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植树节 | 想在城市里观察自然?给你一点简单实用的建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植树节 | 想在城市里观察自然?给你一点简单实用的建议

即使是在城市中,人类也可以亲近自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在草长莺飞的春天,植树节也悄然而至。身居城市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朋友问你:“那是什么?”你说:“是一棵树。”“什么树?”“呃……一棵大树。”对树木、花草以及鸟儿和其他动物的名字,我们的知识似乎总是很匮乏。关于自然的干瘪对话,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有待更多的认识。

城市是纯粹为人类所使用的空间,但是自然界已经主动适应了我们——在这里,自然的机制能够蓬勃运转,而那些时常被忽视的生命在某些时刻可以给予我们慰藉。所以,即使是在城市中,人类也可以亲近自然。穿过城市时,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个互相联系的复杂的网络,其中的个体进行着跨物种的交流,一个未被察觉的隐形的世界正在等待着我们的探索。环境新闻类非盈利线上杂志《谷物》(Grist)的资深作家纳撒尼尔·约翰逊(Nathanael Johnson)写作了《未察觉的世界: 一座城市的自然志一书,试图帮助我们获得新视角。在下面这篇选摘中,作者给了我们一些简单且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在自己和动植物邻居之间获得一种归属感。

《未察觉的世界: 一座城市的自然志》
[美]纳撒尼尔·约翰逊 著 刘昱含 译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21-06

《给城市自然观察家的一些实用建议》

文 | [美] 纳撒尼尔·约翰逊 译 | 刘昱含

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好的书,但如果缺乏一些指导,这本书将很难阅读。我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指引,让读者更好地入门。我希望它能吸引你走出门去,并一直维持这种感召力。首先,我有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建议,如果我在开始尝试探索周围环境时就知道这些事,也许会事半功倍。

装备

什么都不用买。有太多市场营销人员想利用你探索自然的冲动从你的口袋里掏出钱来。他们向你兜售的商品绝大部分你并不需要,剩下的也都可以借到。尽管如此,以下几件物品仍然物有所值,它们确实能帮你找到探索周围隐形世界的入口。

手持透镜——我很喜欢在钥匙扣上挂一把小小的手持透镜(也就是珠宝商用的小型放大镜),它虽小,却够我窥清小人国里的种种把戏。十倍放大镜最完美,倍数再大的就不好用了。由三片透镜组成的三胶合透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我自己用的是一把博士伦公司生产的结实耐用的镀镍透镜,花了三十五美元,非常好用。我发现,三岁孩子也能学会熟练地使用手持透镜,但尺寸和镜片更大的传统福尔摩斯式放大镜对他们来说可能更有意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筒望远镜——如果想近距离观察和辨认鸟类,就需要这种望远镜。只要你愿意,不管多贵的双筒望远镜都能在市场上找到,而单筒望远镜还能更贵。你能买到有着难以置信的强大透镜的双筒望远镜,还带有内置摄像头之类没用的配置。可别买那种东西,至少别一开始就买。事实上,只要能不买就尽量别买:在世界各地,双筒望远镜的命运通常无非是跟椭圆健身机一起在阁楼里积灰,渴望有朝一日被重新起用。如果时间倒流,我会先问问亲朋好友,看能不能借到一副。

你会在每副双筒望远镜上看到诸如“6×32”的参数,前一个数字指的是放大倍数,后一个指的是镜片直径。我不会买八倍以上的望远镜,因为我的手不是很稳,而放大倍数越高,视域就越小,也越容易受到晃动的影响。至于后面的直径,则是越大越好。但不要一味追求数字,能用就行,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都能用上,你完全可以再去买那副两千美元的。

