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Kanye新专辑不上架流媒体,是自发行实验还是割韭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Kanye新专辑不上架流媒体,是自发行实验还是割韭菜?

流媒体不再是音乐人的必争之地。

文|音乐先声 鲁修修

编辑|范志辉

2月17日,国外顶流说唱歌手Kanye West宣布新专辑《Donda 2》将不会在任何流媒体平台发布,而是将预装在播放器Stem Player上独家发行。据悉,这款音乐播放器发布于去年8月,由Knaye的品牌Yeezy Tech和计算机软硬件公司Kano Computing共同研发,目前售价200美元。

当然,Kanye的这波捆绑销售的操作,也引来了“割韭菜”的嫌疑。

但这场通过音乐硬件进行的自发行试验,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人在当下收入分配制度之外的可能性。在其他不少类似的探索的推动下,行业体制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侃爷和他的Stem Player

为了宣传Stem Player,Kanye可谓是不遗余力。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为Stem Player造势,Kanye还将新专辑与Stem Player进行了深度绑定:不仅在Stem Player上独家发行《Donda2》,还宣布2月22日在迈阿密LoanDepot公园举办的《Donda2》试听会“The Donda Experience”,也只在Stem Player的官网上播出。

Kanye的这波操作,确实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据悉,Stem Player发布首日(2月17日)便售出超11000件,销售额达220万美元。在社交网站Discord上,Stem Player官方建立的论坛,目前也已吸引约9万名成员加入。

其实,这并非Kanye首次在Stem Player上发布歌曲。2021年8月29日,Kanye West第十张录音室专辑《Donda》大获成功,上线首日在Spotify上收获近亿次播放,首周收获超过7.75亿次全球流媒体播放量。《Donda》大火之际,Kanye在第三场试听会上顺势发布了Stem Player,并宣布将《Donda》的Remix版本独家发布在Stem Player上。

2月18日,Kanye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在《Donda》和《Donda2》的两拨助推下,迄今为止,Stem Player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860万美元。

顶流歌手将音乐作品与播放设备“绑定”的形式,其实在国内早已有之。早在2005年,周杰伦就曾与 MP3 厂商ARIA合作推出过全球限量2000部的J III MP3限量晶钻版,在J III MP3中,收录有周杰伦从未发表过的三首Demo版本和2首新歌。每部MP3机身面板上都镶有65颗晶钻,背板上还有周杰伦亲笔签名。

相比于这部十几年前MP3所透露出的奢华,Stem Player主打的则是科技感。

这款音乐播放器由Knaye的厂牌Yeezy Tech和音乐电子设备公司Kano Computing共同打造。据Kano Computing首席执行官Alex Klein称,Stem Player的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艺术家James Turrell正在建造的Roden Crater火山口艺术馆,在吸收了来自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等多方的建议后,最终决定了Stem Player现在的样子。为了构成身体之外的“延伸感”,还采用了柔软的硅胶类肤材质。

Stem Player最亮眼的功能便是Kanye当初所承诺的定制体验,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混音台。

通过播放器表面的十字形灯条,用户可以分离和操纵任意一首歌的鼓、人声、贝司、采样四个音轨。同时,还支持动态添加效果、更改音高、循环(loop)以及无损音频混合功能,可以很方便地Mix歌曲,达到游戏化的交互性体验。据悉,Stem Player存储空间仅为 8GB,支持包括AIFF、FLAC、MP3、WAV、AAC、ALAC、MP4等多种文件格式。

可见,Stem Player不仅是一个袖珍型的音乐播放器,同时也是一款微缩版的混音软件。尽管Kanye将Stem Player与《Donda2》捆绑销售,但得益于用心的设计与十足的科技感,Stem Player目前也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有使用者称,“这是我自 iPhone以来使用过最好的第一代技术产品”。

