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告争夺战,微博有几分胜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告争夺战,微博有几分胜算?

有流量、能赚钱,正在寻找新故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深燃  吴娇颖

编辑|金玙璠

过去一年,微博的日子过得不算安稳。

作为娱乐明星粉丝最活跃的社交平台,微博去年响应“清朗”行动的内容生态调整,一度被认为会造成流量“大出血”,进而影响商业化。加上去年互联网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各大内容平台的流量生意并不稳定,甚至出现了互联网广告大退潮的声音,在这个背景下,谁能跑赢大盘,一直是个问号。

微博3月3日交出的2021期末考成绩单,让投资人们松了一口气。

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微博均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第四季度,微博营收6.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2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表现稳定,去年总营收22.6亿美元,实现净利润4.3亿美元。品牌客户的广告营销投放,仍是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全年八成以上的营收。

微博稳定的吸金能力,一方面来自其月活5.73亿的用户基本盘,拥有流量变现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热点+社交”的内容生态,正好与当下品牌广告青睐的互联网内容营销方向相符,能最大程度地通过热搜广场和KOL博主,让内容营销触达公域和私域两大用户池。

不过,互联网广告这块蛋糕,不只是微博想吃。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中长视频平台如B站、爱奇艺,社区种草平台如小红书,都跃跃欲试。

在新兴内容平台的竞争下,微博也在加速补齐短板,比如提升流量变现效率和用户黏性、拓展社区内容空间和广告客户品类等。

商业化没有近忧的微博,2022年还需讲出新故事。

微博靠什么赚钱?

这是微博回港二次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商业化表现可谓不俗。

2021年第四季度,微博延续前三个季度的稳定状态,净营收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1.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30%。

作为流量最大的公域社交平台,微博变现的主要方式是广告营销。

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微博的广告营销收入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不包括阿里巴巴部分的广告收入占比约91%,达到5亿美元,同比增长28%。另外一部分收入来自增值服务,约为0.7亿美元,同比增长9%。

在包含双11大促的第四季度,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会集中加码广告营销投放,因此,微博的流量转化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外。

整个2021财年,微博的财务表现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前三个季度,微博分别营收4.6亿美元、5.7亿美元和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48%和30%。2021财年,其净营收2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净利润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微博过去一年的收入,有87.6%来自广告营销,达到19.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非阿里巴巴广告收入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另外,增值服务收入也有2.8亿美元,同比增长36%。

来源 / pexels

微博的赚钱之道,其实一直没有过度依赖某个垂直的圈层。营销行业人士高寒向深燃表示,让微博赚钱的广告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与平台合作的品牌广告,另一类是博主KOL输出的内容推广。

据他介绍,前者主要通过微博开屏、微博热搜等广告位以及信息流推荐来触达用户,费用根据广告位置和投放时长、频率的不同而定,但官方广告位有限,价格不便宜,也因此,买下微博热搜广告位、开屏的,一般都是品牌客户,最常见的节点是品牌官宣代言人或推出重磅新品。

后者虽然是品牌与KOL合作进行内容推广,但平台会根据博主粉丝量多少、影响力大小以及广告内容类型等划分等级,进行广告费用抽成。这部分费用一般也包含在博主的商务合作报价里,由品牌买单。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1年度大报告》显示,2021年品牌KOL广告投放费用同比增长128%,第四季度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蛋糕变大,那么,微博作为内容平台,能分得几杯羹呢?

从结果来看,微博的广告主要覆盖美妆个护、食品饮料、3C数码、汽车等典型消费品类。另外,微博在财务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第四季度,奢侈品、鞋服等行业为微博贡献了较高的收入增长。

可见,一些原本在内容社交平台投放较少的行业,成了微博重点开拓的新客户品类,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平台资源倾斜。比如,去年10月的亚历山大·麦昆2022春夏女装大秀、今年3月的爱马仕2022秋冬女装秀,都在微博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由于覆盖行业广,微博广告营收受政策和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也相对较小,这也是其营收一直比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拿什么吸引广告主?

