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西安今年第一个IPO诞生,市值16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西安今年第一个IPO诞生,市值160亿

千年古都西安,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投资界 张继文

刚刚,西安诞生了一个硬核IPO。

投资界消息,今日(3月7日),华秦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军工涂料第一股。此次IPO发行价为189.5元/股,上市高开32.45%,总市值167.3亿元。这是年内最贵新股之一,也是西安今年收获的第一个IPO。

这个“隐形冠军”背后,离不开一个名字——折生阳。1955年出生的折生阳自小勤奋好学,早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原本是一名公务员的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在1992年成立了华秦科技,目前总部位于西安市的高新区。值得一提的是,折生阳还是工业级3D打印企业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后者已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

华秦科技,只是西安硬科技崛起的一缕缩影。2017年,西安喊出打造“硬科技之都”的目标,开始吸引一批批VC/PE机构组团看项目,一个个硬核独角兽飞驰而来。短短数年,这座千年古都成为了创投热土,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埋头创业30年,67岁西工大校友,收获第二个IPO

这是一位50后陕西汉子的创业故事。

1955 年,折生阳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勤奋好学的他,在高中毕业后找到一份数学老师的工作。恰好赶上高考恢复,折生阳顺利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技术。

大学毕业后,折生阳就职于中航工业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热工艺研究所,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更是以一个本科生身份成为国家首个航空项目课题组负责人。仅用两年时间,29岁的他成为了航空工业部陕西航空局热工艺研究所所长,6年后升任至陕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原本仕途顺遂的折生阳,却选择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辞去公职下海。1992年,他创建了“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即华秦科技前身。彼时,做国家干部还是下海从商,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创业?折生阳也挣扎过。

不过,一次采购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因为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的数控机床乃至几公斤的原材料都不卖给我们,更让我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差距。我知道这个选择并不容易,但我更多考虑的是哪个(选择)对国家贡献更大。”事后折生阳曾如此谈过“下海”的初衷。

创业总是存在各种挑战。公司创立之初,折生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好不容易看中的办公室也要每年10万元的租金。手握6.5万积蓄的他,不得不拜托了身边朋友做担保,才有了容身之所。有了办公室后,折生阳从科研项目策划、可研报告撰写入手,逐渐发展到项目论证、可行性评估,展开了全省范围内的科技服务咨询业务。

就在华秦科技的科技服务和咨询业务做到风生水起的时候,折生阳决定转型做更大的生意。1996年,华秦科技就以西北工业大学周万城教授团队为主,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

这一过程中,员工们也曾对投资这些周期长、见效慢、前途未卜的“高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折生阳坚定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好巨资‘打水漂’的准备,不然就不可能有科研成果。”

多年来,折生阳与母校西工大探索出一条较为成功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西工大主要专注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的基础与前瞻性研究,华秦科技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的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二者联合设立了“高温隐身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联络与合作机构。

成立至今,华秦科技是国内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基础研究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军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被称为中国军工涂料领域的“隐身冠军”。根据《涂界》发布的“2021中国涂料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榜单”显示,华秦科技摘得中国军工涂料领域冠军,也曾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靠什么赚钱?华秦科技特种功能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隐身材料及伪装材料,应用于我国重大国防武器装备如飞机、主战坦克、舰船、导弹等的隐身、重要地面军事目标的伪装和各类装备部件的表面防护。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56.09万元、1.17亿元、4.14亿元及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4.99万元、-1.06亿元、1.55亿元及8883.82万元。其中,华秦科技营收主要来源于特种功能材料,其中隐身材料占比最高,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42%、98.82%、87.6%、95.1%。

今日,这家成长于西安的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市值160亿。值得一提的是,华秦科技的掌舵人折生阳,还是科创板上市公司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2019年7月,铂力特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登陆A股市场,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市值超百亿。

伴随着华秦科技成功IPO,67岁的陕北汉子手握两家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西安,最强硬科技之都,VC/PE组团来了

透过华秦科技,我们看到了“硬科技之都”西安的迅猛崛起。

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古代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最近几年,西安更是凭借着“大唐不夜城”,迅速走红网络。在创投圈,西安却因“硬科技”一举成名,成为了投资人的热门打卡地。

“硬科技”一词,最早由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而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有着非常好的技术沉淀——科研院所数量仅次于北京,高校数量紧随京沪之后,拥有高校63所、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两院院士60多位。此外、军工、制造业产业基础颇为深厚,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30余个工业门类行业。

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为此,西安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激发硬科技企业、人才的研发创业热情和高新技术落地转化。其中,西安 “硬科技十条”中明确,对新建的各级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给予最高 500万元奖励;对新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