指南书——如果你想识别周围的生物种类,可以先买一本指南书。找一本介绍你所在地区的树木、鸟类、昆虫或所有这些的书,还有介绍本地的苔藓、地衣和菌类的。我从来没为买指南书后悔,它们被我翻看的频率远远超过了书架上的其他大部头。如今,人们能在网上找到指南书上的一切内容,但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太难集中注意力了。和浩瀚无垠的互联网不同,一本书中的内容通常限定于某个地区,这会为你辨认物种提供极大的帮助。我如果在哪里发现了一本看上去很有趣的介绍自己周边生物圈的指南书,会用尽一切体面的手段把它带回家。在图书馆里也总能找到很多不错的指南书。

提高认知敏锐度的训练

写日志——不用太花哨,一沓普通的纸就够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希望自己的书写用具多些仪式感,可以买科研专用黑白笔记本,或者从周边书店里挑一本漂亮的。我的那本是黑色封皮、米白色内页的,我用它来记录容易忘记的物种名称和一些相关现象,它们能帮我理解这些物种和我本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我会把奇形怪状的种子和压扁的花朵贴在本子里,把我前院里爱唱歌的鸟儿出没的区域画成简易地图,记录花儿开放、凋谢、结实和果实被迁徙中的候鸟吃掉的日期。养成记录的习惯后,我开始辨认出季节的流转和某些物种之间以往看不出的联系。除了在本子里贴真种子以外,我也会记录思考的萌芽和闪过脑海的疑惑。橡果上的小孔是怎么回事?我后院的松鼠今年为什么这么肥?这片贝壳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为什么贝壳内侧总是呈淡粉色?当偶然想到的问题找到生根发芽的立足点,它们便能发展为真正的待解之谜。

在疯长的杂草中找到一种你喜欢(吃)的——我会采几片叶子来点缀菜品或在走路时咀嚼,这改变了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知,也扩展了我对物种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在了解和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我们运用最少的一种感官就是味觉,而我发现,“品尝”这一举动会以全新的方式激活我的其他感官。当我用臼齿碾碎一颗胡椒籽时,层次丰富的芬芳沿着上颚后壁飘入鼻腔,让我从全新的角度感知到了胡椒树的新奇气味。在准备品尝某种东西前,我会先检视代表危险的信号,这时我的视觉会变得敏锐。我开始能认出虫害或病害的痕迹,即那些可能危害食用者健康,或至少会让口感打折扣的毒素的表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量挑选那些长得漫山遍野的植物(也就是说杂草),就不要趁火打劫那些濒临灭绝的了。比如,你可以选酸模(dock)、旱金莲(nasturtium)或菊苣(chicory)等略苦的叶菜来做三明治或点缀肉菜,也可以选茴香(fennel)这种甜一点的,或者垂花葱(nodding onion)那种香味浓郁的,甚至可以选李子树,你以前觉得它掉下来的果实把人行道弄得一团糟,但现在,你可以收集李子来做果酱。

与他人建立联系——如果能找到知识渊博的人来答疑解惑,你会更容易认识周边环境。你周围一定有些博物学者的组织。每座城市都有一群观鸟迷,虽然要找到黏液菌粉丝或蜗牛俱乐部有点儿难,但如果不要求得这么具体,你还是能找到不少自然爱好者社团的。在旧金山湾区就有一个名叫“大自然痴迷者”(Nerds of Nature)的团体,会组织实地考察去辨认各类物种。

你也可以在本地的自然博物馆里做志愿者,这些机构经常会让志愿者担任讲解员或做些幕后工作。你可能有机会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分拣恐龙化石,在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里给蝴蝶标本编号,或在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里戴上水下呼吸器清理水族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脊椎动物博物馆会让志愿者参与准备展出的标本,你要做的基本就是给路毙的动物剥皮。这种工作显然不太高雅,并非人人皆可胜任,但你能借此机会跟绝顶聪明的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近距离观察动物的解剖结构。

最后,还有为数众多的公众科研项目,你不一定有机会面对面地结识新朋友,但可以远程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我喜欢用YourWildLife.org,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公众科学”。

