理学小组的创始主任 Maire Kerrin 认为,大多数职业,对进步都有相当狭隘的定义——总是围绕着承担更多责任或监督他人。

这造成了一种与内卷相似的职场心态,不想卷,但别人都在卷,而且卷是唯一评判标准,所以被迫内卷;不想做管理,但周围的人都在争着要管,不进则退。人们对职场进步的定义非常单一,如果接受不了职业生涯的「向下」,就只能被迫去承担管理工作。

@ 蓝胖子 27岁 传媒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国企员工辞职后面试,面试官质问她,为什么工作了 10 年还没有晋升到管理层?

我所在的部门在招新策划的时候,看到一个做了 5 年多的策划,第一反应除了觉得她经验丰富,还有:怎么都5年了,还没成为负责人之类的?她是不是能力很一般?

大家的观念似乎就是这样,把「工作很久但没有进入管理层」与「能力不行、原地踏步」画等号。也许在一些岗位的确如此,但至少我所在的传媒-策划岗,这俩是绝对不相等的。只是现实中,工作三年、五年,你可以做优秀的「大头兵」,做策划、资深策划。但十年,十五年之后呢?

带团队往往是和升职、加薪以及更大的决定权直接挂钩的。公司大多想要的是批量「复制」出一群的「能力还不错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力相当拔尖的人」。

我不喜欢管理,带新人的能力也中规中矩,现在处于「小组长」的位置,如果不去承担这项工作,下一次晋升应该轮不到我。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我仔细分析过自己的能力及对工作内容的喜好,既不喜欢也不适合去管理人,相比之下,管理项目会好一点,但这二者几乎无法割裂。

在专业技能上,我大块的输入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且专业能力的学习及掌握不是短时间能够搞定的。相反,管理工作更偏向于思维逻辑、经验的积累和一定程度的资源,所以思想足够灵活,不死脑筋的话再加上一丢丢的机会,是很容易学会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及打怪攒经验的。

功利一点,去当一个M(管理层)比当一个高级的P(执行层)付出更少、回报更高。

@匿名 程序员

我之前带过大概十几个人的团队,因为沟通和表达能力还行,经常被迫协调和组织一些事情,一些合口味的上级也觉得我比较「好用」。

但我本人的性格就是极其不喜欢争抢,对写代码有无限的热情,并且因为对技术太有热情,我自己招聘和带的下属都是那种喜欢学习型的,结果就是,因为现在的公司提供不了更大的平台,他们纷纷跳槽……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不想管理、不带团队,一个你不认可的人带团队、一个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对你指指点点,你受得了吗?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不是非此即彼的。

「管理围城」,外面的人想进,里面的人想逃

2020 年,在《健康与疾病社会学》的网站上,研究人员调查了 21859 名全职员工,将他们分为四类:企业主、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

他们发现,主管和经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最高,分别为 19% 和 16% 。企业主和普通员工则分别只有 11% 和 12% 。焦虑的情况类似,企业主和普通员工的焦虑率分别为 2% 和 5% ,而主管和经理的焦虑率分别为 11% 和近 7% 。

哥伦比亚大学 2015 年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8% 的中层管理人员报告了抑郁症的症状,而蓝领工人为 12%,业主和高管为 11%。中层管理人员比高级领导者更难维持工作场所的关系,只有一半人认为他们可以依靠同事。

多伦多大学组织行为学副教授 Jacob Hirsh 认为,尽管这些经理和中层管理者们比基层员工拥有更好的待遇,但他们仍然处于「一个结构上困难的职位」。

他们无法完全脱手执行性的事务,必要时冲在最前面并为下属兜底,同时承担着汇报工作、为团队争取资源等任务,所以经常要戴上「微笑面具」做向上管理,堪称「职场双面胶」。

@蓝胖子 27岁 传媒

工作内容的增多还可以承受,更令人难过的是默认的孤立。面对和我差不多时间入职的其他伙伴,成为他们的管理者仿佛是一种变相的「背叛」。

团队里的其他小伙伴们可以彼此抱怨或谈论他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事情,但我无法对任何人完全敞开。我和每个与我一起工作的人都相处得很好,但能感觉得到,因为「小组长」身份的存在,这种亲密是有限的。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互联网公司要求效率至上,活多人少、时间紧任务重,「压迫」和「剥削」几乎是必然存在的。

一旦你成了一个稍微有点管理工作的小组长或者管理者,就既要对上,也要对下。

面对上面要求的明显「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比如大家都努力做完了工作,但出于「公司层面考虑」,必须要劝退一个人,我就会陷入自我拉扯。

一方面我很能理解我的小伙伴们的处境、想法、决定,另一方面我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要帮助上面「压迫」他们不当人。

夸张点说,我想做好工作我就不是人,我想当个人我就做不好工作。

@顿顿不落的人 32岁 市场

甩锅,这个听上去无耻的职场行为,真实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在一次项目中,我团队中的一位员工犯了错,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但是在对上汇报时,作为负责人的我,并没有完全承认。

