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是WeWork亚太地区首个联合办公空间 你是最先看到它的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是WeWork亚太地区首个联合办公空间 你是最先看到它的人

正牌WeWork驾到,首个空间7月1日开幕。

来源:WeWork

今年年初,美国联合办公空间WeWork在上海承租数个物业,3月,WeWork宣布获得弘毅资本及其母公司联想控股领投的4.3亿美元融资,7月1日,WeWork在华首家联合办公空间即将在上海静安区延平路135号正式开幕。在开幕前,界面新闻探访了这一全球知名的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位于曾经的英国租界,所在的静安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正对着武定路。延平路空间共有两层,拥有500多个工位。走进大门,欧美电子乐扑面而来,身着“WeWork”黑色T恤的年轻人走来走去,恍然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家既复古又时髦的酒吧。

从前台开始,这个以原木色为主色调的空间就流露出一种老上海的怀旧风情。前台的吧台堆砌着上世纪的老旧电视机和录音机,粉红色霓虹灯由“Nong Hao”几个字母构成,在上海话中这是“你好”的意思。

前台的垂直立面嵌着设计师亲自淘来的老电视机和收音机。图片来源:WeWork

“上海本地的弄堂是我们的灵感来源,我们非常喜欢它们体现出来的结构,”WeWork上海室内设计师Christina Jih(纪怀恩)告诉界面新闻,“在弄堂里你可以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看到人们围着电视机看电视,种种的生活细节,我们深受启发。所以我们的设计是以弄堂的物件和社区为灵感的。”

这位在上海生活了两年的外国设计师显然有深入观察过上海人的生活,对中国文化和上海弄堂生活致敬的巧思散落在空间各个角落。从跳蚤市场搜罗来的各式物件除了前台的电视机、录音机之外,还有曾为中国家庭标配的搪瓷杯、搪瓷盆等生活用品。会议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以中国文化和上海街道风貌为灵感创作的图案或花纹,其中一间会议室为“中国象棋”主题,一间为“七巧板”主题(在会议室中真的有象棋和七巧板可玩!),还有一间的壁纸据纪怀恩透露灵感来自弄堂的各式窗户,上面还有一句上海话“夜饭吃过了口?”。

中国象棋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七巧板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上海里弄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电话间、打印间和休息间等公共区域的墙壁则是以兔子为主要意象——打印间架子上放着的一只大白兔奶糖铁罐泄露了它的灵感来源。公共区域的墙上挂着一幅描绘上海里弄生活的版画,画中的行人都在“遛兔”。

“正像Christina所说的,当你来到这里,在这么棒的建筑里,在有如此棒的历史的地方,你想要把这些电视机、录音机、结构元素融入其中,帮助我们和本土市场以一种更深刻、更有意义的方式连接起来。”WeWork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Ole Ruch说。

转角处受上海“大白兔奶糖”启发的经典形象。 图片来源:WeWork

WeWork各个办公空间都有向当地致敬的特别元素,然而不变的是它对构建协作式开放空间的重视。“我们对空间设计有自己的一套。我们做联合办公空间已经六年了,有很多经验,”Ruch告诉界面新闻,“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设计围绕着公共区域进行。这里是人们会面合作的地方,他们会以适合合作的方式使用这个空间。这其实是人们为什么想来WeWork的原因。他们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合作机会。”

所以在公共区域,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交流场景”:有舒服的沙发供人随意坐卧闲聊,有适合更严肃交流的包间,有开放式工位,甚至还有一个由钢筋分隔出的小空间——钢筋交错构成置物架摆放着盆栽、装饰品和书,形成屏障,两三个人可置身其中进行私密谈话。当然,如果你想打电话或“一个人静静”,可以到只供一个人就坐的电话间,拉上门,门上方的“On Air”(直播中)灯自动亮起,告诉别人你此刻不想被打扰。

WeWork全球各地的办公空间都有公共区域,供所有会员休闲、交流、举办各类活动等。 图片来源:WeWork
设计师特别在墙上增加涂鸦和文字,为会员带来独特的工作灵感。 图片来源:WeWork
公共区域醒目的铁质结构,灵感来源于设计师观察到的上海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城市建筑的变迁。 图片来源:WeWork
铁质结构中间的沟通区域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不失通透感。 图片来源:WeWork