每月认识一个新物种——除非你是经验丰富的博物学家,不然你走出家门后会被一片陌生物种的海洋淹没。公路隔离带上长的是什么草?邻居家院子里的植物是什么?在周围盘旋的飞虫叫什么名字?不要急于搞清一切,选定一种了解,把这当任务完成。目标对象可以是一朵你喜欢的花,一种突然间随处可见的蜘蛛,或是一只早上把你吵醒的鸟。关键是,不能让新发现不了了之,而是要怀着好奇一探究竟。仅仅是发现自己注意到了某事(嘿,我昨天也听到这只鸟叫了)就能让我心情愉快。如果我留意到的线索能引领我进一步研究背后的奥秘(啊哈,是一只家朱雀!它在唱什么?),那就更有意义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喜欢每月设立一个目标,这能给我激励,节奏又不至于太紧张,这样我便有时间深入研究。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成为记忆物种名称的专家,而是养成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的习惯。

辨认物种的技巧

如果我对某个物种一无所知,我会先在网上搜索一个简单的短语:“如何辨认X”。X 可以是某种树,某种蜗牛,或者某类蜘蛛,但要尽可能精确,比起“如何辨认虫子”,搜索“如何辨认蟋蟀”会帮你更快找到答案。我会寻找由大学或博物馆等研究机构运营的网站。有时,搜索物种学名能帮你筛掉没什么信息量的入门级网站。比如我可能会搜“甲壳虫”,然后发现它们在分类学上属于鞘翅目,于是就进一步搜“如何辨认鞘翅目”。之后,我还可以更改我的地理位置(北美、加州、旧金山)来缩小搜索结果。不要指望立刻得到完美的答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上述假设的对甲壳虫的搜索中,我一直在学习:我搞清楚了它的拉丁名,开始了解它在生物学上的谱系。在搜索条件中加入我所在城市的名称后,我找到了附近的甲壳虫爱好者运营的网站,这些本地专家很可能成为我学习辨认甲壳虫的最佳帮手,因为在有人指导时,我的学习效率会突飞猛进,他们能在我误入歧途时及时指正。你也可以在网上获得人工帮助,比如在一个叫iNaturalist 的应用程序中,你可以把照片传到上面的爱好者社区里,邀请其他用户(其中很多是货真价实的专家)来帮你鉴定。

另一种策略是在搜索关键词中加入“二叉式检索表”。我会在“蚂蚁”一章中详细讨论,这种方式本质上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来逐渐精确地辨认一个物种。你能在网上找到很多这样的检索表,只需一种简单易用且符合当地情况的就够了。但需要知道的是,有些检索表会默认你已具备了大量生物学知识。比如在某场雨后,我家附近蘑菇泛滥,于是我将这些蘑菇定为下一批辨认对象。我找到了一份极其全面的检索表,但我几乎完全看不懂。表上的一处问,“担子果”是“倒置”还是“伞形、无柄”。你可以查查这些词,但这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担子果”基本指的就是蘑菇;“倒置”指上下颠倒,因此真菌孢子会从蘑菇顶上散出;“伞形”指菌盖的形状;“无柄”指没有菌柄。因此,这句话其实是在问:这种蘑菇是平伏在木头表面生长,还是在木头上长出了伞形菌盖而没有菌柄?

我最终找到了一份适合外行的指南,它简直太棒了。指南让我掰下菌盖放在纸上过一夜。第二天早上,我拿起菌盖,纸上留下了它的印记——菌盖底部黄棕色孢子留下的复杂纹路,就像是复印出来的。孢子的颜色和类似萝卜的气味让我断定,这是一种不可食用的毒蘑菇。

你在网上进行这类搜索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指南书。我之前说过,如果发现了针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可能有用的书,我会设法弄到手。

乐趣第一

观察自然并不会带给你像吃巧克力那样直接的快乐。想发现你以往忽略的东西需要下一些功夫,但也不至于像宗教信徒一般,即使经年累月地冥想与苦修也只能触及皮毛。观察自然真没那么难,几个小时的研究就能给你带来满足感。如果你发现自己喜欢树木,而对鸟类没什么感觉,那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未察觉的世界》,较原文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植树节 | 想在城市里观察自然?给你一点简单实用的建议