“Kanye们”的自发行实验

最近几个月,有关音乐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去年10月,美国几家主要流媒体平台提出了“史上最低版税率”,再次引发了它们与NMPA(美国国家音乐出版商协会)间版税率的拉锯战。在英国抗议流媒体收入分配不公的#BrokenRecord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英国乐队The Pocket God曾发行了一张名为《1000×30-Nobody Makes Money Anymore》的专辑,其中包含1000首30-36秒(在Spotify上,一首歌播放超30秒会被认定为一个完整“播放”)的歌曲,以抗议音乐流媒体极低的版税率。

当谈及为何要选择通过Stem Player自发行专辑,Kanye也是剑指当前流媒体平台不公平的分配机制。正如他所言,“Today artists get just 12% of the money the industry makes. It’s time to free music from the oppressive system. It’s time to take control and build our own.(如今,艺术家只获得了整个行业收入的12%。是时候把音乐从压迫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了。是时候掌控并打造我们自己的产品了)”。

据估算,Stem Player推出首日的220万美元销售额,相当于在流媒体平台上播放5亿次带来的版税收入。由此看来,在现行流媒体版税制度下,Kanye由音乐平台转向Stem Player似乎是个不错的尝试。

其实不止是Kanye,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正在试图“逃离”音乐流媒体。

包括知名DJ Steve Aoki、说唱歌手Snoop Dogg在内的不少音乐人,都在通过NFT发行专辑的新模式中赚得盆满钵满。在区块链游戏平台Gala Games举行的一次访谈中,Steve Aoki透露,他从NFT中赚到的钱比他在过去十年收到的预付款还多。

说唱歌手Lil Pump和DJ KSHMR则尝试了一种S-NFT(证券NFT)的粉丝资助形式——通过区块链金融平台Opulous和众筹平台Republic,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以NFT的形式分售给粉丝,当这些歌曲在音乐流媒体等场景中播放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版税收入。去年11月,Lil Pump的单曲《Mona Lisa》在短短2小时内便达到了5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共出售给了927名粉丝。

类似的服务还出现在NFT 音乐平台Royal上。该平台由电子音乐人3LAU创办,音乐人们不仅可以以LDA(数字资产)的形式在歌曲版权、演出门票、唱片等最初的销售中获利,Royal还开放了二级市场,方便用户间的数字藏品交易。在Royal上,音乐LDA既是投资资产,又是艺术收藏品,在新技术的应用中,让粉丝参与到音乐人的事业发展中,音乐被激发出了双重价值。

但不难看出,上述“NFT+音乐”的组合中,NFT不过是音乐的价值载体或周边形式。目前来看,音乐NFT更像是知名艺人的流量变现行为,并没有撼动当前的行业收入分配体制。

相比而言,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实验才是真正在行业现行分配制度之外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音乐平台的相关探索多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融资工具来挑战当今音乐行业高度中心化的体制,二是寻求对音乐人更为利好的流媒体分配制度。

本月,音乐融资平台beatBread刚刚获得了一笔3400万美元的投资,利用ChordCash技术引擎,beatBread会根据音乐人的流媒体、社交数据表现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预估值”,并吸引投资者以预付款的形式来资助音乐人。今后,音乐人可以选择任何时段的流媒体播放收入来偿还预付款。

对于预付款,beatBread将其解释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购买一部分音乐人收入的款项。通过包含数十亿数据点建构的智能算法的准确估值,beatBread既保证了投资者的收益,又通过预付款的形式保有音乐人的版权。或许在这笔预付款的支持下,减轻“后顾之忧”的音乐人们还能在演出、创作、打造周边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有音乐流媒体平台在当下主流的按流量占比分配模式之外,做出了一些新尝试。去年,Soundcloud和TIDAL分别推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版税系统(Fan-centered royalties),即来自付费订阅用户的收入仅分配给订阅用户当月收听过的音乐人/唱片公司。

芬兰音乐家联盟(Finnish Musicians’Union)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大约10%的流媒体版税收入流向前0.4%的艺术家,而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分配模式下,只有5.6%的收入流向了这些明星艺人——小型唱片公司和独立音乐人将获得更多的收入。