“硬科技”从概念走向市场应用,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为了吸引更多VC/PE关注,自2018年开始,西安主办、清科创业等承办了多届“全球创投峰会”,以搭建西安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西安累计新增各类风投、创投等机构203家。

近几年,西安的创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活跃于西安的投资机构从以本土机构为主,逐步呈现全国化、头部化的特点——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达晨财智、君联资本、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华控资本、北极光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相继跑到西安看项目、注册基金。

2021年,国中资本更是把新基金注册在了西安。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施安平直言,西安历来拥有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西安高新区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硬科技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西安市政府在此期间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吸引VC/PE,西安还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2018年,西安发布“龙门计划”,通过畅通“交易所直通车”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加大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力度等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热情,推进上市辅导培育进程。

而作为西安“硬科技”发展主战场,西安高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21家金融机构、要素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及400家创投机构入区,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西安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的举措,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西安科创企业频频传来好消息。2019年7月科创板开闸,铂力特、西部超导首批登陆科创板,这让西安成为了当年唯一拥有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中西部城市。

2020年,更是西安资本市场丰收“大年”。西安全年新增境内上市企业10家(含精选层和已过会未发行),这一数据也创下了西安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8月,西安全市上市公司已达84家,其中境外34家,境内50家。其中,隆基股份市值增长最多,被二级市场誉为“光伏茅”。

从互联网荒漠到硬科技重镇,一批硬核IPO呼啸而来

眼下,这个千年古都正在批量诞生一批硬科技IPO。

来自西安的奕斯伟材料,堪称芯片领域最火爆的明星项目之一。奕斯伟材料是奕斯伟科技旗下公司,后者的掌舵人为京东方创始人、中国液晶产业之父王东升。资料显示,奕斯伟材料主要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和外延片,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量产12英寸大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

2018年,奕斯伟材料落户在西安高新区,后续建设了奕斯伟材料西安第一工厂。“西安高新区虽地处西部内陆,但是却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区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云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除此之外,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和一流的城市基础配套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EO 杨新元曾表示。

成立至今,奕斯伟材料陆续完成4轮融资,仅在2021年便完成了2轮融资。其中,奕斯伟材料的B轮融资金融超30亿人民币,投资方阵容更是豪华——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联合领投,中网投、陕西民营基金、毅达资本、众为资本、国寿股权等十余家机构跟投。

而在无人机领域,西安同样孕育了一家独角兽公司——因诺科技。因诺科技背后的掌舵者呼卫军,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连续创业者。2015年,他创立了因诺科技,专注在智能飞行机器人领域。成立至今,因诺科技曾获得清科“新芽榜”2017年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企业50强、西安高新区优秀硬科技创业企业、西安高新区独角兽培育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因诺科技陆续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使投资人王牧、中科创星、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海资本、华兴创投、陕西基金、架桥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此外,坐落在西安市高新区的奇芯光电,也成为了创投圈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奇芯光电成立于2014年2月,专注于高端 PIC(光子集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研发。成立至今,奇芯光电背后不仅站着西科天使基金、中科创星、西科控股等西安本土创投机构,还有国开科创、达晨财智、CPE源峰等业内知名VC/PE机构。据知情人透露,在新一轮融资中,很多投资机构已经抢不到奇芯光电的份额了。

一批硬核独角兽陆续诞生,另一批明星企业正在奔赴IPO的路上。

今年2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8次审议会议,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测测试”)顺利过会。这也意味着,2022年陕西首发过会的第1家企业诞生,意味着西安高新区迎来第36家上市公司(境内)。

西测测试成立于2010年,是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测项目较为齐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天、中国电科、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船重工等大型军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及科研院所。创立12年,西测测试仅完成了2轮融资,投资方为丰年资本、日出投资。

很快,西安将再次收获一个硬科技IPO。莱特光电发布公告,将于3月8日开启申购,IPO定价22.05元/股。这意味着,莱特光电距离登陆科创板,只剩临门一脚。

莱特光电由西安交大校友王亚龙于2010年创办,是国内首家为京东方供应OLED发光功能材料且具备自主专利的厂商。去年,该公司相继入选工信部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21西安龙门榜TOP20榜单。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莱特光电陆续完成了7轮融资,收获了众多VC/PE的支持,包括深创投、国中资本、甘肃高新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长石资本、德信汇富、安超投资等。

这一波西安硬科技企业的上市潮,浩浩荡荡。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除了莱特光电和华秦科技,易点天下、荣信教育、斯瑞新材、美能能源等公司也顺利过会。截至2022年1月,西安在审上市企业18家,证监局辅导9家,其中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陕西追光计划企业等硬科技企业。

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繁华,也经历过老牌工业城市的短暂落寞,更因缺少互联网基因而一度被大家忽视。如今,“硬科技”成为了西安的烫金名片。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西安孕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隐形冠军们,源源不断为中国硬科技战场输送精兵强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西安今年第一个IPO诞生,市值160亿

