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财经
一个周末,居家抗原检测彻底火了。
3月11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下发,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
作为核酸检测的强力补充,新选手抗原检测自然倍受投资者关注,各个概念股轮番涨停。但真正为其疯狂打call的,还要数券商。周末,各家券商计算机摁到冒烟。
比如,有券商测算,假设产品出厂价6-10元/人份,取10%-50%的渗透率中位值30%,则对应国内每月新冠抗原检测空间在201.6-336亿元。
注意,这是单月市场规模。换算成年,大约是2000—3000亿元的市场。比当初PD-1的千亿市场还要大上两三倍。
还有券商预计,按照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场景分为静态的自测以及动态的大规模检测,综合看,长期视角下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2700亿元。又一个小3000亿市场,即将诞生。
抗原检测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还有着便捷、及时、成本低等特点不假,但由于准确度较低,使得其只能作为筛查手段,而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可以说,抗原检测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那么,在国内,真得能到3000亿市场规模吗?
并不紧缺的核酸检测能力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欧美等国家,抗原检测早已成为官方认可的检测方式。
海外掀起抗原自检的浪潮。据动脉网统计,2021年共有14款非处方新冠居家自检产品获得FDA批准,其中包括艾康生物和九安医疗研发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我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出口货值,超700亿元。
不过,无论抗原检测有多少优点,它都无法替代核酸检测。
原因有两点。
其一,抗原检测的检出能力,要显著低于核酸检测。当感染者处于感染窗口期和后期时,病毒抗原含量较低,抗原检测就有可能测不出病毒,而核酸检测则不受此影响。
其二,居家抗原检测采样不确定性更大。对于一款检测产品来说,样本的收集非常重要,事关检测的结果。目前,抗原检测主要是鼻拭子,过程极度不适。这可能会导致样本受到较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抗原检测产品能在海外爆发呢?
核心原因是,在与病毒共存的情况下,海外发达国家核酸检测能力不足,导致具有筛查功能的抗原检测产品大放异彩。
但随着核酸检测能力得到缓解,政府依然倾向于核酸检测。目前,英格兰最新的检测指引明确指出,大多数没有新冠症状的人不需要做抗原检测,而有症状的人应当立即去做核酸检测。
这也导致,欧洲防疫政策放开后,抗原检测试剂盒出口订单从1月中旬开始下降,2月春节之后基本没有订单。
显然,一个国家地区的核酸检测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抗原检测的市场前景。这也是我国与海外不同的地方:当前,国内核酸检测力量并不紧缺。
来看具体数字。今年2月19日,卫健委表示,全国已经有1.23万家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单日单管检测能力达到4555万人份;如果采用“混检”的方式,10合1或者20合1,检测能力和效率将会呈倍数增长。
不仅检测力量不缺,核酸的检测成本更有优势。目前,国内单检价格已经被压缩到40元以内,混检更是全国统一价8元/人。
在这种情况下,抗原检测能不能全面成为核酸检测的前置条件,显然是存疑的。至少从目前的政策来看,除了不便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基层,以及居家隔离的人群外,抗原检测需求全凭自愿购买,也就是TO C的逻辑。
我们有必要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前国内抗疫形势下(疫苗免费、核酸检测40元以内甚至免费),广大居民是否有足够意愿,花钱去做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的抗原检测呢?
超低流行度下的高假阳性率
TO C逻辑之下,抗原检测产品的前景,取决于其能否成为消费爆款。
事实上,在全国新冠感染率有限的情况下,抗原检测产品成为消费爆款并不现实。因为其假阳性率非常高。
一款检测产品,最核心的指标无非是特异性和灵敏度。灵敏度指检出能力,即真正的感染人群的检出率;特异性即排除能力,即非感染人群的排除率。
理论上,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达到100%,是非常完美的状态。但基于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检测结果往往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
所以,在这背后其实还有个关键的指标——阳性预测值:假设有100个人检测提示阳性,其中有多少人真得感染了新冠病毒?
如果阳性预测值偏低的话,意味着大量用户会受到不必要的惊吓,并为此持续采取原本非必要的行为,比如隔离、多次核酸检测。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心灵和金钱的双重不适,用户内心无疑会非常抗拒。
而在感染率较低的情况下,现有的抗原检测产品,阳性预测值其实是非常低的。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我们以在美国做过前瞻性临床的东方生物为例。其抗原检测产品的灵敏度为86.5%,特异性为99.3%,数据已经非常不错。
若感染率万分之一,那么10万个人中,会有10个人被感染。由于其产品灵敏度为86.5%,所以能够检测出8.65个感染者;而其特异性为99.30%,9.9万个健康人中,能够排除的为9.92万人,将会有接近700个人被判定为“阳性”。
这仅是在10万人的情况下。假如以3000万人计算,真正阳性的人为2595人,但假阳性人数将会达到20.97万人。很显然,大部分人都会经受不必要的惊吓。
当然,阳性预测值与患病率有关。当患病率增加到1%,1万个人中会有100个人被感染,能够检出86.5个阳性患者,69.3个假阳性患者,PPV值上升到55%。
不过,在动态清零的政策下,抗原检测产品假阳性过高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这将成为抗原检测产品“爆发”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20亿人份/月产能下的价格战预期
对于一款医疗产品来说,商业逻辑是量X价。即除了使用人数,还与产品价格因素紧密相关。
根据美团APP数据,目前已在售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为北京金沃夫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一人份价格为32.8元;诺唯赞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0人份,预售价为486元,单个产品为24.3元。
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单个抗原检测剂盒的成本在人民币3-4元左右,这也意味着在这一产业链的成员,将会有至少20元的价差可以分享。
价格较高的同时,由于当前疫情形势复杂,短期市场抗原检测需求旺盛。根据吉林省疫情工作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已紧急与热景生物、万孚生物等抗原试剂生产企业沟通对接,订购了1200万人份抗原检测试剂。
从量、价这两个核心因素来看,抗原检测在当前算得上一门不错的生意。当然,至于未来将会如何演变,还有待商榷。目前,已经超过400家国产厂家的新冠抗原试剂获得欧盟CE认证。
海外之后,国内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大战一触即发。
3月12日,国内首批5款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获批之后(万孚生物、华大因源、金沃夫生物、华科泰生物、诺唯赞),新入局者已经越来越多。3月13日又有5款产品获批(万泰生物、热景生物、乐普诊断、博奥赛斯生物、明道捷测生物)。
截至3月14日,贝尔生物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国内获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已达11个。
显然,市场竞争正在加速走向白热化。
据广发证券研报,国内抗原自检全行业现有产品产能约为30-40亿人份/月,实际产量约20亿人份/月。随着2月份以来欧盟订单的减少,这些产能大概率将由出口转内需。
产能足够充足的情况下,抗原检测产品的“高价”能维持多久?
参考国内核酸检测价格的走势,初期由于需求大、检测量少,价格一度高于200元。随着整体检测量的增加,以及卫健委控费等举措,核酸检测的价格被限定在40元以内,大幅下降。
对于抗原检测而言,若完全以自费形式推行,那么,随着越来越多检测试剂盒的获批上市,价格战在所难免;若产品被纳入医保报销,则势必会对价格有所调整。
总的来说,抗原检测产品的销售,受到国家疫情防控与采购政策、检测需求、新冠疫情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市场激烈竞争的潜在风险。
这种情况下,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真得存在吗?
评论