不难看出,上述提及的行业收入分配新模式,都建立在音乐具有一定价值或音乐人具有一定流量的基础之上。BeatBread就在官网上明确表示,如果音乐人在Spotify上的粉丝少于10000名,那么很可能会得不到预付款。而对于Kanye这种挑战听众的音乐流媒体收听习惯,在音乐之外的价值延展,则更需要所谓“狂热的铁杆粉丝”来买单。

问题不止于此。

无论是音乐人的自发行,还是当前一些“去中心化”平台、版权融资平台,在脱离了音乐流媒体的语境之后,都不得不面对盗版问题。

在Kanye宣布在Stem Player上独家发布专辑后,便有不少乐迷表示“静待盗版”。此外,新的收入分配模式尚不成熟,多存在技术、制度上的缺陷,例如beatBread,随着规模的扩大,急需外部监管的及时介入,避免形成平台的“一言堂”,以保证音乐人的利益。

可见,在追求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征途中,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当然,在不断的试错中,成熟的解决方案终将被摆上桌面,但在那之前,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结语

现在讨论“逃离”音乐流媒体,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听众的流媒体收听习惯根深蒂固,对于大多数音乐人而言,还要依赖于音乐平台上相对成熟的推荐机制和听众群体。另一方面,即便是近两年不少流媒体之外的音乐场景兴起,但版税结算采用的还是以播放量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思路——目前来看,大多数音乐人很难在新音乐场景的发展中获益。

至少在短时间内,以播放量占比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框架不会被打破,而音乐人合理收入问题的聚焦点,还会是音乐人与流媒体平台间旷日持久的版税率拉锯战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对音乐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挑战无助于大多数困于流媒体的普通音乐人。

随着“去中心化”等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流媒体平台、唱片公司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他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产业中的价值定位和分配方案。正如Steve Aoki所言,“the labels will have to do more than just add the song on a playlist(未来唱片公司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将歌曲放到歌单中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Kanye新专辑不上架流媒体,是自发行实验还是割韭菜?

流媒体不再是音乐人的必争之地。

文|音乐先声 鲁修修

编辑|范志辉

2月17日,国外顶流说唱歌手Kanye West宣布新专辑《Donda 2》将不会在任何流媒体平台发布,而是将预装在播放器Stem Player上独家发行。据悉,这款音乐播放器发布于去年8月,由Knaye的品牌Yeezy Tech和计算机软硬件公司Kano Computing共同研发,目前售价200美元。

当然,Kanye的这波捆绑销售的操作,也引来了“割韭菜”的嫌疑。

但这场通过音乐硬件进行的自发行试验,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人在当下收入分配制度之外的可能性。在其他不少类似的探索的推动下,行业体制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侃爷和他的Stem Player

为了宣传Stem Player,Kanye可谓是不遗余力。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为Stem Player造势,Kanye还将新专辑与Stem Player进行了深度绑定:不仅在Stem Player上独家发行《Donda2》,还宣布2月22日在迈阿密LoanDepot公园举办的《Donda2》试听会“The Donda Experience”,也只在Stem Player的官网上播出。

Kanye的这波操作,确实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据悉,Stem Player发布首日(2月17日)便售出超11000件,销售额达220万美元。在社交网站Discord上,Stem Player官方建立的论坛,目前也已吸引约9万名成员加入。

其实,这并非Kanye首次在Stem Player上发布歌曲。2021年8月29日,Kanye West第十张录音室专辑《Donda》大获成功,上线首日在Spotify上收获近亿次播放,首周收获超过7.75亿次全球流媒体播放量。《Donda》大火之际,Kanye在第三场试听会上顺势发布了Stem Player,并宣布将《Donda》的Remix版本独家发布在Stem Player上。

2月18日,Kanye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在《Donda》和《Donda2》的两拨助推下,迄今为止,Stem Player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860万美元。

