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业务流程越发受重视,RPA能不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业务流程越发受重视,RPA能不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随着大家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的提升,业务流程管理与优化正在成为更多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必选项。

文|王吉伟

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是策略、组织、技术、工具、流程乃至文化的变革与融合应用。但不管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么系统的过程,能够给予组织反馈的部分,或者说能够体现数字化转型成果的最小单元,正是业务流程。

数字化转型成绩怎么样,企业架构上看不出来,技术与工具应用上也不能直接体现。但业务流程是否精简了,跨部门业务是否通畅了,业务效率是否提高了,增效降本是否明显了,可以很直接地体现在业务流程的变动上。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的战略再明确,架构再详细,组织再严谨,如果业务流程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将之与IT系统更好地融合,也就不能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优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业务流程是否合理及最优与数字化转型成果紧密关联。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难点不是战略制定与组织变更,恰恰在于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已经积累多年,用新技术打破这个链条的话,需要重新设定所有部门的职责,这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是个巨大考验。

正是因此,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期,都把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作为首个科目进行攻关。全面而详尽的业务流程梳理、设计与优化,往往会为数字化转型开一个好头。徐工集团是这么做的,更多的组织在经历挫折并吸取经验后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流程再造牵动数字化转型,以业务流程驱动数字化转型,是很多科技巨头在用的策略,同时金融领域也更加重视“客户核心流程数字化”所带来的价值。

业务流程对于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如此重要,业务流程自动化(BPA)自然也就成了数字化转型利器。现在提到BPA,必然会关联到正在成为流程自动化技术主流的RPA。很多人认为,RPA只是自动化工具,并不能真正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到底RPA能不能促进数字化转型,乃至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呢?本文,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数字化转型与RPA。

业务流程优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很多数字化转型不太成功的企业,往往在开始时雄心勃勃,制定了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框架,但最后却输在了执行上。之所以难以落地,很大的原因在于缺少坚实的流程基础,使得转型战略实施缺少有效的流程指引。

不能将业务流程知识和数字化技术有效结合,数字化转型过程自然就会困难重重、难见收益,数字化转型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务形式的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各组织会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梳理,并对业务策略、业务组织、业务流程、工作方式等进行优化,以使其更好地契合数字化的新模式。

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的颗粒度越细,意味着写入到IT系统的业务流程越完善,系统运作自然也就更高效,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只有业务流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知识、信息等与信息化系统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为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做好铺垫。因此,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优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基于业务流程优化后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承接数字化战略落地。

可以这样说,业务流程管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流程再造与流程优化能够极大地提高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事实上,很多大型企业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在徐工集团以数字化管控能力助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中,其打造数字化管控能力的第一步就是业务流程优化。

再如蓝光发展,也走出了一条“以业务流程管理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之路。

随着大家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的提升,业务流程管理与优化正在成为更多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必选项。

业务流程自动化已成数字化转型首选

大家可以用最简单的说法概括数字化转型,但整体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架构、组织、文化、技术、业务等都有相应的变革与融合,才能最终促就成功的数字化转型。

在这其中,只有业务流程能够实现简单直接的变化,进而体现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效。哪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节省了多少成本,提升了多少效率,这些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管理(BPM)更加简单地实现。

B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简单地讲,业务流程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改善、固化与优化业务流程,保障业务流程的最优化,使得各业务流程能够有效运转与衔接;二是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业务自动化保证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准确性与高效性。

前者用以实现流程的效能设计,后者则用以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

业务流程自动化,就是利用技术对完成一种特别功能或工作流的活动或服务进行自动化。业务流程可以根据公司活动的很多不同的部分确定,包括销售、管理、运营、供应链、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

业务流程存在于组织运营的方方面面,如果每个运营环节与关键性节点都可以通过BPA实现流程自动化,就能实现更快速的增效降本。

业务流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挖掘与优化各项流程实现组织经营的增效降本。业务流程自动化成果,能够给予组织最直观的效能体现。同时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设计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运转进行验证。由此,通过自动化来执行各项业务流程,已经成为更多组织增效降本的新选择。

