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次生长激素集采结果出炉,所有玩家都选择了弃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次生长激素集采结果出炉,所有玩家都选择了弃标

广东联盟生长激素集采结果显示,金赛药业、安科生物、诺和诺德集体全部弃标主要品种水针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华

编辑 | 谢欣

3月1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网站公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一批)拟中选/备选结果,其中包括市场关注度颇高的生产激素产品。结果显示,不仅仅是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没有申报生长激素水针,安科生物、诺和诺德也放弃了,即全部厂家均弃标。

自2018年国家施行药品集中采购进行以来,考虑到市场占有率,几乎从未发生过医药企业在集采中集体弃标一个产品的情况。这一趋势的变化,也使得广东联盟的此次集采极具话题度。

在企业弃标生长激素水针的背后,产品降价程度是首先关注的话题。依据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以金赛药业水针为例,15IU和30IU两种规格的申报最高限价为173.58元和295.08元。但是,前述两种产品目前的挂网价大约是567元和1031元,降幅不低,达70%。

再基于采购量40542支和88646支估算,即使按照最高限价申报,金赛药业前述产品采购期首年收入为3319.5万元。而若是不降价、不申报,这一规模的采购量对应销售金额可达1.14亿元。换言之,选择在广东联盟弃标可以避免超7000万元销售收入的流失。

尽管金赛药业2020年全年收入已经突破50亿元,但公司显然也没有放弃这笔7000万元的“小钱”。这一行为的意义在于,当前,地区联盟集采往往会带来市场联动降价效应,即,若是每个地区都参照70%的降幅,恐怕对于长春高新的业绩压力不会小。也因此,长春高新等企业或是想通过弃标来向市场传达坚持其产品价格体系的态度。

事实上,厂家弃标生长激素水针的消息在更早时候就有流出。2月21日,长春高新公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子公司金赛药业未申报水针。不过,由于彼时竞争对手情况不明,公司还被质疑会失去相关地区市场份额进而影响其水针市占率第一的地位。二级市场上,3月11日,长春高新盘中一度涨超9%。

此外,除了要维护产品价格,广东联盟集采的医疗机构报量数据与产品真实销售规模相比如何、广东联盟地区是否为生长激素销售的目标区域也是公司在集采时考虑的因素。此前,国金证券研报提出,作为特色消费性品种,生长激素超90%由患者自费支付,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另据医药行业分析师介绍,生长激素的销售大省还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联盟集采区域的覆盖能力相对有限。文件显示,参与本次药品集采报量的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或许都是企业弃标的原因。

与水针全部被弃标的场景不同,企业还是积极参与了粉针的竞争。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结果显示,安科生物、联合赛尔、金赛药业、中山未名4家国内企业均报名且旗下产品均拟中选/备选,不过,降价幅度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金赛药业粉针3个规格全部拟中选,各规格降价幅度相对最高限价均为52.5%。尽管看起来降幅超50%,但与贵州、湖北挂网价(45元/4IU规格)相比,广东联盟集采降价幅度也仅有33%(联盟中标价 30元)。此外,联合赛尔降价幅度29%,中山未名和安科生物降价幅度分别为17.4%和15.8%,降价幅度较小。

从报价策略上看,当前粉针市占率最高的安科生物降价幅度仅17.4%,属于保量保价;市占率第二的联合赛尔降价幅度略高,争取市场的意图更明显;第三名金赛药业通过相对较大的降幅获得粉针市场增量。不过,金赛药业粉针产品仅占公司生长激素销售额10-12%,对该公司业绩影响预计较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次生长激素集采结果出炉,所有玩家都选择了弃标

广东联盟生长激素集采结果显示,金赛药业、安科生物、诺和诺德集体全部弃标主要品种水针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华

编辑 | 谢欣

3月1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网站公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一批)拟中选/备选结果,其中包括市场关注度颇高的生产激素产品。结果显示,不仅仅是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没有申报生长激素水针,安科生物、诺和诺德也放弃了,即全部厂家均弃标。

自2018年国家施行药品集中采购进行以来,考虑到市场占有率,几乎从未发生过医药企业在集采中集体弃标一个产品的情况。这一趋势的变化,也使得广东联盟的此次集采极具话题度。

在企业弃标生长激素水针的背后,产品降价程度是首先关注的话题。依据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以金赛药业水针为例,15IU和30IU两种规格的申报最高限价为173.58元和295.08元。但是,前述两种产品目前的挂网价大约是567元和1031元,降幅不低,达70%。

再基于采购量40542支和88646支估算,即使按照最高限价申报,金赛药业前述产品采购期首年收入为3319.5万元。而若是不降价、不申报,这一规模的采购量对应销售金额可达1.14亿元。换言之,选择在广东联盟弃标可以避免超7000万元销售收入的流失。

尽管金赛药业2020年全年收入已经突破50亿元,但公司显然也没有放弃这笔7000万元的“小钱”。这一行为的意义在于,当前,地区联盟集采往往会带来市场联动降价效应,即,若是每个地区都参照70%的降幅,恐怕对于长春高新的业绩压力不会小。也因此,长春高新等企业或是想通过弃标来向市场传达坚持其产品价格体系的态度。

事实上,厂家弃标生长激素水针的消息在更早时候就有流出。2月21日,长春高新公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子公司金赛药业未申报水针。不过,由于彼时竞争对手情况不明,公司还被质疑会失去相关地区市场份额进而影响其水针市占率第一的地位。二级市场上,3月11日,长春高新盘中一度涨超9%。

此外,除了要维护产品价格,广东联盟集采的医疗机构报量数据与产品真实销售规模相比如何、广东联盟地区是否为生长激素销售的目标区域也是公司在集采时考虑的因素。此前,国金证券研报提出,作为特色消费性品种,生长激素超90%由患者自费支付,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另据医药行业分析师介绍,生长激素的销售大省还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联盟集采区域的覆盖能力相对有限。文件显示,参与本次药品集采报量的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或许都是企业弃标的原因。

与水针全部被弃标的场景不同,企业还是积极参与了粉针的竞争。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结果显示,安科生物、联合赛尔、金赛药业、中山未名4家国内企业均报名且旗下产品均拟中选/备选,不过,降价幅度相对较低。

具体而言,金赛药业粉针3个规格全部拟中选,各规格降价幅度相对最高限价均为52.5%。尽管看起来降幅超50%,但与贵州、湖北挂网价(45元/4IU规格)相比,广东联盟集采降价幅度也仅有33%(联盟中标价 30元)。此外,联合赛尔降价幅度29%,中山未名和安科生物降价幅度分别为17.4%和15.8%,降价幅度较小。

从报价策略上看,当前粉针市占率最高的安科生物降价幅度仅17.4%,属于保量保价;市占率第二的联合赛尔降价幅度略高,争取市场的意图更明显;第三名金赛药业通过相对较大的降幅获得粉针市场增量。不过,金赛药业粉针产品仅占公司生长激素销售额10-12%,对该公司业绩影响预计较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