即使是在城市中,人类也可以亲近自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按:在草长莺飞的春天,植树节也悄然而至。身居城市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朋友问你:“那是什么?”你说:“是一棵树。”“什么树?”“呃……一棵大树。”对树木、花草以及鸟儿和其他动物的名字,我们的知识似乎总是很匮乏。关于自然的干瘪对话,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有待更多的认识。

城市是纯粹为人类所使用的空间,但是自然界已经主动适应了我们——在这里,自然的机制能够蓬勃运转,而那些时常被忽视的生命在某些时刻可以给予我们慰藉。所以,即使是在城市中,人类也可以亲近自然。穿过城市时,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个互相联系的复杂的网络,其中的个体进行着跨物种的交流,一个未被察觉的隐形的世界正在等待着我们的探索。环境新闻类非盈利线上杂志《谷物》(Grist)的资深作家纳撒尼尔·约翰逊(Nathanael Johnson)写作了《未察觉的世界: 一座城市的自然志一书,试图帮助我们获得新视角。在下面这篇选摘中,作者给了我们一些简单且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在自己和动植物邻居之间获得一种归属感。

《未察觉的世界: 一座城市的自然志》
[美]纳撒尼尔·约翰逊 著 刘昱含 译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21-06

《给城市自然观察家的一些实用建议》

文 | [美] 纳撒尼尔·约翰逊 译 | 刘昱含

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好的书,但如果缺乏一些指导,这本书将很难阅读。我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指引,让读者更好地入门。我希望它能吸引你走出门去,并一直维持这种感召力。首先,我有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建议,如果我在开始尝试探索周围环境时就知道这些事,也许会事半功倍。

装备

什么都不用买。有太多市场营销人员想利用你探索自然的冲动从你的口袋里掏出钱来。他们向你兜售的商品绝大部分你并不需要,剩下的也都可以借到。尽管如此,以下几件物品仍然物有所值,它们确实能帮你找到探索周围隐形世界的入口。

手持透镜——我很喜欢在钥匙扣上挂一把小小的手持透镜(也就是珠宝商用的小型放大镜),它虽小,却够我窥清小人国里的种种把戏。十倍放大镜最完美,倍数再大的就不好用了。由三片透镜组成的三胶合透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我自己用的是一把博士伦公司生产的结实耐用的镀镍透镜,花了三十五美元,非常好用。我发现,三岁孩子也能学会熟练地使用手持透镜,但尺寸和镜片更大的传统福尔摩斯式放大镜对他们来说可能更有意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筒望远镜——如果想近距离观察和辨认鸟类,就需要这种望远镜。只要你愿意,不管多贵的双筒望远镜都能在市场上找到,而单筒望远镜还能更贵。你能买到有着难以置信的强大透镜的双筒望远镜,还带有内置摄像头之类没用的配置。可别买那种东西,至少别一开始就买。事实上,只要能不买就尽量别买:在世界各地,双筒望远镜的命运通常无非是跟椭圆健身机一起在阁楼里积灰,渴望有朝一日被重新起用。如果时间倒流,我会先问问亲朋好友,看能不能借到一副。

你会在每副双筒望远镜上看到诸如“6×32”的参数,前一个数字指的是放大倍数,后一个指的是镜片直径。我不会买八倍以上的望远镜,因为我的手不是很稳,而放大倍数越高,视域就越小,也越容易受到晃动的影响。至于后面的直径,则是越大越好。但不要一味追求数字,能用就行,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都能用上,你完全可以再去买那副两千美元的。