作为社交平台的微博,凭什么能成为品牌广告投放的必选阵地?

微博的吸引力,首先来自稳定的用户基本盘。

财报显示,2021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MAU)为5.73亿,同比增加约5200万,其中移动MAU占95%;日活跃用户为2.49亿,同比增长2500万。

对于2021年经历了一次内容生态“换血”的微博来说,月活和日活能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向增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微博的流量池已经趋于稳定,且具有真实的高黏性。”高寒分析称。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微博之所以能留住用户,与其作为开放式社交广场的差异化定位和独特价值属性有关。

“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可以表达观点的平台,这两者恰恰都是当今年轻人社交中的强需求。”关注社交行业的分析师张奡向深燃分析。

她认为,在这一点上,微博与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兴长短视频和内容社区平台都有所不同。“抖音、快手,更重视挖掘用户的碎片时间和娱乐需求,B站主要提供UP主产出的UGC内容,小红书的用户和内容相对更垂直,这四个平台都有社交属性,但大众用户没有在平台上表达观点的强烈需求。”

“微博平台的媒体资源丰富且集中,因此热点关注度更高、舆论讨论空间也更大,经过多年的运营,平台也累积起了影响力。”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指出。

也因此,微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在客观上避开了近两年互联网最为激烈的流量争夺战。多位微博用户向深燃表示,微博基于热点推荐和转发机制的庞大内容体系,的确是他们认为微博无法被取代的原因。

光有用户还不够,对品牌商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流量的变现能力。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中,占比最多的是24-30岁的年轻人,这也是新消费的主力军,消费能力有目共睹;而且,中等消费者、中高消费者、高消费者总占比达78.3%。

微博深耕“热点+社交”的内容生态,则为品牌广告触达这样的用户群提供了土壤。

前不久的北京冬奥会在微博上热度空前,期间上榜热搜多达3597个,话题总阅读量超4500亿,入驻微博的运动员粉丝增量近4500万。冬奥会的官方赞助商、运动员代言品牌,就借此吃到了一波流量红利。

比如,在人气运动员谷爱凌参与的项目决赛当天,她代言的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在其夺冠后迅速发布了庆祝海报和转发抽奖活动,很快登上热搜,品牌声量大涨,还迎来一波“野性消费”。

当谷爱凌、徐梦桃、苏翊鸣三位运动员均获得冬奥会金牌后,提前签下三位冠军为代言人的元气森林,也在微博趁势推出一波营销宣传。#元气森林赢麻了#的话题被网友们送上微博热搜,收获了不少路人好感。

“短期来看,品牌要快速提升声量、吸引关注,最好的方式是热点事件营销;长期来看,品牌要塑造口碑、沉淀用户,就需要持续性地露出。”在高寒看来,微博集超话、热搜、话题、广场为一体的社区生态,的确是品牌快速制造热点的最佳途径,而品牌官方账号也可以成为沉淀优质用户、运营私域流量的重要入口。

此外,高寒提到,微博还手握另一笔价值资产,即丰富的公众人物和明星资源。“微博是明星与粉丝互动最频繁的平台之一,代言人要为品牌进行宣传,微博是必不可少的渠道。”在他看来,这也是微博能够既“吸粉”又“吸金”的重要原因。

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尽管用户流量和内容运营优势明显,但藏在财报背后,微博要面对的隐忧也无法被忽视。

社交、社区、长短视频虽然赛道和重心各不相同,但面对互联网广告营销这块大蛋糕,没有谁会视而不见。

摆在首位的是长短视频平台对品牌广告的争夺。

从各大平台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来看,爱奇艺在线广告业务营收17亿元,是其营收第二多的一个板块;B站广告营收15.9亿元,为其贡献了27.5%的营收,仅次于直播与增值服务。