这个前提下,BPA也就成为了数字化转型落地的重要途径。

集成RPA的BPA赋能组织业务流程最优化

Gartner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90%的大型组织会以某种形式应用RPA,他们希望通过弹性和可扩展性,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赋能,重新分配人力资源保持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到2024年,大型组织使有RPA产品组合的容量将增加两倍。

《IDC MarketScape中国RPA软件平台厂商评估报告》显示,到2024年,45%的重复工作任务将通过使用由 AI、RPA提供支持的“数字员工”实现自动化。

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能看到RPA正在走进更多的组织,并受到更多CIO与CTO的欢迎。RPA之所以快速被很多组织采纳,是因为它替代了传统的技术复杂、开发难度高、实施周期长、投资回报低(ROI)的传统集成自动化技术。

并且,RPA让组织避免在API上进行巨大投入,使得集成RPA技术的BPA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预期效果。也因为RPA充当了新老信息系统的“粘合剂”,很多组织投资多年的企业管理软件再度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了ROI。

RPA可以被整合进入BPA解决方案,BPA通过封装RPA制定改进核心流程的综合计划,进而管控整个业务流程。

BPA将RPA的任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战略,实现性能、成本效益和安全性的最佳状态,以促进核心业务的改进。RPA可满足特定任务的自动化,BPA则帮助企业从自动化中获得更大的战略利益。

当一项技术能够更简单地应用时,自然会受到广大组织的青睐。现在,RPA已经被更多组织集成到BPA、BPM、低代码平台、业务中台、Workflow、ERP、CRM等系统中,将更多的人力操作流程转变为自动化流程。

这即是Gartner在报告中所提到的“大型组织以某种形式应用RPA”,且更多组织正在尝试将RPA集成到更多管理系统之中。当然,RPA厂商也正在基于RPA集成更多的企业管理软件,以为广大组织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不管这些集成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最终的结果势必会让RPA所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成为BPA及BPM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PA赫然成为一把数字化转型利器。

RPA以自动化方法论助力数字化转型

前文说到,RPA正在集成更多工具与技术以为广大组织提供一站式自动化解决方案。事实上,RPA发展到现在,随着其与云计算、AI、低代码、流程挖掘等技术的融合,它早已不能算是一个业务流程自动化工具,而是早已成为一套基于RPA的流程自动化方法论。

这一点,我们从各RPA厂商的产品矩阵就能看出端倪。从海外三大RPA厂商到国内头部RPA厂商,目前的产品矩阵都在表明,他们有志于将RPA发展成为广大组织不可或缺的企业级应用。

其实从2019年Gartner将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列入《2020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开始,RPA就已经成为自动化策略的一部分,超自动化也成为了组织实施自动化的一种方法论。

超自动化是指用于交付工作的机器学习(ML)、软件工具包以及自动化工具的总和,其中RPA和iBPMS是超级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超自动化不仅涉及工具平台的广度,还涉及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包括发现、分析、设计、实施、执行、监控和持续优化等。

这意味着,采用超自动化架构的组织,将能够更好地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进而助力数字化转型取得更佳成果。

现在很多厂商推出的RPA产品不只基于超级自动化架构,也更注重端到端与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RPA平台可以将面向各领域与场景的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便于组织以更快的速度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支持全生命周期的RPA,则可以在发现、设计、发展、UAT(用户接受测试)、部署、执行等多个阶段加强与监控RPA的运行,以确保其在业务流程自动化中运行的健壮性。

同时,有些RPA厂商还通过打造围绕RPA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平台,以智能化的软件及自动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效率,帮助企业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如来也科技的智能自动化平台,就通过业务理解、流程创建、随处运行、集中管控、人机协同等五大功能,为广大企业提供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赋能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快速、高效的驱动数字化转型。

成熟的RPA厂商,会通过一系列产品、技术以及相关的业务模型来构建完善的企业生态。在RPA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UiPath有一个“自动化飞轮”模型。它展现了组织实现自动化的基本路径,值得大家思考。