顶流歌手将音乐作品与播放设备“绑定”的形式,其实在国内早已有之。早在2005年,周杰伦就曾与 MP3 厂商ARIA合作推出过全球限量2000部的J III MP3限量晶钻版,在J III MP3中,收录有周杰伦从未发表过的三首Demo版本和2首新歌。每部MP3机身面板上都镶有65颗晶钻,背板上还有周杰伦亲笔签名。

相比于这部十几年前MP3所透露出的奢华,Stem Player主打的则是科技感。

这款音乐播放器由Knaye的厂牌Yeezy Tech和音乐电子设备公司Kano Computing共同打造。据Kano Computing首席执行官Alex Klein称,Stem Player的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艺术家James Turrell正在建造的Roden Crater火山口艺术馆,在吸收了来自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等多方的建议后,最终决定了Stem Player现在的样子。为了构成身体之外的“延伸感”,还采用了柔软的硅胶类肤材质。

Stem Player最亮眼的功能便是Kanye当初所承诺的定制体验,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混音台。

通过播放器表面的十字形灯条,用户可以分离和操纵任意一首歌的鼓、人声、贝司、采样四个音轨。同时,还支持动态添加效果、更改音高、循环(loop)以及无损音频混合功能,可以很方便地Mix歌曲,达到游戏化的交互性体验。据悉,Stem Player存储空间仅为 8GB,支持包括AIFF、FLAC、MP3、WAV、AAC、ALAC、MP4等多种文件格式。

可见,Stem Player不仅是一个袖珍型的音乐播放器,同时也是一款微缩版的混音软件。尽管Kanye将Stem Player与《Donda2》捆绑销售,但得益于用心的设计与十足的科技感,Stem Player目前也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有使用者称,“这是我自 iPhone以来使用过最好的第一代技术产品”。

“Kanye们”的自发行实验

最近几个月,有关音乐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去年10月,美国几家主要流媒体平台提出了“史上最低版税率”,再次引发了它们与NMPA(美国国家音乐出版商协会)间版税率的拉锯战。在英国抗议流媒体收入分配不公的#BrokenRecord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英国乐队The Pocket God曾发行了一张名为《1000×30-Nobody Makes Money Anymore》的专辑,其中包含1000首30-36秒(在Spotify上,一首歌播放超30秒会被认定为一个完整“播放”)的歌曲,以抗议音乐流媒体极低的版税率。

当谈及为何要选择通过Stem Player自发行专辑,Kanye也是剑指当前流媒体平台不公平的分配机制。正如他所言,“Today artists get just 12% of the money the industry makes. It’s time to free music from the oppressive system. It’s time to take control and build our own.(如今,艺术家只获得了整个行业收入的12%。是时候把音乐从压迫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了。是时候掌控并打造我们自己的产品了)”。

据估算,Stem Player推出首日的220万美元销售额,相当于在流媒体平台上播放5亿次带来的版税收入。由此看来,在现行流媒体版税制度下,Kanye由音乐平台转向Stem Player似乎是个不错的尝试。

其实不止是Kanye,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正在试图“逃离”音乐流媒体。

包括知名DJ Steve Aoki、说唱歌手Snoop Dogg在内的不少音乐人,都在通过NFT发行专辑的新模式中赚得盆满钵满。在区块链游戏平台Gala Games举行的一次访谈中,Steve Aoki透露,他从NFT中赚到的钱比他在过去十年收到的预付款还多。

说唱歌手Lil Pump和DJ KSHMR则尝试了一种S-NFT(证券NFT)的粉丝资助形式——通过区块链金融平台Opulous和众筹平台Republic,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以NFT的形式分售给粉丝,当这些歌曲在音乐流媒体等场景中播放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版税收入。去年11月,Lil Pump的单曲《Mona Lisa》在短短2小时内便达到了5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共出售给了927名粉丝。