至于短视频平台,拥有明显的流量优势。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抖音的月活跃用户为6.8亿;快手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月活为5.7亿,日活达到3.2亿,广告营销也是其第一大营收来源。

此外,月活2亿的小红书也是不可小觑的对手。克劳锐报告显示,2021年,小红书的美妆护肤垂类KOL在数量和内容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美妆护肤行业作为微博品牌广告的投放大户,势必会遭遇对手的拼抢。

王超向深燃分析,为应对这些新兴内容平台对广告投放的分流,微博有必要提高其商业化效率,甚至是拓展更多的营收业务。“微博的月活有5.73亿,仅次于微信和抖音,但从其营收来看,广告变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他认为,微博的用户黏性也有待加强。“很多微博用户的使用习惯,并非长时间停留,而只是在有热点事件发生时登录查看,但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能让用户沉浸式停留,进而走向种草乃至购物环节。”在这方面微博或许还要展开探索。

来源 / pexels

当然,靠内容起家、以社交为生的微博,不可一味地往商业化方向倾斜。在过程中,微博始终要兼顾的是,找到用户、内容与品牌的连接。

“开屏、热搜等固定广告位甚至博主的商业推广,大部分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信息流推荐里频繁出现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在高寒看来,如何在“赚钱”和“吸粉”之间取得平衡,的确是微博亟需解决的矛盾之一。

他认为,微博有必要做到精准分发,比如优化视频推荐流的内容质量和分发能力,“让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便是广告。”

同时,在王超看来,当内容营销成为品牌最重要的广告投放策略之一,微博或许应当更加关注KOL的流量变现情况。

“目前各大内容平台都在争夺KOL,如果平台变现效率低,很有可能沦为一部分人的内容分发平台而非主营平台。”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KOL可能不会直接流失,但其粉丝很有可能发生迁移,导致平台的活跃度下降。

总而言之,对微博来说,即便不身处最残酷的互联网战场,但也无法安于一隅。面对汹涌的后浪,“中年”微博还需要在保护好流量池的同时,继续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高寒为化名。

*深燃(shenran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告争夺战,微博有几分胜算?

有流量、能赚钱,正在寻找新故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深燃  吴娇颖

编辑|金玙璠

过去一年,微博的日子过得不算安稳。

作为娱乐明星粉丝最活跃的社交平台,微博去年响应“清朗”行动的内容生态调整,一度被认为会造成流量“大出血”,进而影响商业化。加上去年互联网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各大内容平台的流量生意并不稳定,甚至出现了互联网广告大退潮的声音,在这个背景下,谁能跑赢大盘,一直是个问号。

微博3月3日交出的2021期末考成绩单,让投资人们松了一口气。

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微博均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第四季度,微博营收6.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2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表现稳定,去年总营收22.6亿美元,实现净利润4.3亿美元。品牌客户的广告营销投放,仍是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全年八成以上的营收。

微博稳定的吸金能力,一方面来自其月活5.73亿的用户基本盘,拥有流量变现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热点+社交”的内容生态,正好与当下品牌广告青睐的互联网内容营销方向相符,能最大程度地通过热搜广场和KOL博主,让内容营销触达公域和私域两大用户池。

不过,互联网广告这块蛋糕,不只是微博想吃。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中长视频平台如B站、爱奇艺,社区种草平台如小红书,都跃跃欲试。

在新兴内容平台的竞争下,微博也在加速补齐短板,比如提升流量变现效率和用户黏性、拓展社区内容空间和广告客户品类等。

商业化没有近忧的微博,2022年还需讲出新故事。

微博靠什么赚钱?