千年古都西安,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投资界 张继文

刚刚,西安诞生了一个硬核IPO。

投资界消息,今日(3月7日),华秦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军工涂料第一股。此次IPO发行价为189.5元/股,上市高开32.45%,总市值167.3亿元。这是年内最贵新股之一,也是西安今年收获的第一个IPO。

这个“隐形冠军”背后,离不开一个名字——折生阳。1955年出生的折生阳自小勤奋好学,早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原本是一名公务员的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在1992年成立了华秦科技,目前总部位于西安市的高新区。值得一提的是,折生阳还是工业级3D打印企业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后者已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

华秦科技,只是西安硬科技崛起的一缕缩影。2017年,西安喊出打造“硬科技之都”的目标,开始吸引一批批VC/PE机构组团看项目,一个个硬核独角兽飞驰而来。短短数年,这座千年古都成为了创投热土,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埋头创业30年,67岁西工大校友,收获第二个IPO

这是一位50后陕西汉子的创业故事。

1955 年,折生阳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勤奋好学的他,在高中毕业后找到一份数学老师的工作。恰好赶上高考恢复,折生阳顺利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技术。

大学毕业后,折生阳就职于中航工业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热工艺研究所,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更是以一个本科生身份成为国家首个航空项目课题组负责人。仅用两年时间,29岁的他成为了航空工业部陕西航空局热工艺研究所所长,6年后升任至陕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原本仕途顺遂的折生阳,却选择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辞去公职下海。1992年,他创建了“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即华秦科技前身。彼时,做国家干部还是下海从商,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创业?折生阳也挣扎过。

不过,一次采购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因为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的数控机床乃至几公斤的原材料都不卖给我们,更让我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差距。我知道这个选择并不容易,但我更多考虑的是哪个(选择)对国家贡献更大。”事后折生阳曾如此谈过“下海”的初衷。

创业总是存在各种挑战。公司创立之初,折生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好不容易看中的办公室也要每年10万元的租金。手握6.5万积蓄的他,不得不拜托了身边朋友做担保,才有了容身之所。有了办公室后,折生阳从科研项目策划、可研报告撰写入手,逐渐发展到项目论证、可行性评估,展开了全省范围内的科技服务咨询业务。

就在华秦科技的科技服务和咨询业务做到风生水起的时候,折生阳决定转型做更大的生意。1996年,华秦科技就以西北工业大学周万城教授团队为主,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

这一过程中,员工们也曾对投资这些周期长、见效慢、前途未卜的“高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折生阳坚定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好巨资‘打水漂’的准备,不然就不可能有科研成果。”

多年来,折生阳与母校西工大探索出一条较为成功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西工大主要专注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的基础与前瞻性研究,华秦科技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的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二者联合设立了“高温隐身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联络与合作机构。

成立至今,华秦科技是国内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基础研究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军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被称为中国军工涂料领域的“隐身冠军”。根据《涂界》发布的“2021中国涂料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榜单”显示,华秦科技摘得中国军工涂料领域冠军,也曾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靠什么赚钱?华秦科技特种功能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隐身材料及伪装材料,应用于我国重大国防武器装备如飞机、主战坦克、舰船、导弹等的隐身、重要地面军事目标的伪装和各类装备部件的表面防护。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56.09万元、1.17亿元、4.14亿元及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4.99万元、-1.06亿元、1.55亿元及8883.82万元。其中,华秦科技营收主要来源于特种功能材料,其中隐身材料占比最高,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42%、98.82%、87.6%、95.1%。

今日,这家成长于西安的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市值160亿。值得一提的是,华秦科技的掌舵人折生阳,还是科创板上市公司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2019年7月,铂力特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登陆A股市场,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市值超百亿。

伴随着华秦科技成功IPO,67岁的陕北汉子手握两家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西安,最强硬科技之都,VC/PE组团来了

透过华秦科技,我们看到了“硬科技之都”西安的迅猛崛起。

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古代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最近几年,西安更是凭借着“大唐不夜城”,迅速走红网络。在创投圈,西安却因“硬科技”一举成名,成为了投资人的热门打卡地。

“硬科技”一词,最早由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而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有着非常好的技术沉淀——科研院所数量仅次于北京,高校数量紧随京沪之后,拥有高校63所、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两院院士60多位。此外、军工、制造业产业基础颇为深厚,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30余个工业门类行业。

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为此,西安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激发硬科技企业、人才的研发创业热情和高新技术落地转化。其中,西安 “硬科技十条”中明确,对新建的各级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给予最高 500万元奖励;对新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

“硬科技”从概念走向市场应用,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为了吸引更多VC/PE关注,自2018年开始,西安主办、清科创业等承办了多届“全球创投峰会”,以搭建西安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西安累计新增各类风投、创投等机构203家。

