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疫情防控有这几项重点工作|两会聚焦·疫情防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疫情防控有这几项重点工作|两会聚焦·疫情防控

2021年,内地很多省份没有疫情,这也是中国疫情防控的答卷,2022年情况只会更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国外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确诊病例居高不下,为“外防输入”带来很大的压力。回顾去年防控历史,中国国内疫情的源头基本为境外输入,由此引发的本土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基本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常荣山指出,从疫情扩散规律来看,国内城市发生疫情的风险会随着境外疫情的加重,时间上有所延后,趋势是同步增加,而口岸无疑是疫情防控的卡口。综合分析过去两年的防控历史,冬季防控的重点是西北、东北地区的陆地口岸;春季、夏季,全国各国际机场的入境口岸、沿海港口、西南地区的陆地边境、口岸则是“外防输入”的重点防控区域。

常荣山认为,今年有可能还会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新变异株的致病力大概率不会比奥密克戎强,但从流行病角度来讲,有理由推测新变异株传播能力还要高于奥密克戎。

新冠病毒有一个特点,随着短期内感染人数的激增,病毒产生新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考虑到亚洲人口比较密集,下一个变异株出现在亚洲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以,常荣山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的工作安排十分关键,不光是对我国,也是对全球下一步疫情防控的贡献。

“病毒变异的研究牵扯资金的投入、各口岸、单位之间的合作、资源数据共享等问题,如果能切实解决相互协作问题,对病毒的变异、免疫逃逸等问题进行及时监测和充分研究,这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将是非常有利的。”常荣山表示。

针对新冠病毒疫苗,常荣山认为,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情况下,序贯加强免疫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哪些人群进行加强、在什么时机推行序贯加强免疫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已有的流行病回溯研究证明,第三针接种不同技术路径生产的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可以显著提升机体免疫水平,减低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我国第一批新冠疫苗主要使用的是灭活技术路径,也就是说,按照序贯加强免疫的原理,第三针时,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者腺病毒载体疫苗。

常荣山介绍,从最近亚洲大规模的奥密克戎疫情来看,接种疫苗明显降低了老人、儿童的重症率、死亡率;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5到18岁儿童这部分人群,建议在2022年到2023年冬季到来前,完成序贯加强免疫。

 “中国与新冠疫情的抗争已经持续了两年,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常荣山表示,从时间上来讲,冬天疫情防控挑战相对于夏季会更大;从空间来看,口岸、边境、海关等地点都是“外防输入”的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国际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考虑到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传播性,建议对入境人员的检测“三管齐下”,即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这样才能精准控制境外输入的源头,防止外传疫情透过口岸到内地发生传播。

常荣山表示,源头防控住了,内地城市,县乡人群基本没有风险,完全可以做到区域性全开放。2021年,内地很多省份没有疫情,这也是中国疫情防控的答卷,2022年情况只会更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疫情防控有这几项重点工作|两会聚焦·疫情防控

2021年,内地很多省份没有疫情,这也是中国疫情防控的答卷,2022年情况只会更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国外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确诊病例居高不下,为“外防输入”带来很大的压力。回顾去年防控历史,中国国内疫情的源头基本为境外输入,由此引发的本土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基本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常荣山指出,从疫情扩散规律来看,国内城市发生疫情的风险会随着境外疫情的加重,时间上有所延后,趋势是同步增加,而口岸无疑是疫情防控的卡口。综合分析过去两年的防控历史,冬季防控的重点是西北、东北地区的陆地口岸;春季、夏季,全国各国际机场的入境口岸、沿海港口、西南地区的陆地边境、口岸则是“外防输入”的重点防控区域。

常荣山认为,今年有可能还会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新变异株的致病力大概率不会比奥密克戎强,但从流行病角度来讲,有理由推测新变异株传播能力还要高于奥密克戎。

新冠病毒有一个特点,随着短期内感染人数的激增,病毒产生新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考虑到亚洲人口比较密集,下一个变异株出现在亚洲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以,常荣山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的工作安排十分关键,不光是对我国,也是对全球下一步疫情防控的贡献。

“病毒变异的研究牵扯资金的投入、各口岸、单位之间的合作、资源数据共享等问题,如果能切实解决相互协作问题,对病毒的变异、免疫逃逸等问题进行及时监测和充分研究,这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将是非常有利的。”常荣山表示。

针对新冠病毒疫苗,常荣山认为,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情况下,序贯加强免疫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哪些人群进行加强、在什么时机推行序贯加强免疫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已有的流行病回溯研究证明,第三针接种不同技术路径生产的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可以显著提升机体免疫水平,减低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我国第一批新冠疫苗主要使用的是灭活技术路径,也就是说,按照序贯加强免疫的原理,第三针时,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或者腺病毒载体疫苗。

常荣山介绍,从最近亚洲大规模的奥密克戎疫情来看,接种疫苗明显降低了老人、儿童的重症率、死亡率;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5到18岁儿童这部分人群,建议在2022年到2023年冬季到来前,完成序贯加强免疫。

 “中国与新冠疫情的抗争已经持续了两年,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常荣山表示,从时间上来讲,冬天疫情防控挑战相对于夏季会更大;从空间来看,口岸、边境、海关等地点都是“外防输入”的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国际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考虑到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传播性,建议对入境人员的检测“三管齐下”,即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这样才能精准控制境外输入的源头,防止外传疫情透过口岸到内地发生传播。

常荣山表示,源头防控住了,内地城市,县乡人群基本没有风险,完全可以做到区域性全开放。2021年,内地很多省份没有疫情,这也是中国疫情防控的答卷,2022年情况只会更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