这是微博回港二次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商业化表现可谓不俗。

2021年第四季度,微博延续前三个季度的稳定状态,净营收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1.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30%。

作为流量最大的公域社交平台,微博变现的主要方式是广告营销。

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微博的广告营销收入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不包括阿里巴巴部分的广告收入占比约91%,达到5亿美元,同比增长28%。另外一部分收入来自增值服务,约为0.7亿美元,同比增长9%。

在包含双11大促的第四季度,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会集中加码广告营销投放,因此,微博的流量转化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外。

整个2021财年,微博的财务表现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前三个季度,微博分别营收4.6亿美元、5.7亿美元和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48%和30%。2021财年,其净营收2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净利润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微博过去一年的收入,有87.6%来自广告营销,达到19.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非阿里巴巴广告收入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另外,增值服务收入也有2.8亿美元,同比增长36%。

来源 / pexels

微博的赚钱之道,其实一直没有过度依赖某个垂直的圈层。营销行业人士高寒向深燃表示,让微博赚钱的广告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与平台合作的品牌广告,另一类是博主KOL输出的内容推广。

据他介绍,前者主要通过微博开屏、微博热搜等广告位以及信息流推荐来触达用户,费用根据广告位置和投放时长、频率的不同而定,但官方广告位有限,价格不便宜,也因此,买下微博热搜广告位、开屏的,一般都是品牌客户,最常见的节点是品牌官宣代言人或推出重磅新品。

后者虽然是品牌与KOL合作进行内容推广,但平台会根据博主粉丝量多少、影响力大小以及广告内容类型等划分等级,进行广告费用抽成。这部分费用一般也包含在博主的商务合作报价里,由品牌买单。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1年度大报告》显示,2021年品牌KOL广告投放费用同比增长128%,第四季度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蛋糕变大,那么,微博作为内容平台,能分得几杯羹呢?

从结果来看,微博的广告主要覆盖美妆个护、食品饮料、3C数码、汽车等典型消费品类。另外,微博在财务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第四季度,奢侈品、鞋服等行业为微博贡献了较高的收入增长。

可见,一些原本在内容社交平台投放较少的行业,成了微博重点开拓的新客户品类,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平台资源倾斜。比如,去年10月的亚历山大·麦昆2022春夏女装大秀、今年3月的爱马仕2022秋冬女装秀,都在微博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由于覆盖行业广,微博广告营收受政策和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也相对较小,这也是其营收一直比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拿什么吸引广告主?

作为社交平台的微博,凭什么能成为品牌广告投放的必选阵地?

微博的吸引力,首先来自稳定的用户基本盘。

财报显示,2021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MAU)为5.73亿,同比增加约5200万,其中移动MAU占95%;日活跃用户为2.49亿,同比增长2500万。

对于2021年经历了一次内容生态“换血”的微博来说,月活和日活能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向增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微博的流量池已经趋于稳定,且具有真实的高黏性。”高寒分析称。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微博之所以能留住用户,与其作为开放式社交广场的差异化定位和独特价值属性有关。

“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可以表达观点的平台,这两者恰恰都是当今年轻人社交中的强需求。”关注社交行业的分析师张奡向深燃分析。

她认为,在这一点上,微博与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兴长短视频和内容社区平台都有所不同。“抖音、快手,更重视挖掘用户的碎片时间和娱乐需求,B站主要提供UP主产出的UGC内容,小红书的用户和内容相对更垂直,这四个平台都有社交属性,但大众用户没有在平台上表达观点的强烈需求。”

“微博平台的媒体资源丰富且集中,因此热点关注度更高、舆论讨论空间也更大,经过多年的运营,平台也累积起了影响力。”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指出。

也因此,微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在客观上避开了近两年互联网最为激烈的流量争夺战。多位微博用户向深燃表示,微博基于热点推荐和转发机制的庞大内容体系,的确是他们认为微博无法被取代的原因。

光有用户还不够,对品牌商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流量的变现能力。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中,占比最多的是24-30岁的年轻人,这也是新消费的主力军,消费能力有目共睹;而且,中等消费者、中高消费者、高消费者总占比达78.3%。

微博深耕“热点+社交”的内容生态,则为品牌广告触达这样的用户群提供了土壤。

前不久的北京冬奥会在微博上热度空前,期间上榜热搜多达3597个,话题总阅读量超4500亿,入驻微博的运动员粉丝增量近4500万。冬奥会的官方赞助商、运动员代言品牌,就借此吃到了一波流量红利。