“自动化飞轮”模型从第一步在RPA卓越中心创建自动化流程开始,从小到大、自内而外地将组织实现全面自动化分为十个步骤。

实际上,它展现的也是RPA平台助力组织通过流程自动化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过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后记:RPA已是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事实证明,相对于AI、业务中台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RPA能为组织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里,我们可以看几个案例。

来也科技为南方电网开发的客服工单催办机器人,将原本60多分钟的催办工作时间缩短为半分钟,工作时间大幅压缩 80%。由机器人每天登入系统获取工单信息,进行时限对比,而对于超时的工单,每天自动发送短信通知,每周自动生成报表。不但解决电网行业安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等行业痛点,也实现了基层员工的有效减负。

华为WeAutomate为政府数字化制定的工商信息录入解决方案,使用WeAutomate工商信息录入机器人后,只需简单3步,便可实现工商信息录入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90%,错误率趋近于0。很好地解决了工商信息录入存在流程断点多、数据孤岛、协同困难等痛点。

金智维推出的证券行业解决方案,在满足监管层合规审计的要求下,为证券企业量身打造多种解决方案,保证了业务的持续性和规范化运作。助力广大证券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因风险,稳定安全可控,并实现沉淀业务知识。

这几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RPA对电力、政务、金融等领域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助力。

随着更多企业将RPA用于业务流程优化,RPA正在成为新的企业级应用。

自动化会成为未来组织的必选项,各组织会将融合AI等技术的自动化系统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ERP、CRM等企业管理软件则是自动化操作的对象。操作对象可以变更,操作人员也可以变动,唯一不变的是这套能够帮助企业增效降本的自动化系统。

这些情况正在发生,基于RPA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已经成型。

包括眼下很多组织正在将各种共享中心转型为RPA卓越中心,也证实了这个趋势。RPA已经成为一种自动化方法论与战略,将会助力更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自动化进行非常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前面说了很多,其实“由业务流程驱动、基于RPA的数字化转型”逻辑很简单。

可以想象,即便再小的企业,当他们使用RPA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以后,伴随着业务流程的精简与优化,人员会出现变动,组织架构也会跟着调整,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节奏也就越发律动了。

所以,RPA足以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业务流程越发受重视,RPA能不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随着大家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的提升,业务流程管理与优化正在成为更多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必选项。

文|王吉伟

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是策略、组织、技术、工具、流程乃至文化的变革与融合应用。但不管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么系统的过程,能够给予组织反馈的部分,或者说能够体现数字化转型成果的最小单元,正是业务流程。

数字化转型成绩怎么样,企业架构上看不出来,技术与工具应用上也不能直接体现。但业务流程是否精简了,跨部门业务是否通畅了,业务效率是否提高了,增效降本是否明显了,可以很直接地体现在业务流程的变动上。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的战略再明确,架构再详细,组织再严谨,如果业务流程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将之与IT系统更好地融合,也就不能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优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业务流程是否合理及最优与数字化转型成果紧密关联。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难点不是战略制定与组织变更,恰恰在于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已经积累多年,用新技术打破这个链条的话,需要重新设定所有部门的职责,这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是个巨大考验。

正是因此,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期,都把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作为首个科目进行攻关。全面而详尽的业务流程梳理、设计与优化,往往会为数字化转型开一个好头。徐工集团是这么做的,更多的组织在经历挫折并吸取经验后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流程再造牵动数字化转型,以业务流程驱动数字化转型,是很多科技巨头在用的策略,同时金融领域也更加重视“客户核心流程数字化”所带来的价值。

业务流程对于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如此重要,业务流程自动化(BPA)自然也就成了数字化转型利器。现在提到BPA,必然会关联到正在成为流程自动化技术主流的RPA。很多人认为,RPA只是自动化工具,并不能真正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到底RPA能不能促进数字化转型,乃至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呢?本文,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数字化转型与RPA。

业务流程优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很多数字化转型不太成功的企业,往往在开始时雄心勃勃,制定了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框架,但最后却输在了执行上。之所以难以落地,很大的原因在于缺少坚实的流程基础,使得转型战略实施缺少有效的流程指引。