类似的服务还出现在NFT 音乐平台Royal上。该平台由电子音乐人3LAU创办,音乐人们不仅可以以LDA(数字资产)的形式在歌曲版权、演出门票、唱片等最初的销售中获利,Royal还开放了二级市场,方便用户间的数字藏品交易。在Royal上,音乐LDA既是投资资产,又是艺术收藏品,在新技术的应用中,让粉丝参与到音乐人的事业发展中,音乐被激发出了双重价值。

但不难看出,上述“NFT+音乐”的组合中,NFT不过是音乐的价值载体或周边形式。目前来看,音乐NFT更像是知名艺人的流量变现行为,并没有撼动当前的行业收入分配体制。

相比而言,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实验才是真正在行业现行分配制度之外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音乐平台的相关探索多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融资工具来挑战当今音乐行业高度中心化的体制,二是寻求对音乐人更为利好的流媒体分配制度。

本月,音乐融资平台beatBread刚刚获得了一笔3400万美元的投资,利用ChordCash技术引擎,beatBread会根据音乐人的流媒体、社交数据表现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预估值”,并吸引投资者以预付款的形式来资助音乐人。今后,音乐人可以选择任何时段的流媒体播放收入来偿还预付款。

对于预付款,beatBread将其解释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购买一部分音乐人收入的款项。通过包含数十亿数据点建构的智能算法的准确估值,beatBread既保证了投资者的收益,又通过预付款的形式保有音乐人的版权。或许在这笔预付款的支持下,减轻“后顾之忧”的音乐人们还能在演出、创作、打造周边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有音乐流媒体平台在当下主流的按流量占比分配模式之外,做出了一些新尝试。去年,Soundcloud和TIDAL分别推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版税系统(Fan-centered royalties),即来自付费订阅用户的收入仅分配给订阅用户当月收听过的音乐人/唱片公司。

芬兰音乐家联盟(Finnish Musicians’Union)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大约10%的流媒体版税收入流向前0.4%的艺术家,而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分配模式下,只有5.6%的收入流向了这些明星艺人——小型唱片公司和独立音乐人将获得更多的收入。

不难看出,上述提及的行业收入分配新模式,都建立在音乐具有一定价值或音乐人具有一定流量的基础之上。BeatBread就在官网上明确表示,如果音乐人在Spotify上的粉丝少于10000名,那么很可能会得不到预付款。而对于Kanye这种挑战听众的音乐流媒体收听习惯,在音乐之外的价值延展,则更需要所谓“狂热的铁杆粉丝”来买单。

问题不止于此。

无论是音乐人的自发行,还是当前一些“去中心化”平台、版权融资平台,在脱离了音乐流媒体的语境之后,都不得不面对盗版问题。

在Kanye宣布在Stem Player上独家发布专辑后,便有不少乐迷表示“静待盗版”。此外,新的收入分配模式尚不成熟,多存在技术、制度上的缺陷,例如beatBread,随着规模的扩大,急需外部监管的及时介入,避免形成平台的“一言堂”,以保证音乐人的利益。

可见,在追求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征途中,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当然,在不断的试错中,成熟的解决方案终将被摆上桌面,但在那之前,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结语

现在讨论“逃离”音乐流媒体,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听众的流媒体收听习惯根深蒂固,对于大多数音乐人而言,还要依赖于音乐平台上相对成熟的推荐机制和听众群体。另一方面,即便是近两年不少流媒体之外的音乐场景兴起,但版税结算采用的还是以播放量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思路——目前来看,大多数音乐人很难在新音乐场景的发展中获益。

至少在短时间内,以播放量占比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框架不会被打破,而音乐人合理收入问题的聚焦点,还会是音乐人与流媒体平台间旷日持久的版税率拉锯战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对音乐行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挑战无助于大多数困于流媒体的普通音乐人。

随着“去中心化”等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流媒体平台、唱片公司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他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产业中的价值定位和分配方案。正如Steve Aoki所言,“the labels will have to do more than just add the song on a playlist(未来唱片公司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将歌曲放到歌单中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