如果我非常「实在」地一口认下这个错误,完全是自己团队的人造成的,最后的结果是一个人影响到了整个团队。我可以归因为外部客观条件,可以甩锅给其他团队,总之我的任务是,让最后的局面至少是「五五开平均担责」,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些愧疚。

我和一位同级的同事总结出我们的职场规则,「越往上,就越是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事」,也称,扯皮、甩锅和撕 X 。

当做管理层成为「唯一目标」,管理本身也被误解了

英国特许人事与发展协会 (CIPD) 公共政策负责人本·威尔莫特曾表示,当人们「因为他们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管理人员的专长而被提升为管理职位时,就会出现问题。」

他认为,经过充分培训,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但事实上,许多进入管理层的人既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也不完全理解他们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究竟是什么。

在国内,「技术优而管理」成了许多公司默认的晋升规则,沟通合作、组织管理等无法量化的能力,与职工本人在领导面前的「展现了多少」有极大的关系,这可能会和实际有很大偏差。

《我在大厂当组长》一文中一位HR就提到,国内技术人才供给要比国外饱和得多,且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靠商业模式取胜,攻坚技术的需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哪怕是研发这样强技术的岗位,很多时候也必须要通过带人来实现晋升。虽然很多技术人员都不擅长沟通,不适合带团队。

但是在技术晋升这条路断掉之后,因为没办法继续往上升,这群人也往往只能被迫想着去带人,会尤其焦虑。

CIPD 的研究则表明,只有大约 40% 的「领导」接受过正式的领导力培训。

@喜庆儿 26岁 互联网

在承担管理工作之前,公司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后来有过两次,总时长是 4 天。第一次课程在讲「领导力」,在我看来就是纯纯的 PUA 课程,没有培训价值。印象最深的是破冰环节,老师带着我们做一些智障小游戏,然后这些游戏会被升华到「凝聚力」「领导力」「团队协作」等奇怪的词汇上。

@高级程序员 工作10年+ 软件工程

成为管理者,然后后悔了。

我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是从程序员做起,那时候刚进入社会,工资不高,每天被别人安排写代码,也接触不到客户,连请个假都要找人审批,太憋屈。

而管理层,看上去是光鲜的、体面的、挣钱多的。

工作三四年之后,我开始考 pmp (一种含金量较高的项目管理证书)、考信息系统管理师、开当team leader,带小团队做开发、和产品一起沟通项目计划,给开发分配任务……工作六年后,我的职位成了「经理」工作八年后,我到了我职业生涯中的职位巅峰,「总监」。

我此时管理一个50 人左右的研发部门,所有平台研发相关的事务我全权负责,包括需求管理,技术选型,项目管理,研发人员管理,运维管理,代码管理,测试管理,研发,测试发布流程等等。

那是我最累的一年,每天都焦头烂额、疲于奔命,有时候睡着了可能想到一个事情马上醒来用本子记下来。

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真的适合管理吗?我还记得工作的初心吗?

2019 年,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职位就是研发,而且面试时我直接明说我不做管理,就想做开发。后来有几次也有老板找我谈,想让我带团队,我都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不想做管理,请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年轻同事,我默默做开发就行了。

我的直属经理是谁不重要,比我年轻比我老都无所谓,我不在乎这些了。要拼,要抢,你们随意,我没兴趣。

到现在,我觉得我好多年来没有的工作兴致又起来了,我甚至有些爱上现在的工作了,因为我就是名开发,就每天安安静静的写代码就可以,不用整天开会,不用整天接电话,不用整天写ppt,不用整天回邮件,实在是太爽了。

但进入管理层,也不是工作的尽头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在过去,美国梦劝告人们,「所有工厂里遭受的苦难只是暂时的烦恼,屈从老板的虚妄只是成为老板的必经之路。」

然而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内卷却在加速。「所有工厂里遭受的苦难只会暂时的结束,屈从老板的虚妄之后,他还有下一个虚妄……」

程序员佚名带过团队,一年后跳槽,又去做了基层程序员,他的想法是:就算是带团队、进入管理层,依旧是为别人打工,理想的工作是自己创业当老板,或许才可能真正拥有工作的自主权。不过当下的情况只能是,哪种岗位给的钱多就去哪个吧。

另一位已经进入管理层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没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就被推着走进了管理层,对于其他晋升比她慢、或者另谋出路的人,这似乎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顺利。但即便如此,管理层对于她来说也只是「暂时的安稳」。

在我们的采访中,这些不情愿做管理的人,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正被「社会系统」左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依照自我价值观去选择的自由。

对此,学者杨照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这样能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免除了选择的焦虑。」

社会行动的结构往往帮我们找好了答案。就好比为什么很多人旅行时选择旅行团,而不是自由行,因为自由行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由自己思考和承担后果。一个人想依照自己的价值去做决定,就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职场这样庞大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依照规定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层层打怪升级反而是方便的。

「当你进入了现成的社会结构中,绝大部分的决定是由社会集体组织先大幅地减少了其中的选项,以至于你根本不需要反应,你甚至会以为,这就是唯一的选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