不能将业务流程知识和数字化技术有效结合,数字化转型过程自然就会困难重重、难见收益,数字化转型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务形式的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各组织会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梳理,并对业务策略、业务组织、业务流程、工作方式等进行优化,以使其更好地契合数字化的新模式。

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的颗粒度越细,意味着写入到IT系统的业务流程越完善,系统运作自然也就更高效,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只有业务流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知识、信息等与信息化系统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为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做好铺垫。因此,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优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基于业务流程优化后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承接数字化战略落地。

可以这样说,业务流程管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流程再造与流程优化能够极大地提高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事实上,很多大型企业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在徐工集团以数字化管控能力助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中,其打造数字化管控能力的第一步就是业务流程优化。

再如蓝光发展,也走出了一条“以业务流程管理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之路。

随着大家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的提升,业务流程管理与优化正在成为更多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必选项。

业务流程自动化已成数字化转型首选

大家可以用最简单的说法概括数字化转型,但整体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架构、组织、文化、技术、业务等都有相应的变革与融合,才能最终促就成功的数字化转型。

在这其中,只有业务流程能够实现简单直接的变化,进而体现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效。哪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节省了多少成本,提升了多少效率,这些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管理(BPM)更加简单地实现。

B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简单地讲,业务流程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改善、固化与优化业务流程,保障业务流程的最优化,使得各业务流程能够有效运转与衔接;二是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业务自动化保证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准确性与高效性。

前者用以实现流程的效能设计,后者则用以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

业务流程自动化,就是利用技术对完成一种特别功能或工作流的活动或服务进行自动化。业务流程可以根据公司活动的很多不同的部分确定,包括销售、管理、运营、供应链、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

业务流程存在于组织运营的方方面面,如果每个运营环节与关键性节点都可以通过BPA实现流程自动化,就能实现更快速的增效降本。

业务流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挖掘与优化各项流程实现组织经营的增效降本。业务流程自动化成果,能够给予组织最直观的效能体现。同时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设计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运转进行验证。由此,通过自动化来执行各项业务流程,已经成为更多组织增效降本的新选择。

这个前提下,BPA也就成为了数字化转型落地的重要途径。

集成RPA的BPA赋能组织业务流程最优化

Gartner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90%的大型组织会以某种形式应用RPA,他们希望通过弹性和可扩展性,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赋能,重新分配人力资源保持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到2024年,大型组织使有RPA产品组合的容量将增加两倍。

《IDC MarketScape中国RPA软件平台厂商评估报告》显示,到2024年,45%的重复工作任务将通过使用由 AI、RPA提供支持的“数字员工”实现自动化。

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能看到RPA正在走进更多的组织,并受到更多CIO与CTO的欢迎。RPA之所以快速被很多组织采纳,是因为它替代了传统的技术复杂、开发难度高、实施周期长、投资回报低(ROI)的传统集成自动化技术。

并且,RPA让组织避免在API上进行巨大投入,使得集成RPA技术的BPA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预期效果。也因为RPA充当了新老信息系统的“粘合剂”,很多组织投资多年的企业管理软件再度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了ROI。

RPA可以被整合进入BPA解决方案,BPA通过封装RPA制定改进核心流程的综合计划,进而管控整个业务流程。

BPA将RPA的任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战略,实现性能、成本效益和安全性的最佳状态,以促进核心业务的改进。RPA可满足特定任务的自动化,BPA则帮助企业从自动化中获得更大的战略利益。

当一项技术能够更简单地应用时,自然会受到广大组织的青睐。现在,RPA已经被更多组织集成到BPA、BPM、低代码平台、业务中台、Workflow、ERP、CRM等系统中,将更多的人力操作流程转变为自动化流程。

这即是Gartner在报告中所提到的“大型组织以某种形式应用RPA”,且更多组织正在尝试将RPA集成到更多管理系统之中。当然,RPA厂商也正在基于RPA集成更多的企业管理软件,以为广大组织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不管这些集成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最终的结果势必会让RPA所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成为BPA及BPM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PA赫然成为一把数字化转型利器。