离开热闹缤纷的公共区域进入办公室区域,风格则沉静下来。由落地隔音玻璃隔出的办公室大至容纳10人以上,小至容纳一人,通透明亮,整齐划一。

WeWork于2010年创建于美国纽约,如今已在全球29座城市拥有100多个联合办公空间,拥有超过6万名会员。位于上海延平路的这个空间不仅是WeWork在中国的首站,也拉开了WeWork进入亚太地区的序幕。WeWork中国区总经理卢书成表示,今年WeWork还将在中国香港、韩国及澳大利亚开设联合办公空间。在上海,另外两个空间也将在年内开张。此前WeWork已向界面新闻确认,WeWork的另外两个空间将分别位于黄浦区云南南路118号和静安区威海路696号。

兼具通透与私密的办公室,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图片来源:WeWork

卢书成向界面新闻透露,WeWork延平路空间的预订目前已接近满员,即将入驻的会员半数以上是中国人,“我们的员工都会双语,但我们是非常本地化的团队,服务于本地市场。因为我们知道,要真正在中国成功,一定要本地化”。

就全球范围来看,入驻WeWork的会员既有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也有自由职业者,涉及营销、设计、娱乐、公关、医疗、金融、艺术、实体销售、餐饮、健康、审计、招聘等各个行业。卢书成表示,从目前的预订情况来看,延平路空间的会员构成也呈现了这种多样性。

上海弄堂画面映衬下的公共办公桌。 图片来源:WeWork

对于能够入驻WeWork的会员而言,他们从在这里开始办公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WeWork全球社区的一份子:他们可通过会员专属App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会员建立联系并展开虚拟合作,空间本身则会举办各类正式或休闲活动——如午餐交流、工作会面、周末派对、社交活动——促进空间内会员的沟通交流。WeWork也鼓励会员自发组织活动,并为之免费提供场地。

WeWork会员可免费使用空间内的一切设施,享用开放式厨房里的现煮咖啡、果汁、牛奶和茶,还有啤酒——WeWork延平路空间的啤酒供应商为前段时间在啤酒世界杯上获得美式琥珀拉格组别第二名奖项的上海精酿酒厂拳击猫(Boxing Cat Brewery),又一个本土化的小小注脚。

在卢书成看来,独具匠心的空间设计是WeWork最大的特别之处,“设计里面真的是有know-how(技巧)的,就是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就是更愿意彼此沟通了”。他还认为,WeWork的社区活动、会员的全球化和差异化也是WeWork无可匹敌的优势。

WeWork在公共区域到专用办公室之间设置了电话间,保证了会员通话的私密性。 图片来源:WeWork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曾对媒体表示:“之前,国内的联合办公要么是在学别人,要么是在互相学习,比来比去好像‘低手过招’;但现在WeWork来了,就好比进入‘高手过招’阶段,别人怎么做、我们怎样做得更好,都有了直接的参考对象。”对于中国数量众多的本土联合办公空间而言,有全球号召力的WeWork进驻上海,的确是个学习的良机。

联合办公空间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社区营造才是联合办公空间成功的关键,这是2015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4位来自中美澳的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的共识。空间运营者要么对社区有明确的定位和成员准入机制,要么制定社区和空间使用规则,激发社区成员共建自律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仅靠特别的空间设计就让会员更愿意彼此沟通的说法有待商榷。

休息空间宽敞舒适,令人放松。 图片来源:WeWork

虽然目前WeWork没有透露过多社区营造的细节,但可以确定的是,WeWork遍布全球的会员网络是将它与中国本土联合办公空间区别开来的巨大优势。WeWork会员当中,除了在WeWork办公的创业者和企业之外,还有很多关心创业的人士,包括投资者、政府机构官员、跨国公司负责人等。这对于想要拥有全球化人脉的创业公司和个人而言很有吸引力。

但另一方面,WeWork是否能在服务上做到真正的本土化还有待观察。联合创业办公社(P2)创始人郑健灵曾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国内创业者的很多需求和外国人不一样,“老外见到人可能就是hey,hello,抱一下,亲一下,然后就可以开始交流了,但国内创业者不是的”。这意味着,空间运营者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社区,为尚未完全熟悉联合办公模式的中国用户定制体验。