指南书——如果你想识别周围的生物种类,可以先买一本指南书。找一本介绍你所在地区的树木、鸟类、昆虫或所有这些的书,还有介绍本地的苔藓、地衣和菌类的。我从来没为买指南书后悔,它们被我翻看的频率远远超过了书架上的其他大部头。如今,人们能在网上找到指南书上的一切内容,但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太难集中注意力了。和浩瀚无垠的互联网不同,一本书中的内容通常限定于某个地区,这会为你辨认物种提供极大的帮助。我如果在哪里发现了一本看上去很有趣的介绍自己周边生物圈的指南书,会用尽一切体面的手段把它带回家。在图书馆里也总能找到很多不错的指南书。

提高认知敏锐度的训练

写日志——不用太花哨,一沓普通的纸就够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希望自己的书写用具多些仪式感,可以买科研专用黑白笔记本,或者从周边书店里挑一本漂亮的。我的那本是黑色封皮、米白色内页的,我用它来记录容易忘记的物种名称和一些相关现象,它们能帮我理解这些物种和我本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我会把奇形怪状的种子和压扁的花朵贴在本子里,把我前院里爱唱歌的鸟儿出没的区域画成简易地图,记录花儿开放、凋谢、结实和果实被迁徙中的候鸟吃掉的日期。养成记录的习惯后,我开始辨认出季节的流转和某些物种之间以往看不出的联系。除了在本子里贴真种子以外,我也会记录思考的萌芽和闪过脑海的疑惑。橡果上的小孔是怎么回事?我后院的松鼠今年为什么这么肥?这片贝壳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为什么贝壳内侧总是呈淡粉色?当偶然想到的问题找到生根发芽的立足点,它们便能发展为真正的待解之谜。

在疯长的杂草中找到一种你喜欢(吃)的——我会采几片叶子来点缀菜品或在走路时咀嚼,这改变了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知,也扩展了我对物种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在了解和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我们运用最少的一种感官就是味觉,而我发现,“品尝”这一举动会以全新的方式激活我的其他感官。当我用臼齿碾碎一颗胡椒籽时,层次丰富的芬芳沿着上颚后壁飘入鼻腔,让我从全新的角度感知到了胡椒树的新奇气味。在准备品尝某种东西前,我会先检视代表危险的信号,这时我的视觉会变得敏锐。我开始能认出虫害或病害的痕迹,即那些可能危害食用者健康,或至少会让口感打折扣的毒素的表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量挑选那些长得漫山遍野的植物(也就是说杂草),就不要趁火打劫那些濒临灭绝的了。比如,你可以选酸模(dock)、旱金莲(nasturtium)或菊苣(chicory)等略苦的叶菜来做三明治或点缀肉菜,也可以选茴香(fennel)这种甜一点的,或者垂花葱(nodding onion)那种香味浓郁的,甚至可以选李子树,你以前觉得它掉下来的果实把人行道弄得一团糟,但现在,你可以收集李子来做果酱。

与他人建立联系——如果能找到知识渊博的人来答疑解惑,你会更容易认识周边环境。你周围一定有些博物学者的组织。每座城市都有一群观鸟迷,虽然要找到黏液菌粉丝或蜗牛俱乐部有点儿难,但如果不要求得这么具体,你还是能找到不少自然爱好者社团的。在旧金山湾区就有一个名叫“大自然痴迷者”(Nerds of Nature)的团体,会组织实地考察去辨认各类物种。

你也可以在本地的自然博物馆里做志愿者,这些机构经常会让志愿者担任讲解员或做些幕后工作。你可能有机会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分拣恐龙化石,在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里给蝴蝶标本编号,或在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里戴上水下呼吸器清理水族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脊椎动物博物馆会让志愿者参与准备展出的标本,你要做的基本就是给路毙的动物剥皮。这种工作显然不太高雅,并非人人皆可胜任,但你能借此机会跟绝顶聪明的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近距离观察动物的解剖结构。

最后,还有为数众多的公众科研项目,你不一定有机会面对面地结识新朋友,但可以远程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我喜欢用YourWildLife.org,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公众科学”。