RPA以自动化方法论助力数字化转型

前文说到,RPA正在集成更多工具与技术以为广大组织提供一站式自动化解决方案。事实上,RPA发展到现在,随着其与云计算、AI、低代码、流程挖掘等技术的融合,它早已不能算是一个业务流程自动化工具,而是早已成为一套基于RPA的流程自动化方法论。

这一点,我们从各RPA厂商的产品矩阵就能看出端倪。从海外三大RPA厂商到国内头部RPA厂商,目前的产品矩阵都在表明,他们有志于将RPA发展成为广大组织不可或缺的企业级应用。

其实从2019年Gartner将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列入《2020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开始,RPA就已经成为自动化策略的一部分,超自动化也成为了组织实施自动化的一种方法论。

超自动化是指用于交付工作的机器学习(ML)、软件工具包以及自动化工具的总和,其中RPA和iBPMS是超级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超自动化不仅涉及工具平台的广度,还涉及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包括发现、分析、设计、实施、执行、监控和持续优化等。

这意味着,采用超自动化架构的组织,将能够更好地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进而助力数字化转型取得更佳成果。

现在很多厂商推出的RPA产品不只基于超级自动化架构,也更注重端到端与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RPA平台可以将面向各领域与场景的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便于组织以更快的速度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支持全生命周期的RPA,则可以在发现、设计、发展、UAT(用户接受测试)、部署、执行等多个阶段加强与监控RPA的运行,以确保其在业务流程自动化中运行的健壮性。

同时,有些RPA厂商还通过打造围绕RPA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平台,以智能化的软件及自动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效率,帮助企业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如来也科技的智能自动化平台,就通过业务理解、流程创建、随处运行、集中管控、人机协同等五大功能,为广大企业提供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赋能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快速、高效的驱动数字化转型。

成熟的RPA厂商,会通过一系列产品、技术以及相关的业务模型来构建完善的企业生态。在RPA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UiPath有一个“自动化飞轮”模型。它展现了组织实现自动化的基本路径,值得大家思考。

“自动化飞轮”模型从第一步在RPA卓越中心创建自动化流程开始,从小到大、自内而外地将组织实现全面自动化分为十个步骤。

实际上,它展现的也是RPA平台助力组织通过流程自动化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过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后记:RPA已是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事实证明,相对于AI、业务中台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RPA能为组织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里,我们可以看几个案例。

来也科技为南方电网开发的客服工单催办机器人,将原本60多分钟的催办工作时间缩短为半分钟,工作时间大幅压缩 80%。由机器人每天登入系统获取工单信息,进行时限对比,而对于超时的工单,每天自动发送短信通知,每周自动生成报表。不但解决电网行业安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等行业痛点,也实现了基层员工的有效减负。

华为WeAutomate为政府数字化制定的工商信息录入解决方案,使用WeAutomate工商信息录入机器人后,只需简单3步,便可实现工商信息录入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90%,错误率趋近于0。很好地解决了工商信息录入存在流程断点多、数据孤岛、协同困难等痛点。

金智维推出的证券行业解决方案,在满足监管层合规审计的要求下,为证券企业量身打造多种解决方案,保证了业务的持续性和规范化运作。助力广大证券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因风险,稳定安全可控,并实现沉淀业务知识。

这几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RPA对电力、政务、金融等领域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助力。

随着更多企业将RPA用于业务流程优化,RPA正在成为新的企业级应用。

自动化会成为未来组织的必选项,各组织会将融合AI等技术的自动化系统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ERP、CRM等企业管理软件则是自动化操作的对象。操作对象可以变更,操作人员也可以变动,唯一不变的是这套能够帮助企业增效降本的自动化系统。

这些情况正在发生,基于RPA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已经成型。

包括眼下很多组织正在将各种共享中心转型为RPA卓越中心,也证实了这个趋势。RPA已经成为一种自动化方法论与战略,将会助力更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自动化进行非常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前面说了很多,其实“由业务流程驱动、基于RPA的数字化转型”逻辑很简单。

可以想象,即便再小的企业,当他们使用RPA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以后,伴随着业务流程的精简与优化,人员会出现变动,组织架构也会跟着调整,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节奏也就越发律动了。

所以,RPA足以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