无论如何,这个联合办公空间大鳄真的来中国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是WeWork亚太地区首个联合办公空间 你是最先看到它的人

正牌WeWork驾到,首个空间7月1日开幕。

来源:WeWork

今年年初,美国联合办公空间WeWork在上海承租数个物业,3月,WeWork宣布获得弘毅资本及其母公司联想控股领投的4.3亿美元融资,7月1日,WeWork在华首家联合办公空间即将在上海静安区延平路135号正式开幕。在开幕前,界面新闻探访了这一全球知名的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位于曾经的英国租界,所在的静安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正对着武定路。延平路空间共有两层,拥有500多个工位。走进大门,欧美电子乐扑面而来,身着“WeWork”黑色T恤的年轻人走来走去,恍然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家既复古又时髦的酒吧。

从前台开始,这个以原木色为主色调的空间就流露出一种老上海的怀旧风情。前台的吧台堆砌着上世纪的老旧电视机和录音机,粉红色霓虹灯由“Nong Hao”几个字母构成,在上海话中这是“你好”的意思。

前台的垂直立面嵌着设计师亲自淘来的老电视机和收音机。图片来源:WeWork

“上海本地的弄堂是我们的灵感来源,我们非常喜欢它们体现出来的结构,”WeWork上海室内设计师Christina Jih(纪怀恩)告诉界面新闻,“在弄堂里你可以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看到人们围着电视机看电视,种种的生活细节,我们深受启发。所以我们的设计是以弄堂的物件和社区为灵感的。”

这位在上海生活了两年的外国设计师显然有深入观察过上海人的生活,对中国文化和上海弄堂生活致敬的巧思散落在空间各个角落。从跳蚤市场搜罗来的各式物件除了前台的电视机、录音机之外,还有曾为中国家庭标配的搪瓷杯、搪瓷盆等生活用品。会议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以中国文化和上海街道风貌为灵感创作的图案或花纹,其中一间会议室为“中国象棋”主题,一间为“七巧板”主题(在会议室中真的有象棋和七巧板可玩!),还有一间的壁纸据纪怀恩透露灵感来自弄堂的各式窗户,上面还有一句上海话“夜饭吃过了口?”。

中国象棋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七巧板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上海里弄主题的会议室。 摄影:林子人

电话间、打印间和休息间等公共区域的墙壁则是以兔子为主要意象——打印间架子上放着的一只大白兔奶糖铁罐泄露了它的灵感来源。公共区域的墙上挂着一幅描绘上海里弄生活的版画,画中的行人都在“遛兔”。

“正像Christina所说的,当你来到这里,在这么棒的建筑里,在有如此棒的历史的地方,你想要把这些电视机、录音机、结构元素融入其中,帮助我们和本土市场以一种更深刻、更有意义的方式连接起来。”WeWork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Ole Ruch说。

转角处受上海“大白兔奶糖”启发的经典形象。 图片来源:WeWork

WeWork各个办公空间都有向当地致敬的特别元素,然而不变的是它对构建协作式开放空间的重视。“我们对空间设计有自己的一套。我们做联合办公空间已经六年了,有很多经验,”Ruch告诉界面新闻,“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设计围绕着公共区域进行。这里是人们会面合作的地方,他们会以适合合作的方式使用这个空间。这其实是人们为什么想来WeWork的原因。他们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合作机会。”

所以在公共区域,你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交流场景”:有舒服的沙发供人随意坐卧闲聊,有适合更严肃交流的包间,有开放式工位,甚至还有一个由钢筋分隔出的小空间——钢筋交错构成置物架摆放着盆栽、装饰品和书,形成屏障,两三个人可置身其中进行私密谈话。当然,如果你想打电话或“一个人静静”,可以到只供一个人就坐的电话间,拉上门,门上方的“On Air”(直播中)灯自动亮起,告诉别人你此刻不想被打扰。

WeWork全球各地的办公空间都有公共区域,供所有会员休闲、交流、举办各类活动等。 图片来源:WeWork
设计师特别在墙上增加涂鸦和文字,为会员带来独特的工作灵感。 图片来源:WeWork
公共区域醒目的铁质结构,灵感来源于设计师观察到的上海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城市建筑的变迁。 图片来源:WeWork
铁质结构中间的沟通区域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不失通透感。 图片来源:WeWork