近几年,西安的创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活跃于西安的投资机构从以本土机构为主,逐步呈现全国化、头部化的特点——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达晨财智、君联资本、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华控资本、北极光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相继跑到西安看项目、注册基金。

2021年,国中资本更是把新基金注册在了西安。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施安平直言,西安历来拥有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西安高新区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硬科技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西安市政府在此期间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吸引VC/PE,西安还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2018年,西安发布“龙门计划”,通过畅通“交易所直通车”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加大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力度等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热情,推进上市辅导培育进程。

而作为西安“硬科技”发展主战场,西安高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21家金融机构、要素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及400家创投机构入区,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西安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的举措,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西安科创企业频频传来好消息。2019年7月科创板开闸,铂力特、西部超导首批登陆科创板,这让西安成为了当年唯一拥有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中西部城市。

2020年,更是西安资本市场丰收“大年”。西安全年新增境内上市企业10家(含精选层和已过会未发行),这一数据也创下了西安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8月,西安全市上市公司已达84家,其中境外34家,境内50家。其中,隆基股份市值增长最多,被二级市场誉为“光伏茅”。

从互联网荒漠到硬科技重镇,一批硬核IPO呼啸而来

眼下,这个千年古都正在批量诞生一批硬科技IPO。

来自西安的奕斯伟材料,堪称芯片领域最火爆的明星项目之一。奕斯伟材料是奕斯伟科技旗下公司,后者的掌舵人为京东方创始人、中国液晶产业之父王东升。资料显示,奕斯伟材料主要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和外延片,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量产12英寸大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

2018年,奕斯伟材料落户在西安高新区,后续建设了奕斯伟材料西安第一工厂。“西安高新区虽地处西部内陆,但是却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区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云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除此之外,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和一流的城市基础配套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EO 杨新元曾表示。

成立至今,奕斯伟材料陆续完成4轮融资,仅在2021年便完成了2轮融资。其中,奕斯伟材料的B轮融资金融超30亿人民币,投资方阵容更是豪华——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联合领投,中网投、陕西民营基金、毅达资本、众为资本、国寿股权等十余家机构跟投。

而在无人机领域,西安同样孕育了一家独角兽公司——因诺科技。因诺科技背后的掌舵者呼卫军,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连续创业者。2015年,他创立了因诺科技,专注在智能飞行机器人领域。成立至今,因诺科技曾获得清科“新芽榜”2017年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企业50强、西安高新区优秀硬科技创业企业、西安高新区独角兽培育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因诺科技陆续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使投资人王牧、中科创星、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海资本、华兴创投、陕西基金、架桥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此外,坐落在西安市高新区的奇芯光电,也成为了创投圈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奇芯光电成立于2014年2月,专注于高端 PIC(光子集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研发。成立至今,奇芯光电背后不仅站着西科天使基金、中科创星、西科控股等西安本土创投机构,还有国开科创、达晨财智、CPE源峰等业内知名VC/PE机构。据知情人透露,在新一轮融资中,很多投资机构已经抢不到奇芯光电的份额了。

一批硬核独角兽陆续诞生,另一批明星企业正在奔赴IPO的路上。

今年2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8次审议会议,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测测试”)顺利过会。这也意味着,2022年陕西首发过会的第1家企业诞生,意味着西安高新区迎来第36家上市公司(境内)。

西测测试成立于2010年,是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测项目较为齐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天、中国电科、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船重工等大型军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及科研院所。创立12年,西测测试仅完成了2轮融资,投资方为丰年资本、日出投资。

很快,西安将再次收获一个硬科技IPO。莱特光电发布公告,将于3月8日开启申购,IPO定价22.05元/股。这意味着,莱特光电距离登陆科创板,只剩临门一脚。

莱特光电由西安交大校友王亚龙于2010年创办,是国内首家为京东方供应OLED发光功能材料且具备自主专利的厂商。去年,该公司相继入选工信部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21西安龙门榜TOP20榜单。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莱特光电陆续完成了7轮融资,收获了众多VC/PE的支持,包括深创投、国中资本、甘肃高新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长石资本、德信汇富、安超投资等。

这一波西安硬科技企业的上市潮,浩浩荡荡。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除了莱特光电和华秦科技,易点天下、荣信教育、斯瑞新材、美能能源等公司也顺利过会。截至2022年1月,西安在审上市企业18家,证监局辅导9家,其中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陕西追光计划企业等硬科技企业。

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繁华,也经历过老牌工业城市的短暂落寞,更因缺少互联网基因而一度被大家忽视。如今,“硬科技”成为了西安的烫金名片。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西安孕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隐形冠军们,源源不断为中国硬科技战场输送精兵强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