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电科技被曝裁员2000人,共享充电宝讲不好的商业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电科技被曝裁员2000人,共享充电宝讲不好的商业故事

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充电宝如今前景难言。

文|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怪兽充电上市,街电与搜电合并,美团充电宝入局......昔日的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然而,资本冷静下来的共享充电宝,其商业故事并不好讲。

3月1日,据蓝鲸TMT报道,小电科技目前正在面临剧烈的人事动荡,预计裁员约20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近40%,且未承诺赔偿。对此,小电科技方面对此回应称,属于业务策略的正常组织以及人员结构调整,并无所谓裁员一说。

一、曾获4轮融资,却两度冲击上市失败

小电科技还表示,“网传的爆料平台并没有与我们核实相关内容,他们的信息来源不明,消息不属实。实际上我们不仅没有裁员,而且在业务形态上有了新的升级。基于小电科技今年‘直营+代理’的整体业务策略的明确和定位,我们对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设立,以及工作流程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优化。所有调整策略均属于小电围绕今年业务策略的正常组织以及人员结构调整,并无所谓裁员一说。另外,最近技术、产品、媒介、供应链等岗位仍在大量招聘。”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小电科技隶属于杭州小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底,致力解决用户出行在外手机电量“红慌”痛点,创始人唐永波。

小电科技作为曾经“三电一兽”中的一员,备受资本青睐。据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电商大数据库显示,小电科技一共进行过4轮融资,融资总额超5.1亿人民币,估值26亿人民币。

此后,2020年6月,小电科技曾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2021年3月,小电科技与浙商证券协商一致,即终止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2021年4月30日晚间,小电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冲刺港股充电宝第一股,中金、瑞银为公司联席保荐人。二次冲击上市,小电科技均以失败告终。

小电科技在财务表现上也不如人意。据此前披露招股书显示,小电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4.23亿元、16.36亿元、19.11亿元。在营收增长的背后,小电科技的盈利能力堪忧。2018-2020年,公司经调整利润分别为-4471.4万元、1.94亿元、-1.07亿元,三年中仅有1年实现盈利。

小电CEO唐永波就在去年2月发内部信表示,“疫情对公司业务已造成致命打击,一方面收入骤降冰点,另一方面公司还有5000名员工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亟待解决。”共享充电宝历经数年发展,仍然只能依靠租赁模式本身赚钱,没有找到更多价值增量。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单一也是经营不好的重要原因。

业绩表现上,另一家企业怪兽充电也“同病相怜”。据其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怪兽充电营收为人民币9.300亿元(约合1.443亿美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仅0.6%。

利润方面,怪兽充电三季度运营亏损为823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20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794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86亿元人民币。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730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202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94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724亿元人民币。

二、曾经风光无限,共享充电宝市场前景难言

凭借共享经济的热潮,共享充电宝行业曾在2017年伴随着共享经济迎来了大爆发。“电数宝”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充电宝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66亿元,同比增长230.9%;2019年交易规模也同比增长141.57%。

此后,随着共享经济热度的下滑,共享充电宝迎来资本退潮,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显示,小电、电小童、来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曾被用户投诉存在霸王条款、恶意扣费、退款难等问题。

此外。共享充电宝也因涨价问题频频登上热搜。对此,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企业主体参加。会议指出,目前“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要求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频繁涨价被叫停后,整个共享充电宝赛道发展也陷入僵局。作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怪兽充电没逃过“出道即巅峰”的命运,2021年4月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如今市值已经缩水超八成。

因此,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各充电宝公司亟需构建新的增长路径,在数据、流量、场景上做深耕。基于海量用户和商户建立强大网络渠道。但就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故事还没被一家公司讲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电科技被曝裁员2000人,共享充电宝讲不好的商业故事

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充电宝如今前景难言。

文|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怪兽充电上市,街电与搜电合并,美团充电宝入局......昔日的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然而,资本冷静下来的共享充电宝,其商业故事并不好讲。

3月1日,据蓝鲸TMT报道,小电科技目前正在面临剧烈的人事动荡,预计裁员约20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近40%,且未承诺赔偿。对此,小电科技方面对此回应称,属于业务策略的正常组织以及人员结构调整,并无所谓裁员一说。

一、曾获4轮融资,却两度冲击上市失败

小电科技还表示,“网传的爆料平台并没有与我们核实相关内容,他们的信息来源不明,消息不属实。实际上我们不仅没有裁员,而且在业务形态上有了新的升级。基于小电科技今年‘直营+代理’的整体业务策略的明确和定位,我们对公司组织架构,岗位设立,以及工作流程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优化。所有调整策略均属于小电围绕今年业务策略的正常组织以及人员结构调整,并无所谓裁员一说。另外,最近技术、产品、媒介、供应链等岗位仍在大量招聘。”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小电科技隶属于杭州小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底,致力解决用户出行在外手机电量“红慌”痛点,创始人唐永波。

小电科技作为曾经“三电一兽”中的一员,备受资本青睐。据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电商大数据库显示,小电科技一共进行过4轮融资,融资总额超5.1亿人民币,估值26亿人民币。

此后,2020年6月,小电科技曾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2021年3月,小电科技与浙商证券协商一致,即终止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2021年4月30日晚间,小电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冲刺港股充电宝第一股,中金、瑞银为公司联席保荐人。二次冲击上市,小电科技均以失败告终。

小电科技在财务表现上也不如人意。据此前披露招股书显示,小电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4.23亿元、16.36亿元、19.11亿元。在营收增长的背后,小电科技的盈利能力堪忧。2018-2020年,公司经调整利润分别为-4471.4万元、1.94亿元、-1.07亿元,三年中仅有1年实现盈利。

小电CEO唐永波就在去年2月发内部信表示,“疫情对公司业务已造成致命打击,一方面收入骤降冰点,另一方面公司还有5000名员工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亟待解决。”共享充电宝历经数年发展,仍然只能依靠租赁模式本身赚钱,没有找到更多价值增量。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单一也是经营不好的重要原因。

业绩表现上,另一家企业怪兽充电也“同病相怜”。据其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怪兽充电营收为人民币9.300亿元(约合1.443亿美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仅0.6%。

利润方面,怪兽充电三季度运营亏损为823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20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794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86亿元人民币。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730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202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94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724亿元人民币。

二、曾经风光无限,共享充电宝市场前景难言

凭借共享经济的热潮,共享充电宝行业曾在2017年伴随着共享经济迎来了大爆发。“电数宝”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充电宝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66亿元,同比增长230.9%;2019年交易规模也同比增长141.57%。

此后,随着共享经济热度的下滑,共享充电宝迎来资本退潮,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显示,小电、电小童、来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曾被用户投诉存在霸王条款、恶意扣费、退款难等问题。

此外。共享充电宝也因涨价问题频频登上热搜。对此,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企业主体参加。会议指出,目前“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要求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频繁涨价被叫停后,整个共享充电宝赛道发展也陷入僵局。作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怪兽充电没逃过“出道即巅峰”的命运,2021年4月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如今市值已经缩水超八成。

因此,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各充电宝公司亟需构建新的增长路径,在数据、流量、场景上做深耕。基于海量用户和商户建立强大网络渠道。但就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故事还没被一家公司讲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