离开热闹缤纷的公共区域进入办公室区域,风格则沉静下来。由落地隔音玻璃隔出的办公室大至容纳10人以上,小至容纳一人,通透明亮,整齐划一。

WeWork于2010年创建于美国纽约,如今已在全球29座城市拥有100多个联合办公空间,拥有超过6万名会员。位于上海延平路的这个空间不仅是WeWork在中国的首站,也拉开了WeWork进入亚太地区的序幕。WeWork中国区总经理卢书成表示,今年WeWork还将在中国香港、韩国及澳大利亚开设联合办公空间。在上海,另外两个空间也将在年内开张。此前WeWork已向界面新闻确认,WeWork的另外两个空间将分别位于黄浦区云南南路118号和静安区威海路696号。

兼具通透与私密的办公室,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图片来源:WeWork

卢书成向界面新闻透露,WeWork延平路空间的预订目前已接近满员,即将入驻的会员半数以上是中国人,“我们的员工都会双语,但我们是非常本地化的团队,服务于本地市场。因为我们知道,要真正在中国成功,一定要本地化”。

就全球范围来看,入驻WeWork的会员既有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也有自由职业者,涉及营销、设计、娱乐、公关、医疗、金融、艺术、实体销售、餐饮、健康、审计、招聘等各个行业。卢书成表示,从目前的预订情况来看,延平路空间的会员构成也呈现了这种多样性。

上海弄堂画面映衬下的公共办公桌。 图片来源:WeWork

对于能够入驻WeWork的会员而言,他们从在这里开始办公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WeWork全球社区的一份子:他们可通过会员专属App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会员建立联系并展开虚拟合作,空间本身则会举办各类正式或休闲活动——如午餐交流、工作会面、周末派对、社交活动——促进空间内会员的沟通交流。WeWork也鼓励会员自发组织活动,并为之免费提供场地。

WeWork会员可免费使用空间内的一切设施,享用开放式厨房里的现煮咖啡、果汁、牛奶和茶,还有啤酒——WeWork延平路空间的啤酒供应商为前段时间在啤酒世界杯上获得美式琥珀拉格组别第二名奖项的上海精酿酒厂拳击猫(Boxing Cat Brewery),又一个本土化的小小注脚。

在卢书成看来,独具匠心的空间设计是WeWork最大的特别之处,“设计里面真的是有know-how(技巧)的,就是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就是更愿意彼此沟通了”。他还认为,WeWork的社区活动、会员的全球化和差异化也是WeWork无可匹敌的优势。

WeWork在公共区域到专用办公室之间设置了电话间,保证了会员通话的私密性。 图片来源:WeWork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曾对媒体表示:“之前,国内的联合办公要么是在学别人,要么是在互相学习,比来比去好像‘低手过招’;但现在WeWork来了,就好比进入‘高手过招’阶段,别人怎么做、我们怎样做得更好,都有了直接的参考对象。”对于中国数量众多的本土联合办公空间而言,有全球号召力的WeWork进驻上海,的确是个学习的良机。

联合办公空间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社区营造才是联合办公空间成功的关键,这是2015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4位来自中美澳的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的共识。空间运营者要么对社区有明确的定位和成员准入机制,要么制定社区和空间使用规则,激发社区成员共建自律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仅靠特别的空间设计就让会员更愿意彼此沟通的说法有待商榷。

休息空间宽敞舒适,令人放松。 图片来源:WeWork

虽然目前WeWork没有透露过多社区营造的细节,但可以确定的是,WeWork遍布全球的会员网络是将它与中国本土联合办公空间区别开来的巨大优势。WeWork会员当中,除了在WeWork办公的创业者和企业之外,还有很多关心创业的人士,包括投资者、政府机构官员、跨国公司负责人等。这对于想要拥有全球化人脉的创业公司和个人而言很有吸引力。

但另一方面,WeWork是否能在服务上做到真正的本土化还有待观察。联合创业办公社(P2)创始人郑健灵曾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国内创业者的很多需求和外国人不一样,“老外见到人可能就是hey,hello,抱一下,亲一下,然后就可以开始交流了,但国内创业者不是的”。这意味着,空间运营者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发展社区,为尚未完全熟悉联合办公模式的中国用户定制体验。

无论如何,这个联合办公空间大鳄真的来中国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