每月认识一个新物种——除非你是经验丰富的博物学家,不然你走出家门后会被一片陌生物种的海洋淹没。公路隔离带上长的是什么草?邻居家院子里的植物是什么?在周围盘旋的飞虫叫什么名字?不要急于搞清一切,选定一种了解,把这当任务完成。目标对象可以是一朵你喜欢的花,一种突然间随处可见的蜘蛛,或是一只早上把你吵醒的鸟。关键是,不能让新发现不了了之,而是要怀着好奇一探究竟。仅仅是发现自己注意到了某事(嘿,我昨天也听到这只鸟叫了)就能让我心情愉快。如果我留意到的线索能引领我进一步研究背后的奥秘(啊哈,是一只家朱雀!它在唱什么?),那就更有意义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喜欢每月设立一个目标,这能给我激励,节奏又不至于太紧张,这样我便有时间深入研究。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成为记忆物种名称的专家,而是养成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的习惯。

辨认物种的技巧

如果我对某个物种一无所知,我会先在网上搜索一个简单的短语:“如何辨认X”。X 可以是某种树,某种蜗牛,或者某类蜘蛛,但要尽可能精确,比起“如何辨认虫子”,搜索“如何辨认蟋蟀”会帮你更快找到答案。我会寻找由大学或博物馆等研究机构运营的网站。有时,搜索物种学名能帮你筛掉没什么信息量的入门级网站。比如我可能会搜“甲壳虫”,然后发现它们在分类学上属于鞘翅目,于是就进一步搜“如何辨认鞘翅目”。之后,我还可以更改我的地理位置(北美、加州、旧金山)来缩小搜索结果。不要指望立刻得到完美的答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上述假设的对甲壳虫的搜索中,我一直在学习:我搞清楚了它的拉丁名,开始了解它在生物学上的谱系。在搜索条件中加入我所在城市的名称后,我找到了附近的甲壳虫爱好者运营的网站,这些本地专家很可能成为我学习辨认甲壳虫的最佳帮手,因为在有人指导时,我的学习效率会突飞猛进,他们能在我误入歧途时及时指正。你也可以在网上获得人工帮助,比如在一个叫iNaturalist 的应用程序中,你可以把照片传到上面的爱好者社区里,邀请其他用户(其中很多是货真价实的专家)来帮你鉴定。

另一种策略是在搜索关键词中加入“二叉式检索表”。我会在“蚂蚁”一章中详细讨论,这种方式本质上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来逐渐精确地辨认一个物种。你能在网上找到很多这样的检索表,只需一种简单易用且符合当地情况的就够了。但需要知道的是,有些检索表会默认你已具备了大量生物学知识。比如在某场雨后,我家附近蘑菇泛滥,于是我将这些蘑菇定为下一批辨认对象。我找到了一份极其全面的检索表,但我几乎完全看不懂。表上的一处问,“担子果”是“倒置”还是“伞形、无柄”。你可以查查这些词,但这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担子果”基本指的就是蘑菇;“倒置”指上下颠倒,因此真菌孢子会从蘑菇顶上散出;“伞形”指菌盖的形状;“无柄”指没有菌柄。因此,这句话其实是在问:这种蘑菇是平伏在木头表面生长,还是在木头上长出了伞形菌盖而没有菌柄?

我最终找到了一份适合外行的指南,它简直太棒了。指南让我掰下菌盖放在纸上过一夜。第二天早上,我拿起菌盖,纸上留下了它的印记——菌盖底部黄棕色孢子留下的复杂纹路,就像是复印出来的。孢子的颜色和类似萝卜的气味让我断定,这是一种不可食用的毒蘑菇。

你在网上进行这类搜索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指南书。我之前说过,如果发现了针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可能有用的书,我会设法弄到手。

乐趣第一

观察自然并不会带给你像吃巧克力那样直接的快乐。想发现你以往忽略的东西需要下一些功夫,但也不至于像宗教信徒一般,即使经年累月地冥想与苦修也只能触及皮毛。观察自然真没那么难,几个小时的研究就能给你带来满足感。如果你发现自己喜欢树木,而对鸟类没什么感觉,那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未察觉的世界》,较原文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