比如,在人气运动员谷爱凌参与的项目决赛当天,她代言的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在其夺冠后迅速发布了庆祝海报和转发抽奖活动,很快登上热搜,品牌声量大涨,还迎来一波“野性消费”。

当谷爱凌、徐梦桃、苏翊鸣三位运动员均获得冬奥会金牌后,提前签下三位冠军为代言人的元气森林,也在微博趁势推出一波营销宣传。#元气森林赢麻了#的话题被网友们送上微博热搜,收获了不少路人好感。

“短期来看,品牌要快速提升声量、吸引关注,最好的方式是热点事件营销;长期来看,品牌要塑造口碑、沉淀用户,就需要持续性地露出。”在高寒看来,微博集超话、热搜、话题、广场为一体的社区生态,的确是品牌快速制造热点的最佳途径,而品牌官方账号也可以成为沉淀优质用户、运营私域流量的重要入口。

此外,高寒提到,微博还手握另一笔价值资产,即丰富的公众人物和明星资源。“微博是明星与粉丝互动最频繁的平台之一,代言人要为品牌进行宣传,微博是必不可少的渠道。”在他看来,这也是微博能够既“吸粉”又“吸金”的重要原因。

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尽管用户流量和内容运营优势明显,但藏在财报背后,微博要面对的隐忧也无法被忽视。

社交、社区、长短视频虽然赛道和重心各不相同,但面对互联网广告营销这块大蛋糕,没有谁会视而不见。

摆在首位的是长短视频平台对品牌广告的争夺。

从各大平台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来看,爱奇艺在线广告业务营收17亿元,是其营收第二多的一个板块;B站广告营收15.9亿元,为其贡献了27.5%的营收,仅次于直播与增值服务。

至于短视频平台,拥有明显的流量优势。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抖音的月活跃用户为6.8亿;快手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月活为5.7亿,日活达到3.2亿,广告营销也是其第一大营收来源。

此外,月活2亿的小红书也是不可小觑的对手。克劳锐报告显示,2021年,小红书的美妆护肤垂类KOL在数量和内容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美妆护肤行业作为微博品牌广告的投放大户,势必会遭遇对手的拼抢。

王超向深燃分析,为应对这些新兴内容平台对广告投放的分流,微博有必要提高其商业化效率,甚至是拓展更多的营收业务。“微博的月活有5.73亿,仅次于微信和抖音,但从其营收来看,广告变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他认为,微博的用户黏性也有待加强。“很多微博用户的使用习惯,并非长时间停留,而只是在有热点事件发生时登录查看,但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能让用户沉浸式停留,进而走向种草乃至购物环节。”在这方面微博或许还要展开探索。

来源 / pexels

当然,靠内容起家、以社交为生的微博,不可一味地往商业化方向倾斜。在过程中,微博始终要兼顾的是,找到用户、内容与品牌的连接。

“开屏、热搜等固定广告位甚至博主的商业推广,大部分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信息流推荐里频繁出现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在高寒看来,如何在“赚钱”和“吸粉”之间取得平衡,的确是微博亟需解决的矛盾之一。

他认为,微博有必要做到精准分发,比如优化视频推荐流的内容质量和分发能力,“让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便是广告。”

同时,在王超看来,当内容营销成为品牌最重要的广告投放策略之一,微博或许应当更加关注KOL的流量变现情况。

“目前各大内容平台都在争夺KOL,如果平台变现效率低,很有可能沦为一部分人的内容分发平台而非主营平台。”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KOL可能不会直接流失,但其粉丝很有可能发生迁移,导致平台的活跃度下降。

总而言之,对微博来说,即便不身处最残酷的互联网战场,但也无法安于一隅。面对汹涌的后浪,“中年”微博还需要在保护好流量池的同时,继续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高寒为化名。

*深燃(shenran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